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第41章

作者:逍遥的妖 标签: 强强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王桂兰!你这是犯法你懂不懂!你有什么资格搜房子!”马大明怒了。

  “有什么资格!就凭我是她妈!没我就没她!”

  苏桐在一旁扯了扯马大明的衣裳,摇了摇头。

  马大明一肚子火,却也不好对着几个娘们动手,自己的立场也确实有些尴尬,他看苏桐神色淡定,只得叹了口气,站到一边。

  王桂兰双手叉腰站在院子里骂,吴冬玲为首的吴家人几个屋子地搜,桌椅板凳全被掀倒,连两个老头住的柴房都没放过。

  苏桐冷眼看着,一句话也没多说。

  两个老头蹲在院子角落里,只觉得今天这丫头有些奇怪,换了平时,她不早该发彪了么?

  “妈!妈!没有!一分钱都没找着!”吴冬玲在屋子里大声喊着。

  “哼!没有钱!就拿东西!这丫头最近不是添置了不少东西么?都给我搬走!”

  “这也没见着值钱的东西啊!”吴冬玲气冲冲地跑出来,冲着吴桐喊:

  “说!你把暖瓶藏哪去了?”

  暖瓶?

  呵!还真是惦记着她的东西呢!

  连她买了个新暖瓶都知道。

  苏桐冷笑道:“暖瓶?我可是空着手从家里出来,大家伙可都亲眼看见的!”

  “别狡辩了!你上次坐车回来大包小包的,还买了红色的新暖瓶,铁壳的,别以为我不知道!”

  吴冬玲惦记那个暖瓶好久了,要不是她妈拦着说等领完奖也不迟,她早就下手了。

  “先别说我有没有暖瓶,就是有,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不是早就被赶出吴家了么?”苏桐冷冷道。

  “你、你还嚣张起来了!赶到哪里你也姓吴!只要你姓吴,这东西就有吴家的份!”吴冬玲妥妥继承了王桂兰的跋扈性子。

  “妈!没找着粮食!只有这一小袋红薯和这几个破碗!油罐子和盐罐子快见底了!还有几个坛子是空的!”

  吴家宝从厨房抱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粗瓷碗出来,碗上还有豁,一看就是用了好多年了。

  “婶儿,这屋也没啥!床都没有,就这床被褥还是新的。”一个吴姓青年抱着苏桐的被褥从东屋出来。

  王桂兰气不打一处来,她左等右等,就盼着领奖金还田老汉的彩礼,怎么花都计划好了……

  结果今天阵仗倒是大,又是敲锣打鼓又是记者采访,最后给她系了朵花,发了个破旗子就算打发了!

  她早就听人说大丫往回买了这买了那,一直忍着没过来,就想着先把奖金领到手再说,反正东西也跑不了,结果今天一看毛都没有,领着队伍浩浩荡荡就过来了。

  眼下一看,东西也没了!

  还真是翻了天了!

  唯唯诺诺十几年的丫头片子也敢反抗了!

  “砸!给我砸!她休想讨了好去!”

  王桂兰气极,冲过去接过吴家宝手里那摞碗就往地上一砸,只听“哗啦——”一声脆响,一摞碗顿时砸得粉碎,碎片飞溅得到处都是。

  “王桂兰!你是要造反吗!!!”

  一声厉吼从院子门口传过来。

第65章大嘴

  院子门从王桂兰进来时就被踹倒了。

  这时院子门口站着一堆人,最前面是吴支书,旁边站了个穿着中山装戴眼镜的中年人和一个穿着大衣同样戴着眼镜的女同志。

  后面还密密地跟了不少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乌泱泱一大群人刚好目睹了王桂兰砸碗的英姿。

  再一看,院子里乱糟糟的,竹子泥浆到处都是,堂屋里桌椅倒着,还有人提着红薯袋子,有人抱着被褥正往外跑……

  妥妥一强抢现场,根本不用解释的那种。

  “王桂兰,你这是干嘛!要学地主老财抄家么?”

  吴支书眼睛瞪得通红,一句话吼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这几个不成器的当场绑了。

  今天本是云山村最风光的一天,也是他当了这么多年村支书以来最风光的一天。

  省里来的记者,县里来的领导,公社还专门出了锣鼓队,都是为了给云山村做宣传。

  昨天开会时公社书记就暗示他了,评选过程只是走走过场,不出意外今年云山村就是“先进村”了,不光各项政策都有倾斜,村里能多添设备少交公粮,还可以分一个工农兵大学生指标,这指标到了村里,还不是他说了算……

  刚刚县领导讲话还说这里民风淳朴,思想进步,是出英雄的山村,要号召别的村向云山村学习……

  结果领导还没走,记者还没采访完,这娘稀匹的就带着人在砸“英雄”的家。

  王桂兰看见院子门口来了一大帮子人,也懵了一瞬,不过她就是个不识字土生土长的农妇,哪管那多弯弯绕绕,看到吴支书她还怵一怵,旁边站的那些子人她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又管不了记工分和分粮。

  “吴支书,你咋过来了!我这管教闺女呢,犯不着你亲自过来!你忙去吧!”

  “王桂兰!你这是管教啥闺女!把家都砸了算哪门子管教!赶紧都给收拾了!”吴支书厉声道。

  “吴支书,我知道这来的是记者同志和领导,可我这家务事也犯不着外人来管吧!我家闺女不孝顺,还不兴我教育教育,这道理放哪都说不通吧!”王桂兰一脸不屑。

  “桐丫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才给咱村争了光!她咋就不孝顺了!你个蠢婆娘赶紧带着人走!”

  吴支书看着王桂兰的蠢样,恨不得上前呼她几巴掌,他吴大山家的那点破事本就上不得台面,村里做报告的时候提都不敢往这方面提,生怕破坏了英雄的形象,影响了评“先进村”!

  这婆娘倒好,哪壶不开提哪壶,唯恐人家不知道他们家那点腌臜事!

  再说了,要闹也等把这仪式搞完再闹不行吗!

  非得要在领导和记者的眼皮子底下闹,简直是把他这村支书的脸放在地上踩啊!

  可惜王桂兰根本听不懂吴支书的暗示,双手一叉腰,虎着脸道:

  “吴支书啊!你是不知道我这闺女有多能耐啊!前些日子空着手出的老吴家的门,转头就又买铺盖又买暖瓶的,回回上镇上都是大包小包往回搬啊!昨儿的还买了一大挂肉啊……

  哼!想背着我独吞奖金!休想!我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这起码的孝道应该有吧!记者同志!领导!你们倒是来给我评评这个理!”

  王桂兰拉长了声调,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还指望着领导给她讨个公道。

  吴支书大冬天地急出一脑门子汗,“王桂兰!你自己上去戴的红花领的锦旗!这是荣誉!荣誉懂不!谁跟你说一定就有奖金的!要是有不就一趟都给你了嘛,你都没弄清楚,就在这里闹什么闹啊!闹眼子啊!”

  吴支书是真不知道奖金的事,奖金提前给“吴桐”这事是蒋平路和县里的同志商量着办的,该走的手续都走了,“吴桐”本人也签了字,考虑到她家里的情况,为避免麻烦决定这事儿就不公开了。

  和吴支书一同来的几位陌生面孔的同志则是都瞪大了眼,看着这一片狼藉的院子,不知发生了啥状况。

  刚刚有个村里的小同志跑去跟他们说,吴桐同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希望能在家里接受采访,讲一讲她成长的心路历程,希望能借此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瞧瞧!说得多好!一看就是有觉悟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记者小张一听正主愿意接受采访,收拾东西就准备往这赶,县宣传部的李部长一看,这奖虽然已经颁给英雄家人了,但正主还没见着,刚好过去当面祝贺一下吧!杨镇长一看,李部长都去了,那他也得去啊!

  于是,记者同志以及各级领导干事什么的便都站在了这里。

  王桂兰也够幸运,随随便便砸个家,便砸了个轰轰烈烈,砸出了一群最高级别的观众来。

  “这、这位王桂兰同志不是吴桐同志的母亲吗?那这、这又是谁的家?”李部长率先开口问道。

  “这、这是吴桐的家。”吴支书抹了把汗。

  马大明站在一旁憋了很久了,这会儿不阴不阳地插话道:

  “吴支书,你这话就说得不严谨了,这明明是老伍头的家,桐丫只是借住的!”

  吴支书一顿,瞪了马大明一眼。

  “老、老伍头?”

  李部长有些不明白,吴桐为何住在老伍头家里?

  她母亲没事砸老伍头的家干嘛……又看了看马大明,问道:

  “这、这位又是?”

  “哦!这是我们村的民兵队长马大明。”吴支书一边介绍一边朝马大明使眼色,希望他能把话往回圆圆。

  马大明长久以来锤炼的口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为了照顾到现场所有人,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开始讲述:

  “各位领导啊!你们听我把来龙去脉讲清楚就明白了!”

  “事情是这样的……”

  “这老伍头是我们村的牛倌,半年前生病去了,后面的人喂牛没经验,结果把牛集体喂病了,关键时刻刚好桐丫被家里赶了出来,毅然接下了喂牛的差事……当然了,这里就要先讲一下桐丫为什么会被赶出来了……”

  小张记者一听,两眼发光,立马从挎包里拿出了笔记本,开始做记录。旁边另一个同事反应也不慢,举起相机便开始猛拍。

第66章整改

  吴支书还指着马大明能把吴桐家的那档子事圆过去,哪知他越讲越兴奋,他眼角都挤得快抽筋了他也没看见。

  马大明同志则发挥得稳定而从容,情绪饱满,声音高亢……

  从吴桐撞柱子开始一直讲到今天王桂兰砸屋,过程讲得简明而生动,还不缺乏细节,既不拖泥带水,又让在场的人都听了个明白,充分发挥了“马大嘴”的实力……

  末尾还总结道:

  “所以吴桐是在见义勇为救孩子未痊愈的情况下被空手赶出了家门,今天又被她亲妈砸了仅有的一点家当……”

  然后摊开手给大家看了看他满手的泥浆,加重了感情道:

  “这孩子苦啊!连个睡的地方都没有,我原本是想来帮她盘个炕,这不,才开始呢,这不就来闹了!”

  马大明也不傻,该讲的讲,王桂兰给吴桐灌药以及吴冬玲买通李友栓王老二的事他都略了,那都是违法的事儿。

  他只是盼着桐丫能生活得有保障点,同时给王桂兰长点教训,并不想把人往死里整。

  “你放屁!马大明!你收了这下贱坯子多少好处!让你向着她说话!老娘我……”

  王桂兰早就憋不住要骂人了,不料刚骂两句便被打断了……

  “住口——”

  出声的是宣传部的李部长,带着明显的怒意道:“有你这样骂自己亲闺女的吗?”

  李部长听完马大明的讲述是又愤怒又感慨,下面的人在往上报的时候为了回避包办婚姻这种封建陋习,刻意隐瞒了吴桐撞柱子这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