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第23章

作者:逍遥的妖 标签: 强强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姐妹俩在被窝里嘀嘀咕咕了好久,要不是怕秋玉妈第二天发彪,秋玉都不想回去了,堂姐的新棉絮比她自己的要暖和多了。

  临走前,苏桐让吴秋玉帮她做一个针包,那套银针用盒子装着固然好,可是不方便携带。

  她把样式大小说给吴秋玉,吴秋玉拍着胸脯答应了。

  苏桐自己做针线活的技巧几近于零,十分怕是顶多只占一分,那一分还得益于缝伤口缝得多。

  苏桐把吴秋玉一直送到了家后院门口,看她蹑手蹑脚地进了后门,才折了回来。

  夜风寒凉,苏桐将手拢进袖筒里不紧不慢地往回走,心情还挺不错,这云山村,似乎有点意思。

  冬天的夜晚很黑,苏桐走着走着,出自长期在战场上的警觉,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人在跟着自己,但几次回头却又没发现什么。

  黑夜里树影幢幢,除了些微的风声,一片寂静。

  村里人在这个时间基本都是睡熟了,少有人出来走动。

  苏桐心中疑惑,只是脚下默默加快了步伐。

  ——————

  第二天一大早,苏桐在后院井旁简单地洗漱了下,心里盘算着今天一定要记得买个暖瓶,要不用井水刷牙,能把牙冻掉。

  她从包袱里寻了点点心吃了,算是吃了早饭,然后又用那口大锅烧了一大锅草药汤。

  等汤烧开的时间,便在小院里打了一套军体拳,练到身体微微出汗,全身都暖融融的,很舒坦。

  原主虽营养不良,但长期干活的缘故,体力倒是有一把,补充补充营养再加强加强锻炼,应该能把体质提高几个度。

  等苏桐把草药汤挑到牛棚里时,发现已经有人在里面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那罐鸡汤的缘故,老齐正积极地拿着把铁锹在给牛除栏,身上那件带补丁的棉袄脱了放在一边,看样子已经干了有一会儿了。

  苏桐跟老齐打了招呼,老齐又朝她露出那个僵硬的笑。

  看来平时笑得少,一时还不习惯做这个表情,也是难为他了。

  在老齐的帮助下,两大桶草药一滴不剩地都给牛灌了下去。

  几头牛虽然还是卧在地上,但精神状态已经好了很多,那头小牛已经能时不时朝着人哞哞叫几声了。

  牛的食槽里饲料草料本来都是加满了的,等牛缓过来一些就能自己吃食了。

  苏桐处理完牛棚的事,溜达到两个老人住的屋里瞧了瞧,老林昨天夜里没有再烧,但精神还是恹恹的,还沉沉地睡着。

  幸好现在接近年关,地里没活,否则怕是不能这样一躺好几天。

  老齐进来时,苏桐刚给老林把完了脉,老齐问苏桐,“吴同志,老林他……他咋样?”

  苏桐没有回答,抬头环视了一圈这个低矮的棚子,才对老齐道:

  “烧是不会烧了,但别的毛病不少,你们住这个棚子里,又潮又冷,身体怕是没法好全乎。”

  老齐苦笑了一声,“能有个窝棚挡风雪,已是不错了,哪敢奢望更多。”

  苏桐狡黠一笑,道,“我倒是有办法帮你们重盖间屋子,但你得配合我。”

  老齐像是听到了笑话,瞪大了眼睛,“啥?重盖间屋子,姑娘,你怕是对我们的身份有误会吧。”

  这年头,像他们这样能有一片窝棚遮雨,有红薯窝头活命的,已算是运气极好了。

  好多同行和朋友已经被折磨得死在这场浩劫里,悄无声息,带着一生的遗憾和不甘。

  苏桐却不以为意,伸过头低声问道,“老齐,你以前学什么的?”

  老齐一惊,面色立刻警惕起来。

  这姑娘,从一打照面就云淡风轻的,既不对他们喊打喊杀划清界限,也不像那些人一样糖衣炮弹想套取学术秘密。

  而且她一出手就救回了老林,还给他们做了鸡汤,那罐鸡汤他们不舍得喝,昨晚只一人喝了一小碗,用棉布盖着,这季节能喝好几天呢!

  他们昨晚还打心底地感激这姑娘,不料今天她就开始打探起消息来。

  几年的浩劫让老齐九死一生,吃尽了苦头,他的热情和信任早已被折磨殆尽,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人。

  好不容易这姑娘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难道也是假象吗?

第36章景仰

  苏桐见老齐的表情不对劲,知他定是想多了,叹了口气。

  “好吧!学什么的也没关系,等到下午……”

  苏桐附到他耳旁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老齐脸色变了又变,然后抬头看了看窝棚顶,迟疑地道:

  “这、这样行吗?”

  “你听我的就行。”

  苏桐笑了笑,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举起右臂朝下抡了抡,喊了句:

  “老头,加油!”

  于是老齐又露出那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在门口呆了很久。

  苏桐回到小院里时,就看见石头在院子门口探头探脑。

  “石头,你干嘛呢?”

  石头扭头看见苏桐,还有些惊讶地道:“桐丫姐,你真的住这儿啊!老伍头的房子好吓人,他们说晚上有……”

  话说一半,又觉得不合适,抓了抓脑袋道,“那个……邢大哥让我过来跟你说一声,半个钟头后去大槐树底下等车。”

  苏桐伸手推开院门,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石头探着脖子打量了一圈儿,这院子现在空荡荡的,也看不出个啥来。

  想想又压着嗓子道:“桐丫姐,我妈把山鸡蛋煮给我们吃了!真好吃!你啥时候再去山上啊?”

  这小子八成还记着苏桐说教他逮山鸡的事呢。

  “哦!看来昨晚没挨着打心有不甘啊!”

  苏桐一边往院子里走一边道。

  “嘻嘻!我按你教的说山鸡蛋是在前山捡的,我妈还夸我眼睛好使呢!”

  石头边说边跟着进了院子,“桐丫姐,你啥时候教我逮山鸡啊?”

  苏桐背起了背篓,又把两个包袱皮也丢了进去,顺手还塞了几颗水果糖在石头手里,这还是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小护士塞的。

  “我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看我这里啥都没有,不去置办点东西没法过日子。等我把这屋子归置好了就上山。”

  石头被手里的水果糖吸引了注意力,他盯着看了又看,“桐丫姐,你太神了!你这里怎么老有好吃的东西?”

  石头把糖装进了兜里,想了想问道,“桐丫姐,你这屋里要打些家具吧,你是要木的还是竹的?要不你就用竹子的吧。”

  “哦!为啥?”

  “我可以帮你砍竹子啊!山上竹子多,不要钱,可以随便砍,砍树的话还得给队里交钱。”

  “是吗?”

  苏桐倒是还没打听过这方面的问题。

  “嗯!然后可以喊良平哥帮你做,桌椅箱子柜子他都会做,给他付工钱就好了,比打木家具便宜好多。”

  石头说得倒是实话,这年代的家具是没有成品卖的,都是准备好材料请人上门打,村里有木匠和篾匠,都是按工时算工钱,只是有些家具可以用竹子的,有些却不行,比如床。

  老伍头的床已经被她劈成柴火了,她没打算用也不打算再打个新的。

  她想请人盘个炕,冬暖夏凉又实用。

  良平哥?

  郑良平?

  这个人苏桐倒是有印象,似乎还是原主的初中同学。

  苏桐边琢磨边站在了院子门口,等着关门,“好啦!快出来!我要去等车了!”

  “哦!”

  石头边往外走边交代,“桐丫姐你要是用竹子的话就跟我说,我给你砍啊!”

  “好!知道了!你快回去吧!”

  苏桐把院子门关上,门上有个搭链,搭上就算锁门了。

  石头还没满十三,但是在镇上念初一,现在放寒假,又是农闲,他也没什么活干,没事就在山上转悠。

  满心就想着弄个山鸡野兔什么的回来,一次也没成功过,可桐丫姐却轻易做到了。

  而且他爸说桐丫姐还当了“英雄”,从坏人手里救下一个孩子。

  他心中的景仰之情便更是滔滔不绝了。

  奶奶天天念叨要他们离桐丫远一点,他以前也很少和桐丫打交道,但是自从山上碰见后发现她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只觉得她又厉害又大方,还很……飒。

  石头摸了摸兜里的水果糖,一心想着要多帮桐丫姐做点啥……

  想了想,他转身朝郑良平的家跑去。

  ——————

  大槐树很大,也不知有多少岁了,树杆粗大,枝桠虬劲。

  传说槐树是有灵性的,早些年逢年过节不少人在这棵树下祭祀参拜,后来打击封建迷信,祭祀的人才渐渐地少了。

  大槐树后面便是大路,村子里牛车马车拖拉机出去都得走大路,大槐树便成了等车的点。

  苏桐到的时候树下已经站了两个人,一个婶子,还有一个年轻的好像是谁家的媳妇,都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也没想起是谁家的。

  苏桐刚站到树下,那两人便有些惊慌,窃窃私语了几句后,大婶扬声说了句,“红萍啊!突然想起家里还有事,我今天不去了,先回了啊!”

  红萍愣了愣,脚下紧跟了几步,“郑、郑婶子,你等等我,我也不急着去。”

  两人前后脚都跑了。

  苏桐心里好笑,得,看来今天又是专座,没人抢位置了。

  正想着,便听见拖拉机“隆隆——”的声响,邢东阳开着拖拉机远远地在向她招手。

  拖拉机停到面前,才发现上面还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吴支书,另一个却是田青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