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晰笔笔
盛晚烟去贴厂长办公楼处的宣传栏,这里都是领导们的办公室以及会议室,一共两层楼。
盛晚烟快速贴好,贴的十分工整,保证没什么纰漏,这才离开。
棉花厂领导下班路过看到宣传栏更新后,特意停下来观看了一会,看到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盛晚烟骑着自行车下班,看到吴佳秀顺便载了她一程。
到分叉口吴佳秀下了车走路回家,虽然她跟盛晚烟家里两个方向,可分叉路口前的路程也有个十分钟路程。
盛晚烟载着她,三分钟不到就到了分叉路口,正好省下这十分钟时间,自己可以快点回家去做饭。
“晚烟,以后我们就在这路口交易怎么样?”
盛晚烟点了点头,这里比工厂附近安全的多,不会被牛芳丽一直盯着。
“好。”
“对了,你有没有办法弄到肉?”
吴佳秀是个嘴馋的,盛晚烟跟她交易一直都很舒心,而且吴佳秀懂规矩。
“可以,我有同学家里在杀猪场工作。”
“不过价钱都是按照黑市的。”
吴佳秀听到后激动了起来,看了看附近跟她低声问了两句。
“你看看能不能帮我弄个2斤肉?”
“我家那口子要过生了,我想给他补补。”
盛晚烟听到后点了点头,毕竟吴佳秀跟她丈夫挺恩爱的,新婚燕尔都十分甜蜜。
“我明天去帮你问问?”
“晚烟,太谢谢你了。”
“你放心,这事就我们两个知道,绝对不告诉别人。”
吴佳秀说的自然是牛芳丽,盛晚烟笑着点了点头,跟聪明人合作就是舒服。
———
盛晚烟后天一大早去交叉路口跟吴佳秀交易,她在黑市卖,要票据的都要1块五一斤。
“佳秀姐,两斤3块钱,不要票。”
吴佳秀一听就知道她给自己便利了,不过她也不矫情,下次再请盛晚烟去国营饭店吃饭就行。
“这是3块钱。”
“走!我们去吃早餐。”
吴佳秀把肉给了自家男人带回家,就拉着盛晚烟去国营饭店。
上次买布料盛晚烟就拒绝了,这次又帮自己省了两张肉票跟两毛钱。
要知道黑市一斤肉的价格可是要一块六,两毛钱都可以买一包盐了,更别说那两张肉票。
她跟自家男人,一个月分配下来也就两张,怎么样都得请一次才行。
盛晚烟也不推脱,再推脱万一这么好的交易对象跑了怎么办?
两个人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盛晚烟吃一个肉包子就饱了,现在的肉包子个头大,料也足够。
而且价钱才一毛一个,便宜的很。
这年代的吃食,丝毫不像后世一样,食品安全性方面有所问题,全都是实打实的用料。
盛晚烟今天出门的早,水壶里装着麦乳精,盛晚烟回工厂前喝完。
就怕在办公室里大家伙闻到,自己太突出不好。
盛晚烟进办公室前去饭堂把水壶洗干净,吴佳秀为了不让人怀疑,先走一步。
盛晚烟打满热水这才回办公室,昨天把宣传栏贴好,这个月可以说基本没什么事做了。
盛晚烟想赚钱,可她不想太依赖黑市赚钱,太冒险了,只能找其他办法。
她现在浑身就157块6毛钱,虽然在这年代是一笔大巨款,可过个几年这157块钱做不了什么。
盛晚烟看到自己前面的陈康明在看报纸,想到了什么眼神亮了亮。
她可以翻译赚钱啊!
这年代翻译赚钱得很,而且如今这局势,会外语的普通人真不多。
就算会,词汇量也不足。
可她在后世从小在贵族学院,外语从小学到大,她精通八门外语,她完全可以做个翻译!
而且她有空间这个便利,有时间差,平时睡前进去翻译两个小时,一个月也能赚不少了。
盛晚烟越想越觉得有搞头,她下班就去买份报纸,联系一下报社那边。
或者去城里那个书店问问,她有原主的记忆,城里有一个小的书店。
虽然如今世道不好,可只要书店里没有不该出现的书,就可以继续开下去。
而且这年代所有开着的所有店,都是属于国家经营的,带着红袖章的人不敢随意进去捣乱。
只不过盛晚烟更加倾向京城那边的报社,那里是天子脚下,谁也没办法把手伸过去。
盛晚烟打定了主意,一下班就去买了一份报纸,去邮局打通了报社那边的电话。
对方听到她是想当翻译,问了几句是便让她把最新的一份报纸,翻译成英语寄过去。
看看能不能通过考核,通过了才能开始正式接活。
盛晚烟听到后心里有数,便挂了电话。
“4分钱。”
盛晚烟聊的不久,掏出钱给了邮局工作人员,看到邮票的时候顿了顿。
“你好,麻烦给我拿2套邮票跟20个信封。”
盛晚烟选了两版,她知道其中的价值,这玩意最适合收藏。
邮局工作人员没多想,毕竟现在的人都是先买好放家里,写信的时候就不用特地跑来多买一次。
而且面前这女孩穿的干干净净,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还舍得花钱打电话。
一看就是个不缺钱的主,很爽快的拿给了她。
“邮票一张八分钱,这里30张,信封两分钱一个。”
“邮票加起来2块4,信封4角,一共2块8毛钱。”
盛晚烟听到后掏出钱递过去,接着供销社买了纸笔。
第39章 就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
当晚回去把最新的一份报纸给翻译了出来,放进信封里。
第二天中午抽个时间去邮局寄了出去,现在市内寄一封信四分钱,市外要八分钱,超过重量才加钱。
盛晚烟掏出八分钱递过去,急急忙忙赶回去工厂。
盛晚烟趴在桌子上睡了个午觉,工厂里有一些人是住在宿舍里的,可以直接回去休息。
宣传部的都是城里人,中午回家又太麻烦了,基本都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要么就是发呆嗑瓜子。
一周过去了,盛晚烟都还没有收到报社的消息,现在通讯不发达,她寄过去,等那边考核再寄回来,怎么样都要大半个月。
不过盛晚烟也不着急,每天织织毛衣的度过,有些时候带一点东西去黑市卖。
盛晚烟去过两次,卖的东西也不多,一次赚个三十几块钱。
两次就赚了70块钱,还有一些票据,除了全国粮票外,其他票据基本都补贴家里了。
大半个月盛晚烟帮盛奶奶织好了两套毛衣毛裤,下班去邮局问信,正好有她的信。
还有一份用报纸包着,细麻绳捆绑,正正放放的一叠东西,里面应该装着她接下来需要翻译的文章。
盛晚烟连忙拿回家,把毛衣毛裤给盛奶奶去试穿。
盛奶奶穿上后抬了抬手,左右活动了一下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你这手艺有进步,针线比之前要平整些。”
盛晚烟听闻后笑了笑,原主的针线活的确比较差,她就更不用说了,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
还好有原主的记忆,她按照步骤慢慢来,慢工出细活,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盛奶奶越看越喜欢,手不停的摸着她织的毛衣,这可是乖孙女自己的心意。
“到时候我让你妈给你毛线票,得空你给你爷织两套。”
盛奶奶看着门口处偷看的盛爷爷,笑着摇了摇头。
“家里人都有,过冬前家里人都穿新衣服。”
“好好好。”
盛奶奶拍了拍她的手,盛爷爷立刻回到了客厅里听收音机去。
盛晚烟也发现了自家爷爷的小动作,跟盛奶奶对视了一眼。
盛奶奶笑着摇了摇头:“你爷是个幼稚的老头。”
这老头上了年纪,那小心思一堆一堆的,老小孩一个。
盛晚烟吃完晚饭回房间,打开了自己的信封,信封里表示她的翻译非常好,十分准确,通过了报社那边的考核。
一开始她可以翻译文章,文章上手后可以翻译书籍。
一个字一分钱,一篇文章大概500-1000字左右,最低也有五块钱。
由于她在蓉城,报社那边会一次性寄来不定量的文章,翻译好了寄回去。
报社那边检查过没有问题,就会给她寄稿费与下一次需要的翻译文章。
盛晚烟看了看心中欢喜,自己多翻译一些,一个月100块钱不是问题。
盛晚烟打开自己接下来翻译的文章,这都是外语文章,希望她帮忙翻译成中文。
盛晚烟把这些文章都放进空间,虽然这些是从报社寄过来的,她有足够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