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91章

作者:由北向南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就是她娘家大哥大嫂过来买衣服,也给了钱的。

她让他们按成本价给,他们都不愿意,说他们那么辛苦,哪怕是亲戚,那五毛钱也该赚。

自己娘家人都收了钱,她又凭什么惯着关系不咋样的妯娌娘家人?

张盼晴娘俩挤出来后,张大娘看着手里的裤子,喜滋滋道:“这三条男式的,一条给你大哥,一条给你二哥,一条给你爹,这条女式的就留给我穿了。”

张盼晴看向她:“我的呢?”

张大娘笑着说:“你今后再买就是了,你两个哥哥很长时间没买衣服了,这衣服这么便宜,就当你给他们买的了。”

张盼晴瞪大眼睛:“娘,你怎么这样?我花了二十多块钱,结果你一条裤子都没给我选?”

张大娘瞪她一眼:“那又怎么了?我们是你爹娘兄弟,是你的娘家人,给我们买条裤子,你还委屈上了?”

张盼晴满腹委屈:“可是这是我好不容易攒的钱,四条裤子,怎么也该有我一条吧?”

张大娘说:“你大哥二哥不容易,一年到头都没一件新衣服穿,你在镇上不用干农活,每天只要做做饭、洗洗衣服就行了,当初你这婚事,可是你大嫂找人介绍的......”

张盼晴打断她:“我知道了。”

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有些不知滋味。

回到家里,三个孩子和赵卫东都回来了,她赶紧剁肉和面。

吃过饭,三个孩子上学去了,她拉着赵卫东进了屋。

赵卫东:“什么事?”

张盼晴低声说:“大哥大嫂在镇上卖衣服,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弄的货,衣服卖的可便宜了。”

赵卫东怀疑地看向她:“你说真的?”

张盼晴:“当然是真的,我娘还去买了几条裤子呢。”

赵卫东垂下眼,张盼晴看着他:“要不,你晚上下班去看看情况?”

片刻后,赵卫东才说道:“我下班后过去。”

第395章 李狗蛋

赵宏泰和王小麦卖完最后一件衣服,两口子开始收摊子,收完摊子王小麦说:“你去买点卤肉,再买点凉菜,给咱爹下酒。”

赵宏泰嘿嘿两声:“要不买几瓶啤酒?爹也喜欢喝。”

王小麦嗔他一眼:“什么爹喜欢喝,我看是你想喝。”

赵宏泰:“那买不买?”

王小麦笑着道:“瞧你那样,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想喝就买,多买点,你和爹一起喝。”

赵宏泰高兴拿着钱走了:“好咧,我这就去买。”

两口子开着拖拉机回到家,赵建忠已经煮好稀饭,蒸好馒头:“等你俩回来就可以炒菜了。”

王小麦拎着卤肉和凉菜进了厨房:“爹,我们在镇上买了点卤肉和凉菜,不用炒菜了,直接吃饭吧。”

赵建忠看了眼儿媳妇手里拎着的肉,乐起来:“这是道好菜。”

王小麦笑着说:“宏泰还买了啤酒,刚好给你们下酒。”

赵建忠更高兴了:“行。”

吃了饭,赵宏泰和王小麦就在桌子上数钱,数完钱,赵宏泰拿着计算器开始算账。

这计算器还是锦舒给他们寄回来,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算账。

赵宏泰拿着本子算完账,激动道:“今天比昨天卖得好,有很多人都是三条五条的买,挣了八十多块钱。”

王小麦也很激动:“这才三天,咱就挣了差不多两百块钱了?”

要一直这么卖下去,一个月不得挣一两千块钱?

玉华在京都买一套院子差不多八千块钱,她和宏泰干几个月,就能在京都买房了,到时候户口迁到京都,两个孩子也能在那里读书了。

越想她越觉得有盼头。

赵建忠坐在一旁,说道:“还是得做生意,在家种地,得卖多少粮食,才能挣两百块钱啊?”

卖了三天衣服,王小麦深有体会,她说:“也是锦舒看我们没来钱的门路,把这些货寄回来给我们卖。”

她就不信,这些货要真便宜卖,在羊城卖不出去,锦舒一心惦记着他们,变着法子,给他们送钱花呢。

赵建忠说道:“兄妹间,你帮我,我帮你,日子慢慢就过起来了。今后你们到京都了,瑾台锦舒经常不在家,你们多多照顾泽泽瑞瑞,对他们也是帮助。”

王小麦笑起来:“我们是泽泽瑞瑞的舅舅舅妈,就是锦舒没有想办法帮我们挣钱,我们过去了该照顾他们还得照顾他们,两个孩子那么可人疼,我可舍不得不管他们。”

赵建忠笑得脸上褶子都深了几许:“泽泽瑞瑞也一直惦记你们呢。”

说了会儿话,两口子回去休息。

俊杰俊逸住校,晚上不回来,王小麦擀面条吃的,自从赵建忠回来后,就和大儿子大儿媳一起开伙,三人正吃着面条呢,赵卫东骑着自行车,车头挂着一条肉,回来了。

王小麦推推赵宏泰,赵宏泰看了眼,低头夹了瓣咸蒜,继续吃他的面条子。

赵建忠看向他:“怎么这会儿来了?”

赵卫东把肉放到桌子上,打量他们一眼:“我听俊才他妈说,大哥大嫂在镇上卖衣服......”

赵建忠:“确实在卖衣服,怎么了?”

赵卫东见他面色冷硬,硬着头皮问道:“大哥怎么忽然跑去卖衣服了?”

王小麦意味深长看他一眼:“哪里是我们忽然跑去卖衣服了,这不是锦舒嘛,她又盘下了一家服装厂,那厂里积压了不少库存,本来她也可以让人在羊城便宜卖出去,可她惦记着我们,想让我们赚点钱,就给我们发了一批货回来,让我们卖。”

“也幸好,她那厂里有人认识火车上的乘务人员,有人帮忙,不然这货还真不一定发的回来。”

“锦舒她......她又开了家服装厂?”

赵卫东形容不出来心里什么滋味。

过年时,不是说和陆瑾台师兄合开了一家子服装厂吗?

这么快又开了一家?

王小麦:“是啊,也是锦舒惦记着我们,不然我和你大哥哪里有胆子跑去做生意啊?”

赵卫东沉默下来,他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赵建忠吃完面条说道:“晚上也没做你的饭,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吃饭吧。”

赵卫东没说什么,默默起身。

过年时,赵锦舒和陆瑾台一声二哥都没喊过,话更是没和他说一句,显然人家不愿意搭理他。

回到家,张盼晴忙过来问他:“问清楚没?”

赵卫东坐下来,沉默片刻说道:“赵锦舒又盘了一家服装厂,那些货是她发过来,让大哥大嫂卖的。”

张盼晴听完,也不说话了。

自从那次婆婆腿断了,他们夫妻回去借钱,赵锦舒说了卫东几句,卫东一怒之下想对赵锦舒动手,虽然没打到她,那之后他们每次见面,那两口子看到他们都当没看到。

张大娘在旁边听到他们的话,说道:“她是你们大哥的妹子,也是卫东的妹子,你们大哥大嫂可以卖衣服,你们也可以卖啊?”

张盼晴没说话,是啊,都是哥哥,为什么弄成今天这样?

后悔吗?她不知道,但心里却隐隐有种预感,今后他们家和赵卫东那些兄弟姐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赵卫东看向丈母娘:“娘,你身体该好了吧?明天我不上班,送你回家。”

张大娘不怎么情愿,但想到今天花了闺女二十多块钱,闺女一下午都在埋怨她,她倒不如先回去,等闺女气消了,她再来。

羊城这边,赵锦舒见了李书白的师姐,这位师姐有工作经验,为人也比李书白老练,这年代设计师不容易招到,既然她还不错,自然让她留了下来。便是如此,赵锦舒依然让李书白当设计部主管。

厂里事情,忙得差不多后,把厂子交给刘厂长,赵锦舒就和陆瑾台收拾行李,又打包了几包货物,准备回京都了。

这天,余淑英把孙子孙女送到学校后,牵着大虎出去买菜。

泽泽想吃红烧排骨,她准备去买点肋排回来做给他吃。

买了排骨,又给大虎买了块瘦肉,提着往家里走。

距离家里还有几分钟路程的时候,前面忽然跑来一个赤着脚丫子,一身破烂衣服的小男孩。

“站住!”

小男孩跑得更快了。

“臭小子给我站住。”一个中年大汉气喘吁吁地追过来。

余淑英不由看过去,眼看那孩子就要从眼前跑过去,大虎一个猛扑过去拦住了他。

那男孩一脸脏污,又被大虎拦住,眼看大汉追过来,情急之下几口把手里包子吃进了肚子里。

中年大汉追到眼前,气急败坏道:“臭小子,偷我包子是吧?”

男孩瑟缩了下,低着头没说话。

大虎用脑袋拱拱他,他躲了躲,没让他拱。

余淑英有些意外,大虎对陌生人一向警惕,难不成它认识这孩子?

中年大汉狠狠瞪着那男孩:“吃了我的包子,就要给钱。”

男孩一听又要跑,大虎拦着他,不让他跑。

余淑英看向那大汉:“多少钱,我替他给了?”

男孩倏地抬头,怀疑地看着她。

中年大汉说:“他偷了我两个包子。”

余淑英拿了五毛钱给他。

中年大汉接过钱,又瞪了眼那男孩,大步离开了。

余淑英看向面前的男孩,语气温柔:“你叫什么名字啊?”

男孩低下头。

余淑英也不气馁:“你家在哪里啊?能告诉奶奶吗?奶奶带你找家人?”

男孩依然不吭声。

余淑英不由走上前,想摸摸他的头,被他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