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杜思苦:“做好了。”
她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趁着天还亮,我们安到货车上试试。”看尺寸合不合适,要是不合适,还要再调整。
旁边。
王老修好了车,跟刘队长说:“你上去试试,看引擎还有没有杂音。”
刘队长拉开车门,拉着门把踩上蹬车踏板,他进了驾驶室,熟练的启动着货车。咦,这引擎声真跟以前不一样了!
杂音少了,不像老牛喘气了。
“王老,这车好了!”
王老露出笑脸,背着手,“行了,好了就好。”年纪大了,饿不得,该回去吃饭了。
他背着手走了。
小何提着工具箱跟在后面,“师傅,这货车您也会修?以前没听您说过啊!”
另一边,何主任带着杜思苦他们过来了,“刘队长,你要的东西做好了!”
这么快!
下午何主任还说这东西不好做,得强加强固,说不定明天才能做好。
没想到,现在就把东西做好带来了。
刘队长对机修厂有些刮目相看。
这边的工人同志做事效率可真高啊!
刘队长下了大货车,他看到了杜思苦他们带来的防滑链。
“刘队长,你们这是特制版的,不好安装,您过来,我安给您看,”杜思苦往轻胎边走,忽然又问,“车熄火了吧。”
可别等会滑了。
“熄了,钥匙抽出来了。”刘队长给杜思苦看手里的钥匙。
杜思苦放心了。
开始安装防滑链,她一边安一边跟刘队长讲解,“要是在半路上,这边松动了,你要下车检查一下,把这个扣紧一些……”
第一个是杜思苦自己安装的。
第二个她就让刘队长来试来安装,一开始很慢,但是呢,杜思苦他们也不急,就帮着一起安。
反正,这非得让刘队长自己会上手了才行。
这东西只有极端天气跟步好走的山路才用得上,这事刘队长必须学会。
等四个轮子都安好,天已经黑了。
除了何主任,其他的工人已经走了,他们留在这没用,先去食堂吃饭了。
晚上。
何主任请刘队长去食堂吃饭,叮嘱过了,有小炒,小杜自然要跟着一块去。
刘队长今天晚上不走,就在机修厂的招待所休息,明天他还要试试防滑链的效果呢。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的晚饭比前一阵丰盛了些,杜父前些天把工资交给了杜母,这几天饭桌上多了一道鸡蛋汤。
杜母还买了些火腿肠,是朱婶那边的路子,便宜的。
杜父回到家,看杜母换了衣服,穿的不是过冬的袄子,“你怎么穿的外套?”这外套虽然看着厚,但是不夹棉花啊。
杜母瞧了眼坐在桌边的两个孩子,“老杜,进屋,我有事跟你说。”
她带着杜父回了屋。
“怎么了?”
“于强死了。”杜母说,“上回医院出来后,他就带着小的回了老家,今天那小的来了,说人是12月月头没的,病死的。”
杜母心情不太好。
虽然跟于家交情一般,但是这人没了,她这难免有些难受。
杜父没想到会这么突然,“那现在是怎么办?”
总不会把小的接到家里养吧。
这,他不同意。
家里本来就人多,事多,这姓小的丫头不招人喜欢,养一阵让那孩子有个去处,在杜家过渡一下,他没意见。
但是养大成人,杜父是不愿意的。
养一个孩子费心费力的,更别说他现在家里负担重。
“我是想着,明天去趟娘家,把这事跟我妹子说一说,看她是什么个想法。”杜母叹了口气。
杜父:“怎么不把孩子带过去?”
直接把于家那个小的送到黄彩荷那边去不就行了吗。
“那孩子脾气大得很。”杜母把白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我看她瘦得不成样子,给她倒红糖水喝,她倒好,连糖水带杯子砸到我身上。我估摸着,那孩子只怕把她爸的死都算一半到我头上了……”
杜母是不想再养白眼狼了。
她又不是傻。
杜父听后,面色不好看,“这一家子人怎么好赖不分。”
正说着。
外头传来老五的声音,“爸,妈,三哥回来了!”
老三回来了!
杜母一听,喜气洋洋的拉开门,去了外头。
一瞧,还真是老三回来了,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老三,你这是休假了?”她过来就拿起老三带的那一包东西,“我拿屋去放着。”
“妈,这是是给老五的,是红布。”杜老三说完,又抽了一个出来,“这是个老四的。”是件袄子。
他又拿了一个,“妈,这是给您的。”
是把梳子,杜母的梳子都缺了好几根齿。
他还给杜奶奶带了糕点,奶奶胃口不好,兴许这甜东西能吃两口。
剩下的都是拖拉机厂发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吃的用的都有。
“老三,你工资才多少,就买这些东西,还有生活费吗?”杜母心疼老三乱花钱,给老五卖东西就摆了,怎么连老四的都有。
“老四都工作了,有工资,你给她买什么东西。”杜母说着,就要把老四的东西拿过来瞧。
“老四去厂里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厚被褥跟厚袄子都没有,”杜老三把老四的礼物拿了过来,“这是给她的,您就甭管了。”
杜母叨叨咕咕。
屋里,杜奶奶的声音传来:“谁回来了?”
“奶奶,是我。”杜老三把糕点找出来,提着往杜奶奶的屋里走,另一只手则是拿着给老四的礼物。
老四的这份,明天送到机修厂好了。
“奶奶,这是绿豆糕,很软的,您要是吃不下饭,吃两口这个。”
外头。
杜母去了厨房,把藏起来的火腿肠拿了出来,又炒了一个青椒火腿肠,这是给老三炒的。还是老三懂事,发了工资就知道买东西回来孝敬他们。
本来杜母还说明天去娘家的,这下要推迟了。
还是儿子更重要 。
第125章 125
……
铁路食堂。
于月莺去忙完去找了朱婶, “婶子,我妹子来了,想在宿舍住几天。”食堂宿舍只给员工住, 要亲戚过来,是要说一声的。
朱婶点头:“那就住吧, 不过,这边有规定, 不能住太久。”
又叮嘱, “食堂跟仓库挨着,里头的东西可不能乱拿。”要是拿了, 可就不是开除的事了。
于月莺道:“我知道的。”
她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把自己父亲去世的事跟朱婶说,本来她家里条件就不好, 这父亲一死,要是找不着母亲, 她就要一直带着妹妹这个拖油瓶。
这样重的负担, 她实在是不想让卫家人知道。
“现在天冷,”朱婶道, “不要怕费煤,多烧些热水用。”老卫就是煤厂的, 她这边可以拿到便宜煤。还有那些烧蜂窝煤跟煤球剩的煤渣,有时候都是可以直接拖过来的。
“婶子, 我知道的。”于月莺温顺道。
这段时间,于月莺干活都麻利了,眼里也有活了, 有进步。
对于这一点, 朱婶还是满意的。
晚上八点多。
于月莺回到食堂后面的宿舍, 于月娥冷冰冰的屋子里坐着,也没生火,也不敢去窝到被子里取暖,她衣服脏。
于月莺一进来就瞧到了这副可怜样。
“要是早上你在姨妈家是这副样,也不至于被赶回来。”于月莺没几句好话,“你这衣服都快臭了,外头有柴火,有煤,你明天自己烧热水把衣服洗干净。”
“我没换洗的衣服。”
于月娥心里还是怕于月莺,白天那三巴掌下来,到这会她的脸还是肿的。
没衣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