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北向南
陆泽听到要网鱼,蹬蹬蹬跑过来:“外公,我也要下水网鱼。”
赵锦城一把把他抱过来,让他趴到自己腿上:“这么冷的天,我都不想下水,你个小豆丁下什么水?”
陆泽咯咯笑着。
陆瑞在旁边说:“小舅舅,我不下水,水里脏。”
赵锦城:“瑞瑞乖。”
赵建忠就说:“等夏天你们放假回来,让你小舅舅带你们捉鱼,没人带你们千万不能往池塘边走,今天你们在旁边看看就行了,别下水了,冷得很。”
他们说着,就喊上陆瑾台,带着陆泽、陆瑞就去找人网鱼了。
临走前,陆瑾台看向赵锦舒:“你去吗?”
赵锦舒看向陆瑾台:“我和娘在家里杀鸭子,顺便还要把你羽绒服上的泥巴擦干净。”
陆瑾台颔首:“我们很快回来。”
赵锦舒:“打鱼很好玩的,难得有机会放松放松,急着回来做什么,多玩一会儿,去吧去吧。”
陆瑾台这才走了。
余淑英坐在一旁,等他们都走远了,她才看向闺女说道:“你去把炉子风口打开,我去杀鸭子。”
杀了鸭子,烫了后,两人就坐着褪鸭毛,余淑英看了眼认真拔鸭毛的闺女,不经意开口:“两个孩子就够了,别再生了。”
生孩子受罪,带孩子辛苦,闺女身体娇,她有儿有女,再合适不过,没必要再受罪。
赵锦舒不明所以,抬头看她:“说我吗?”
余淑英白她一眼:“不是你,是谁?”
赵锦舒垂下头,继续拔鸭毛:“那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再生的,何况计划生育也不允许啊。”
余淑英反应过来,有些不自在,也觉得自己老糊涂了,也是,瑾台可是有单位的,怎么能随便多生孩子。
赵锦舒看她,失笑:“怎么忽然说起这个了,从哪看出我要再生一个了?”
余淑英咳了声:“这不是你三姐,说还想生一个,说她婆家只有你姐夫一个儿子,她老婆婆老公公的意思,不管男孩女孩再生一个,说孩子多热闹。”
现在她三姐和她一样,一儿一女,其实她公公婆婆说是生儿生女都一样,还是想让三姐生个儿子。
赵锦舒忍不住笑起来:“陆瑾台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家里五六个孩子,一放假可热闹了。”
余淑英也笑:“那是热闹,你三姐知道你们回来的时间,也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来?”
正说着,外面就响起了三姐的声音。
第89章 三姐
赵锦舒一手的鸭毛,就没迎过去,她站起来,看向门口,高兴地喊道:“是三姐吗?”
她刚喊完,赵玉华和三姐夫杨明安各自推着自行车进来了,后面跟着两个孩子。
杨丰收和杨冬梅撒丫子跑进来,边跑边喊小姨、外婆。
杨明安看着他俩的身影,只敢小声嘀咕:“一看到四妹,比看到亲爹亲娘都高兴,平常他们姑姑来也是爱搭不理的。”
赵玉华懒得理他,你那姐姐能和我妹妹比?我两个孩子身上现在穿的褂子,都是他们小姨扯布做的,姑姑们嘴上说疼侄子,给他们买过什么东西了吗?
赵锦舒笑着看向往她这边冲的两个孩子,忙道:“我手上脏,我洗了手给你们拿零食......”
两个孩子这才止住脚步,又去喊外婆。
余淑英笑着看向一家四口:“今天这么早?”
杨明安喊了声大娘:“两个孩子听说小姨回来了,天不亮就起来了。说要过来看小姨,还找陆泽、陆瑞玩。”
赵玉华捋了衣袖就坐下帮着拔鸭绒毛,鸭子好吃,就是拔毛比较费事。
赵锦舒洗了手,去屋里给两个孩子拿零食。
两个孩子跟在她屁股后面,进了屋。
杨明安把自行车后座的东西拎下来,提到了堂屋桌子上放着。
赵锦舒看他提的东西,打趣:“三姐夫,还带了东西来的啊?”
要说都是姐夫,为什么锦城喊瑾台四哥?喊三姐夫就三姐夫?
这是有原因的。
当初三姐结婚后,她和锦城去他们家玩,喊了声三哥,杨家大娘就说姐夫是就是姐夫,喊哥不合适,他们又不缺哥,既然喊哥不合适,那就不喊,当即就改口喊三姐夫。
杨明安讪笑两声:“总不能空手来。”
要说老丈人家,他最怕谁,当属小姨子和小舅子,可能是家里最小的两个,家里人都惯着,两个的嘴那是一点不饶人,说话一点顾忌都没有。
他和玉华结婚差不多半年的时候,两人争了几句嘴,他娘自然向着自己,说了玉华几句,玉华一生气回娘家了。
当时玉华怀着丰收,他一急就追了过来,手里没来得及买东西,就上门了。
那时小舅子小姨子还是没长大的孩子,一见他空手来了,直接朝他翻白眼,弄得他很是没脸,那之后再来丈母家再也不敢空手来。
赵锦舒看他表情,就知道他想起了什么,不过也是他小心眼,自己多心,稍稍想想就该明白,我姐在你家受了气,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来了,我们还能给你好脸色瞧?想也不可能。
不过,她也没解释,就让他误会去吧,本来你一个女婿去老丈人家,就不该空手,东西多少就不说了,你就是给孩子买包瓜子,那也是个心意。
她给两个孩子拿了橘子、糖果、绿豆糕,让他们拿着吃去,她则出去继续拔鸭毛。
杨明安放下东西,就出来了,他到处瞅了眼:“不是说四妹夫也来了,怎么没看到?”
余淑英就说:“他们去鱼塘看打鱼的去了,都在那里呢。”
杨明安坐不住了,带着两个孩子过去了。
母女三人坐着聊天。
赵玉华打量一眼妹妹:“我瞧着气色比以前好些了,也胖了些,瑾台会照顾人。”
赵锦舒就说:“我这是吃饱喝足,凡事不瞎想,情绪平和了,心宽自然体胖,和陆瑾台有啥关系?”
余淑英瞄她一眼,心说你这确实平和,平和的太彻底,她都不习惯了。
赵玉华笑起来:“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婆家人好相处吗?”
昨晚闺女女婿歇了后,余淑英去了锦城屋里,问了他一些京都的情况,听了小儿子话后,总得来说她还是满意的,不管婆家人如何,首先得自己立起来,闺女现在这样就挺好。
赵锦舒:“不管他们好不好相处,反正我们各过各的,互不干扰,我公公婆婆为人还不错。”
赵玉华可不信:“住一个院子,真能互不干扰?”
赵锦舒:“他们好声好语,我也好声好语。他们恶言相向,我自然也不会客气。中间争了几次嘴,他们都是要脸面的人,就是心里不满,也不敢太过闹腾,再说我一没占他们便宜,二没惹他们,想找事也得有立场。”
余淑英点点头:“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要脸面好啊,要脸面说明还能和他们讲讲理,要是遇到那不要脸面的人家,理都说不通,你说这日子咋过?”
“咋过?”两人看向自己娘。
余淑英嗔她们一眼:“生了俩笨闺女,糊涂着过呗,你和讲理的人讲理,和不讲理的人,讲啥道理?讲也讲不通。这样咱就得摸清楚他们的路数,看他们行事学着点,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大家都不讲理吧。要不然还能咋办,让自己憋屈死?”
赵玉华就笑着说:“像二嫂?”
余淑英没好气地说:“你二嫂也不是不讲理,不过人家讲的都是他们家那一套理,我和她的理不通,我也不和她讲理,她愿意咋过咋过,我不管她,我愿意咋过,她也管不着。”
依着二儿媳妇的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家锦舒既然结婚了,就不能住娘家。
锦舒当时情况特殊,她总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这不是挖自己的心吗?
要说偏心,其他几个孩子都好养活,偏锦舒打小身子就不好,她操的心多,付出的心血几个孩子都没她多,她承认他们老两口是偏疼锦舒一些。
可他们也没亏待任何一个孩子,结婚时该给的给了,他们的孩子,哪怕她工作没时间带,也是给了钱的,就是三闺女,当初也是给了钱的。
该做的她都做了,她就想疼闺女多一点,谁都阻止不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理解不满意,说她不讲道理,通通没用。
再说瑾台没恢复工作时,他们家里偶尔也会寄钱、寄东西,他也下地干活挣工分,回来帮忙干家务,后来恢复工作了,赔偿了钱,瑾台有了工资,闺女每个月给她生活费,没白住。
余淑英:“当然,你二嫂对我和你们爹还是孝顺的,逢年过节也给我们买东西,平常从镇上回来看我们,也会割块肉啥的,你们也别挑你们二嫂的理。”
第19章 三姐夫
赵锦舒笑了下,她二哥在杀猪场工作,一家子住镇上,二嫂从不和婆家这些亲戚来往。
那些老表、堂兄弟、堂侄们,七大姑八大姨的,平常除了婚丧嫁娶都不走动,就是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人家也说了不用给他们和孩子买东西,更不用给压岁钱,给来给去,买来买去太麻烦,不如什么都不弄。
上辈子,赵锦舒从京都回来,给侄子侄女带过东西,这边给他们送了过去,那边人家就打听了价钱,以同样的钱给陆泽陆瑞买了东西送过来,颇有一点便宜不占的架势,两次过后,她就没买了。
重生回来,给娘家人买东西,她压根就没考虑过他们。
对二哥二嫂,她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人家孝顺父母了,这就够了,至于兄弟姐妹情谊,没必要强求,毕竟兄弟姐妹吵吵闹闹多了去了,他们这样互不打扰,已经很好了。
母女三人说着聊着,一群打鱼的人回来了,一人提了一个水桶,水桶里都是鱼。
四个孩子慢悠悠跟在后面,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
余淑英走过去瞧了眼:“哎哟,这么多啊,这要吃到什么时候?喊人帮忙打鱼,别忘了分点鱼给人家。”
赵锦城把水桶放下,就去洗手:“那还能忘。”
赵建忠把水桶放下:“给亲戚邻居送些,玉华回去时,带几条回去。”
赵玉华笑着说:“那我们今天可要连吃带拿了。”
杨明安打趣地看向陆瑾台:“你们住得远,拿不到了。”
陆瑾台拿着胰子洗手,闻言淡声说:“没事,我们在这天天都能吃到。”
杨明安:“......”
赵锦舒看着杨明安的表情,忍不住笑出声:“三姐夫是不是觉得亏了?”
杨明安摸摸鼻子:“四妹就喜欢打趣我。”
赵玉华翻白眼,暗道当初真是看走眼了,光想着他长得俊,嘴会说,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就没有多打听打听,摸摸底细,一屋子小家子气的,好在两个孩子不随他们家人。
真以为人家瑾台会在意你拎回家的那几条鱼,还打趣人家住得远,拿不到,当别人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她都懒得说他。
她想了又忍不住笑,偏偏瑾台也坏,他不说旁的,只说他们住这天天都能吃到,自家这男人,不用问心里肯定觉得自己亏了。
余淑英拿了菜刀出来,剁鸭子。
陆瑾台走过来:“娘,我来剁。”
余淑英看他一眼,笑着说:“你没穿褂子,别把棉袄弄脏了。”
上一篇:恋爱攻略,但恶毒女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