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干卿底事
故前线各城,往往毫无防备间,即被北府兵雷霆攻击,驰入攻克。
过了中甸之后,局势为之一改。
盖因再往前的白蛮土司,与大理朝廷不过关系羁縻,遥示笼络,绝非死忠,亦无为国赴死决战之心。
谢晦搞了一套心理战术,兵锋所向,往往提前传檄招降,「我宋大兵将至,诸宜奉表来归,各安天命」云云。
各地土司本无战意,遥见北府千乘万骑,一片联云蔽日浩浩荡荡,更觉闻风丧胆。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有加入。
北府入滇,秋毫无犯,庐舍稼穑俱全,当地居民心中感佩,更加卖力地倒戈荷戟,为王前驱。
区区三月时间,就如秋风扫落叶,荡平滇中、滇西全境,仅剩首都一座孤城,以及还在观望的乌蒙三十七部。
临近的吐蕃康区首领收到大理国求救文书,朝廷中扯皮一番,终于决定出兵救援。
结果刚进入大理境内,就被早有准备的谢晦,派檀道济伏兵将其一锅端了。
在这个即将灭亡大理的节骨眼上,谢晦本不欲节外生枝,想着先将吐蕃被俘的几名大将加以厚礼,遣送回去,来日再图。
却不料,吐蕃俘虏是个没骨气的,没扛住压力,直接就将吐蕃国内的情况如倒豆子般尽数说出。
当然,这和谢晦手段的强硬,大概也有那么亿点点关系。
总之一句话,吐蕃现在大分裂,几十个首领各自为政,这回来援的是多康部落,与宋朝毗邻,实力却不算最强。
谢晦心念如电转,心说这能不趁他病要他命?已然想出了一道鲸吞全局的计划。
遂将吐蕃俘虏先关押在一旁,暂且按下不表。
……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傍依苍山与龙首、龙尾二关,是实打实的天堑雄城,易守难攻,难以攀登。
辛弃疾提议:“不如效邓士载暗渡阴平之事,携一支飞军,翻山越岭,从无人区径趋城下。”
“我亦如此认为”,虞允文赞许地点点头,“蜀军备战多年,早已习惯山地作战,白蛮首领新降立功心切,又熟悉地势情形,正可助一臂之力。”
谢晦凝眉思索一阵,则是补充了一点:“按照路线规划,不应径直兵临城下,而是要停在大理城的背部,以地道挖掘法填塞火药,迅速轰倒东面城墙,即可长驱直入,占领全城。”
这种打法,突出一个“奇”字。
趁大理国王还没反应过来,迅速将城池拿下,免得他跑路。
否则的话,大理又没有什么“君王死社稷”的说法。
正康帝一旦意识到大势已去,妄图逃窜*,带着残余小朝廷,流亡在云南的茫茫群山野水之间,不知又要增加多少工作量!
几人都同意了谢晦的意见。
正想问问檀道济,转头一看,大宋战无不胜的冠军将军正趴在桌边,拿小木枝戳弄着一群蚂蚁,兴致勃勃地说:“快爬快爬,我给你们引路!”
几人:“……”
算了,问这个憨憨也问不出什么来,就这样吧。
辛弃疾倒是忽然想起一事:“陛下的第二个锦囊我们还没看,是否要翻阅一下?”
第一个锦囊在渡金沙江的时候就已经翻阅过了,里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安抚百姓、建设民生的指点。
现在这个锦囊,应该对应的就是攻打国都之事。
谢晦打开一看,只见纸张上赫然写着:“宣明亲启:遇见困难不要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你智计卓绝,无往而不利,生命中有多少艰难险阻都闯过来了,何况大理荒僻小邦!先做个深呼吸,吃一颗粽子糖,闭目休息一会,再重新回来看待这个问题……”
洋洋洒洒一长串。
刘裕在这张纸上,赫然抄了满满一纸的心灵鸡汤。
辛弃疾:“……”
观众们:“……”
这和我们设想中的锦囊妙计根本不一样!
刘裕:拜托拜托,你们懂不懂“北伐十策,晦有其九”的含金量啊!
朕平日行军打仗,有时还要依靠小玉出谋划策,根本没有写锦囊妙计的必要!
将他夸一顿,多多提供情绪价值就完事了!
谢晦本人倒是丝毫不觉得意外,勾起唇角,微微笑了,明眸中闪烁着愉快的光芒,从锦囊中倒出几颗粽子糖,分给众人。
“挺甜的”,他含笑道。
辛弃疾点点头,表示同意:“看来陛下也是算准了我们行军至此,正好遇上端午。”
“那还等什么”,檀道济顿时两眼放光,握住刀柄,就要冲出去典兵,“快点打完仗,进城吃粽子吧!”
“且慢”,谢晦忽然制止道,“我想到一法,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国都。”
众人:“……”
真的吗,我不信!
谢晦在军中威望甚高,倒也无人直接提出质疑,他环视一圈,缓缓吐出三个字:“崇圣寺。”
辛弃疾思索半晌,不得要领,懵逼地抬头看向对面,见虞允文同样满脸问号,顿时放下心来。
嗯,看来掉线的不止他一个。
谢晦告诉众人:“听闻大理崇尚佛法,有九位皇帝先后在崇圣寺出家,其中就包括正康帝的父亲、太上皇宪宗皇帝,如今居于寺中,法号广弘。”
辛弃疾心一跳,隐约觉察到了什么,身子前倾,迫切地询问:“然后呢?”
谢晦一抚掌,扬眉微笑道:“当然是将他掳来,命其招降大理朝廷,料想正康帝也不敢当众射杀亲父。”
辛弃疾:“……”
观众们:“……”
谢小玉,你这一招好特么邪性啊!
挟太上皇以令帝都,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叫门天子」,不费一兵一卒,即可赚开城门?
谢晦又道:“当然,就算正康帝真的狠下心来,斩杀宪宗,我们也不亏。”
“崇圣寺中,还有不少段氏的皇亲国戚、以及相国高家的人,足有数十人之多。”
“届时,将这一群人尽数驱赶到国都城外,正康帝能杀爹,难道别人也都愿意杀爹死战吗?不出数日,城中必定人心浮动,我们在营地里坐等那些二五仔上门投靠,就可以了。”
辛弃疾:“……”
观众们:“……”
他可真是个天才,他的思路难道就没有瓶颈吗?
天幕前,朱祁钰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缓缓将目光投向了于谦,对他看了又看。
于谦一回生,二回熟,也已对他的间歇性发作习以为常,报以一个疑问的目光。
朱祁钰充满疑惑地说:“宣明真的不是有意为之吗?”
明明从头到尾没他的事,明明谢晦根本不知道后世的大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总感觉本朝的故事好像频频被cue呢?
只能说......
这就是赶巧撞上了吧。
......
辛弃疾虽觉大理宪宗皇帝应该不至于这么荒谬,主动当带路党。
都已经出家了,佛家不都讲究看淡生死,四大皆空嘛。
但出于对谢晦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这个计划。
结果发现……
真对不起,太上皇就是有这么离谱。
辛弃疾刚一拔出剑,拿性命威胁了两句,宪宗就麻溜地举起双手,表示愿意配合。
不仅在羊苴咩城下帮忙叫门,招呼亲儿子快点投降。
甚至还现身说法,表明朕归顺大宋之后,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你们一个个都不要再负隅顽抗啦!
正康帝:“……”
大理官员:“……”
好想给他一箭啊,不带这么阵前动摇军心的!
本来就打不过,被太上皇喊了这么几嗓子,顿时更加人心动摇,入夜后,就有文武公卿缒城而出,前往北府大营乞降。
又过了数日,相国高量成派人来接洽。
也不知谢晦同他们交流了什么,许下怎么样的条件。
他们回去之后,就把正康帝绑缚到城头上,肉袒衔璧,牵羊出降。
辛弃疾直到率领大军进入大理帝宫,内心都充满了恍惚,不是吧,就这样灭国了?节奏这么快的吗?
只能说,太上皇这个群体,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不管是李隆基、赵佶,还是今日的宪宗皇帝,都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倒也不必如此震惊”,谢晦见辛弃疾一脸迷茫,伸手在他眼前挥挥,“这只是本位面覆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已,未来还有很多,你可以等灭金的时候再震惊。”
他的神色很是云淡风轻,“灭金”两个字也轻飘飘的。
正因其平静,更让人觉得心神动摇。
从前看起来高不可攀、犹如万里关山难越的那个目标,如今也在一步步靠近。
前路云开雾散,旭日朗朗,似是一片光明。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你说得对,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次谢晦给他当军师,处处心有灵犀,合拍至极,世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搭档了。
于是微微躬身,伸出手,朗然笑道:“往后千里万里,还望小玉和我同行。”
谢晦轻笑,乌衣轻轻一掠,翩然走到了伞下:“你还真是有事叫小玉,无事谢宣明。”
啊这,辛弃疾茫然道:“我哪有?”
“你哪里没有”,谢晦眨眨眼,眸中一池流光浮动,寒玉生烟,绮色的冰雪映着天边云霞。
上一篇: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后逆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