宣妃娘娘养娃日常 第75章

作者:桃纤纤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美食 轻松 穿越重生

  这样好像就能理解了。

  结果下一秒胤禛就皱着眉头开口了:“要药性温和不伤身的,断不能伤了额娘的身子。”

  张太医悬着的心彻底死了,得,还真是开给宣贵妃娘娘自己喝的。

  四阿哥说完八阿哥也慢条斯理地说:“你仔细掂量着开一个好方子来。”

  十三阿哥也咧嘴一笑:“若是额娘出了什么岔子,爷几个可拿你是问。”

  张太医后背都被汗浸地湿透,当下只顾着点头了,连连称是。

  文珊想了想每次都喝苦药也不是办法于是琢磨了一会在张太医小心翼翼地写方子的时候又问道:“有没有能够一劳永逸的法子,便不用次次都喝药了。”

  张太医的手一抖笔都差点吓飞出去。

  给宣贵妃绝孕?!

  他有几个脑袋啊!

  好在文珊这话一出胤禛几个先跳出来反对了。

  “额娘,是药都是伤身子的,若是要永不有孕必是猛药,万万不可。”胤禛紧绷着一张脸,说什么都不同意。

  胤禩也说道:“四哥说的对,况且若是日后额娘的想法变了,想要个孩子了怎么办?”

  那倒是万万没有此种可能的。

  胤祥也抱着文珊的胳膊坚决不同意她这种直接斩草除根的做法。

  张太医擦了擦脑门上的汗也说道:“四阿哥说地是,若要绝孕必得用猛药,伤身不说过程也极为痛苦。”

  会疼那还是算了吧。

  文珊想了想之前看过的各种电视剧和小说提议道:“那有没有什么麝香之类的香料佩戴在身上便可没有孕息的?”

  这样不是省事多了。

  张太医人已经麻了:“回贵妃娘娘,若如此必要长期佩戴而且不能确保没有孕事,且日日贴身总会伤了娘娘身子。”

  知道这药是给宣贵妃娘娘用的他方才也是冥思苦想再三斟酌了许久才选择了开方子,侍寝之后熬药喝下就行,这药药性温和,他再开上滋补的方子给娘娘补着身子就不会有什么大碍了。

  “额娘,让您天天喝这些药已经是儿子们拗不过您了,您就别再想别的法子了。”胤禩叹气。

  文珊也只能点头,喝药总比怀孕强。

  张太医把方子拟好,就出了正殿。

  胤禩跟着出来招了招手小顺子捧着一个描金的小盒子进来,里头是半盒金叶子。

  张太医受宠若惊,连连谢恩。

  “这事你知道轻重。”胤禩淡淡地说,“若是传了出去这一盒金子想来给你全家办丧事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八阿哥放心,臣定然守口如瓶,宣贵妃娘娘每日的药也不走太医院的例,微臣亲自去抓,只说是补药。”

  胤禩这才点点头:“那你回吧。”

  踏出咸福宫的宫门张太医才卸了口气,他带的徒弟在外头等着他,一见他出来了赶忙迎上去,看到张太医手里的金叶子讨好地说道:“看来师父今日又当了好差事了,得了这么贵重的赏。”

  张太医瞪他一眼也不好说什么,把那盒金子扔给他,小徒弟手忙脚乱地接住。张太医哼了一声说:“拿稳了,若是掉了砸也能砸死你。”

  小徒弟有些莫名其妙,想不明白得了这么多赏赐怎么师父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咸福宫里胤祥还试图再劝劝文珊,毕竟是药三分毒,若是额娘真的有孕生下来也没什么,他和四哥八哥自然会保护好这个孩子的。

  文珊摸着他的头说他不懂,喝药和生孩子那还是没法比的。

  放在现代都是鬼门关上走一遭的事更不用说是在清朝了。

  “十三弟,既然额娘不愿意就别再劝了。”胤禩进来说道:“张铭再三保证了这药温和,也开了补身子的补药。”

  胤禛也点头说:“随额娘心意吧。”

  文珊今日也难得趁着这个由头跟他们聊起了现代关于医学和科技的一些事,她很少提起这些也是担心他们接受不了或者是压根就不理解。

  本来胤禛几个只是当寻常聊天没放在心上结果越听神色越严肃。

  这真的是只距离大清几百年的后世吗?

  差距实在也太大了点,按额娘所说的那简直就是天翻地覆难以想象的变化,机器代替了人力,还有额娘说的后世最常见的能源——电,也让他们根本想象不出来雷电是怎么能被人来利用的。

  而且据文珊所说,是西方先开始了什么工业革命才产生了这些神奇的东西,而且这个工业革命距离他们现在也就几十年的功夫。

  那岂不是他们现在也能开始制造这些机器了?

  兄弟几个越听越兴奋,胤祥算了算额娘说的时间,兴高采烈地说:“这样算来那岂不是在弘历治下,我们大清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怪不得弘历那小子四处征战,原来是国富民强。”

  文珊:“……”

  文珊这时候才想起来她好像怕他们几个接受不了大清亡了还亡地那么屈辱所以当时没告诉他们后来的事来着。

  然后一拖二拖的她也给忘了。

  于是她斟酌了一会才说道:“嗯,乾隆年间大清在闭关锁国,所以国外的这些新兴科技没有传到大清。”

  胤禛心里咯噔一下,顿感不妙。

  果然文珊下一句就是

  “所以大清后来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就被炮开国门,灭亡了。”

第56章

  古往今来各朝各代的历史胤禛几个自然都是熟知的, 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万古长存,朝代更迭是常事所以他们对大清未来会灭亡这事虽然遗憾但理智上也能接受。

  他们本来想着最差也不过是后代子孙中出了个昏君把大清给败完了,像以前的每一个王朝一样败落。

  但是额娘之前没说过灭亡的这么屈辱啊!

  就连文珊提起那段充满血泪的近代史都难受的厉害更不用说胤禛三个了。

  胤禛手里的杯子都差点被他捏碎了,胤禩咬牙半晌说不出话来, 胤祥的性子最外露直接开始破口大骂了。

  “这些西方蛮夷实在是无耻之尤!掳我土地伤我百姓, 我定要亲自领兵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报仇雪恨!”

  胤禛阖了阖眼,心想这真的是千古罪人了。

  大清的灭亡已经不仅是一个朝代的覆灭, 而是被蛮夷入侵中华大地民不聊生, 而那时的爱新觉罗氏作为中国的统治者非但没有保护自己的子民反而割地赔款,受尽折辱, 任由那些西洋贼烧杀抢掠而自己奴颜卑骨卑躬屈膝以求苟活。

  按照额娘所说就差那么一点整个中华大地就成了那些洋人的什么殖民地,从此万劫不复再也不能翻身。

  胤禛听完除了已经快要溢出胸膛的气愤剩下的就是满满的羞愧和懊恼。

  皇帝做成这样比之徽钦二帝的靖康之耻更让天下人唾骂!

  胤禩也觉得气血上涌,他们兄弟间再斗来斗去心里头也都是希望大清国泰民安, 即使不能延绵万年起码日后在史册上也能如汉唐一般是个强盛繁荣的朝代, 可如今的后世怕是要彻底将大清钉在耻辱柱上了。

  胤祥被气地从塌上跳下去在地上走来走去,转了好几圈心里那口气也没疏散, 想到文珊刚刚说的海禁和闭关锁国,皱着眉头问:“海禁是皇阿玛晚年才推行的, 四哥登基以后我和四哥商议了很久, 在雍正五年明明已经解除了啊?”

  他们听完全部后来的历史,好似源头就是从这个闭关锁国开始的,大清闭门造车彻底落后于西方,导致额娘说的“落后就要挨打”。

  四哥刚登基的时候皇阿玛其实算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因为康熙后期的官场作风懒散, 皇阿玛为了后世名声开始和稀泥,全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官场腐败导致国库空虚, 各地欠朝廷的银子数不胜数,四哥一上任就开始追缴亏空,就算这样国库里的钱都不算多。

  所以胤禛和胤祥一合计就重开了海禁想着促进沿海贸易,发展一下经济。

  所以到底是怎么又闭关锁国了?

  文珊瞧他们一眼:“弘历登基之后应该是乾隆二十年左右吧,又重新开了海禁,正巧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命。”

  又是弘历这个臭小子!!!

  胤禛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差点被他这个还没出世的儿子气地厥过去。

  胤禩把刚才随手抓在手里揉捏的小玩意一扔,皮笑肉不笑地说:“四哥,看来这一世得辛苦你多生几个儿子了,这个弘历依我看还是算了吧。”

  虽不能把后世发生的事都归到他身上,但是这小子也是跑不掉,旁的一些微末小事他们作为长辈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哪有一点错不犯的皇帝,虽然海禁这事弘历肯定也是无意,没想到日后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终归是酿成大错了。

  胤祥也皱着眉头说:“虽说弘历也做过几件不错的事,但是海禁这事确实是大错特错了。”

  文珊曾经跟他们说过后世对乾隆这个皇帝评价很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机器,杀伐果断也很有御下的手腕,收复了新疆和大小金川,但是确实也固步自封好大喜功,而且平时也喜爱奢华,从他之后清朝基本上就开始走向衰落了。

  “此世四哥多生几个小侄子总会有好的,咱们悉心教导着选一个出来接下大清的基业,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胤禩现在对弘历这个四侄子是一点好感也没有了。

  依他看就是上辈子四哥子嗣稀少,一共就那么三瓜两枣想挑都没法挑,只能矮子里面挑将军,像皇阿玛生了他们兄弟二十几个总有好的。

  胤禛叹口气但也点了点头,赞同了胤禩和胤祥的说法。

  听来听去他上一世确实是儿子太少了,才弄成了这个样子。

  至于弘历……这一世先让他一边凉快着吧。

  “咱们的心思也不能只放在皇位上了。”胤禛沉声说道,“与之相比谁做皇帝都是小事了,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那就一定要改变这段屈辱的历史。”

  胤禩也点头:“四哥说的是,咱们得多注意一些西方,从前当他们是蛮夷没怎么过问,不成想却成了咱们的心头大患。”

  “不就是所谓的科技吗,咱们也发展!”胤祥也跃跃欲试,“等到国富民强了我请命带兵去剿了他们,以报此大仇!”

  文珊看着也有几分欣慰,若是真的能有所改变也是拯救了多少无辜的黎民百姓。

  “额娘,您刚刚说的那些西方的科技您了解多少?”胤禩突然问道,“您知道其中的运作原理吗?”

  “……”

  这个问题着实把文珊给问住了,作为一个文科生讲一讲历史是信手拈来,可涉及这些电力机械什么的就有点抓瞎了。

  “一些基础的知道一点,太深奥的就不太明白了。”文珊说道。

  像蒸汽机她还是多少明白点原理。

  “无妨,既然西方也就是在这几十年实现的那想来用到的东西如今咱们大清也有,民间也有很多奇人异士只是地位低一些没人赏识,我们精心地去寻,再打探着西方的消息想来也能跟上。”胤禩摸着下巴开始打算。

  他就不相信他们大清的人才就比不上西方的。

  说起这些就是文珊的能力范围内了,此时的清朝确实有不少善于天文历法,机械测算的能人,文珊写了一个名单,上头还有暂时没有出生但距离现在也不算远的,胤禛和胤禩看了都小心地收好,准备慢慢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尚未出世的也派人看顾他们父母。

  聊完这些文珊还是能发觉兄弟三个情绪都很落寞,一个个的都垂着头思索半晌也不说话。

  文珊明白这时候得给他们时间静一静于是就悄悄离开了正殿准备去看看敏嫔。

  回来的时候三人明显心绪疏散了点,正聚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母子几个吃了饭胤禩和胤祥又跟着胤禛去了乾西五所说还有事没聊完,今天晚上胤禩和胤祥就在胤禛那睡一晚。

  文珊嘱咐了他们别熬太晚就把他们三个送走了。

上一篇:我有一家娱乐公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