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机修厂。
包副厂长要的两张弹簧床垫做好了。
这次的弹簧床垫都是厂里提供的材料,杜思苦直接用的海锦,就没用椰棕。两张床垫,一张海锦铺得多一些,软一些。另一张海锦铺得少一些,就硬一些。
“副厂长,您试试?”杜思苦揉了揉眼睛,这几天床垫倒是容易做,就是设计方案,熬了两天。之前交上去的普通方案厂长不太满意,要新东西!
赶了两天稿,总算是又弄出来了。
等会杜思苦还要去厂长办公室一趟。
包副厂长坐下、躺着都试了试,他喜欢稍硬一些的弹簧床垫,“这软的,真有人喜欢吗?”
杜思苦:“女同志喜欢软床垫一些,”她是这样说的,“带孩子,干家务,特别费腰,这软一些的床垫躺着腰舒服一些。”
生过孩子的女人好像都会腰疼。
包副厂长点点头。
这是,过关了?!
杜思苦可算是松了口气,“副厂长,那床垫这边就交给您了。”
包副厂长道:“小杜,你去忙你的吧。”他看到杜思苦手里那厚厚的文件袋了,他猜应该是改版的床垫设计图。
第一版设计方案他见过,他是觉得没问题的,可是厂长不满意。
“那我走了。”
杜思苦离开副厂长这边后,就去了厂长办公室。
“杜同志,今天里面没客人,厂长说了,您来就说直接进去吧。”厂长办公室这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杜思苦上前敲了门。
“进来。”厂长在里头。
杜思苦进去,把改好的第二版设计方案交给了厂长。上回她交上去的那版,其实挺好的,没什么问题。
可厂长说跟外国的东西一样,不新鲜。
当时厂长还给了她一些中译过来的外国杂志,“这东西有市场!”这是厂长研究外国杂志得出的方案。
想要赚外汇,杜思苦交上来的这个设计方案远远不够。
“他们机修厂造的床垫,要比杂志上的强!”
厂长听顾主任跟禇老说过,小杜同志潜力很大,抗压能力很强,只要上强度,就一定能得到他们想的方案。
所以,厂长毫不客气的把第一稿给打回去了。
现在第二稿交上来了。
厂长瞧了杜思苦一眼,“这挺快的啊。”没糊弄吧。
杜思苦指着自己的脸:“天天加班呢,您看我这脸。”黑眼圈都出来了。
厂长开始看稿子。
‘人体工学’这东西他没看懂,不过不要紧,他都不懂,别人更就不懂了。要是人人都看得懂,那不都学去了吗。
这次的设计方案,杜思苦写得很详细。
必须写清楚。
不然厂长会在这里一个一个的问。她做过三个床垫了,现在对这于步骤是相当熟了,其中的工艺的难点在如她也是一清二楚。
厂长瞧了两遍,上面写着人体工学是根据人体骨骼结构、肌肉分布什么的进行研究,写得神乎其神。
“小杜啊,这玩意能做出来吗?”厂长问。
杜思苦:“能。”
厂长看着杜思苦如此笃定,也放了心,“那明年咱们这第二稿上面的人体工学床垫能做出来吗?”
或许拿这个当卖点,才能打开国外的销路。
越稀罕、越贵的东西,才有人要。
杜思苦:“厂长,这个人体工学得分析不同身体部位在睡眠时的压力分布情况,才能知道怎么做。”
当然了,现在没人搞这个,她把这个拿出来,就是一个卖点而已。
做是能做的,但是肯定不如后面那么精确。
这听着挺复杂。
厂长问:“这在怎么研究呢?”
杜思苦其实想过一个法子,“我觉得可以让厂卫生所的袁秀红医生过来帮忙。”中医,尤其是厉害的老中医,肯定知道怎么睡最舒服。
也知道人体脉络的分布。
这比用机器省钱多了。
“卫生所的小袁?”厂长瞧了瞧杜思苦,“靠她一个人?”
杜思苦:“要是多一些医生那更好,”她补充,“最好是中医,有真本事的老中医。”
厂长琢磨了一下,“你接着说。”
杜思苦道:“弹簧咱们肯定不能只靠手工做,咱们厂需要一个能加工弹簧的机器。”这样效率才会提高。
“厂长,这做弹簧的机器外头有卖的吗?”她问。
厂长叹了口气,“少得很。”
不过也有法子,“这事我先想想办法。”
那太好了。
杜思苦就怕厂长说咱们厂自个研究弹簧机床,那这事又麻烦了。
又得花时间。
“小杜,这些天你辛苦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厂长说,“休两天,之后休息好了再回来工作。”
机器连轴转也要坏的,像小杜同志这样年轻又有想法的人才,可得仔细着用。
“谢谢厂长!”
两天假!
杜思苦喜滋滋的走了。
她走之后。
厂长叫了下属过来:“技术科的那个宋良回来了吗?”
“还没呢,还在拖拉机厂。”
“你让技术科的小彭过去把这位宋良同志接回来。”宋良是留过洋的,学的就是机械相关研究。
这会机修厂正是缺人的时候,厂长得把人要回来。
还有这弹簧机器,得做两手准备,一是去外头借,二是自个厂里用废机床改造,要是改造的话,像禇老肯定是少不了了,厂里需要他们的技术。像小杜跟宋良这样的年轻人更是要的,只有年轻人的脑子才能更好的改造使用机器。
当天下午。
机修厂技术科的彭科长就去了拖拉机厂,想把宋良同志要回来。可那边不放人,不仅拖拉机厂没放人,过去那边帮忙的钢铁厂的同志也是不愿意让宋良同志走。
宋良是他们机修厂的同志,怎么能扣着不放呢?
彭科长直接问宋良:“你是什么想法?”
宋良:“我想回去。”
这边任务太重,工作量太大,他想回机修厂歇两天。
他是愿意回去的。
彭科长:“你们听,宋良同志也是愿意跟我走的。”
可惜,这是拖拉机厂的地盘,彭科长势单力薄,压根就带不走人。
拖拉机厂保卫科的同志可不是吃素的。
机修厂。
厂长第二天出差去了,机修厂里的重大事务都临时交给了阮副厂长。阮副厂长突然接手厂长这边的事,有些忙乱。
彭科长的电话是第二天才传到他这里的。
一个技术科的副科长都接不回来?
阮副厂长就纳了闷了,这宋良同志还真是抢手。
他把宋良的资料调过来特意看了一下,这小伙子去年评过优秀员工的,进厂不到半年,就升了技术科的副科长,这长职够快的啊。
后来,阮副厂长跟拖拉机厂的厂长协调,终于在一周后,把宋良同志调回来了。
机修厂卫生所突然接到了厂里的正式文件:在把厂卫生所扩建成厂卫生院。
要招人!
向医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回他去找厂长的时候,厂长还说是谣传呢。
怎么才过了个年,这正式文件就下来了!
还说要招人!
不限年纪,在招有本事的人!上面还强调了要让厂卫生所的袁秀红医生负责招人的若干事宜。
“小袁,小袁,你快过来!”
“向医生,怎么了?”
“咱们卫生所要扩建了!”要变成卫生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