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34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原来人在这呢。

范苗站在了杨同志的身后,语气有些小心:“我是,同志,有什么事吗?”

“你家里人在找你,知道吗?”民警同志说。

阳市那边的民警把小王抓起来了,范家人也在接受审讯,这边并没有得到消息。

这年头通讯落后,如果不是紧急的事,一般不会频繁的联系。

家人?

听到这两个字,范苗心里一颤,她望着民警,真诚说道,“我是来支援三线建设的,家里人很反对,我就自个来了。民警同志,您能不能不要把我的具体下落告诉他们,如果那边问起来,您就说我平安就行了。”

民警同志一愣,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范苗道:“我想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国家更好。”

虽然她的力量微不足道,虽然这可能是一句大话空话,但是她会努力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扎根,用自己的双手干活,养活自己,比在家里被逼着嫁人生孩子强。

“好,你家里那边要是再问,我会跟他们说的。”

民警同志点头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有自己不后悔就行。

一晃又是两天过去了。

阳市下雨了,寒潮来了,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多。

杜思苦到底是没穿那件桃红色的新毛衣,她把袖口短了一截的旧毛衣给穿上了,这毛衣领口也是磨损的,到底穿了几年啊?

好在机修厂的工作服厚实,扛风,她又是在车间工作,现在勉强不冷。

余凤敏已经去厂图书馆上班了。

图书馆里面书多,架子多,墙少,显得很空,这地方一空就漏风,在借处书坐久了,脚都是凉的。

余凤敏已经准备回家拿棉鞋了。

仓库那边好一些,这边的门成天都是关着的,不像图书馆,老有人进进出出。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袁秀红问杜思苦两人:“我下午要去趟邮局,你们有要寄的东西吗?”她要给爷爷寄毛衣。

杜思苦没有要寄的东西,也不知道上次给二哥寄去的东西,二哥收到了吗。

江原化工厂。

机修厂的几位同志没帮上忙,开始两天化工厂的人还热情了一下,后来就又有别的厂的技术工人过来,化工厂这边的同志就冷淡下来了。

宋良倒是习惯了

阮子柏似乎对化工厂的态度有些看法,当然了,他一向是扑克脸,就算是有看法从这张脸上也看不出来。

“机修厂的几位同志,能不能帮个忙?”化工厂的工人跑过来找他们。

很急。

“出了什么事?”阮子柏问。

“车间设备老化,厂里一直报修,没批下来,说耽误时间,”这位工人低声说,“刚才设备那边冒白烟了,我们同志已经去找领导了,我听说您们是机修厂的,能不能过去帮忙看看?”

机修厂的同志应该会是修机器的。

他们化工厂的机器一向是分厂维修的,分厂那边得到消息派人过来,只怕要来不及。

宋良往工人指的方向看去,那边果然冒着浓浓白烟。

“走。”

去看看。

阮子柏二话也说,也过去了,冒白烟的地方正是车间核心的地方。

“安全头盔呢?”

“我的给您。”

宋良跟阮子柏都分到了工人给的安头盔,他们进了车间,有其他工人领路,他们继续往里面走。

到了。

设备异常,中心区的分离泵出现了问题,得把阀门关了。

外头。

“厂领导来了吗?”

“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化工厂的人一边说一边等,又过了好一会,厂领导们终于过来了。

“怎么回事,车间不是报修了吗?”厂长问。

车间是报修了,但上面怕耽误生产,不给批。车间的机器三班倒的工作,这才出了问题。

车间主任抹着汗:“还没来得及修。”

这机器一停,生产效率就低了,这效率一低,工人的工资就降了,大家都不愿意。

总工往车间里面走,他去看看。

就在这时,车间里面的浓烟突然变少了,慢慢的,浓烟越来越少,车间内巨大的轰鸣声也停了下来。

“谁在里面?”厂领导问。

一时间安静无声,没人知道是什么情况。

有个工厂举起了手:“是阳市机修厂的同志,我看这边情况不好,就去请了他们过来。”

阳市机修厂,在外省名气不大。

而且跟化工厂比,机修厂不管是规模还是工厂占地都要小一些。

过了一会,被烟熏得乌黑的宋良跟阮子柏出来了。

两人咳得厉害。

过了好一会,才停下。

厂长刚从工人嘴里问出了机修厂同志的名字,正要上前感谢,有一个人抢先一步,那人上前握住了宋良的手:“宋良同志,阮子柏同志,这次的事多亏你们了。”

是化工厂的刘书记。

厂长沉下脸。

刘书记感谢他们,说了一堆掏心窝子的话,还要给立了功的两位同志接风,晚上请他们去家里吃饭,以示重视。

刘书记家。

“曼曼,等会你去食堂跟他们说一声,送点新鲜菜过来。”刘书记的夫人正在叮嘱儿媳妇去准备菜。

丈夫说晚上有客人来家里吃饭。

“妈,是有什么喜事吗?”孟曼轻声问。

“你爸请客,晚上会有几个年轻同志来家里吃饭。”刘书记的夫人看了一眼儿媳妇,“你在厨房里吃一点就行了。”

儿媳妇年轻漂亮,不好太招眼。

孟曼嗯了一声,没有反对。

晚上。

她看到了公公请的客人。

“小宋,小阮,这是我二儿子,这是他媳妇。”刘书记介绍着,“这位是机修厂的宋良同志,这位是阮子柏同志。”

刘书的二儿子叫刘瑞阳,生得高大英武,跟他身边的那个漂亮的媳妇很般配。

“爸,你从哪找的这两人,怎么把我都给比下去了。”刘瑞阳笑着打趣。

他身边的孟曼神情很不对,她的目光几乎全在宋良身上。

宋良!

他不是在铁钢厂吗!

怎么会在这?

孟曼几乎要失态。

宋良看到孟曼亦是一样,他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孟曼,他们一起在苏联留的学,回国后因为理念不合而分开,已经有两年没见了。

他知道孟曼结婚了,但是不知道她嫁给了化工厂书记的儿子。

“曼曼,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刘瑞阳察觉到了妻子的不对劲。

“可能是洋葱熏到眼睛了,”孟曼低下头,“我去厨房用清水洗一洗。”说着便往厨房走去。

宋良收回目光。

他耳边隐约听到孟曼当初说的话:“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学了这么多知识,不是为了去厨房给人当老妈子做饭的!以后啊,你想吃饭就自己做!”

真是物是人非。

转眼就进入了十一月。

红光县,小河支队。

前两天气温骤降,林杨那边被大风刮倒了几颗树,有好几户人家受了灾。杜二不放心,去了苏家。

苏皎月的母病了。

苏母身子骨一直不好,平常胃就不好,吃东西不多,每逢下雨,身上的关节就痛。这次的寒潮来得太猛,苏母就病倒了。

苏皎月这几天一直在家照顾母亲。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