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128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江夏摇了摇头:“暂时我想做也做不了太多,这个是油炸的,很费油,而且还要其他调味料,盐,糖,芝麻也要,像糖和芝麻都很贵。而且特别费劲儿!做起来很麻烦!”

侯爷又拿了一条吃:“我想办法给你弄点票,你多做一点。这小鱼仔你卖多少钱一斤?”

江夏:“这个有点贵,因为成本高,小鱼仔五块一斤,小黄鱼七块一斤,杂鱼仔便宜点三块五一斤。”

江夏比预算价格报高了五毛钱,给对方议价的空间。

结果,侯爷想到这些都是鱼干做的成本就比新鲜的鱼翻了一倍以上,然后又要油,又要芝麻,还要其他酱料,算下来这个价格也算合理,不是很高。

他直接道:“可以,你大量做,你做多少,我收多少,多做一点。”

江夏笑道:“真的多做不了,我没油票买油,买芝麻了。”

谁都知道做生意量大更赚钱,可是现在条件有限,量大不了。

“我想办法给你弄!”侯爷又指了指蛇皮袋的鱼干:“都是金鲳鱼鱼干?”

江夏:“不是,有好几种鱼干,有三百七十三斤红杉鱼干,有一百四十六斤巴浪鱼干,剥皮鱼干有两百二十五斤,虾米五十六斤,小鱿鱼干六十三斤,小章鱼干五十六斤,还有大金蚝一百斤。”

之前晒的生蚝,如果不是中秋节快到,江夏也不会拿出来卖,等过年再卖,但是中秋节快到了,可以先拿一百斤试试水,要是好卖,再去海岛多撬一些,过年卖。

反正那片海域,包括那个海岛他们已经申请承包下来了。

“行,我都收了,我看看这些鱼干……”

最后江夏留下了给张馥妍和江冬送的鱼干和小鱼仔,所有货都卖给了侯爷。

红杉鱼干,侯爷见晒得足干,大小匀称又去了头,收两块七毛一斤,巴浪鱼干收一块三毛五分一斤,剥皮鱼干收两块一斤,大小不一的虾米收三元一斤,小鱿鱼干收两块二毛一斤,小章鱼干收两块五毛一斤,大金蚝收三块八毛一斤,全部鱼干加起来一共卖了两千四百八十块零八毛!

然后那六大坛小鱼仔,小黄鱼和小杂鱼,除掉坛重三个味的小鱼仔一共一百六十八斤,香辣小黄鱼五十七斤,香辣小杂鱼一百二十七斤,六坛一共卖了一千六百八十三块五毛。

几个坛子到时候再归还。

这一次全部加起来卖了四千一百六十四点三元。

但是江夏收鱼干也是花了不少钱的,她算了一下倒卖鱼干赚了一百七十五元左右,两百块不到。

不过因为收来的杂鱼干她分了类,那些卖相好的比较大的当鱼干卖,实在太小她做成了香辣小杂鱼和香辣小黄鱼干,这里赚得多一点,香辣小杂鱼干扣掉成本能赚两块钱一斤左右,香辣小黄鱼干则能赚五块左右一斤。

所以这里赚了五百三十九元,和何杏环对半分,每个人也赚了两百六十九块五。

也就是说这一次收鱼干她自己一个人赚了四百多元。

麻烦是麻烦了点,因为要收鱼干又要分,但还不错,毕竟是额外赚的。

而且但现在收鱼,分鱼干和晒鱼干的活计,太奶奶和何杏环都主动接过去干,她们觉得分四成的钱,只是帮忙晒一下鱼干,炸一下鱼干,不好意思。

所以江夏索性将收鱼干和分鱼干都给她们做,然后给她们一半的分红,自己只负责卖和做各种口味的小鱼仔。

卖完货,和侯爷约好了电话联系,江夏高兴的带着四千大洋离开了市码头,直奔火车站。

等周承磊开着拖拉机离开后,周国华才从小卖部出来,赶紧拿着两包大前门来到侯爷跟前,递给他:“同志,我这边也是卖鱼干的,你还收不收?我和阿磊一个村子的,他的鱼干也是收村民的,我的也是。”

侯爷看了一眼他递过来的烟,摆了摆手没接,只道:“我看看你的鱼干。”

周国华赶紧带他来到那几袋鱼干面前。

“我这些鱼干都晒得很干,和阿磊一样的鱼干。只要你全收了,我可以比他便宜一分钱一斤,你看看我的鱼干。”

侯爷一看,连翻都懒得翻,忍不住心想:一样的鱼干?可差太远了!

周承磊和小夏同志的鱼干可是分拣过的,每一条都大小匀称,看上去就很有卖相。

他这些杂鱼干和红杉鱼干都是大小不一,没有分拣,谁知道里面掺了多少小鱼?

侯爷直接开价:“红杉鱼二块一毛一斤,杂鱼干一块三毛一斤。”

周国华傻眼:啥?这么便宜?这个价格单是红杉鱼就亏了五毛二分一斤!怎么卖?

周承磊他们收红杉鱼干二块五毛一斤,杂鱼一块一斤,他们不可能亏本卖!至少得赚一两毛吧?

周国华忍不住道:“红杉鱼二块一斤太便宜了!红杉鱼两块六毛一斤,杂鱼一块一毛一斤如何?”

侯爷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鱼干我收够了,不收了。”

说完他就走了。

当他傻子啊!

谁家这种小杂鱼干卖一块多一斤的?七毛一斤已经顶天了!

周国华看着侯爷离开也没办法,他总不能亏本卖啊!

他开的价已经很低了,没什么赚头了。

毕竟他坐汽车过来要车费,几袋鱼干占位置也收了一块五的车费。

再便宜下去,就白干了!

不便宜的结果是他等到下午四点钟,一斤也没卖出去。

这时有个倒爷走过来问他鱼干卖不卖,“红杉鱼干两块一斤,杂鱼干五毛五一斤,卖不卖?”

周国华问道:“能不能再加点价?”

那倒爷掉头就走。

周国华赶紧喊住他:“同志,我卖!”

不卖,总不能带回去吧?

时间不早了,他还要去接温婉。

而且带回去又要花一笔车费,下次再带进城卖又要花一笔车费,来回折腾更亏了!

于是,他直接亏本卖了,一斤红杉鱼亏六毛二分,一斤杂鱼亏四毛七分,血亏!

家里还屯着几百斤鱼干!

每天还继续在收!

怎么办?

***

另一头,江夏和周承磊离开了市码头后就到了市火车站。

周承磊挑着满满六大蛇皮袋进站,江夏只拎着一个提篮,这还是她坚持要拎着,不然周承磊也可以空一只手提着,现在是空了一只手拉着江夏,免得她被来来往往的人撞到。

这个年代的火车站是真挤,尤其是快到中秋了!密不透风的人,个个背着一个大包或挑着一担行李。

江夏紧紧攥紧兜里的四千多大洋。

两人好不容易挤进去找到了火车站站长。

第162章 小偷团伙作案

江夏找到了火车站站长,将张馥妍让她找他帮忙托运鱼干一事说了。

火车站站长知道这事笑道:“小妍同志已经和我说过了,东西交给我就行,是这几袋吗?”

江夏笑道:“对,就是这六袋,麻烦您了。”

这六个蛇皮袋里面分别装了一百斤金鲳鱼,一百斤红杉鱼,另外还有一百斤江夏做的三个味道的小鱼仔和香辣小黄鱼,香辣小杂鱼。她给了张馥妍五十斤,也给了江冬五十斤,都是一两斤一袋装好的,方便他们分给同学,老师或者亲戚朋友吃。

张馥妍和江冬同校,江夏在蛇皮袋里放了一封信,江冬那一份她拜托张馥妍和江冬说一声,让他自己去取。

之前给江冬寄的信,江夏也在信中说了。

站长笑道:“不麻烦,为人民服务。”

江夏又将手提篮里的六包三个口味的小鱼仔和两包香辣小黄鱼拿了出来给了站长笑道:“这是家里做的小吃,给您和火车站的乘务员尝尝。为了老百姓的出行,你们辛苦了!”

站长觉得江夏太会说话了,笑道:“不用,为人民服务应该的,江同志您拿回去!”

这么多鱼仔,一看就不便宜。

火车站站长推辞了一翻,没推掉,听见江夏自己做的,鱼也是家里出海打的,没花钱买,才收下。

他等江夏离开后,留了一包小鱼仔带回家给孩子和媳妇吃,其它的都分给了火车站的乘务员。

然后乘务员尝过后,纷纷找过来问站长:“站长,那小鱼干谁给你的?你帮我问问在哪里买的?太好吃了,我下班给我儿子买一点。”

“对啊,站长,很好吃!太好吃了!你问问那客人在哪里买的?我也给我爸买一点。他肯定爱吃。”

火车站站长听了就道:“那位同志说是她自己做的,外面应该没得卖。”

“那她卖吗?你帮我问问她卖不卖啊?我出钱买。”

“这包装得那么好,我还以为是买的,所以对方应该是卖的啊!”

站长随意应了声:“行,如果对方下次还来我帮你们问问。”

*

江夏和周承磊将东西交给了站长后,就往火车站外走去。

火车站依然是人来人往,周承磊一只手拿着一根担干,另一只手搂着江夏,避免她被人冲撞到。

江夏随意打量四周,看大家行色匆匆的样子,不经意的看见左前方有一个男人的手插进了一个老人的衣服口袋里。

动作很快,一下子就抽出来,然后手就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若无其事的和那老人擦肩而过!

那老人,包括四周的人毫无所觉!

整个过程不到一秒,江夏迅速扯了扯周承磊的衣服,指着那人:“黑色衣服那人是小偷!”

“我知道。”周承磊也看见了,迅速上前去抓人。

那人好像后面长了眼睛一样,仿佛知道周承磊想抓他,突然就跑了起来。

周承磊几个闪避就来到对方身后,一担干往他双腿扫过去,对方直接扑倒在地上!

周承磊迅速丢下担干上前,将他擒拿住!

火车站的两名乘警看见了跑过来:“怎么回事?”

江夏也跑了过来:“这人是小偷,我看见他偷了那位老人家的钱了!他还有同伙,外面骑着自行车白色衣服那个人!”

刚刚江夏看见了车站外面有个坐在自行车上的人,对小偷招了招手,小偷才跑了起来的。

外面骑自行车那个人见江夏指着他,立马就骑着自行车跑。

其中一名乘警见此拔腿就追上去,并且大喊:“拦住他!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