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44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屋外的风从门缝吹进来,于月莺缩了缩身子,身上的被子薄了。

老家太远,要是寄被褥过来,那不知道得花多少钱。

于月莺想了想,决定还是明天下午厚着脸皮,看能不能让姨妈家匀一床厚被子出来。

杜家。

杜母听着屋外咆哮的风声,起来去每个屋子看了一遍,窗户都关上了,插栓挂得牢牢的。之后,她又去了西屋。

这个屋子现在堆满了东西,上下铺上的被褥都掀了,上面放满了东西,之前杜得敏放在院子里的桌椅,都被杜父搬到了这个屋子里,摞着放的。怎么说呢,现在这屋里是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压根就住了不人了。

这前这屋里的书桌移到老五现在住的屋了,老五现在住的是老三以前的屋,这屋现在只留了一个床,另一张床把床架拆开收起来了,还在屋里放着。

老五在那屋里住,书桌柜子都有,就是挤了些。

这两天下了雨,这家具不挪回屋怎么办呢?

真让东西泡坏了?

杜父杜母也不是浪费东西的人,再说了,杜得敏现在病还没好,杜父心里那关过意不去,有些事还是依了妹妹。

“也不知道明天下不下雨。”杜母忧心道,“老三去拖拉机厂说当临时工,这衣服被褥都薄了,要是明天不下雨,我给他送过去。”

要是下雨,怕被褥淋湿。

杜父问:“老四不也是没带厚被褥吗?”

杜母:“她是正式工,工资高,她会自己想办法的。”这老四又不往家里拿钱,再说了,老四是姑娘家,知道冷热。

杜父道:“天冷了,要是不下雨,你把老四的厚衣服收拾一下,给送过去。”

老四还是姑娘家呢,冻着不好。

杜母应了一声。

脑子里想了半天,也只想到了老四在衣柜里的一件穿了四年旧袄子,那件衣服放哪了?今年夏天也没拿出来晒吧。

不知道有没有味。

老五的衣服都在衣柜里,一个是前年做的厚衣服,是一个去年杜奶奶给买的新棉服,衣服多,有得穿。

老大在部队,不用操心。

老二那边说是寄了老杜的去年发的绿色大棉服过去,新衣服不会冷的。

“老大媳妇明年要生孩子,咱们得攒点钱,到时候去那边看看孙子。”杜母叮嘱杜父,“得敏要打针让她自己出钱,她那工资她自个花,未必没存下。”

老杜的工资可是一家子用。

说到工资,杜母心里又觉得老四没良心。

这上班领钱了,一分都不往家里拿,白养这么大了。

杜父:“先看看吧,要是得敏再病下去,得去医院瞧瞧了。”

“瞧什么啊,那个叫大程的带她去打针了。”杜母道,“这两天一到中午就过来,还给送吃的呢。”

热乎得很。

杜父眉头一皱:“你可别瞎想,这小郭才去农场没两个月吧,把嘴闭紧点,这事不能乱说的。”

杜母哼了一声,“知道了。”

走着瞧好了。

看是她瞎说,还是真有其事。

次日。

杜母去了老五的屋,原本西屋的柜子搬到这边来了,她翻了半天,终于把老四以前的那件洗得褪色的旧袄子给找了同来了,原先是蓝色的,现在蓝色快褪完了,袖口、胳膊肘还有领口缝了好几个补丁。

“妈,这不是四姐穿了小了的衣服吗?”老五问。

早就不要了。

“小了把袖口加长一点吧。”杜母随口说道,很快她就想起来老四工作了,便把衣服往旁边一扔,“算了,老四现在有工资,能自己买衣服了。”

这破衣服,也没什么好送的。

这衣服里的棉都结成一团了,还是拆了做棉鞋吧。

杜母又把旧袄子捡起来,准备拆线。

她瞧了眼外头的天,虽然没下雨了,还是阴沉沉的。老三的那件棉衣(用杜老爷子的衣服拆的)还没做好,等过几天做好了,天晴一些,跟被褥一块送过去吧。

老五翻出了自己的一件八成新的袄子,“妈,这件衣服我穿大了,给我姐送过去吧。”

“你姐长个了,穿这个衣服小了,你自个穿,回头我……”杜母想了半天,“你大哥不是买了毛线吗,我给你姐织一件。”

老五听到这话,才把衣服收回去。

正说着,就看到一个穿戴整齐的人穿着雨衣出门了。

是杜得敏。

她病好了,今天回去上班。

杜母走到门口,瞧了好几眼,这小姑子真是转性了,这次真生了病竟然还去上班了。以前,天一冷,没病都要请上好几天假,不去上班的。

机修厂,技术科。

宋良把轻量柴油机的设计方案交给了彭科长。

彭科长看到设计方案,二话不说,回到座位坐了下来,开始仔细看这里面的总体结构,燃烧系统。

一边年一边想着可行性。

最后地看到曲柄连杆机构,三环结构?

宋良在旁边安静的等着。

过了很久。

办公室外头传来了敲门声,“请问宋良同志在吗?”

彭科长把门从设计方案中抬起来,示意宋良去开门。

宋良站起来,去开了门。

门外站着传达室的同志,“宋同志,化工厂那边昨天来了电话,说你们出差回来了,给他们回个电话,像是有急事。”

今天早上化工厂那边又来电话催了。

传达室的人就不明白了,至于这么急吗,这电话费不是钱啊?

也不知道省着点用。

宋良思考了片刻,化工厂可能是发现了那两封信。

没事。

那上面的字迹跟他现在的字完全不一样,正好这边扫盲班要弄个字贴集,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字了。

就算化工厂那边派人来查,也查不出来。

“小光,小宋这边有点事,他晚点再过去,你找其他人吧。”彭科长说道。

传达室的小光立刻就答应了,他从技术科出来,去了三车间,找阮同志去了。

彭科长让宋良关上门,问道:“你去化工厂没做什么引人注意的事吧?”

宋良:“没有。”

就很普通。

除了,那两封信。不是他好大喜功,而是苏式反应釜的问题不解决,化工厂就会一直有损失,这浪费的是国家的经费。

宋良实在是没忍住,才帮了个小忙。

“小宋,真没有吗?”彭科长不放心。

宋良想了一下:“倒是有一件。”

彭科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知道你会俄文了?”

宋良摇头:“不是,化工厂当时有个车间出事了,里面的工人过来找我们帮忙……”他把当时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

“这事是阮同志跟我一起去的,后来化工厂的刘书记因为这事还请我们吃了饭。”

至于他的私事,就不必多说了。

彭科长放心了,还夸道:“这事你们办得好,咱们机修厂抢救机器是应该的。”说完彭科长还笑了,这下化工厂的人对他们机修厂刮目相看了吧。

传达室 。

阮子柏刚到,就听到电话响了。

小光同志赶紧去接,“化工厂的,阮同志,给你。”化工厂还真是财大气粗,今天一天都来两回电话了。

阮子柏上前,接了电话,“信?您说是口信吗,真不好意思,当时我们机修厂这边出点了急事,让我们回去。我们走时没来得及留口信。”

另一边。

化工厂的车间主任听到这话,眉头紧皱,这位阮同志不知道什么信,难道不是他?

厂长办公室。

彭科长带着宋良过来有一会了。

厂长似乎在打电话,打了有一会了。

彭科长两人又等了一会,厂长才让两人进去。

“厂长,我们跟拖拉机厂合作的轻量柴油机,小宋同志设计出来了。”彭科长赶紧把宋良的设计方案递了过去。

厂长笑容满面,显然是心情不错,他接过方案,翻了一遍,然后放到一边。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