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178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让他来!”霍去病挥了挥手,语气斩钉截铁地说。

  “这可不兴来的啊……”

  姚襄倒吸一口凉气,神色奇怪地问:“他不是杜撰你遇见狐仙,私定终生了吗,你难道完全没意见?”

  “呵呵”,霍去病一手叉腰,露出了一丝冷笑,“所以更要找他来算账,当面对质,然后把他狠狠收拾一顿!”

  一旁,辛弃疾顿时脸一黑,想起了冯梦龙污蔑自己,以后会在家中养两名乐妓,专门培养当枪手写诗,甚至有不少传世作品都是此二人代笔。

  “不错,是该给冯梦龙上一课”,他怒气冲冲地表示。

  谢道韫不置可否:“我都可以。”

  与大家相反,她和冯梦龙无冤无仇。

  冯梦龙不仅没有诋毁她,甚至还在作品里夸了她好几次。

  沈林子也眉头紧蹙,暗中磨刀霍霍:“哼,我已经准备好了,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冯梦龙虽然没黑他本人,但黑了他心尖尖上的人——沈约啊。

  绘声绘色地写了一大段沈约的惨状,简直跃然纸上!

  这能忍?

  作为隔世的家长,必须帮忙报复回去!

  谢安问了一圈,竟然全票通过。

  甭管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很“热情”地期待着冯梦龙的到来。

  ......

  “谢太傅!”

  沈林子快步走上前去,双手合十,虔诚地小声请求道:“能不能让休文也过来教课呀,我好想念他……”

  甚至还趁机卖了一波安利:“休文很厉害的,为一代辞宗,博学多识,冠绝六朝,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古文字学、音律学…...这些课都能教!”

  谢安十动然拒。

  看了后世的史书,别的不说,沈约在他这里,绝对属于上了黑名单的高危分子。

  两本《南齐书》+《梁书》,AKA又名《论沈海王的端水记》。

  从庙堂到山野,从建康到东阳,从山川星河到寸心江海,天地之大,岁华之远。

  你永远也不知道。

  沈约会在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觅人一起把臂同游,秉烛相欢,写一堆温柔隽永的情诗(?)而后,发展出一个全新的挚友出来。

  偏偏此刻,沈林子竟然还一副很入戏的模样,捧心感叹说:“这是多么真挚的深情厚谊啊,他所到之处,总能和新朋友结为至交!”

  谢安漠然微笑:“确实,这同时真挚了十多个人的感情,当真是闻所未闻。”

  沈林子一噎,坚持把话说完:“巧了吗不是!”

  “可以开设一门《教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课程,必定会风靡万朝,极为抢手!”

  谢安笑容不变,手指向门外,示意沈林子立刻消失。

  那更糟糕。

  能当一个人见人慕的海王,也是需要天赋的。

  许多人没有沈约的天赋,倘若又照搬他的一套作风,万朝简直要乱套了。

  沈林子蔫了,正要悻悻离开。

  谢晦却忽然一个闪现,拽住了谢安的衣袖,轻轻晃了晃。

  “祖爷爷”,他眨眨眼,帮腔道,“就让沈约过来吧,彼亦我之后裔,甚愿一见!”

  谢安想把衣袖拽回来,小玉却不依不饶,贴得越发紧了,颇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快点快点答应我……”

  谢安被这孩子缠得没办法,无奈抬手,在他素白光洁的额前轻轻一点:“你之前不是一心想见小庄吗,今日又惦记起了沈约,莫非情移矣?”

  这真是个好问题。

  谢晦想到三十年后,家族里那位皎皎清绝的小公子谢庄,果然纠结了一小会。

  随即潇洒一挥手,理直气壮地说:“两个美人我全都要!”

  嘻嘻,他才不做选择呢,谁说不能雨露均沾。

  什么“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什么“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全都是他的,他的!

  众人无语。

  还用等沈约来吗,小玉一个人已经够海王了!

  谢晦探出脑袋,仔细瞅了瞅谢安手中的申请书,惊愕道:“黄宗羲要来教《明夷待访录》?他也能过关?”

  谢安神色一正,告诉他:“我仔细研读了黄宗羲的《原君》,此人虽每天在评论区诟骂昏君,语气撒泼,好似屠夫骂街,却绝非哗众取宠之辈。”

  “他确有一番真本事,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学术思想体系,正好过来给学生们开开眼界。”

  谢晦不满地嘀咕:“休文亦有真本事,非虚声也!”

  谢安摇摇头,沈约倒是太有本事了亿点点……

  谢晦有点不高兴。

  一转身,看见谢道韫与谢灵运二人,正坐在回廊亭下,一片松柏窗影间对弈。

  各执黑白,清新玄远,态度皆从容如行云流水一般,不带半分烟火气,好似一幅沉静凝结的画卷。

  他立即决定去找外援,将事情添油加醋,给二人这么一说。

  最后,闷闷不乐地叹息一声,委屈极了:“我就是想见他一面而已,但祖爷爷始终不同意……”

  谢道韫一听,顿时戴上了比城墙还厚的滤镜。

  小玉可可爱爱,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只是想交几个漂亮朋友一起玩耍罢了。

  她单手支颐,态度很放松地对谢安说:“叔父,你就答应小玉吧,沈约可以来教我们文艺课,小庄也不妨留下,多住一段时日。”

  嘿嘿,计划通。

  谢晦又看向谢灵运,眉眼粲然,忽而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容,轻声道:“哥哥。”

  谢灵运本想训斥他,但听了这一声,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一顿。

  啊这,他叫我哥哥哎,他能有什么错呢。

  谢灵运的态度陡然变得和善起来,转身对谢安双手合十,做了个恳求的姿态:“祖宗,您便应了小玉罢,若再推辞,他又要搅得众人不得安生。”

  “就是嘛,祖爷爷最好了……”

  “叔父……”

  “祖宗…...”

  一旁的沈林子也插了一嘴:“谢太傅……”

  谢安被一群家里的晚辈围着,十分闹腾,仿佛自己今天不答应,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罪人。

  还能说什么呢,他最终叹了口气:“依汝,依汝。”

  芜湖,谢晦开心地笑了,已经在思考该如何给沈约拍一组特写照片了。

  申请书以年代为序,最后一位通过者,便是张煌言。

  按照约定,他会抓捕一名西班牙人、一名荷兰人、一名葡萄牙人……等共计十人,来给大家当外教。

  条件是把郑经也送来改造。

  众人不禁为郑经掬一把同情泪。

  按照这位张世伯的高标准,学院里又充满了万朝天才,郑经的未来怕不是一路被吊打,极其黯淡无光。

  “康乐好好加油”,谢安轻笑道,“每门外语课你都要选,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十门外语。”

  谢灵运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梵文,曾写过一篇《十四音训叙》,专门探讨梵语字母与发音方式。

  以梵文的弯弯绕绕,艰难程度,他尚且能了如指掌。

  那么,精通所有的拉丁语种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谢灵运两眼一黑。

  真不是这么换算的啊!

  ……

  另一边。

  奇奇怪怪的人都在找谢安报名,而那些作风比较正经的文官武将,则找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考虑到,这些人大多是一国的中流砥柱,不能离开太久。

  故而。

  他最终决定,采取讲座的形式。

  每人轮流来进行一次讲座,不至于耽误太多时间。

  “文官确认来的人有:韩琦,崔浩,李固,张九龄,张居正,王安石……嗯,还有刘宋帝国的王彧。”

  “另有郭相公、王朴,与于谦,在等待消息。”

  毕竟,同在参赛位面,他们过来是很方便的。

  就看各自的帝王愿不愿意放人了。

  诸葛亮翻到下一页,又灵光一闪,琢磨道:“武将的话,应该更侧重于教授兵法……”

  竟然还有人来教兵法,霍去病神色惊奇:“兵法还用学?这不是一走上战场,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小技巧吗?”

  不会真有人不擅长吧,不会吧不会吧。

  他的疑问如此真诚,又如此的对心灵产生了暴击。

  在场的一群小伙伴,顿时为之侧目,好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

  良久,辛弃疾抚膺叹息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好似山海鸿沟一般,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