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干卿底事
【作者有话说】
柴荣:我夫人blablabla......
裕总:我太子blablabla......
围观群众:就没有人管管他们吗?
今日灵魂版的王猛:写了一封遗书,好感人呢。
来日被复活的王猛:这是什么社死现场,陛下别看了!!!
苻坚:okkkkkk放心啦,朕已全文背诵
39
第39章
◎于谦:论白月光的杀伤力◎
柴荣读完《宋史.狄青传》,惊怒交加,连道宋仁宗狗贼欺人太甚。
拍剑而起,就要为狄青讨个公道。
见过残害忠良的,却没见过这等残害法。
杀人不过头点地,偏偏昏君因为顾惜名声,不愿亲自动手,而是采取了极端方式,不断派遣使者恐吓狄青,实施精神迫害,让人在惊疑交加中惨死!
赵宋文官更是一群混账,心眼狭小,排除异己,偏私之至,视名将如仇寇,以宵小之心渡国士之腹,面目可憎至极!
尤其是这个文彦博,简直是文官中的地板砖。
不仅是狄青蒙难的第一罪魁祸首,甚至来了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以有陈桥之变。”
柴荣见到这句话,心中已经给文彦博判了死刑。
——不是,他赵匡胤算什么忠臣啊。
他如果真的一心为国,不怀己私,难道有人拿刀逼着他叛乱当皇帝了么?
照这个标准来看,李嗣源是不是也能算庄宗忠臣,慕容垂也能算苻坚忠臣,冯弘也能算冯跋忠臣?
再说了,文彦博和狄青同朝为官数十载,都是朝中重臣,别人不清楚狄青的品行,他还能不清楚?
若非心怀恶意,何至于蓄意构陷,一误再误,终将人推入深渊。
又是一个祖珽、秦桧之流!
文彦博虽然有些才华,但祖珽难道就没有了吗。
此人博学多才,号称北齐冠冕,词藻文墨更是为世所推崇,擅长诗词、绘画、艺术,精通音律、琵琶,更能说十多种民族语言。
结果呢,自从他决定谗杀斛律光的那一日起,祖珽就千秋万载、永永远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和他的子孙后代,也必将成为后人的笑柄。
他儿子祖君彦在拜访隋文帝时,就因为父亲曾害死斛律光,直接被隋文帝赶了出去,终身不复启用。
柴荣认为,文彦博也应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不仅本人必须要死,而且子孙后代永世禁锢,不得为官。
一旁的刘裕:呵。
你要是这样说的话,朕可就要为祖珽抱不平了噢。
祖珽虽然罪大恶极,但人家最后是在北齐州守城战死的。
这不得绑着文彦博和一干文官,全部上前线走一遭,顶着烽火,亲冒矢石,领会一下狄青从前的处境,然后再杀掉?
“确实有这个必要!”
柴荣恍然大悟,深深一颔首:“宋祖言之有理,就这么办!”
狄青唯一的错误,就在于战功赫赫,保境安民,将本职工作做得太好了,让赵宋王朝一直平安,文官们毫无危机感,昏昏然整日沉迷内斗。
倘若没有他的存在。
当这个王朝被西夏入侵,因内忧外患走到亡国的边缘,当文官们面对生死危机,经历了切肤之痛,就学乖了,服软了,不敢再整日耀武扬威、飞扬跋扈了。
“这倒也未必”,刘裕冷笑一声。
文天祥就在不远处,拿着玩具陪小幼崽刘义庆一起玩。
刘义庆很喜欢这个温柔美貌的小哥哥,特别喜欢缠着他,走到哪里都拽着他衣角。
刘裕看了一会,收回目光,声音冷冽地说:“文山那里已经是风雨飘摇的末世,朝中还是党争不止,大肆排除异己,什么奸相贾似道、宦官董宋臣、恶贼陈宜中之流轮番登场,并不见有丝毫收敛。”
“——赵宋这群文官啊,从根子上就已经烂透了,无药可救。”
根本不是换一个环境就能行的。
必须换一个君王,换一种全新的行政风格,将他们大刀阔斧全部整改,进行队伍大换血。
刘宋帝国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如今朝中的官员,九成以上都是新鲜血液,只有魏杞这样极少数正直可靠的老臣被保留了下来。
柴荣默然许久:“你觉得,狄青会同意来朕这里么?”
话虽然这么问,他心底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果然,刘裕摇了摇头:“身为国士,他不可能放心得下自己位面的百姓,但你如果前往赵宋位面取代宋仁宗,狄青一定会答应为你效命。”
或许,这才是狄青匹配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真意。
不止是救下他这个人,而是救下一整个位面。
一念至此,柴荣决定再等等,不急着发出邀请。
联军平定蒙古之后,说不定能获得新的奖励,让他可以取代宋仁宗,就像刘裕这次取代宋孝宗一样。
除了赵祯以外,每个人都皆大欢喜的结局即将诞生了!
……
传送门处,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动静。
“哟,那是太宗皇帝到了”,柴荣一眼望去,笑着起身相迎。
大家都是明君,虽不存在身份地位上的差距,李世民却是他在帝王中的偶像。
平日治国安邦,颇有向对方看齐的趋势,甚至时常拿来勉励自己:“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共乘一骑,在宫中驰道上,揽辔徐行,观赏两边风光。
长风吹荡起二人的旒冕云袂,连翩飞舞,俱是眉目皎皎,宛然入画,好似神仙中人。
到了地方,他自己先翻身下马,而后回身,向马背上的人伸出手,柔声道:“观音婢,来。”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将手递到他掌心。
“这真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兰桂齐芳,芳馨满尔,彤管兮有炜,徽音兮无歇……”
柴荣看见这一幕,张口就来。
李世民笑笑,见他态度如此热络,又英姿飒爽,神武非凡,端的是一派明君气象,自然没有摆架子。
如果单纯夸他,可能感觉也就一般般,毕竟早就习惯了众人的夸赞,这是身为千古一帝俄基本素养。
但他夸的是观音婢,而且还用了一长串的美好词汇!
李世民:哦凑!
你别说,这个世宗皇帝真的很有眼光!
双方交流了几句,彼此都颇有好感。
符皇后执剑立在柴荣身侧,身披甲胄、英气勃勃,帝后二人亲亲密密地挽着手,即便在人前,也始终不曾松开。
李世民也一直牵住长孙皇后的手,双方互相看看,不禁有种找到同道中人的感觉。
他朗然笑问道:“世宗的皇后与随你一道御驾亲征?”
柴荣一提到这个话题,可算是打开了话匣子,又将之前给刘裕说的那一套故事,再度搬了出来:“梓潼家门渊源,父祖都是名将,自身亦是武艺高超,从来都是和朕一起征战沙场的……”
blablabla,连说了一长串。
李世民眼前一亮:“你这么一说,倒让朕想起了当年玄武门前,朕方引将士入宫授甲,观音婢亲冒矢石,抚慰士卒……”
blablabla,又是一长串。
这个转折是多么的生硬,显然就是要显摆一下自己的皇后!
但柴荣浑然不觉,兴致高涨地捧场道:“是吧!长孙皇后自然是一代贤后的典范,朕的梓潼不仅擅长弓马,而且英明睿智,自幼饱读诗书……”
李世民也微笑道:“观音婢精通文墨,写的诗也很好呢: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柴荣:“梓潼怎么样怎么样,blablabla……”
李世民:“观音婢怎么样怎么样,blablabla……”
顷刻之间,二人就这般你一言我一语,对自己的皇后大夸特夸了半个时辰,硬是不带一点重样的。
不远处的刘裕:“……”
遭不住,实在是遭不住。
有柴荣一个炫妻狂魔已经够过分了,现在居然又来了一个!
这宴席上已经没有单身者的容身之处了!
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唤,打断了二人的交谈声:“太宗爷爷!”
李世民一打眼,就望见一位神采焕发的青年帝王,一袭劲装,骑着白马,扬鞭疾驰而来,蓦然到了面前。
李存勖笑容爽朗,给他行了一个大礼:“太宗爷爷好,朕终于见到您了!”
“亚子好”,李世民伸手将人扶起。
他自打之前读了李亚子本纪,就一直觉得李亚子英武类己。
有了这层滤镜,如今看李亚子本人,当然是越看越满意,只觉得一片英风傲骨战神风范,哪哪都好。
唉,怎么就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呢。
李世民拉着人坐下,细问起后唐位面的情况。
上一篇: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后逆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