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74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机修厂。

杜思苦成功的拿到了粮票跟工资。

徐丽莲这边给了她二十五块钱的工资,一分没扣。

总务这边的粮票也是实打实的三十五斤。

顾主任看着杜思苦:“你精神怎么样?”

老人去世了,心情调整过来了吗。

“我没事,”杜思苦道,“您放心,我是来工作的,我肯定不会因为私事影响工作。”

顾主任点点头:“行,那我可给你安排任务了。扫盲班的事你现在不管了,那拖拉机培训班该办起来了。”

第70章 070

……

杜思苦:“等明天我把方案交给您。”

除去之前的五个名额, 剩下五个名额的怎么选,她早就想好了。尤其是在家的这几天,想得更细了。

反正, 就差一张纸笔把脑子里的东西写下来了。

顾主任:“不急,后天也行。”

这小杜今天才销的假, 家里又出了那么大的事,这培训班的事这周完成就行了, 也不是这么急。

拖拉机培训班开始后, 车间那边的工作就要缓一缓了。

聊完事,顾主任见杜思苦还没走, 就问:“还有事?”

杜思苦确实还有一件事。

鹏子哥的事。

也怪她之前嘴快。

这事鹏子哥迟早要过来问顾主任的,杜思苦想着还不如她自己先说了,“顾主任, 是这么回事,之前我跟鹏子说……”

长话短说, 总之就是鹏子哥有了进培训班的名额后, 要把名额让给小舅子。

至于其中原因,杜思苦没细说, 那是人家的私事,要是鹏子哥愿意过来跟顾主任说, 那是他们的事。

反正,这种话不会从杜思苦嘴里说出来。

顾主任看了杜思苦一会:“你自个还藏了一个名额?”

小小年纪, 心思挺多啊。

杜思苦:“那不是想着上头领导可能需要吗。”后来也是心软让出去了。

果然,这锅还是落到了她头上。

顾主任:“下次可不能这么干了。”

杜思苦赶紧点头。

顾主任:“拖拉机培训班名额的事,你让潘鹏过来跟我说。”

这事还是他出面的好。

“谢谢顾主任。”杜思苦最后的一点烦恼也没了。

她就知道顾主任是个能扛事的人。

杜思苦从总务办公室离开时, 心情很好。

另一边。

宋良回宿舍换了身旧衣服, 但到底是还是做不到杜思苦说的那样弄得特别惨。

他拿上原厂的工作证, 工资证明,还有新厂的入职证明,又去了一趟派出所。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只是说明自己的情况。而是掺杂了一点小杜同志的建议,带着压抑的情绪说明了一下自己的困境。

没法迁户口,拿不到粮票,吃饭成了问题。

而且,因为户口的事跑了好几趟,老请假这厂里的人都快要意见了。

宋良说的情真意切。

派出所户籍处的同志看了宋良带来的前厂的工作证跟工资证明,又看着是机修厂的新人介绍信。

想到之前来办户口杜思苦,便问了一句:“你们厂有个叫杜思苦的吧。”

他们所的方哥,跟那小杜好像是熟人。

“认识的,她就是来这边办的,好还说你们这边效率特别高,同志特别好。”宋良突然感觉这一次能办好。

派所出户籍处的同志笑了。

行了。

这宋同志也来好几回了,长得挺正派,不像坏人,就是前厂那边没法开证明,这新厂能接收他,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也不能这么草率,派出所户籍处的让宋良同志写了一个承诺书,签字盖章。

保证没有问题。

要是事后出了纰漏,宋良可是要负责的。

“过五天来拿户口。”

宋良拿着回执单出了派出所,在外头看了回执单很久。

又过一会。

他收起回执单,看向天空。

心里想着,小杜同志的方法还是有用的,以后办事还是要软和一些。

不能只是直白的说出自己的需求。

派出所内。

“你瞧,那位宋同志还在外头站着呢。”还在看回执单呢,“肯定高兴坏了。”

“这前看着他打扮挺得体的,又是工人,唉。”

他们也不是特意为难宋良同志,就是觉得这挺体面的一个人,说话有条有理的,他们这边都说了要哪些资料,可这宋同志老是凑不齐,他们还以为宋同志是故意不想去办呢。

没想到,是真有困难啊。

宋同志怎么不早点说清楚呢。

好在今天把户口的事办了。

松县,五沟大队。

于月莺去了县里,今天要去那边进行思想教育,每周一次,早上搭的大队的牛车去的。

得下午才能回来。

今天有邮递员过来送信了,黄彩荷一听,赶紧就过去了。

“同志,有于月莺的信吗?”

邮递员道:“没有。”

今天五沟大队就两封信,一封是大队部的,一封是一户口姓张的人家的。

没有姓于的。

黄彩荷缠着看了一会,见真没有,这才回家。

刚进屋,于强就问了。

“怎么样?”

“没有阳市的信。”

于强轻咳了两声,黄彩荷习惯性的过去,帮着顺顺气。她跟他商量着,“要不,我写封信问问我姐,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月莺说跟贺家相看了,现在都回来好几天了,贺家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于强道:“该问问,可惜月莺没法去看看。”瞧这办的什么事。

黄彩荷叹了口气,“月莺的婚事成不成,还得指着我姐那家子人呢,这会可不好闹得太难看。”就算是月莺受了再大的委屈,现在也只能忍着。

再说,他们这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法子呢。

于强想了想,“要不,我们去看看?”

黄彩荷迟疑:“我们才去过,这次又拖家带口的去,只怕不好。”她低声说,“我们手上也没那么多口粮。”上次花了不少钱。

这次再去,得耽误不少天,得少赚多少工分啊。到了年底,只怕大队发的粮钱都不够过年的。

她忽然道:“要不,我自己去看看。”

于强沉默半响。

说道,“要不你带小的去?”

小的是指她们的小女儿,于月娥,才十岁,淘气得很,这会不知道是去外头打猪草去了,还是跟村里的孩子野去了。

明明个姑娘家,性格跟个男孩子似的。

就算他不去,也不可能让黄彩荷一个人去的。

要是走了怎么办?

没了黄彩荷,那杜家,那老黄家,谁会搭理他们于家人?

“小娥也太调皮了。”黄彩荷可不想带她。

管不住。

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跟她爸亲。

于强不说话了。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