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188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要知道往后的日子被称之为黄金年代!

周父豪气万千:“留什么留,下一年有下一年的好东西,下一年指不定你不到年中就达标了。”

有她家旺财在,还担心不达标吗?

张嵘笑了:“哈哈哈……叔说得对。”

看过那两块石头后,周承磊又带他去周承鑫家将那玉化砗磲运走。

周父让周母坐在院子里看着吉普车,他也要去大儿子家。

周承磊几人是走路去的。

周父是开着摩托车去的,他练了一个早上就学会,今天正好可以开着摩托车在村里兜风。

只有这个年代的人才能了解,拥有一台摩托车是多么威风的事!

就像全村第一个买电视一样,那是一个威风凛凛。

周兵强家里就有全村第一台电视,当时可威风了,家里天天聚满人。

不过周父早出晚归,周母也混身都是功夫,每天四五点起床,晚上八九点就睡,哪里有空看电视,所以周父没想过买,实在是用处不大。

有收音机听听,他就觉得够了。

周父开着被大家比称为红公鸡的摩托车在村民羡慕的目光里,来到了周承鑫家。

昨晚天黑,光线昏暗,而且这玉化砗磲刚挖出来沾满了沙,张嵘看得不太清楚,他就保守估算了一下价格。

现在天亮了,阳光出来了。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玉化砗磲通透莹润,这玉化程度虽然没有达到最高的水透程度,但也是完全玉化了,看上去就像羊脂白玉一般。

价格绝对不止五千。

“我找人好好研究打磨雕琢一下,到时候能卖多少钱我现在说不准,我先给你们五千五百。”

他只带了五千多现金过来,直接将文件袋里那五千五百块递给周承磊。

“行。”周承磊应了声,接过来,又递给江夏。

田采花看着文件袋,眼珠子都移不开:原来五千块是这么一大袋啊!

她这辈子都还没见过五千块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什么时候她也捡个宝贝一下赚五千多块呢?

周父招呼几人一起拍了一张照片留念后,张嵘就将玉化砗磲运走了。

因为这家伙有点大,搬上车的时候还引起了左邻右舍的注意。

昨晚运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没有人知道。

此刻大家纷纷向周父打探卖了多少钱。

周父笑呵呵的道:“没多少,几千而已。”

众人:“……”

几千而已?!!!

送走了张嵘,周承磊和江夏就回家了。

***

另一头,温婉缓过劲来,整理了一下自己,就取出蟹笼里的货,剩下的蟹笼也不拉了,等周国华回来拉。

昨日周国华没有找到那两块石头,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捞到。

收拾完后,她就提着几只鱼虾蟹回家冲了个凉,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就去新房子那边。

新倒的楼板每天洒点水硬得快一点,而且还能预防爆裂,这是昨天倒楼板的施工工头告诉她的,所以她就去洒水。

一出门就听见了村民在大树下讨论周承磊卖了一个大宝贝,赚了几千块。

温婉面无表情的经过。

来到新房这边,温婉看见周承磊正站在楼板上面,拉着一条绳子,绳子另一头有个挂钩。

江夏站在下面绳子的挂钩钩到一个水桶耳上。

她的脚边一共放了三桶水。

周承磊用绳子将那桶水吊到楼板点,然后用水瓢将水泼在楼板,洒湿。

温婉也是来泼水的,看了一眼江夏,面无表情的道:“昨天,谢谢。”

她不是没良心,不懂礼貌的人。

他们救了她,该道谢还是要道谢。

江夏只看了她一眼,就没有搭理她。

温婉抿唇。

她总算找到不喜欢江夏的原因了,就是江夏这种城里人,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姿态!

算了,懒得和她计较!

温婉拿着水桶去对门潘带娣家借水洒湿楼板,完了,她还要赶回学校。

这次江夏和周承磊救了她,那她就不举报他们了。

一事还一事,扯平了。

她也不欠江夏的。

第232章 周父新招

中午吃完饭,一家人就忙起来了。

因为第二天周承磊就要开大船出远海,因此他借了生产队的拖拉机,先去了一趟市里给出版社和火车站送了一批鱼干,然后回到镇上又去粮站买米,买油,买面条等要带上大船的吃食。

周父推着板车向村民买鸡蛋,冬瓜,南瓜,香芋之类的蔬菜,家里虽然也有种,但是不够。

江夏和周母则去地里掰玉米,摘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

这次周承磊打算去出海半个月,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江夏去穗交会。

晚上吃饭的时候,客厅的角落里摆满了一袋又一袋,一箩筐又一箩筐的食物。

周父问周承磊:“这次出海打算去哪片海域?”

周承磊:“千里山那一带。”

十月份,加吉鱼会在那一带形成秋汛,然后南移越冬。

而且千里山那一带沿岸产海参和鲍鱼,正好可以下水多找些海参回来给江夏补身体。

其实每片海域都会有不同的鱼类在在某些月份形成汛期,尤其是夏秋,许多鱼类会在研秋形成汛期。

就像十月份,有一片海域正好也是公干鱼的汛期。

他以前在海上巡逻多年,对许多海域,什么时候有什么鱼出现汛期,都清楚。

周承磊打算上半个月去捕捞加吉鱼,下半个月南下捞公干鱼。

公干鱼是小鱼仔,正好捕捞一船回来给江夏做多味小鱼仔,过年卖。

周父一听他打算去千里山那一带,心都动了。

他也想去啊!

千里山那一带的海岛风景优美,夏秋间海鸟云集,飞起来时遮天蔽日。

年轻的时候,他去过,有幸见过,场面非常震撼!

他对那边也熟悉。

周母听了问周父:“那一带你以前是不是去过?”

周父点头:“对,去过几次,那一带我老熟悉了。”

周母就对周承磊道:“要不这次你爸跟着大船出海,你留在家里?”

儿子在家里待几天又出海十天半个月,这样下去,她什么时候才能抱孙?

周父眼睛一亮:“可以!我还知道那一带哪里多海参,顺便捞一些回来。”

周承磊见他爸实在想去,就道:“爸也可以跟着去。家里的船,在村里请一个人和大哥一起出海就行了。”

周母:“你爸去,你留在家里就行了。还在盖房子呢,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能行。”

周父也知道周母的意思就道:“对,你留在家里吧!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周承磊想到战友张家扬对那一带海域非常熟悉的,而且他们几个和他都是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会照顾好他爸,就点了点头:“也可以,不过在海上待那么多天会很辛苦,你受不受得了?”

周父不甚在意:“辛苦什么?我早就习惯了!而且大船起网也不用人力,平时就分分鱼,有啥辛苦的。在家里拖网还要自己出力拉上来。再说我现在不去远处走一走,以后老到走不动了,我想去都没有办法了!”

周承磊听了就没再说什么了。

人确实该趁还年轻可以走动的时候四处走走。

于是这次由周父跟大船出海一事就定下来了。

***

第二天姜杨几人每个人又带了不少东西来。

江夏留了一小部份家里吃,大部分都让周承磊搬到大船上。

周父在出门前问江夏:“小夏,你那相册呢?”

江夏有一个相册,专门放这些日子拍的照片的。

江夏就将相册拿出来给周父笑问:“爸是打算将相册带出海,想家的时候翻翻吗?”

周父:“不是,我只带一张照片就行了。”

只不过是离家十天半月而已,还不至于会想家。

周父翻着相册,想找一张一看就招财的。

江夏听他只带一张,就指了指一张中秋节拍的全家福,大房二房的人也都在:“这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