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瑟流朱
灯光晃眼,看着格外触目惊心。
许二凤吓的一颗心快跳出腔子,一连声的叫:“这是怎么了?她爸,快,快送孩子去医院!”
在全国比赛电视直播的第三天,林雪梅,来到大会堂,参加隆重的汇报演出。
大会堂,果然不是一般的地方。
她随着全体演员一起,过了重重的安检,进入后台的演员休息室。
她费劲心思,拿到全国比赛的奖杯,参加这个汇报演出,就是为了能接近台下坐着的一个人。
可一旦真的进到了这里,才发现,她把事情还是想简单了。
演员跟台下的嘉宾,中间隔了重重安保人员。
别说能说上一句话,就是多看一眼,都要被安保人员怀疑地扫视半天。
林雪梅面前的特警特别高大魁梧,一个人,能按住林雪梅这样的,十个。
第143章 林雪梅救夫 大会堂的围追堵截
林雪梅考察了环境,一看特警组成的人墙无法突破,回了演员休息室,安下心来化妆。
龙云刚出洗手间的门口,被一个人影截住了脚步,他吓了一跳,本能地后退一步。
稍远处的特警一看,想过来干预。
龙云一看,是个小姑娘,柔柔弱弱,身量不高,化着舞台妆,脸上闪粉亮晶晶,一双大眼睛清凌凌的,乍眼一看有点像他上高中的女儿的同学。
龙云对着特警一摆手,特警停住脚步。
龙云主动问一句:“小姑娘,找我有事?”
林雪梅回答:“想请您帮忙,为我丈夫伸冤。”
她轻声细语,龙云耳边却是一炸。
看着像个高中生,却又是个能进大会堂演出的演员,一开口还有丈夫,而且还有冤情。
龙云有心不理,人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也实在看不出这小姑娘的路数,继续问:“简单几句话说说,怎么回事。”
林雪梅说的简明扼要,几句话说明白了陆恒的冤案:“我丈夫原本是部队里的营长,退伍经商,有人为了抢生意,陷害他,把过期产品送进了军营,又诬赖是他买通的。”
龙云是全国监察机构的总检查长,一听事情并不复杂:“既然被冤枉,可以按程序申诉,公安机关会重新查案。”
林雪梅的大眼睛看向龙云,带点泪意:“本来是可以的。可最近赶上严打,取消了申诉程序。马上就要宣判了。”
龙云听明白了。严打,各省有了一定的程序权限。而就是为了补充这个权限下放的可能出现的漏洞,刚成立了监察小组。
这小姑娘是奔着自己手里的特别调查权限来的。
想到此处,龙云沉吟一下。虽然对于小姑娘来说,亲人落难,无比的心急。但他也不能纵容这种行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能让任何人乱了规矩。
他是全国知名的总检查长,多少人都想绕过程序,直接找他。这小姑娘胆子真大,围追堵截他,都追到大会堂的洗手间来了。
这样下去,成什么样子?
想到此处,龙云带了三分恼意,对林雪梅说:“不错,我是特别监察小组的组长。可这件事,你应该走官方的申诉程序。不能这样围追堵截我。”
林雪梅说:“官方申诉程序,全国排队。排到一年左右都算快的……”
到时候陆恒都该服完刑出来了,再平反冤假错案,有什么用?
她还没等说完,龙云眉头一皱,打断了她:“你要是再不走,我叫特警了。”
林雪梅知道,没有再说话的余地,微微一笑,说了最后一句话:“三天以后的那个投票,您,最好是选右边的。”
这没头没脑的话,却令龙云心头一震。
三天以后的会议,的确是决定大事的时候。
路线是向左,还是向右,关系到全国未来的发展。
谁左谁右,向左还是向右,她一个小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怎么会关心这些?
林雪梅说完,也不再纠缠,真诚道个谢:“谢谢您给我机会,跟您说这几句话。”
说完一转身,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回了演员休息室。
在特警的保护之下,龙云回到自己座位上。
只不过是遇到了个小插曲,他心里也不知道为什么,难以平静。
这小姑娘,跟别人太不一样。
以前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当事人家属,想方设法跑到他面前来喊冤。可不管是多大年龄,男女老少,都是痛哭流涕,反复陈说自己遭遇到的冤屈。
这小姑娘不哭不闹,简单说完自己的事,开口就是国家大事,而且,言之凿凿,给自己指点江山。
什么来路?
龙云十分反常的难以宁定,台上的歌舞,一个个的,走马灯似的往前走,全然没有进入他的眼,直到最后一个节目,报幕员上台介绍。
“给大家隆重介绍,我们建国以来第一次,迎来港岛歌手访问,献上一首她的代表作品,《千言万语》。”
报幕员这话一出,侧幕边上旁观的演员都恍然大悟,原来林雪梅参赛曲目,是来自这位歌手。
怎么他们压根儿都没听过?
这个林雪梅,又是从哪听来的这首歌?
报幕员停顿一下之后,继续介绍:“有请本届大赛的特别新星奖得主,林雪梅,跟丽君小姐合唱这一曲《千言万语》。”
现场气氛微妙了一瞬。
舞台都讲究压轴,压大轴。这么个介绍顺序,无形中显得,林雪梅比港岛来的明星,更像个大轴的位置。
于是,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都想知道,能跟建国以来首次来访的港岛贵宾合唱的,是何方神圣。
龙云也从方才的惊扰中收回心神,带着几分好奇看向了台上。
他明白这个节目的分量,不是寻常的歌舞节目,是两地外交的象征了。
他也想看看,代表内地出场的文化使者,究竟长什么样。
谁知一眼看过去,惊了他一跳。
这被隆重推出的新星,不是刚才围追堵截他的那小姑娘吗?
原本他看她年轻柔弱,像个高中生似的,以为顶多就是个普通的群舞,上台连脸都看不清的那种,没想到,是压大轴的,还是文化使者。
凭什么?
大会堂演出完毕,回到住宿的招待所,唐文竹迎上来问:“怎么样?见到人了吗?”
“见到了。”
“答应你了?”
“拒绝了。”
唐文竹一下子焦急起来:“那怎么办?”
为了营救儿子,儿媳走了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连大会堂的门都进去了,难道要功亏一篑,白忙一场?
林雪梅微笑:“等三天。三天以后,见分晓。”
三天以后,龙云参加最重要的那场会议,面对了最重要的那场投票。
会议主席台上两个正红色的投票箱,一左,一右,二选一,只能选一边。选左或者选右,国家会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左,更看重平等,主张打压一切制造不平等的可能性。放到当下,就是固守原有的生活和传统的一切。
右,更看重自由,主张开放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希望社会各行各业恢复活力,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探索自己的潜能和边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想到这些,龙云手里的票,有千钧重。
龙云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原本是偏左。他坐在监察机构的高位,职业特点,会更看重规矩,习惯于“管”,害怕一放就会乱。
可现在,他犹豫了。
在洗手间门口,围追堵截他的那个小姑娘,告诉他,选右。
原本他觉得是无稽之谈。一个小姑娘,能懂得什么?
可是这几天京都的电视报纸上,大幅的报道给了港岛歌手和小姑娘,小姑娘在采访中滔滔不绝,话里话外,突出的是她和港岛歌手联袂演出所透露出的外交风向,和改革开放的未来大势。
更高级别的明星演员,龙云也不是没接触过,口才好的也不是没有。没有一个,能在采访中说出这种见识和高度的。
眼看投票环节就要开始。龙云的心,往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拉扯,简直要撕成两半。
冰城车站。
京都到省城的绿皮火车,头顶冒着白烟,缓缓停下。林雪梅先从车上下来,唐文竹刘利民和王凯跟在后面。
迎面就撞上了一大捧鲜花。
红的玫瑰,白的百合,层层叠叠,吐露芬芳,足有一百来支,一只胳膊都抱不过来。
林雪梅伸出双臂,勉强抱住鲜花,耳边发出一声爆响,又吓了她一跳。
她透过花瓣,往外一望,一列礼花筒对着空中鸣响,洒下五颜六色的纸屑。
接着也不知道有多少相机的大眼睛对着她,相机的闪光,对着她狂闪。
好容易她的视力在闪光灯中恢复正常,拨拉开花瓣和彩纸,看清楚了来人。
是张团长。
搞了个功臣载誉归来的盛大排面,身后跟着江南七怪的专家团,人人笑容满面。
团里同事来了不少,在张团长身后拉着横幅,红底白色,相当显眼,上面一行大字。
张团长把手往横幅上一指,相声演员中气足,声震全场:“欢迎我团林雪梅同志获得国家级奖项,载誉归来!”
不光是团里和记者,车站的工作人员,上下火车的路人,都一起鼓起掌来。
人人都对着林雪梅微笑,为她感到荣耀和高兴,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林雪梅尽量学着古早电影里女明星的样子,对着人群挥手,回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