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34章

作者:由北向南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陆瑞往妈妈怀里钻了钻,拿出她从房里带来的书:“妈妈,陪我读书。”

“好。”赵锦舒拉着她坐起来,母女俩靠一起看起了书。

陆泽看看她们,也拿了书,盘腿坐在床中间看了起来。

陆泽见爸爸手里没书,靠了过去:“爸爸,要不我陪你看书?”

陆瑾台把他推开:“爸爸不用你陪。”

陆泽嘿嘿笑:“那爸爸陪我,这本书我都看不懂。”

陆瑾台看过去:“哪里不懂?”

陆泽翻开书:“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我都不理解。”

陆瑾台拿起书,很快看完,慢慢和他解释起来。

陆泽在旁边聚精会神听着,越听越觉得自己爸爸好厉害。

等陆瑾台给儿子答疑解惑完毕,一回头发现媳妇抱着闺女睡着了。

陆瑾台:“......”

陆泽小声看向爸爸:“妈妈和妹妹睡着了。”

陆瑾台嗯了声:“你先回房,爸爸把妹妹抱过去。”

陆泽轻轻下了床,抱着书,踮起脚,慢慢走出了房间。

陆瑾台看他一眼,收回视线,弯下腰,小心从媳妇怀里抱起闺女,赵锦舒惊了下,迷迷瞪瞪问:“怎么了?”

陆瑾台温声道:“你睡,我把她送回房间。”

赵锦舒嗯了声,他抱走闺女后,她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陆瑾台回来后,见她睡得熟,拉上薄被盖在两人身上,看着她的睡颜,关了灯。

晚上睡得早,天不亮赵锦舒就醒来了,她刚一有动静,旁边陆瑾台就问:“醒了?”

赵锦舒:“你也醒了?”

陆瑾台:“早醒了。”

他说完,手慢慢探了过来。

赵锦舒:“大清早,没洗脸没刷牙的。”

陆瑾台自然了解自己媳妇性格,手里动作没停:“没事,我醒来刷了牙,洗了脸。”

说完,轻轻翻身覆了过来。

赵锦舒刚想说,她没刷牙,就被他堵住了嘴,闻到一股牙膏的清香味儿,还真刷了牙,看来蓄谋已久。

两人在屋里忙活了很久,直到一缕阳光通过窗子的缝隙钻了进来,房里动静才渐渐停歇。

赵锦舒懒懒地躺在床上,就感觉这一晚上的觉白睡了,又累又饿,浑身汗淋淋的,她不仅想洗澡,还想吃东西,关键还不想动。

陆瑾台站在床下,往身上套衣服,看着她,声音慵懒低哑:“想吃什么?”

赵锦舒:“这么晚了三姐该做好早饭了。我先洗澡,洗了澡再吃饭。”

陆瑾台:“我给你打水。”

他说完,又忍不住摸摸汗湿的头发,才打开门走了出去。

陆瑾台走出来,三姐已经做好早饭,正在打扫她自己的房间,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读书,他若无其事地打了水。

赵锦舒坐起来,快速地洗了澡,她洗完澡,陆瑾台也打了水,快速洗了个澡。

赵玉华打扫完屋子,把早饭端到餐桌上,拿了碗筷,喊他们吃饭。

吃了早饭,赵锦舒和陆瑾台陪三姐去取钱,赵锦城在家里带孩子。

赵玉华取了钱,把借妹妹的钱数出来,笑着递给她:“既然有钱了,先把你们的欠款还了,我也能松一口气了。”

赵锦舒推回去:“你先把三姐夫几个姐姐的钱还了,还有你公公婆婆,人家把家底都寄来了,秋后种麦子,让他们找人买点化肥,也能增加产量。”

这时候种地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用上化肥的。

赵玉华坚持给她:“八千呢,够还你们所有人的钱了。”

赵锦舒没要:“等房子过了户,你们那房子,就是不大修,有些地方也得修修补补,安置一个家,需要的东西多着呢,我现在不等着用钱,你先把家安置了再说。”

赵玉华心里暖呼呼的,他们一路走来,帮助他们的人太多了,没再拂了妹妹的好意:“好。”

第321章 还钱

赵玉华顺便给杨家大姐夫打了通电话,杨家大姐夫刚忙完工作,坐在办公桌前喝茶歇息。

接到孩子小舅妈的电话,有些意外,毕竟通常都是小舅子和他联系,前段日子小舅子写了信回来,说房子已经买了,他也随他们妹夫的师兄去了羊城,难不成小舅子在羊城出了啥事?

这么想着,杨家大姐夫心里就一突,忙接起电话。

赵玉华握紧电话:“喂,大姐夫,事情是这样的......”

她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番,杨大姐夫听完,就感觉小舅子一家自从去了京都,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惊喜刺激,偏偏小舅子也是一个奇人,这样的事都能被他遇到。

杨大姐夫笑着道:“钱不急着还,你们在京都花销大,留着应急。”

赵玉华:“大姐夫,我和明安现在都有了工作,不怕没钱用,你们尽管放心。”

又说了几句,杨大姐夫见实在劝不住她,就没再劝了,小舅子一家现在在城里也算立住脚了,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想还钱就还吧。

赵玉华挂了电话,就开始给家里寄钱,三个姐姐的,还有公公婆婆的,都寄了回去。

寄完钱,看着手里的回执单,心里一下子亮堂了,看向旁边的妹妹妹夫:“明安寄来这么多钱,欠的钱也还了一大部分,中午请你们吃烤鸭?”

赵锦舒笑起来:“中午,李教授请我们过去吃饭 ,你的烤鸭下次再吃吧。”

赵玉华笑道:“那咱们明天去吃?”

赵锦舒:“行。”

这边,杨大姐夫挂了电话,和单位打了声招呼,骑着自行车快速往家里走去。

几分钟到了家,杨大姐正在洗衣服,看到他回来笑着道:“咋这时候回来了?”

杨大姐夫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回来的太着急,口渴了。”

杨大姐白他一眼,起身给他倒水,杨大姐夫接过杯子,喝了几大口水,才慢腾腾说道:“你弟弟出息了。”

杨大姐听到这话,直接坐在他身旁,脸上都是惊喜:“明安出息了?”

杨大姐夫慢慢解释道:“他们小舅妈打电话来了......”

杨大姐听完,脸上笑意挡都挡不住:“我就知道咱家明安会出息的。”

杨大姐夫似笑非笑看她一眼,当初不知道是谁,搁那天天担忧自家弟弟,生怕他出门在外吃不好睡不好,受人欺负。

杨大姐一下站起来:“不行,我得回一趟娘家,跟爹娘说一说这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说完,她就进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拿了早上刚刚出去买的一条子肉,推着自行车就要往外走。

杨大姐夫在后面喊道:“你走了,我中午吃什么?”

杨大姐头也没回,丢下一句:“钱在抽屉里,你去外面下馆子,吃点好的。”

杨大姐夫嘀咕道:“你把肉都拎走了,我想吃好的,也只能下馆子了。”

杨大姐骑着自行车一路笑着到了娘家,杨大爷杨大娘刚刚从地里回来,看到她来了,笑起来:“你咋回来了?”

看到爹娘,杨大姐脸上笑容更是灿烂,还没下自行车,就开始嚷嚷起来:“爹娘,我跟你们说,咱们明安出息了,在羊城救了港城的大老板......”

杨大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放下肩上扛着的锄头,跑过去:“你说啥?”

杨大爷也跟着走过去。

杨大姐又说了一遍。

杨大娘听完,喜着喜着就哭了起来:“我,我家明安出息了。”

杨大姐看向她:“大喜事,咋还哭了?”

“大妮子,娘高兴啊!”杨大娘拉着大闺女的手:“走,咱们去赵家走一趟,和你赵家大爷大娘说一声,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杨大姐:“我把肉放下......”

杨大娘抹抹眼睛,笑了出来:“放下干啥?都拿着,先前你们送给你爹的酒也拎着,你赵家大爷喜欢喝酒。”

“哎对了,明安先前写信给我们,说他们房子过了户,就能搬家了,让我们给他们弹几床棉被,我这棉被都弹好了,找个时间得给他们寄过去。”

杨大姐:“行,到时候我们过来帮你们寄。”

老两口骑着自行车,带着闺女就往赵家走去,路上遇到村里人,问他们拎着肉干啥去?

杨大娘丝毫没有掩饰,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我家明安有工作了,给人家大老板当司机,我们去赵家,给他老丈人报喜去,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那村里人又问:“你家明安会开车啊?”

杨大娘昂着头,自行车故意骑慢了点:“我家明安聪明,到了城里就学会了开车,当然主要还是玉华她妹妹妹夫找了人专门教他,他几天就学会了......”

杨大娘其实根本不懂那么多,可一点不耽误她吹牛。

那村里人听的一愣一愣的,心里暗暗唏嘘着,这杨明安看不出来,还有那好命,竟然靠着媳妇娘家发达了。

京都这边,赵锦舒一行人回到家里,陆瑾台就拉着她回房换衣服。

陆泽陆瑞跟了进来,陆瑞抱着妈妈胳膊:“妈妈,你们要去李奶奶家做客,要不要带你们的儿子女儿去啊?”

赵锦舒笑着看她:“你说呢?”

陆泽靠在妈妈身上:“我觉得爸爸妈妈一定舍不得丢下我们。”

陆瑾台拍拍他肩膀:“既然要去,快去换衣服。”

陆泽一下子蹦了起来:“耶,我爸爸最好了,我去换衣服。”

说完,飞快地跑出去了。

陆瑾台笑一声。

陆瑞没急着走,和妈妈商量:“妈妈,我要穿我的小裙子,还有我的新凉鞋,还要戴我的发箍,妈妈再给我梳漂亮的小辫子,好不好?”

赵锦舒笑着道:“好,妈妈给瑞瑞梳漂亮的小辫子。”

说着拿了梳子,解开她的头发,轻柔地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