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第132章

作者:锦瑟流朱 标签: 女配 穿书 爽文 年代文 日常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乡医院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在值班室,开了很大的声音。

是什么歌唱比赛,咿咿呀呀,听得林雪艳格外的心烦。

突然之间,一个女报幕员,清脆嘹亮的声音响起:“下面有请,省军区文工团选送的林雪梅,登台为大家表演,她的参赛曲目是,《春光美》。”

林雪艳在极度的悲痛愤恨中,打了一个愣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同名同姓吧?不可能的。

王喜也吃了一惊,侧了耳朵细听。

夫妻俩,谁也没说话。各自听了空荡走廊里传来的歌声,歌声好像细语呢喃,声音很轻,似有似无,偏偏又往人的耳朵里钻。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首歌,好歹唱完了。

林雪艳的娘家妈许二凤从门口进来,开口就说:“是梅子!咱家梅子上电视了!”

闺女林雪艳的眼神实在太可怕,吓得许二凤脚步顿住,拿手掩住了嘴。

第117章 击败世家二代 强敌在侧

林雪梅参加省级歌唱比赛,电视台直播,全省观众在同一时间,都能看见。

由全省赛到全国赛的名额,只有一个,她没有什么志在必得的功利心,走到这一步,可以了。

先上了本市销量最大的报纸《冰城时报》,配了一张彩色大照片,已经引起了一波小的轰动效应。

以前要好的同事熟人,鲁护士长、刘香两位师父,都打电话来,兴奋祝贺了好半天。

陆天野一看到报纸,就迫不及待给林满堂打了电话。

林满堂起初根本不敢相信。好不容易信了。两个老战友,在电话里乐的哈哈的,接着约定,最近要见一次,见面好好喝两盅。

林满堂放下电话,让在一边目瞪口呆的林有贵,直接用村支部的广播喇叭,通知了他家孙女林雪梅要上电视的时间,这下整个三道沟村都知道,林雪梅要当明星了。

亲友们固然兴奋不已,林雪梅自己也觉得,上了报纸上了电视,用来谈生意谈项目,已经够用。人不能太贪。

可惜,既然代表了军区文工团参赛,是进是退,已经不由她做主。

原本师父刘利民,婆婆唐文竹,都是佛系,结果张团长下达了任务,全力以赴,争取在省级比赛中获胜,走到全国比赛,全国现场直播。

刘利民和唐文竹面面相觑,不能再佛系了,这压力,比山还大。

军区文工团,在一个省的文艺团体当中,业务水平并不那么靠前。就像军区医院只是经费雄厚,论业务,怎么也不如地方的几大医院。

本身业务实力不强,是一个因素。

还有一个大大的不利因素。

因为王凯的超前策划营销思路,《冰城时报》上发了文章,目的是引起争议,结果争议是成功的引发了。

可惜争议有点大,有点过头了。

王凯的文章登出来以后,《冰城时报》加上《冰城晚报》《冰城晨报》,一齐给反应,登了好几篇相关内容的文章。

都是跟风批评的,从林雪梅的唱法,到林雪梅的台风着装,都批评了一遍,有些措辞还相当严厉,俨然一个歌唱表演,要带坏全社会的风气。

王凯明明是始作俑者,这一下搞大了,搞的他心里反而没了底。最后一天排练,晚上就要上电视台,他一大早的,守在文工团门口等林雪梅。

今天小刘有事请假,陆恒亲自开车来送林雪梅上班,把车停好,送林雪梅走进去。

迎面一抬眼,就碰上了王凯。王凯看见林雪梅,一脸殷切,等候已久的情态。

看得陆恒心里就是一跳。

王凯要到下一秒,才看见他,两个男人礼貌打个招呼,陆恒转身离开。

转身的一刹,他看到王凯抖开手里的报纸,说了话:“林雪梅同志,真对不起,我好像给你惹麻烦了。”

听了这话,陆恒心里一松,听上去是有正经事。

但多走出了几步路,又多想了一想。

王凯在门口接林雪梅上班,是偶然这一次,还是经常?

听上去有正经事,也不一定是真的有。

要说找个理由和借口,那还不好找?

他刚结婚那阵子,每天去接下班,内心不好意思,还不是每次都找个理由?

晚上,陆恒带着有票的亲友团成员,进了电视台的演播大厅,现场观战。

按现场抽签的顺序,决定歌手的出场顺序。十个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跟文工团招考的时候一样的规则流程。

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对于歌手来说,这么大的比赛,是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时候。

从一个省的影响力,一步跳到全国的影响力,这是多大的一个跃升机会?所有选手都不能不认真准备,使出浑身解数。

按抽签顺序,林雪梅是最后一个出场。马上要轮到她登台了,她在侧幕边上深深吸一口气,挺进全国赛的那唯一一个名额,已经呼之欲出,几乎不可能再有什么变数。

前面得分最高的,也是原本就公认的种子选手,省歌舞剧院选送的崔京华。

没办法,声乐世家出身长大的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视唱练耳了。

父母都是省歌舞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她的母亲金素还是副团长,别说在声乐圈子里,就是在全省的文化圈子里,人脉和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

比其他人早一步,就看准了国家大力推广通俗唱法,明白这是自家女儿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要是在歌剧、美声这样的传统赛道熬年头,等机会,那得多少年?现在,一个新唱法,新赛道,一夜成名,一劳永逸,这样的机会不抓住,还等什么?

王凯之前找林雪梅道歉,因为自己一篇炒作文章,勾出来了暗藏真正恶意的连续几篇评论文章。两个人跟刘利民、唐文竹专门开了个小会,怀疑就是崔京华的母亲金素,利用自己在文化圈子的影响力,要打压这个有可能冒头的潜在对手。

今天的比赛现场,崔京华果然不负父母的期望,现场技压群雄。

就剩下林雪梅这最后登场的选手,最后一个可能的变数。众目睽睽,都盯着她。

故此,林雪梅一登场,省电视台新建成的一千平米演播大厅,鸦雀无声。比之前任何选手的登场,都要引人关注。

别说现场工作人员能把手停下来的都停了,连演播大厅外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凑了过来,好奇观看。

崔京华的母亲金素,坐在专家旁听席的位置,眼观六路,一看这个情景,一颗心不由自主,往上一提。

舆论造势这个事儿的效果,正反两面,真是难说。自己连续上的几篇报纸文章,给对手拍了板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给她扩大了知名度,提高了群众对她的好奇心。

等看到林雪梅的外貌和着装,金素的心,往上又是一提,在空中翻了一个个儿。

虽然因为自家女儿的缘故,提前把林雪梅作为了假想敌来对付,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林雪梅真人。

她打眼一看,这个歌手唱的怎么样且不论,单论舞台形象,是真的吸引人,真的有台缘,有新闻点。

一张小小的瓜子脸上,五官精致秀丽无比,恰到好处的舞台妆,眼角和额头,都带了暗闪,在电视转播的特殊灯光映照下,一张漂亮到无可挑剔的脸,像宝石一样闪闪发亮。

身上那件演出服,连金素这样见多识广的人,见都没见过。玫红色缎面珠光,衬托得皮肤更白,抹胸短裙,裙摆堆叠,是一个考究耐看的花瓣形状,整条裙子像一朵玫瑰花。

人长的漂亮过人不说,光是这件裙子,就让人移不开眼,忍不住想探究,是什么材质什么工艺做出来的。

等前奏过完,林雪梅开口一唱,金素提在半空的心,又放下来一半。

《春光美》这么一首歌,没高没低,一个八度内走完,连一个音区也没有跨过去。

这种歌,也好意思拿来参赛?

等完整一首歌听下来,金素心里浮上来的,是作为专家的居高临下,把握十足。

与此同时,同样在专家旁听席里的柳如,坐在金素的身边,脸上也是一个微笑。

柳如跟金素,是同门的师姐师妹,跟了同一个师父。

平时十分不和。但为了这次歌唱比赛,金素特意提了重礼,登门拜访了柳如,探听林雪梅的底细。

恰好在这件事上,柳如和金素立场一致,于是毫无保留把林雪梅的优缺点讲了一遍。

优点,是会一些旁门左道,歪门邪道。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唱法上大量的、近乎疯狂的用气声,被报纸连篇累牍的批评,也是抓住了气声唱法这个点。

缺点,是硬条件不足,肺活量和气息天然就不够。上不了强度,上不了难度,根本就不是竞技型、比赛型的人才。

当时一听柳如这个分析,金素就有了一半把握。

本来还担心是突然冒出来一匹真黑马,没想到是个靠哗众取宠博眼球的。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闺女的前途非同小可,不能凭空被人搅合了。这才在报纸上推波助澜,拍了几轮板砖。

直到比赛现场,金素和柳如共同的恐惧,还是怕林雪梅突然改变打法,祭出什么秘密武器,打她们个措手不及。

金素和柳如,各自屏息静气,把林雪梅一首歌听完。没发现什么秘密武器。

也不可能有任何反转。

师姐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各带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唐文竹跟刘利民挨着座位,两个人也对视一眼。张团长给的任务,这次是完不成了。

两人都觉得,有必要互相安慰一下。

刘利民先放低声音,说了一句话:“没事儿,唐老师,小林还年轻。”

唐文竹笑着表示同意:“这次就当练兵了。”

接着唐文竹觉得,林雪梅是自己儿媳,跟亲闺女差不多,该替林雪梅对师父表达一下抱歉。

唐文竹措了一下辞,补了一句话:“刘团,这孩子太任性。我和你一起说让她换首歌,上点难度,她不听。”

刘利民宽容地一笑:“年轻人嘛,有主见有性格,是好事。”

之前选歌排练的时候,唐文竹和刘利民也想上个秘密武器,给林雪梅换一首有高音有难度的歌,能兼顾她比较欠缺的先天条件,和比赛炫技的需要。

林雪梅当时想了想,拒绝了:“妈,师父,你们信我的。一鸟在手,胜过千鸟在林。气声唱法是新技术,难度不高,就是没人敢用,我就干脆把它发挥到极致。这叫扬长避短。”

看着林雪梅十分坚持的样子,刘利民和唐文竹当时陷入了犹豫。

林雪梅反客为主,接着劝说两个专家级前辈:“咱们就赌这一把。我用没人敢用的新技术去挑战老技术,虽然赢不来这一个全国比赛的名额,但是能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记住我和别人不一样。这次上电视的机会,就没有白白浪费。”

真正到了比赛现场,听林雪梅把比赛曲目唱完,刘利民和唐文竹不约而同回想起林雪梅这番话。

她说的也没错,现场的听感观感,都是优美轻盈,令人享受的,电视机前的观感也应当如此。

可惜,与这个一步跃升到全国赛的名额,也是错过了。毕竟技术强度和难度,跟其他选手不是一个级别的。

专家旁听席上的两组人,心思各异,评委打分的时间已到。

报幕员拿起话筒,一一报出十位评委给林雪梅的打分。

金素旁边带了个学生,随着报幕员报出来的数字,紧张地用电子计算器在算分数,小小的屏幕发出暗光。

上一篇: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