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杜父带着肖虎山来到了拖拉机厂。
杜思苦过来了。
“你收拾收拾东西,跟我回家。”杜父不多说,他手里拿着一根从路上捡的粗棍子,要是杜思苦敢说半个不字,这棍子就要派上用场了。
“好。”
杜思苦同意了,“那你等一会,我回去收拾行李。”说着,便去了单人宿舍。
杜父没想到杜思苦这次答应得这么快,心里还生起了疑惑。
难道老四知道她不答应就要挨揍了?
杜思苦刚走,何平主任就带着陈队长过来了,“你是小杜同志的父亲吧,是这么回事,小杜同志现在在我们拖拉机厂工作。我听机修厂那边说了,你要给她请一个月的长假?”
杜父:“对。”
何平主任:“这只怕不行。”
为什么?
凭什么!
第157章 157
……
杜父看向肖虎山。
陈队长上前, 对肖虎山道,“这位同志,借一步说话。”
肖虎山跟陈队长走了。
过了一会, 肖虎山回来了,他沉着脸对杜父道:“这边厂里最多批五天假, 多了就不行了。”杜父是借的他的势,才能把老四‘带’回家。
但是, 拖拉机厂这边的任务可比杜家老小的身体重要多了。
杜父眉头紧锁:“小肖, 我家里的情况……”老四只在家呆五天,这只怕不够啊。
肖虎山:“杜哥, 老四这边工作确实离不了人。你家里的情况,那只能克服克服了。”病了,又不是马上要死了。
杜思苦收拾好东西回来的时候, 这边已经谈妥了,给杜思苦五天假, 五天后就得回来。要是杜家长辈的情况实在是不好, 不行肖虎山出面,把杜家其他两个下乡的孩子叫回来一个, 帮着照顾家里。
杜父一听就把老三或老五找回来,便答应了。
“五天?”杜思苦听到假期有点意外, 之前机修厂那边还说她爸给她‘硬’要了一个月的长假呢。现在经过拖拉机厂的‘协商’,变成五天了?
看来, 拖拉机厂这边确实更厉害一些。
陈队长他们出去,走到拖拉机外头时,他绕了一脚, 站到杜思苦身边, “登记表上你留的家庭地址没错吧。”
“没错。”杜思苦道。
陈队长点头:“五天后, 我去接你。”
杜思苦闻言,眼前一亮。
这可太好了。
“陈队长,麻烦你了。”她刚才还在琢磨到了五天,家里不放人怎么办。现在有陈队长这句话,她可以放心的休息五天了。
很快,杜思苦就跟杜父他们走了。
“老四,你在厂里干得怎么样?”肖虎山对杜思苦的态度挺好。
“还不错,有师傅带我,每天都有基础练习。”杜思苦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稍微说了一下,当然,说的是在机修厂的。
拖拉机厂这边有的些事是保密的。
肖虎山顺手把杜思苦的行李接到手上,帮忙提着。
到了公交车站。
这这的车半小时一趟,并不好等。
“你妈病了,等晚上回去她要是再不好,明天送就送到医院去,打打针。”肖虎山告诉杜思苦,“你奶奶那是老毛病了,前些天我还看到她走到厂卫生所了,估计没什么大事,你不要担心。”
杜思苦点点头:“肖叔,我知道的。”
杜父冷脸站在一边。
肖虎山瞧了眼,说道:“杜哥,老四在工作上有天份,也有本事,不该被困在家里。”他想了想道,“其实,你家的情况还有一个办法,你这年纪也不小了,这工作可以让老二或者老三顶班,让他们回来,到时候你也闲了,家里的事就不用外人操心了。”
杜父也是快六十的人了。
退下来正好给年轻人腾地方。
“这铁路的工作,他们也不会啊。”杜父低语。
“不会可以学嘛,谁生下来就会了?”肖虎山说。
反正,他的话就说到这,杜父能不能听进去,他是管不了的。只不过,下次杜父再想借他强压老四辞职工作回来,照顾家里。
那是不能了。
肖虎山还有句话没说,要是老五在外头上班,杜家人会押着老五回来照顾长辈吗?
谁都明白不会。
一样的情况,放到其他三个儿子身上,会让他们辞去工作回来吗?
不会。
公交车到了。
三人上了公交车,这会下午三点多,车上人不多,后面几排有座位。
肖虎山比杜父他们先下的车,
肖虎山本来就只请了半天假,现在事情弄到下午,等会他还要回去把请假条补上,他比杜父他们提前下的车。
新镇,红日大队。
分到这边的一共有三个知青,都是男知青,大队长一看,这倒好办了。这次知青下乡太突然了,他们这边压根就没有建知青点。
不过既然是分了三个男的过来,那就看看谁家有空屋子,先安置下来。
男知青放哪都没事。
要是女知青,那就麻烦了。
大队长跟三人说道:“你们先去这边的村派出所把户口给办了,之后才能在咱们大队落户,要是缺什么资料,就到大队部去办。”
大队长说完又跟他们确认了一下名字。
“你们介绍一下。”
“杜全,21岁,原来是拖拉机厂的。”杜老三先说了。
大队长多瞧了他两眼,拖拉机厂的!
“柴建明,23岁。”这人高高壮壮的,长脸,只说了姓名跟年纪,别的都没说。他没法说,他之前是待业青年,没工作。
他转头问杜老三:“你是拖拉机厂的,算是工人吧,怎么会下乡?”
这不对啊。
杜老三道:“我下头有两个妹妹,家里还有一个下乡名额,总不能让她们去吧。”
“你工作呢,给谁顶了?”柴建明又问。
拖拉机厂可是个好工作啊,工资又高待遇又好,年底还有一堆的分红呢,就是不好进,有学历要求。
柴建明待业的这几年,各个大厂小厂都跑遍了,唉,就是进不去啊。
“没顶,我辞工了。”杜老三道。
柴建明一副看傻子似的看杜老三。
这么好的工作,就辞了?
“没卖?”
这卖了之后跟厂里说让人接班,这多好的事。
杜老三摇头。
大队长听了也是一脸可惜。
另外一个人出声,“我叫吕欣荣,22岁。”这人长得白净,还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
他脸色不太好。
大队长道:“你们来得急,我们这边还没有知青点,这样吧,等会我带你们去老乡家里,先借住一晚。等明天你们去把户口迁过来,我们这边开会商量看是怎么安排。”
找个能住人的老房子,修整一下,挂个知青点的牌子就行。
红日大队是有电的,但是这边限电。
电压不稳定。
除了大队部跟几户村民家之外,其他人家是没有通电的,通电要花钱的,还在交电费,他们舍不得。
大队长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老乡家里,这位老乡家只有二口人,一个爷爷,一个孙子,孙子叫朱家宝,二十岁,跟知青们差不多大。
他家人少,屋子大。
这家人是朱队长的本家亲戚。
“叔,咱们大队来了三个知青,没地方住,您这边屋子宽敞,能在这边借住一宿吗?”朱大队长乐呵呵的打着招呼。
“人在哪呢,我瞧瞧。”朱爷爷年纪大,背驼了,不过人还是很精神的。
大队长把三个知青叫了过来。
朱爷爷瞧了,都是面善的长相,他点点头:“可以。”
阳市,杜家。
杜思苦回家后,杜母这病就好了大半。
“老四,家里有衣服有四天没洗了,你去把衣服泡上。等会泡完衣服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杜母指使着,“你上了班,有工资,这菜你也是要吃的,这菜钱你就出一点。我这几天看病买药花了不少,家里也没什么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