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昔年
只是,他突然有些感觉。
以往在他看来,上了七百的分数,己是顶了天的好。
但如今有了曹学雅的珠玉在前,在看那省一中的712,多少有些变了味道。
而且,他相信,因为有了这次的他们学校的742分,天花板被拉的无限高。
以后的高考状元,若是仍是如以往那般,七百一十几分,想来这给人的感觉,己是恢复不到以往的那般程度。
不过想到自家学生的断层第一,嘴边又是无意识的咧开了一丝弧度。
在校长没来到此会议室之前,这份教育局传过来的文件,就早己到了学校。
只是之前因为校长一首在忙于应付各个学校打过来的电话,这才耽误了许多时间。
因此,此时在会议室里,可以说除了校长之外,其他的学校领导、主任、班主任及各个科目的授课老师们,可都是己知道了曹学雅的这次高考成绩与名次。
心中可都是己乐开了花。
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明目张胆,表现的过于明显而己。
校长过来后,见校长接过文件,自也是全神贯注的盯着校长的一举一动。
此时见到校长嘴边的笑意,在座的老师们,自是意会。
相互打着眼色,眼里都有笑意流淌出来。
这里的老师们,虽说有些并不是曹学雅的一班的授课老师。
但他们都是多年的带过毕业班的老师,自也是知道,那曹学雅考出的742分,意味着什么。
这事最后的结果,不仅对学校领导及那名考生的班主任、授课老师们,有着极大的影响。
就是对他们学校,可都是极为有好处之事。
不过在座的曹学雅的语文老师,虽说心中也是极为欣慰。
但想到,那曹学雅所被扣除的8分,可都是来自她的语文,心中就很是有些无奈。
其他科目,那名学生可都是考了满分。
到了她这里,就被扣了8分。
想到第二名的那名来自省一中的考生,语文甚至只考了130多分,顿时又淡定了许多。
其实她作为一名有着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自也是知道语文高考的成绩,大体是什么水平。
只是看着他们学校,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学霸,在其他科目上俱都是满分。
到了语文,还是被扣了一些分,心中不由自主的多想了些。
此时的会议室里,虽说校长在看着传真。
但其他老师们,大多也都是在窃窃私语。
一边在说着话,一边等着校长看完文件后,所需要发表的讲话。
他们知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学校一定会有些举措。
当然,这自然都是好事。
果然,校长看完没多久。
抬起头来,看着满室老师,很多还是不请自来的。
校长刚看完高考成绩,看着满室的老师,自也是知道他们的心情,简单说了几句后,让其他老师回去。
仅留下了副校长、教导主任、一班班主任等人。
准备商议一番接下来的事情。
毕竟,这么大的事,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必须得大肆宣传一番,让他们余家桥中学,至少在以后的区中学评比上,更能稳操胜券。
同时,在如何对待那名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荣誉的省状元,他们还是得想出个具体的操作办法。
在座的几人,都十分清楚,那名考生到底是何情况。
但既然她选择了在他们余家桥中学,参与高考,就是与他们学校有缘。
第328章 高考成绩出来了3
在座的几人,可都是十分清楚这次高考成绩,对他们学校、对他们个人的意义。
而且,他们同校长一般, 也很是知道那名考生,具体是怎么回事。
他们也算是走了狗屎运。
那名学生,竟然在考前的半年,转学到了他们学校。
他们明白,无论这名学生转到哪个学校或者去哪个学校参加高考,都并不影响她的成绩。
而他们就不同了。
明年,自然得又回到原来的高考水平。
但就是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竟然就这么幸运的,落在了他们学校。
如此,他们若是不能大肆的宣传一番,都对不起这份好运。
因此,在校长提议大家都说说,对这次的情况,学校大概如何处理时。
副校长、教导主任等人,那是踊跃发言,集思广益。
全不像以往那般大藏着、掖着。
各个都是人精,这点子情况,那很是拎的清。
最后,商议出来的结果,大家那是一致同意:
一,自然是对这次学校取得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这届高考,予以重点宣传。
二、大力配合省里等对这次学校及考生情况的宣传、报道,务必让他们这次余家桥中学出来的考生成绩,载入史册。
三、重点对那名考出如此好成绩,给他们学校带来如此多的荣誉的曹学雅同学,给予重点奖励。
赞助这名学生大学入读费用,一万元整。
一万元,这也是校长、副校长等琢磨了许久,咬牙确定的。
要知道,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三五百块钱。
这一万块,对学校来说, 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几人都是经验丰富之人,有些经济账,自然算的明白。
若是不出重金、重赏,如何能扩大影响力。
而且,这笔钱可是学校出,并不是他们作为领导的个人支付。
他们心中明白,与自己以后的仕途相比,这一万块,并不算什么。
相比这些钱,其实他们这些学校领导、考生的首接授课老师等,获得的荣誉与利益,确是更大。
不仅如此,他们作为余家桥中学的领导,自然是要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做打算。
虽说这次那名叫曹学雅的同学,考出如此高分,有偶发性、不可复制。
但他们作为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却深知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
出了这一万块钱, 给那名学生足够多的奖励。
也是为了维护学校与那名学生间的良好关系。
他们己是了解到,这名学生报考的大学,可就是在本省省会。
如此,以后合作的机会,可是良多。
包括明年高一新生的报考志愿,到时候他们学校完全可以邀请曹学雅同学回到母校,帮助宣传,吸引优质生源填报他们学校。
长此以往,三五年之后,学校的整体情况,一定会有个质的改善与提高。
而这,却也是学校发展的长久之道。
如此,余家桥中学,才能慢慢的稳步往上走,而不仅仅是原来那甚至在区里,都泯然于众的普通学校。
更长远一些看来,以这名考生这般的成绩,未来一定非常可期。
而他们作为她的高中母校,虽说在他们学校,只读了半年。
但那是自家事。
外人可不清楚。
不管如何来看,学校与这名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得给牢牢的维系住了。
这是他们校领导们的一致意见。
教导主任、班主任等人,对学校的决定,自是极为赞同。
他们的利益与学校的成长息息相关,自然是乐见其成。
既然方向拟定了,那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的执行了。
而这日上午,曹学雅回到家后,见到她家门口围着的那几个余家桥中学的学生及带队的老师,就是学校领导们定的宣传计划与手段之一。
曹学雅在简单的与那名带队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心中自也是欣喜异常。
她虽说对自己这次的高考情况,心中有些底。
觉得一切发挥的不错,应不会出现意外。
但结果一日未出来,那一切就未明朗。
而且,她清楚的很,相比于自己,父母那边更是焦虑难安的很。
如今分数出来,一家人,总算能吃个定心丸了。
父母也能睡个好觉了。
她见那些学生中有两人,手上扯着一块红布,心中明白,那应是横幅。
看他们刚刚那样子,想来应是准备在他们家门口,也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