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59章

作者:由北向南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余淑英想到他直接拒绝了锦舒,又觉得自己确实想多了。

夫妻俩说完锦舒的事,又说赵卫东两口子的事。

赵建忠直接说:“跟老二说涨生活费,没道理他工资领着,家里孩子我们帮忙照顾着,到最后还落埋怨,从明天起,让老二家的跟着做饭,不做饭,就洗碗,多少总得干点活。”

等到赵卫东回来,余淑英直接跟他说涨生活费,让张盼晴洗碗,张盼晴虽然不高兴,但婆婆沉着脸,只能过去洗碗。

至于让她做饭?余淑英不放心。

锦舒胃口不好,饭菜不合口味,就吃得少,老二家的做饭向来只依着自己喜好来,她怎么可能让她做饭?

赵卫东不知道爹娘为啥突然间涨他们的生活费,下意识看向张盼晴,张盼晴低着头没吱声。

赵建忠说:“你们家添丁进口,俊才现在每天一个鸡蛋,米粥喝着,不是我们当爷爷奶奶的舍不得孙子一个鸡蛋,一碗米粥,而是家里孙子孙女好几个,家里的鸡是你们大嫂和锦舒在喂,那鸡有时候能下两个蛋,有时候只有一个蛋,你娘得去找人换鸡蛋才够俊才和锦舒吃的。”

“一家子的饭是你娘你大嫂还有锦舒在做,你不在家,你媳妇只带孩子洗洗你们自己一家子的衣服,这样对你大哥大嫂不公平......”

“你要不愿涨生活费也行,俊才的鸡蛋和他吃的大米你给买回来。”

张盼晴猛地抬头,想反对,可赵建忠不给她机会,说道:“你们要觉得吃亏了,你们可以搬出去住。”

赵卫东说:“我一个月多交两块钱。”

赵建忠点头,没再说什么。

吃完饭,赵锦舒坐着没动,张盼晴把俊才交给文雅看着,她起身收拾碗筷去洗。

余淑英怕闺女一个人在家闷着胡思乱想,喊她一起去学校玩。

赵锦城和俊杰背上书包,姐弟俩带着小侄子往外走,赵锦城低声和自家四姐说:“还是爹娘厉害。”

赵锦舒说:“只要他们不过分,爹娘看在孙子孙女的份上,不会计较那么多,太过分就不行了。”

赵锦城一想也是。

三人说着笑着往村里小学走去。

余淑英在后面跟着。

走了会儿,赵锦城眼睛一亮,撒腿跑过去:“陆大哥!陆大哥!”

赵锦舒下意识低下头。

陆瑾台听到声音,看过去,视线从赵锦舒身上掠过,看向赵锦城:“你们去上学?”

赵锦城:“嗯,陆大哥,我这回考试又考了一百分,我厉害吧?”

陆瑾台神色柔和下来:“非常厉害。”

赵锦城挺着胸膛说:“我们老师说我特别聪明,是他见过最聪明的学生......”

赵锦舒忍不住喊道:“赵锦城要迟到了!”

赵锦城忙道:“陆大哥,我上学去了,有空再找你玩。”

陆瑾台:“嗯。”

俊杰在旁边偷偷笑,小叔又在炫耀他的成绩了。

姐弟俩带着俊杰向前走去,陆瑾台看着他们欢快的背影,静静出神。

余淑英走在后面,把刚刚发生的事看在眼里,见陆同志盯着前面三个孩子的背影发呆,审视他一眼,喊道:“陆同志!”

听到声音,陆瑾台转身对上她打量的目光,怔了下:“余婶!”

余淑英点点头:“你忙,我去学校。”

心里不由嘀咕,这陆同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498章 番外-初相识18

天晴了,雪化了,村里人闲着没事,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

赵家门口一向是村里人喜欢聚集的地方。

赵锦舒抱了一堆脏衣服出来洗。

王小麦在后面喊:“你先别洗,我给你烧一锅热水,用热水洗。”

赵锦舒:“行,大嫂你们有脏衣服吗?我一起洗了?”

王小麦:“我昨天洗了衣服的。”

村里人看到姑嫂俩说说笑笑的,打趣地问锦舒:“锦舒,你大嫂子好不好?”

锦舒笑着说:“我大嫂当然好。”

王小麦烧好水,让赵宏泰提出来,赵锦舒坐下洗衣服,她自己没那么多脏衣服,这里面都是爹娘还有锦城的衣服。

王小麦也坐下来帮忙,赵锦舒抬头:“大嫂,你歇着吧,我一会儿就洗完了。”

王小麦:“没事,闲着也是闲着。”

张盼晴也抱了一堆衣服出来,看了她们一眼,把脏衣服放在旁边的盆里。

赵锦舒没管,洗完盆里的衣服,晾晒好,就和大嫂坐在那儿和村里的婶婶大娘聊天。

一个大娘看那盆里的衣服还没洗完,笑着道:“锦舒咋不帮你二嫂洗衣服?”

赵锦舒说:“我娘说大哥二哥已经结婚了,他们小家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那大娘又说:“我看你原先还给你大哥大嫂洗衣服呢?”

赵锦舒:“张大娘,你和我二嫂一个村的,我知道你向着她,可是大哥大嫂经常给我零花钱,给我做衣裳,我生病时,还给我做好吃的,为了零花钱和新衣裳,不过是给他们洗几件衣服,有啥不愿意的?我又不傻。”

王小麦笑着没说话。

二婶走过来看他们一眼:“那可不,咱们村唯一的女高中生,你要傻谁聪明?”

赵锦舒笑呵呵地给她搬凳子:“二婶坐!”

那大娘讪讪闭嘴了,也觉得自己多嘴,管什么闲事呢?

张盼晴把俊才哄睡后,看到盆里的脏衣服还在那里没人管没人问,只能坐下自己洗。

说着笑着,旁边的李婶子看向锦舒说:“锦舒快二十了吧?想找个什么样的婆家,我给你介绍一个?”

赵锦舒抱住大嫂胳膊,笑了下没说话。

二婶笑道:“好啊,不过条件不好的可不行,文化太低了也不行......”

李婶子笑着说:“条件差了也不好意思往你们面前凑啊。”

赵锦舒觉得有些坐不下去了,起身往外走:“二婶,大嫂,我去找锦春玩。”

说完,就跑开了。

去二婶家刚好要路过陆瑾台的住处,她迟疑一下,就大步走了过去。

陆瑾台牵着牛,往外走,抬头看到她从面前路过,他低下头,正要牵着老黄牛去牛棚,老黄牛忽然大声叫了下。

赵锦舒埋头往前走,脑海里都是事,忽然的牛叫声吓了她一大跳。

她惊魂未定,回过头没好气地说:“连你养的牛都这么讨厌。”

陆瑾台茫然,不明白老黄为何要在她路过时叫一声,见吓到她了,他心里担忧,面上却只能说:“对不起!”

赵锦舒听到他的对不起,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无理取闹,又不是他吓她的,朝他吼什么?

想到这,她抿抿嘴说:“不关你的事。”

说完,大步走开了。

陆瑾台看着她的背影,回头看了眼老黄,低声说:“我们都被她嫌弃了!”

老黄低着头,它什么也不懂。

陆瑾台自嘲地笑了下,牵着它往牛棚走去。

晚上,余淑英又去了闺女房间,跟她说:“我放学时,你李婶拦住我,跟我说要给你介绍个对象,那小伙子跟着师傅学开车,高中生,长得也不错,你......”

赵锦舒躺下来:“娘,我现在没心思,过完年后再说,好不好?”

余淑英叹口气,没再多说,她心里清楚,这孩子还是没放下陆同志,她愁得不行,这孩子开窍晚,别人读书时懵懵懂懂都会对异性有好感,就她没有,冷不丁喜欢上一个人,就入了心......

回到房里,她和赵建忠说:“我明天再让他们二婶问问陆同志......”

赵建忠坐起来,不赞同道:“他都拒绝了,咱们闺女又不是找不到婆家。”

余淑英说:“锦舒马上二十岁了,我怕她一直放不下陆同志,这样就算让她和别人相看,逼着她和别人结婚,万一促成一对怨偶,可咋办?”

赵建忠也想叹气了:“行,你让二弟妹再去问问,这事先不跟锦舒说,万一他还不同意,锦舒又得难过。”

陆瑾台早早起来喂好牛,刚吃过早饭,二婶就过来了。

陆瑾台拿着扫把扫地,看到她,有些意外:“杨婶!”

二婶打量着他,这年轻人长得确实俊,个子高大又不显得粗糙,来了乡下那么久,干了那么多农活,人家脸还没怎么晒黑,还是那么斯文俊秀,难怪锦舒喜欢。

她说:“我来呢,是想问问你,给你说亲的事,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陆瑾台低下头,捏紧手里的扫把,脑海里闪现着她红了的眼睛:“她是好姑娘,我......”不是好对象。

他看着眼前的土坯房,哪怕一间土坯房都是村里借他居住的,他拿什么结婚?

他说:“我不打算结婚,麻烦杨婶好好和她说,我的身份会害了她......”

二婶盯着他看了一眼,说道:“行,我知道了。”

晚上,二婶来了家里,她探头看了看:“锦舒呢?”

余淑英说:“锦舒在房里陪锦城写作业。”

二婶拉着她的胳膊:“我们去灶房说。”

余淑英看她神色就知道这事没成,她说:“那去灶房说。”

赵锦城抄完生字,抬头说:“我刚刚好像听到二婶的声音了。”

“你没听错吧?”赵锦舒正在看她爹拿回来的报纸,闻言抬头问道。

赵锦城:“我耳朵可好使了。”

赵锦舒放下报纸:“我出去看看。”

她走出房门,看了看,她爹在房里歪着看报纸,大哥大嫂在他们那边陪俊杰俊逸看书,二哥二嫂也在他们的房间哄孩子,看来锦城听错了......

灶房的煤油灯亮着,她几步走过去,里面传来细微的她娘和二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