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21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忆西湖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放歌(狱中题壁之作,我愿称之为绝唱)

  吁嗟乎!

  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余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驾税以薶名。

  神龙鱼腹兮,罹此豫且之罾。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絏于燕京,

  黄冠故乡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喙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

  忆唐臣之啮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践土兮,愧忠孝之无成。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

  已矣夫!荀琼谢玉兮,亦有时而凋零。

  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

  余之精魂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贞?

  若以拟乎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

  12

第12章

  ◎败家二世祖大赏,堡宗喜提第三!◎

  苏州,我闻堂。

  柳如是长发披散,面容平静地坐于窗前,一笔一画,写着自己的遗书。

  凄凉昏黄的月影在天边浮沉,一抹冷凝的光辉洒落在纸上,将那些字迹照得历历分明。

  因为国土已经沦陷,她不愿埋骨于敌人的土地,所以她写道:

  死后将我悬棺入殓,于墓穴中,悬空挂铁索,再将棺木系于其上,切不可土葬。

  当年南京城破,钱谦益带头降清,她力劝对方抗争殉国而不得,自己打算投水自尽,又被钱谦益死死拖了回来。

  而后,二人之间的关系便一片冰霜。

  钱谦益入清后郁郁不得志,曾萌生死志,柳如是回以一声冷笑:“当初亡国时不死,今已迟矣!”

  她与钱谦益分居,来到苏州,变卖家产为抗清之事奔走。

  一方面资助义士起兵,包括松江海上义兵营等十余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进行消息传递。

  因为抗清势力大多都是各处百姓义民自发而为之,故而东一处西一处各自为战,音讯不同,形如散沙,极易被满清各自击破。

  此时,柳如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利用郑成功在苏州开设的商铺,长期为各处抗清势力联络传讯,充当中间人。

  三入长江战役,就是由她主要居中斡旋策划。

  一面给滇南的李定国传讯,一面联络郑成功、张煌言起兵,登金山而次崇明,筹措谋划,费尽心思。

  并前往南京宴请云间诸子,接应北伐大军。

  柳如是对于光复河山怀抱着极大的希望,二十年岁月几乎都扑在了这一件事上,当一切都破灭之后,已然万念俱灰。

  如今,女儿已经成家,她终于再无牵挂,可以清清白白拂袖而去,同这人间永诀。

  柳如是在遗书上落下最后一笔,轻轻合拢。

  她最后望了一眼天边那弯渺茫高远的月色,无声笑了笑,慢慢站到凳子上,将白绫绕上自己的颈间。

  神智在逐渐消退,今生今世的一幕幕都如电光火石般,飞速在眼前掠过……

  年少时,她和陈子龙一同居住于松江南楼,后来遭逢家国巨变,南下投奔隆武帝抗清。

  陈子龙起兵遭人出卖,被清兵俘获,投水自尽,隆武帝在汀洲身亡,而她则开始了漫长的二十年奔波。

  这一路,遇见许多的故人、故友、与同袍,却都一一逝去。

  魏耕,文武双全的侠士,得她资助,为多方抗清势力奔走传讯,在前不久事发,遭到凌迟。

  林古度,终身佩戴着一枚万历钱的遗民诗人,双目已眇,曾长期充当她在南京城的眼线,作为起兵内应。

  还有郑成功,也算是她的半个弟子,一生何其短暂又何其悲苦,纵有惊世之才,终于败给了莫测的命运。

  许多的影像从脑海中掠过,最后出现了张煌言。

  不但出现了,还出现得很久、很清晰,一动不动,仿佛本人就站在面前,甚至还十分活泼地动了动。

  柳如是:???

  咋滴,你这还自带特效的?!

  “河东君,使不得啊!”

  张煌言刚走出传送门就看到好友上吊,魂都被吓飞了,慌忙奔过去把她放下来,“快醒醒!”

  柳如是半天没缓过神,浑浑噩噩地转头看着他,目光逐渐聚焦,却是无比茫然道:“此地可是九泉?苍水,难道你也死了?”

  “什么死不死的,都好好活着呢”,张煌言又心酸又好笑,将她扶到一边坐下,长叹道,“此事说来话长,我就简单说说……”

  听他讲了一通,柳如是恍然间明白过来:“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去郑家,然后是吕宋岛?”

  “正是”,李来亨可算是找到插话的机会了,“有河东君在,此去郑家定然畅通无阻。”

  郑成功从前是钱谦益的学生,后来因为降清之事决裂,但和柳如是的关系一直很密切。

  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志同道合,情义深厚。

  加上柳如是长年担任情报联络人,郑氏军团的主要将领都与她相熟,郑经也是事以长辈之礼,不敢不敬。

  当然,郑经的长辈有点多。

  张煌言也是他爹生前让他认真礼敬的长辈,必须以「世伯」称之。

  家庭地位体现得明明白白→_→

  此刻,柳如是想起郑经干的那些荒唐事,不由双眉蹙起:“这孩子如此不像话,回头得好好教育一番。”

  秦良玉奇道:“我听多了他父亲延平王的光辉事迹,还以为郑经也是个少年英雄,他到底有多不像话?”

  柳如是冷笑一声。

  张煌言叹息不已。

  唯有李来亨眨了眨眼,诚实地说道:“比如道德败坏,气死亲爹?比如智勇全无,擅长逃跑?比如引兵内讧,削弱实力?再比如打仗总输,短短两年就弄丢了金门、厦门、铜山等十余座城池和岛屿?”

  秦良玉:“……”

  观众们:“……”

  那是得好好教育一下了哈。

  郑成功上辈子犯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一个世子,还不如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赶紧挥剑清理门户。

  她沉吟说:“既然这郑经作风如此荒唐,我担心大家前往吕宋之际,他那边发生什么事,致使后方不稳。”

  “这倒不必担心”,李来亨沉思说,“郑经虽然缺点无数,但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擅长吃亲爹留下的老本。”

  此话真是稀奇无比,秦良玉一愣,发出了诛心的拷问:“世上难道还有不擅长吃老本的二代?”

  “海了去”,李来亨一挥手。

  他虽然是流寇出身,老父亲李过早年却从不放松他的学业,一直压着他读书,别的记不住,历史八卦倒是记了一箩筐。

  “比如什么——胡亥、杨广、萧昭业、陈顼、宇文赟,刘义隆、朱祁镇之类的。”

  秦良玉:“……”

  观众们:“……”

  历史漫漫数千年,要找出一个比这些人更荒唐的败家子,怕也不容易。

  胡亥、杨广,典型的非人类,二世而亡,就算加上惨兮兮的子婴、杨侑/杨侗也才三世。

  萧昭业,数个月败光国库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