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北向南
谢长安看向儿子:“做什么都行,只要你喜欢,我和你妈妈都支持。”
他三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什么都想依着他。
至于考军校?有周向阳还有小舅子家的孩子在,自家儿子不一定非得考军校。
谢程之脸上露出灿笑:“你怎么不早点说?”
周放看向他:“早点说,你还不得立即告诉你外公?你外公一定会想办法劝我们的。”
说的也是。
谢程之高兴了:“还是爸妈聪明。”
第472章 老家后续
谢长安和周放去羊城了,谢程之被他们丢在了陆瑾台和赵锦舒这里。
这些年赵锦舒和陆瑾台已经习惯了他们夫妻的操作,一个忙生意,一个在部队,忙起来是真的忙,偏偏他们也不愿把孩子放在他们外公外婆那里。
寒暑假时,谢程之几乎都是跟着赵锦舒和陆瑾台的,把人送过来时,夫妻俩吃的喝的穿的,给家里人买了一个遍。
就是平常上学时,赵锦舒和陆瑾台不在家,也有余淑英和赵建忠在呢,他们夫妻十分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这几年余淑英身上添了不少首饰,不仅有赵锦舒他们买的,还有周放买的。
谢程之是陆泽的小跟班,整个暑假,每天背着书包跟他一起去公司,写作业顺便玩电脑,虽然现在的电脑里没有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也足够他学习之余解闷了。
陆瑾台在旁边看着,考了考他的学习,见没出什么岔子,就由着他了。
陆泽说:“有我在呢,不会让他只顾着玩乐,耽误学习的。”
谢程之就跟他师叔说:“我哥比我爸管我管的还严。”
陆瑾台摸摸他的头,温声说:“你爸很聪明,但他更喜欢做生意,你也很聪明,你更像你爷爷......”
谢程之说:“师叔,我会好好学习的,今后我还要当你的学生。”
他要向师叔和爷爷学习,做他们优秀的继承人。
陆瑾台笑了:“行,师叔等着。”
开学后,谢程之规规矩矩去上学,陆泽一边忙公司的事情,一边读研,至于陆瑞还在读大学。
去年赵锦舒让人把老家的房子推倒重盖了,今年陆陆续续装修好,排了气味后,已经可以住人。
赵建忠和余淑英的意思,既然家里房子盖好了,索性就回去过年,赵锦舒自然同意。
回老家前,赵锦舒和陆瑾台提着行李,去看望大伯大伯母。
上辈子大伯大伯母去世的早,这辈子大哥找到了,老两口现在还精神着呢。
说起来,陆家这些长辈,也只有他们还健在,公公婆婆去世后,二伯和原先的二伯母也先后去世了。
大伯母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看到他们来,比谁都高兴。
大堂哥大堂嫂开了超市,一天忙得不见人影。
孙女结婚后,都搬出去住了,孙子三十多岁还不愿意结婚,家里渐渐冷清下来。
大伯母絮絮叨叨念叨着孙子不愿结婚的事,赵锦舒听了好笑,大伯母原先多爽利一个人呢,现在为了孙子的婚事,也变成唠叨老太婆了,可见孩子的婚事,是天下大多数父母长辈的心事。
正说着话,陆凡和叶让带着女儿清歌过来了。
清歌是两人后来收养的烈士遗孤。
自从大哥找回来后,叶让坚持不离婚,哪怕离婚后,也不愿再娶,最后闹着要入赘,叶家人哪怕心里不甘愿,也没再闹腾了,总不能真逼着儿子入赘。
陆凡见他们安静下来,大哥也找到了,放下一段心事,看到三个月大的清歌没人收养时,和家里人商量后,收养了她。
陆凡笑着看向赵锦舒:“听说你们今年回老家过年?”
赵锦舒点头:“房子盖好了,回去过个年,添个人气。”
陆凡:“康安前几天打电话回来,说今年回来过年,大家一起聚一聚呢。”
陆康安这么多年都没再婚,但有没有谈女朋友,谁也不知道,不过生意做得倒是挺大,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就逐渐把生意交给了两个孩子。
陆瑾台说:“我们回来再聚,公司有事,我们在老家待不了多久。”
陆凡:“也行。”
腊月二十几,陆瑾台和赵锦舒就收拾行李,带着两位老人开始往老家去。
陆泽陆瑞忙公司的忙公司,忙学业的忙学业,他们自己回来。
至于大哥大嫂还有三姐三姐夫,也是后面慢慢回来。
谢长安和周放忙得找不到人,赵锦舒直接把谢程之带回老家了。
谢程之去过老家,一听说要回老家,比谁都高兴。
赵锦舒的房子盖得十分宽敞,四层楼的别墅,占地面积五百平,室内装修十分先进,娱乐室、健身房、放映室、室内浴池都安排上了,原先的房子推倒后,地基还不够大,还跟邻居买了宅基地,向旁边延伸了很多。
盖房子时,赵建忠都没时间回来,这一回来看到这么气派的房子,甚至比他们在京都住的别墅都要大都要气派,上了年纪后,微微有些驼的腰都挺直了几分。
就连谢程之也惊叹连连,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都不想走了。”
赵建忠乐呵呵道:“不走好啊,到时候跟着爷爷在家里钓鱼。”
谢程之摸摸鼻子:“我喜欢逮兔子。”
赵锦舒打趣道:“这里可没有电脑给你玩,一直在这里,几天就待够了。”
谢程之嘿嘿笑。
赵锦舒说道:“你们的房间都在二楼左边,自己去找个房间住。”
谢程之:“好嘞。”
赶在年三十前一天,所有人都回来了。
就连在镇上的赵卫东夫妻听说爹娘回来了,也带着儿子儿媳妇孙子回来了。
俊才考上了本省的大专,读的师范,在镇上当老师。
文雅成绩好点,考到了湘省一个重点大学,文秀考去了省城,两姐妹对象都是外地的,工作在外地,结婚自然也在外地。
张盼晴和赵卫东都快呕死了,原先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了,他们有多得意,后来就有多愤怒,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闺女,一不注意飞走了。
唯一庆幸的是,他们儿子留在了身边,但也只有这点值得庆幸了,找的儿媳妇却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别说孝顺他们了,今儿要不是他们爷爷奶奶回来,她说不定还在娘家待着呢。
一年十二个月,她有八个月在娘家的,那四个月就算不在娘家,她妈也会过来陪着她,还说什么家里就这一个闺女,打小就不让她干活,只要读书就行了,所以现在才能当老师,舍不得她就要跟着闺女住在闺女婆家啊?
偏偏俊才还说,有他孝顺他们呢,儿媳妇的事,他们就别管了。
可是他们怎么可能不管呢?哪家公公婆婆遇到这事心里会得劲?
他们说急了,俊才就开始数她以前对他爷爷奶奶如何如何,张盼晴就更气了。
第473章 再相聚
镇上的杀猪场关闭后,赵卫东自然下岗了,儿子娶媳妇的钱,还是他自己挣得。
那时候家里几个孩子都在读书,正需要钱的时候,他领了一笔钱一把把工龄买断了。
这两年看着比他年龄大的几个老同事,开始领退休工资了,他开始后悔,当初不该为了那笔钱买断工龄,以至于现在要不出去摆摊,就只能靠儿子生活,他的户口在镇上,就是想回去种地,都没地方去。
当初有多得意这份工作,现在就有多埋怨这份工作,要是不把户口迁到镇上,好歹有几亩地种,种点地,在家养点鸡鸭什么的,至少不至于处处看儿子儿媳妇脸色过日子。
赵卫东看着眼前的房子,也被震到了,他这些年窝在老家,到底眼界窄了。
又看看比他还显年轻的大哥,他问:“大哥怎么没回来盖房子?”
赵宏泰笑着道:“我开了年暖和了就盖,总不能每次回来都住锦舒这里。”
他们家原先的房子,多年不回来住,十分破败,已经不能住人。
赵锦城说:“大哥,我们一起盖吧,免得今后我还要再盖一回。”
赵宏泰:“行。”
赵建忠在旁边听着乐呵呵道:“都盖都盖,等过两年,我和你们娘就回老家给你看房子。”
回到老家,自然要请家里亲朋好友过来聚一聚。
这些年大家发展的都很不错,杨家人也过来了。
杨大娘杨大爷后来也跟着杨明安去了京都,不过这两年,两个老人年龄渐渐大了,就不想在京都待了,闹着要回老家。
杨明安没办法,只能把老家的房子推倒重盖,让他们回来养老。
杨大姐夫升职了,从镇上调到了县城公安局,儿子也考上了大学。
杨二姐杨三姐后来听从弟弟弟妹的建议在县城买了铺子,做起了服装生意,这些年日子都红火起来了,也在县城买了房子,她们十分知足。
赵卫东看所有人都在进步,只有他不仅没进步,还后退了,心里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一群人没在家里多待,年初六就收拾行李回京都了。
初八,大堂哥过来说,请兄弟姐妹们过去聚一聚。
陆瑾台和赵锦舒带着孩子去了。
陆家明一家、陆和风一家来了。
陆翔、陆凯飞、陆曼婷都结婚了,他们带着各自的伴侣还有孩子。
陆曼婷结婚后,自然没住在家里,她一到大爷爷家,就看到她妈带着帽子,卷发披散,脸都被遮住了半边,躲躲闪闪的,她皱眉道:“妈,你怎么了?”
王美静下意识看了看周围:“没事,别一惊一乍的。”
旁边她的儿媳妇周敏玉带着儿子,面无表情坐在那儿,陆凯飞的儿子紧紧坐在妈妈怀里,理都不理旁边的奶奶。
赵锦舒坐在一旁,察觉她们的动静,看了眼,这婆婆媳妇小姑子之间明显有问题。
陆凯飞的媳妇,倒是和上辈子不一样,周敏玉虽然是小镇上来的姑娘,可她能干,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辞职后自己开了家补习班,王美静不至于看不上这样能干的儿媳妇吧?
王美静确实看不上她,她大学毕业,自家儿子也是大学毕业,至于开补习班,前期投资的钱,都是陆和风掏的,他们家房子铺子都有,什么样的儿媳妇找不到?为什么非要找她?
找就找吧,偏偏这儿媳妇还是个性子傲的,性子也独,说既然看不上她,她怀孕生孩子都不让她管,孩子也不让他们带,人家找保姆。
你既然不让我管孩子,你也不花我的钱啊?人家不,人家自有一套理论,说什么孩子是给你陆家生的,姓陆,就该你们陆家花钱养。
陆和风也气人,贱兮兮的上赶着跑去给他们找保姆,不仅找保姆,还把儿子丈母娘接来照顾儿媳妇坐月子。
到最后,钱他们出了,人也得罪了,孙子对她还不亲近,看到她连个奶奶都不喊,还是大学生呢,孩子都不会教。
更让她觉得来气的是,她觉得陆和风在外面有人了,经常跑出去喝酒,有时候三更半夜都不回来,脸上的抓痕,就是两人早上打架他挠的,以前两人吵得再厉害,他也不敢真动手挠她。
陆康安过来后,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见陆和风和陆家明脸上笑容有些不自然,有些纳闷,打趣道:“怎么大过年的还没精打采的?”
上一篇: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