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25章

作者:由北向南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她声音有些大,在厨房做饭的赵建忠都听到了,他忍不住嘀咕,瑾台和闺女已经结婚了,那是自己女婿,自家的孩子,要是做什么都撇开他,做啥都客客套套的,整天把他当外人,他就永远是外人。

纪元容笑起来:“先前他回来做饭,我们还很意外,一问他就说爹教的。”

余淑英也笑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烧好了一桌子菜。

赵建忠拉着陆怀远喝酒,两个父亲,可能有些激动,一不注意就喝高了。

赵建忠打了个酒嗝看向陆怀远说道:“老哥,瑾台好女婿啊,三个儿子都没他贴心。”

给他买酒,给他买烟,三个儿子都没遗传他的好厨艺,也只有瑾台会认认真真跟他学厨艺。

赵锦城就拉拉他四哥的胳膊:“咱爹这是忘了我还在旁边坐着吗?”

陆瑾台顿了下,夹了块红烧肉放到他碗里:“你多吃点。”

赵锦城看了看碗里的红烧肉,好吧,四哥难得给他夹菜,他就不计较他在爹心里最贴心了。

纪元容在旁边看到两人的动作,心里既酸楚又高兴,不过半天功夫,她就能看出自家儿子和赵家人相处得十分自然,他们这对亲生父母反倒和儿子生疏很多,不知道的恐怕都会以为锦舒爹娘才是他亲爹娘。

孩子是好孩子,他和你不亲近,不能怨孩子,是他们做父母的不合格,很多事情没做到位。

晚饭后,余淑英拉着纪元容问道:“泽泽那里允许家长看孩子吗?”

泽泽一直惦记着外公外婆来京都住大房子,孩子没在家,还不知道他们来了,他们过去看看他,让他高兴高兴也好啊。

纪元容笑起来:“允许允许,我们明天过来一起去看他。”

余淑英:“那就明天去。”

两位亲家略过孩子,直接约定了明天的行程。

赵锦舒和陆瑾台只能在旁边老实听着,然后想着给孩子带些什么东西过去。

纪元容和陆怀远走后,一家子就开始轮流着洗澡,洗完澡,陆瑞抱了本书过来找外婆:“外婆教我背书。”

余淑英笑着看向她:“瑞瑞现在就有背书的作业了?”

陆瑞把书递给外婆:“外婆教我。”

冬梅跟在后面,进了外婆的房间,笑着看她们:“泽泽在家时,她就让泽泽教她背书,泽泽去军训了,她就让我和哥哥教她,她说每天都要背一句话,她都坚持好多天了,没有空下一天,瑞瑞很棒的。”

陆瑞靠在外婆怀里笑:“外婆,我棒。”

余淑英摸摸她小脑袋,爱得不行:“对对对,咱们瑞瑞棒,最棒了,都能坚持每天背书了,学习就得坚持,一直坚持,每天学一点,每天都在进步,就是最棒的。”

陆瑞看向旁边的冬梅:“姐姐也棒。”

余淑英看着两个外孙女,脸上都是笑:“你俩都棒!”

冬梅不好意思笑了笑。

余淑英拿起她手里的书,看了看封面,笑了下:“好,外婆教你。”

陆瑞指指书:“外婆我背到这里了,君子不重则不什么,这个字我不认识。”

余淑英看过去:“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陆瑞坐在外婆怀里,跟着外婆读了五六遍,慢慢记下后,就开始自己读,等她会背了,下来床,拉着外婆的手:“外婆陪我找爸爸交作业。”

余淑英笑着哎哟一声:“还得给爸爸交作业啊?”

陆瑞:“爸爸说可以了才行。”

余淑英下了床:“那行,咱们走吧。”

陆瑞拉着外婆,一路去了爸爸妈妈的书房。

到了书房,赵锦舒正在写稿子,陆瑾台坐在一旁看资料,看到他们进来,陆瑾台站了起来:“娘!”

余淑英摆摆手:“你不用起来,我带瑞瑞过来交作业,说是背了书,要爸爸说可以了才行。”

陆瑾台看向闺女:“妈妈在写稿子,我们去客厅背。”

赵锦舒刚想说没关系,陆瑾台已经带着闺女去了客厅。

赵锦舒写了半小时,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余淑英看向闺女,这又在写稿子了?

她忍不住问了句:“现在在写什么故事?”

赵锦舒笑了下:“关于知青回城的故事。”

余淑英好奇:“我能看看吗?”

赵锦舒把手里稿子递给她:“看呗。”

余淑英阅读速度很快,看着看着她不由皱起了眉:“这家人真不讲究,怎么妹妹还和姐姐的未婚夫结婚了?你得给王慧宁安排一个好对象才行。”

赵锦舒笑着坐下来:“林森就是她以后的对象。”

余淑英想了想:“小了五岁,不过这孩子年龄不大,话也不多,但很稳重,做事有股狠劲儿,心智成熟,倒是没多大关系。”

赵锦舒点头,余淑英顿了下:“这小伙子有些地方倒是和瑾台很像。”

陆瑾台走进书房,就听到了岳母这句话,下意识看向赵锦舒。

赵锦舒:“不像吧?”

她设定男主人设时,就没往那方面想,小狼狗类型的弟弟,她娘怎么看出他和陆瑾台像的?

余淑英见女婿进来了,不打扰他俩,把稿子递给闺女,带着外孙女回房睡觉去了。

第308章 听娘的

这边纪元容和陆怀远回了家,看到在各自小家忙碌的儿子儿媳妇,不由同时叹了口气。

洗了澡,回到房里,纪元容说:“今天见了锦舒爹娘,不得不说我们这父母做的不如人家。人家对瑾台那是真当亲儿子待的,难怪瑾台爹娘长爹娘短的,爹娘喊得比谁都亲。”

陆怀远忽然说:“锦舒她爹要是在京都,说不定比我混得好,锦舒兄妹几个,我们见了三个,三个性格都很好,也会为人处世,可见人家教养是真好。”

纪元容打趣他:“你承认了?”

陆怀远感慨道:“事实在这摆着呢,由不得我不承认,别看赵家现在在乡下,再过十多年,你再看,锦舒娘家兄弟姐妹,肯定比老大老三混得好。”

纪元容:“就不说锦舒的兄弟姐妹了,就看俊杰、丰收、冬梅几个孩子,就很优秀,尤其是俊杰,我看又是第二个锦城,那嘴巴比谁都甜,关键人家学习也好。”

陆怀远皱眉:“陆泽陆瑞就不说了,学习肯定错不了,凯飞和曼婷成绩还行,陆辉陆翔其他方面还算不错,可学习始终不上不下,老大两口子整天算计着过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眼睛整天盯着荷包,就没想着孩子学习不好,去学校问问老师,想想办法?”

正说着呢,忽然听到大儿子的怒吼声。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下床,一走出去,就看到大儿子拿着衣架正在抽打陆辉。

陆辉低着头,握紧拳头,一言不发。

纪元容大声道:“做什么?做什么?你小时候我这么打过你?”

孩子这么大了,哪能这么打?真不怕孩子恨你还是怎么的?

陆家明又狠狠地抽了陆辉一下子,指着他狠狠地道:“你问问他,做了什么?”

纪元容瞪眼:“那你倒是说说,他做了什么?”

陆家明气得头昏,他大喘着气:“他书包里有女孩写的信,那话,我都不好意思看。”

林玉兰也气得不行:“我们花钱供他读书,他可倒好,跑去找小姑娘谈对象。”

陆辉红着眼眶:“我没有,我没有!”

陆家明:“他还嘴硬?”

陆怀远狠狠瞪他一眼,看向大孙子:“和爷爷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陆辉哭喊起来:“那是别人写给我的,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

林玉兰看向他:“物以类聚,别人为啥给你写,不给别人写?说明你自己就有问题,要是你一心学习,人家会打扰你?”

陆辉倏地看向他妈,这还是他妈吗?

纪元容看向她,怒声道:“你闭嘴,你眼里除了钱,你还有什么?”

林玉兰不可置信地看着她,婆婆从没这么冷厉地说过她。

纪元容冷着脸,她倒是还没看出来这个大儿媳妇还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她看向她:“为什么别人给你儿子写信?不给别人的儿子写?是不是你们这对爸妈做得不够好?毕竟物以类聚,他还是你生的呢。”

林玉兰身子僵了僵,婆婆这话,也太严重了。

纪元容大怒:“别人给你儿子写信,你这当妈的还能这么说自己儿子,简直愚蠢至极。”

林玉兰低下头。

陆怀远看着大儿子,一脸失望:“孩子是好孩子,爸妈却不是合格的爸妈,这都怪我和你妈,没把你教好,让你这么是非不分,不把两个孩子毁了,你是不甘心还是怎么的?”

好好的孩子,摊上这么一对爸妈。

陆家明握紧手里衣架,低下头来,他又错了?

林玉兰下意识看向儿子,陆辉躲开了她的视线,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林玉兰脸白了白,儿子恨上她了?

晚上,余淑英带着陆瑞、冬梅睡在陆瑞的房间里,赵建忠只能一个人住一个大房间。

赵俊杰也有单独的房间,他觉得孤单,头一回来京都,他可激动了,他觉得自己睡不着,就想找个人说说话,拎着枕头跑去找小叔,被他小叔一脚踹了出去,更过分的是,当着他的面,乓的一声就把房门关上了。

他看着紧闭的房门,又跑去找丰收,丰收看他可怜兮兮的,勉强让出半张床

余淑英走后,赵锦舒坐下,继续写稿子,写了几个字,她抬起头看向对面:“老看着我笑什么?”

陆瑾台脸上笑容加深:“娘说林森和我有些地方很像?”

赵锦舒白他一眼:“你比娘还先看稿子,你不知道?”

陆瑾台一脸笑意地看着她,语气从容又笃定:“娘是语文老师,批改过很多学生的作文,想来能一眼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东西,她说像,定然是像的。”

赵锦舒:“......”

陆瑾台见她沉默不语,抬腿走过去,拿起她桌上的稿子,站在她身旁,一页一页从头看了起来,赵锦舒端着水杯,由着他看。

他看完缓缓开口:“有些地方确实有些像。”

赵锦舒不由道:“确实像。”

陆瑾台眼底闪着细碎的笑,看向她:“你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