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113章

作者:由北向南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说干就干,砖头、水泥等盖房子需要的材料一一买回来后,就一边找人打家具,一边找泥瓦匠挖地基盖房子,争取在暑假时,让闺女一家住上新房子。

周六下午,两个孩子不上学,赵锦舒照例带他们出去玩,玩累了,晚饭就在外面解决了。

刚到家,到了厨房准备烧点水洗澡,陆静安和她女婿吴建华从正房走进来。

赵锦舒看到他们两口子,有些意外,面色如常地道:“你们来了,先到到客厅歇着,我把水烧到锅里。”

陆静安推推吴建华:“建华,快给二嫂帮忙。”

吴建华走上前来,正要伸手拿她手里的瓢,赵锦舒连忙缩回了手,阻拦道:“不用不用,我一会儿就忙好,你们去客厅坐着歇会。”

说着不动声色地打量他们一眼,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两口子冷不防过来,还这么热情,说没事,她都不信。

正这么想着,纪元容过来了。

她满面笑容:“我洗个碗的功夫你俩就到你们二嫂这里来了?你们二嫂忙着呢,走走走,先去我那边说说话,等你二嫂忙完了,再过来。”

陆静安和吴建华只能欲言又止地跟着她去了正房。

他们三个刚走,陆星瑶就过来了。

她神秘兮兮凑近赵锦舒:“二嫂,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过来吗?”

赵锦舒自然不知道,也懒得猜。

陆星瑶看她一眼:“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想问你借钱,妈让我过来和你打个招呼,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赵锦舒顿了下:“别说他们有工作不会缺钱,就是没钱,也不该向我借,我记得她哥陆康安一直在帮衬她吧?”

陆星瑶撇下嘴:“康安哥这些年不知道贴补了他们多少钱了,柳悦嫂子早就不满了,她这是第三胎了,大着肚子,工作自然别想干了,少了一半收入,大人孩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估摸着他们可能听到你写的故事发表了,知道你有钱,闻风就来了。”

赵锦舒看向她:“我没钱借给他们。”

她确实没钱,挣得稿费除了日常开销,都寄回老家盖房了。

至于陆瑾台给她的钱,那是留着买大院子的。

“你没钱?”陆星瑶根本不信,不过她现在也不问二嫂借钱,有钱没钱,她懒得管那么多,她妈让她传的话已经传到了,她该回去了。

知道那两口子的目的,赵锦舒也没放心里。

不疾不徐地烧水,打水,给两个孩子洗澡后,她又把锅里装满了水,再烧一锅自己洗。

正烧着水,陆静安和吴建华让大房、三房两口子陪着过来了,他们一窝蜂进来,厨房瞬间拥挤了起来。

陆静安一脸笑容:“二嫂,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也不过来聊聊天。”

赵锦舒瞥她一眼,这辈子她们总共也就见过两面,她真不觉得和她有什么好聊的,更别说她还带着目的。

想到此,她说:“你二哥不在,家里什么事都得我操心,回来就一直忙活,就这还没忙完呢。”

吴建华站在陆静安身后悄悄推推她,陆静安会意,笑着开口:“我真没想到二嫂现在都是大作家了,当初听到这事后,立即就让建华跑去买了报纸......那故事写得真好......”

赵锦舒笑了下,没说什么。

陆家明、陆和风每周按时追读报纸,现在已经形成了习惯,哪周没看到报纸,他们还会不习惯,对于二弟妹/二嫂写故事的能力,也是十分佩服的。

陆家明笑着说:“别说你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不管他们平时和二弟妹处得怎么样,她都是他们陆家人,她写的故事发表了,他们说出去,脸上也会骄傲自豪。

陆静安话锋一转:“两本故事一起发表,二嫂稿费一定不少吧?”

赵锦舒笑了下,稿费多少和她也没关系。

陆静安看着她,明着打趣,暗着试探:“哟,二嫂还藏着呢,怕我们借钱啊?”

赵锦舒笑道:“怕啥啊,我自己都缺钱用。”

闻言,陆静安就说:“你和二哥一起挣钱,哪里还会缺钱?”

不会是听到什么风声,知道他们来借钱,才这样说的吧?

“想置办的东西太多。”赵锦舒看一眼他们:“钱不够,自然就缺钱啊。”

陆静安打量一眼他们的房子:“你们这房子宽敞明亮,屋里什么都有,有啥要置办的?”

赵锦舒:“我们在老家盖了新房,京都的房子只有两间卧房,两个孩子渐渐大了,房间不够,这都得考虑,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她话音一落,旁边几人反应各异。

林玉兰:“你们还在老家盖房了?”

有那必要吗?瑾台竟然也同意了?

要她说,每年回不了几次娘家,还在老家盖一套房子,不浪费钱吗?

有那钱,花什么地方不行?

看到赵锦舒点头,王美静撇下嘴,真有钱,竟然跑老家盖房去了。

不得不说,她虽然腹诽,心里其实是羡慕的,人家自己挣的钱,在娘家盖房,今后回娘家就有房住,再也不用看哥嫂脸色......这事根本不能想,越想越羡慕。

陆静安脸色有些不好:“咋还回乡下盖房了?”

她没说的是,都嫁人了,跑娘家盖什么房?

赵锦舒看他们一眼:“想盖就盖了。”

第153章 礼物

想盖就盖了。

这句话对他们一群人太有冲击力。

这里除了陆静安因为想躲着生儿子,没再工作了,其余人都有单位,虽然每月都有工资,可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孩子上学花用、人情往来,并没多少结余。

林玉兰说不上什么感觉,她这些年存了不少钱,可她忽然发现,哪怕她和陆家明十多年的存款,也不敢说想买房就买房。

人家赵锦舒不仅在老家盖房了,听那话里意思人家还嫌现在住的房小了,想在京都买房呢。

她两个儿子,家里也只有两间卧房,她和陆家明一间,两个儿子一间,现在倒是够住的,可陆辉都十四了,再过五六年就得考虑他结婚的事情,到时候也会面临住房问题。

至于陆和风、王美静两口子,自从分开开火后,他们的工资基本月月光,并且因着过年借了钱,要还钱,年后生活质量更是下降一大截子,从原先的天天有肉吃,变成现在一周只能吃一回肉。

两个孩子天天闹腾,他们看着不忍,可也没法子,总要把借的钱还了。

也别想钱还完了,日子就好过了。

二房三房的住房结构一模一样,两家也都是一儿一女。

二房的孩子大了,不能一直住一个房间。他们三房同样如此,何况三房的孩子还要大些,现在还能将就两年,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了,肯定是不能再住一个房间了,同样会面临住房问题。

旁边陆静安夫妻俩,心情都不能用羡慕来形容。

陆静安当年是知青,陆瑾台是被下放了,两人都在乡下结了婚,陆瑾台虽然恢复工作了,可赵锦舒没工作。

反观他们,吴建华高考恢复考上了大学,学校有补贴,自己在父母的帮助下也有了工作,按理日子应该比陆瑾台两口子好过,可恰恰相反,自家日子越过越紧巴,陆瑾台两口子的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正这么想着,陆泽抱了本书趿拉着拖鞋跑了过来,看到屋里围了一群人,呀了一声,一一打了招呼后,才和妈妈说:“妈妈,我的书看完了!”

赵锦舒:“又看完了?大爷爷给你送的书,都在你爸爸书房书柜的第一层,你去找找。”

陆泽:“好的。”

说完,又抱着书噔噔噔跑走了。

陆静安看着他的背影,她不羡慕赵锦舒旁的,就羡慕赵锦舒有个好儿子,不仅长得好看还聪明孝顺,小小年龄就知道保护妈妈。

摸摸肚子,她要求不高,只要肚子里这个和陆泽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她就算为了他没了工作,也心甘情愿。

纪元容上了个厕所,一回来客厅静悄悄的,看向闺女,陆星瑶撇了下嘴:“都到二嫂那边去了。”

纪元容皱眉,转身往二房去了。

边走,心里边把老二陆怀兴两口子腹诽了一遍,到底有多缺钱,大晚上跑来借钱?

陆怀兴那两口子知道他们闺女女婿过来借钱吗?

不知道便罢了,要是知道,还让闺女女婿过来借钱,她可得找她那好二嫂说道说道。

当初瑾台困难时,没让任何人帮忙,现在两人的生活刚刚有起色,这一个个的就坐不住了。

救急不救穷,要是家里真有什么事,不用找她儿媳妇,她都可以借给他们,可也没听说他们需要什么钱救急啊?

陆静安正酝酿着话语,哪怕赵锦舒说她没钱,她还是想试试,没想话刚到嘴边,还没来得及出口,三婶来了。

她其实知道三婶的意思,不就是不想她找赵锦舒借钱嘛,可她要是有钱也不会过来找赵锦舒了,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帮帮忙,又怎么了?

赵锦舒还没说什么呢,三婶就在那急起来了,都说三婶是好婆婆,不见得吧,好婆婆会管儿媳妇金钱上的事?

纪元容没给她说话的时间,拉着她就往正房去,回头看了眼赵锦舒:“你又要写稿子,又要照顾孩子,累了就早些洗漱休息。”

赵锦舒点头:“妈,你们也早些休息。”

陆静安大着肚子,不敢和她拉扯,只能顺着她的意思,跟着她去了正房。

吴建华没有说话,跟着他们往正房走。

陆家明、陆和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陆静安来了后,一直和林玉兰和王美静说话,她们倒是有所猜测,可这是赵锦舒的事,和她们没关系,她们不插手。

陆星瑶见自家妈拉着陆静安进来,又撇了撇嘴,她问二嫂借钱都要帮他们织毛衣,你一个隔房的堂妹,咋好意思空着手上门借钱?

纪元容一路拉着陆静安进屋坐下,知道不和她说明白,她不会罢休的,就问她:“是有什么事吗?”

陆静安正要开口,吴建华咳了声,陆静安看向他,他站起来笑着道:“三婶,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你们歇着吧。”

纪元容不动声色打量他一眼,也没挽留:“确实不早了,空了再来玩。”说着站起来送他们。

陆静安愣愣跟着站起来,随他们往外走。

只剩下两人时,陆静安看向吴建华:“怎么不让我说?”

吴建华脸色有些不好:“怎么说?说我想借钱买礼物送领导?”

他其实并不想来借钱,借了还要还,哪来的钱还?

她既然想来试试,那就让她试试,试过之后,该死心了。

陆静安:“不说他们就不知道了?”

吴建华叹口气:“人家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你还不明白吗?人家根本不想借钱。我这个家世,这辈子能娶到你,就用尽了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人要学会认命,不升职就不升职,慢慢熬着总会有出头的一天,只是让你跟着我受苦了,委屈你和咱未出世的孩子了。”

陆静安眼眶不由红了,不为旁边,就是为了肚里未出世的孩子,她也不能看着他爸爸认命,她咬紧牙:“你放心,这钱我一定给你弄来。”

吴建华皱眉:“你大着肚子,别来回跑了,没关系的,错失了这个机会,还有下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