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61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辛弃疾欲言又止:“因为……”

  不知为何,向刘裕讲述废帝完颜构的奇葩行径,总让他有种被公开处刑的羞耻感。

  “哦,孤明白了”,刘裕微微颔首,“原来是有钱给金朝爹上供,但没钱养兵养百姓。”

  辛弃疾:“……是这样的。”

  他见刘裕坐在上首沉思,便也未去打扰,而是和王镇恶有一搭没一搭地叙话。

  “镇恶此行辛苦——”

  他本想说,“好似清减了许多”。

  结果发现,王镇恶显而易见地圆润了一圈,已经变成了XXXPlus版本:“你似乎气色还挺好?”

  “那可不”,王镇恶熟练地摸出一包糕点,也往他嘴里塞了一块。

  他笑眯眯道,“镇江街市繁华,每到晚间千灯如昼,好吃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蟹酿橙、定胜糕、梅花饼、冰糖乳酪、东坡肉、煎鱼、烤鸭,各种涮、煮、蒸炒、炸、煎、烤的美食……”

  他报了老长一串菜名,辛弃疾忍俊不禁:“你喜欢就好。”

  王镇恶神色气愤地说:“成闵这恶贼当真是死有余辜!他居然强占烤鹅腿老板家的房子和田产。.那么好吃的烤鹅腿,他怎么忍心下手的,若不是我碰巧路过,恐怕镇江街头从此就要失去一个美味传说!”

  “最可气的是,我当时钱都付了,成闵的下属居然出来驱赶老板,说此处是士兵特许经营地,不许他开店,然后就把老板赶走了——烤鹅腿甚至都还没给我!”

  他讲到这里,无比义愤填膺,“我气得追出三条街,总算是将鹅腿追了回来,转头就去找成闵清算。”

  辛弃疾:“……”

  观众们:“……”

  好的,破案了。

  原来是一条烤鹅腿引发的血案。

  而这时,刘裕也已做出了决断:“即日起,敞开宫库,散财于军民,任由穆之调配,凡有正当理由者,提交申请通过,皆可支取相应数额。”

  辛弃疾一怔,没想到他居然要把帝王私库全部捐出去,不由又是惊讶又是敬佩。

  “陛下慎思,你是万乘之主,天日之表,平日仪典、祭祀、生辰等处处皆需花费。”

  “什么万乘之主”,刘裕淡然摆手,神色自若:“朕在起兵之前,不过是京口斜阳巷陌的一介布衣罢了。身居高位以后,常思稼穑之艰,生民之苦,素来不用香汤华服、珠玉舆马。”

  辛弃疾颇为信服地点点头。

  确实,刘裕可以说是万朝最节俭的皇帝之一,主打一个勤俭治国。

  正说着,谢晦带着这些天搜刮到的金钱账册过来了。

  他一来,似乎也将窗外的初夏阳光带来了,满殿暖日明霞,飞光流动,长风吹彻衣衫如流火,万物都在这片烈阳中生生不息。

  辛弃疾看了一会,笑道:“好似「会稽霞举」。”

  谢晦一怔,眼眸微微睁大,随即就漾开了惊讶欣喜的神色,秀丽的眉梢弯成了月牙,眸中一片笑意盈盈。

  “天呀”,他笑叹了一声,“幼安好会说话。”

  所谓「会稽霞举」。

  便是说,前朝会稽王司马昱容貌俊美,神采奕奕。

  每当朝会之时,旁人站在都仿佛一片昏暗,唯独他来时,轩轩如朝霞举,仿佛将整座朝堂都点亮了。

  谢晦也是会稽人,此句一语双关,正完美契合。

  刘裕满意地点点头,也觉得这个形容非常精妙。

  谢晦将账册交给他过目,又掏出了最后一卷空白诏书。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空白了,上面写满了文字。

  他告诉刘裕:“我刚刚传令下去,在皇城诸门口各设一块北伐功德碑,凡捐款过二万两者皆可上榜,否则将名字写成脚踏,在选德殿外排成一列。”

  他要让所有的老大臣们知道,醒醒,时代变了。

  啥子「高薪养廉」的国策,从此不复存在,你又不上战场,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统统捐出来支援北伐,建设国家!

  刘裕:“……”

  辛弃疾:“……”

  观众们:“……”

  好绝的谢小玉,好绝的搞钱新方案!

  谢晦将目光投向刘裕:“陛下……”

  刘裕笑着举起一只手:“你莫要看朕,朕刚才已经把私库全部捐出去了。”

  “王郎”,谢晦一顿,微笑着看向王镇恶,“做个表率嘛。”

  在这一瞬间,王镇恶想起自己的宝库,简直心痛到无法呼吸,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受伤眼神看着他。

  你你你,还是人吗!

  谢晦眉眼盈盈道:“你往好处想想,这笔钱就当入股了,日后北伐破金,金人皇室的宝藏你有优先选择权。”

  王镇恶:???

  谢晦继续说道:“战争才是最快捷的赚钱方式,灭国就是最大的生意。”

  “你想想,咱们虽然军纪严明,从来不动百姓财产,但灭蜀,灭南燕,灭后秦,每次洗劫对方王室,都能满载而归。“

  辛弃疾虽然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好,但转念一想……金人的钱从哪里来?

  难道不是搜刮的江南江北的朝野奇珍、民脂民膏吗?

  他当年亲历过金主完颜亮在山东的暴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可谓水深火热至极。

  金朝宝库里的每一个铜板,大约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

  抢回来完全没毛病!

  他隐隐猜测着谢晦的意思:“你是打算让百官都入股?”

  直接让官员们掏钱,肯定心不甘情不愿,很可能会闹出乱子。

  但如果按照捐献比例,到时候瓜分金朝皇室的资产,想必大家都愿意分上一杯羹。

  谢晦道:“是,也不是。”

  单纯想要集齐北伐所需的钱财,方法有很多。

  他这段时间闹出那么大动静,再加上泉州那边的贸易,吕宋的金矿,其实很快就攒齐了。

  他要做的,是集中力量干大事,把所有人都绑上对外征伐的战船。

  世人皆逐利。

  那些心怀民族大义,愿为克复中原舍生忘死,追逐崇高理想别无所求之人,毕竟少之又少。

  唯有以重利许之。

  所有家产都投资进去了,难道还能不出工、不出力么?

  当然......

  王镇恶不属于这部分重利之人的范畴,但他毕竟是北府主将,如果他不带头以身作则的话,事情将会变得很麻烦。

  王镇恶:“……我捋一下这笔账,所以,我不仅要花钱赞助,还要出力北伐,完了之后换回我作为灭金主将本该得到的金人宝库中的一部分?”

  谢晦点点头:“是的呢。”

  王镇恶终于忍无可忍,上前一步,摸了摸他的心口:“这里难道不会痛吗?”

  “完全不会呢”,谢晦理直气壮地说。

  ......

  “先来用宣明的方法,打个大理国试试水吧”,刘裕做了决定,“正好也练练新火.器。”

  辛弃疾道:“大理国与本朝相安无事许久,贸然出兵,恐怕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

  “还要什么借口?!”

  刘裕惊讶道,“大理自古以来就是我大宋领土,大理若是知机,理当迅速奉表称臣,示意归顺,如今竟然还敢负隅顽抗,不灭何为?”

  辛弃疾一愣,心悦诚服地道:“陛下高见。”

  大理古称宁州,连同交州(越南)一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实打实的汉人领土。

  即便是最弱小的南陈,也没有丢失这两块土地。

  反观赵宋……

  唉,真是不提也罢。

  ……

  翌日,北伐功德碑准时伫立在皇城门口,使者们进入各处官署,要求官员们捐款!

  百官被前段时间的铁血杀伐吓破了胆,都不敢违逆。

  好在一万两的价格门槛也不算太贵,几乎每一名京官咬咬牙,都能拿出来。

  如右相魏杞等舍身忘家之人,甚至捐献了八成以上的财产。

  刘裕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不久之后,从南方传来了一条噩耗。

  我朝使者进入大理交易马匹,竟被正康帝段正兴悍然斩杀!

  如此消息传入临安,可谓群情激愤。

  从前是弱宋的时候被人欺负也就算了,现在新皇都来了,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老大人们怒火空前高涨,纷纷叩阙上书,表示蕞尔小国欺人太甚,胆敢侵犯本国天威,必须出兵给他们一个教训!

  面对高涨的请战热潮,刘裕一挥手:“打!”

  众人齐呼天子圣明。

  在他们的目送中,刘裕将天子之剑交给了辛弃疾,送其率领舰队,挂帅出征:“此战有胜无败,定要扬我国威,直破羊苴咩城!”

  辛弃疾将这一战视为一次重要的练兵,当即将长剑高举过头顶,铿锵有力道:“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