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到中午。
化工厂的人才在食堂见到了去机修厂的几位同志,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怎么少了一个?”
“宋同志!”有人想起来了。
“宋同志昨天出差去了。”
杜思苦跟袁秀红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化工厂的几位同志,领队的是个年纪大的,其他的同志都很年轻。
小赖领着他们去了边上的大桌子,这是小赖提前跟食堂的人说的,弄个大方桌,上面摆了圆桌面,下面摆了四张长椅子。
菜是早就准备着的,荤素都有。
杜思苦这边远远的就闻着香了,这是排骨汤?
袁秀红侧头瞧了一眼,离得远,看不清桌上有什么菜,只知道摆了大半桌子,那边好像还上了酒。
袁秀红皱了皱眉,她不喜欢酒味。
“思苦,我们吃完赶紧走吧。”袁秀红道。
“嗯。”
杜思苦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她等会要去趟图书馆 ,查一查资料。最近下雨,拖拉机培训班上不了课 ,她决定把拖拉机故障的修理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来,让人一看就懂的。
当然,这内容肯定是总结过她以前的经验以及一些私货。
比如,若干年后拖拉机往哪个方向发展。
等把拖拉机的小本子写出来,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她就去总务那边跟顾主任说一说,看不能印个十本,发给来学习的同志。
正想着。
拖拉机班的学生文佳玉过来了,她脸上笑盈盈的,“杜同志。”她从口袋里抓了一把喜糖放到杜思苦的手里。
然后又抓了一把放到袁秀红的手里,“下个月我结婚,有空过来喝喜酒啊。”
“恭喜啊,到时候一定去。”杜思苦笑着问,“在哪办?”
“就在咱们食堂,请几个相熟的朋友同事。”文佳玉眉眼弯弯,很是开心。
包海平的家里人特别好,一家人相亲相爱,她觉得要是嫁到这样的家里,日子应该不坏。
“几号?”
“12月5号。”文佳玉笑着。
文佳玉才说了一会话,就有人喊她了,她跟杜思苦说了一声就过去了。
真好。
杜思苦由衷的为文佳玉高兴,这样努力生活踏实过日子的人,谁不喜欢?
外头。
余凤敏把织好的围巾挂到了朱安的脖子上,这长度正好。
“这是哪买的?”朱安喜滋滋的问。
“我织的!”余凤敏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朱安笑得格外开心,他从背后拿出了一封信,放到了余凤敏的手上。
余凤敏拆信的时候,他脸都红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杜思苦的毛衣终于在一周后织好了,也穿到了身上。她织的是大版的毛衣,袖口跟下摆是收紧的。
虽然是平针,但是看着挺不一样的。
杜思苦套毛衣的时候,余凤敏就在旁边看了又看,“你这衣服,怎么跟我们织的不一样?”
杜思苦脱下毛衣,“你试试?”
余凤敏就把外套跟自己的新毛衣脱下了,然后把杜思苦的毛衣穿在了身上,这一穿,她就发现哪不一样了。
“你这袖子好舒服。”
余凤敏毛衣的袖子都是紧紧的贴在手上的,穿衣服的时候还要拉一下扯一下,有时候手臂那里没穿好,就难受。
杜思苦:“就是织大一个号。”
多用点毛线。
余凤敏爱不释手,可想着杜思苦就这么一件新衣服,终于是把毛衣脱了下来,还给杜思苦。之后,她还拿了纸跟笔出来,把杜思苦织的针数记下来,回头拿给她姐,让她姐把她的新毛衣织大一点。
当天晚上,余凤敏就回家了。
又过几天,余凤敏就穿上了跟杜思苦一样宽松款式的毛衣,可舒服了。
她还去宿舍串门了。
给大家看。
要不是天冷,毛衣透风,她都想穿到外头去,炫耀炫耀。
又过了几天,转眼就到了十五号。
早上十一点多的时候,保卫科的同志过来找杜思苦,“杜同志,你妈来了。”在机修厂门口非说有急事要找杜思苦。
急事?
又有什么急事?
杜思苦回了趟宿舍 ,拿着袁秀红新做好的膏药贴去了机修厂大门口,这个她准备让她妈带回去,给杜奶奶用。
杜母等了半天,可算是等到杜思苦了。
“老四,家里有大事!”杜母急急道,“你得回家一趟了!”
杜思苦心里一噔:“什么大事?”
莫不是杜奶奶没了?
不会这么快吧,一年没两个老人,这有点……
“你小姑要结婚了!”
什么!
小姑,要结婚?
杜思苦傻眼了,“这不是才离吗?”应该不是复婚,前姑夫远在偏僻的农场呢,小姑也不像是能吃苦的。
杜母:“可不是嘛。”
她来找杜思苦是有事,“你什么时候回家,跟新姑夫一块吃个饭?”
杜思苦:“没这必要吧。”
杜母:“你小姑子说家里人少,让大伙都回去,热闹热闹。”
第101章 101
……
“爷爷是上个月走的吧。”杜思苦问。
到如今才一个月多月吧, 小姑这就要结婚,合适吗?
杜母道:“你小姑说查了,百天后就能结婚。”她倒是愿意小姑子嫁出去, 这嫁了人以后就不用一块挤着住了。
杜思苦:“我爸跟奶奶那边怎么说?”
“你奶奶发了一通脾气,还跟你小姑吵了一架, ”杜母直摇头,“你爸有些不高兴, 我去劝劝就好了。”
杜思苦这会看出杜母的立场了, 她妈巴不得小姑嫁出去呢。
杜思苦:“定了什么日子?”问的是吃饭时间。
“19号,说是个好日子。”杜母说完, 往机修厂里头瞧,“这都中午了,还没吃饭呢。”又看看杜思苦。
杜思苦看着杜母老了一些的脸, 到底是心软了,“去外头馆子吃吧。”
杜母听着这话, 高兴了。
老四管饭就行, 不管是机修厂食堂里头,还是外头馆子。
杜思苦回去跟保卫科的同志说了一声, 这才带着杜母走了一长段路,去了外头的一个国营小馆子, 别看店大小,人可不少。
这家饭馆是她听余凤敏说的, 味特别好,价格还公道。
杜母要了一个回锅肉,杜思苦点了一个青椒鸡蛋, 杜母说天冷, 挑来挑去, 又点了一个鱼汤。她觉得要是吃不完,可以打包带回去。
反正是老四花钱。
等上菜的时候,杜母跟杜思苦说起了家里的事。
“你三哥现在在拖拉机厂工作呢,”杜母说到这事,脸上都透着喜意,“虽然只是临时工,但是那边福利好,要是抓着机会还是能转正的。”
三哥入职了?
杜思苦心里一松,三哥工作这事她知道得比杜母多,三哥既然能进拖拉机厂并成功留下,那就是正式工。
毕竟二叔走了门路的。
又听杜母说:“你小姑这工作啊,”杜母叹着气,把杜得敏是怎么折腾的一股脑的说了,明明老杜都跟老厂长说好了,结果呢,这小姑子自个去瞎折腾,还嫌家里不帮忙。
还要怎么帮?
杜思苦听了后,问:“你说的这位新姑父知道小姑的情况吗?”
“知道!他哪能不知道啊,”杜母喋喋不休,“上回,那会你爷爷还在的时候,家里不是遭了贼吗,就是你新姑父的弟弟偷的。”
杜得敏从冰棒厂搬回来的时候,就是兄弟俩帮着搬东西的,杜母亲眼瞧见的。
杜思苦皱眉道:“这样的人家,还要跟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