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224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好。”

周承磊转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又带上了门。

江夏就将他们用过的毛巾,漱口杯之类的东西收拾好。

甲板上,周父果然正在问对方收购价。

周承磊出来,听完对方的报价后,发现价格比在远海遇到的要高上几分或一毛一斤,这价格是正常范围,不低也不高。

他道:“我们是昨天晚上才出海,过来参加穗交会的,现在没什么鱼货卖,希望下次有机会在外海遇见。”

对方一听他们昨晚才出海,而且是过来参加穗交会的,就知道无法捡漏了。

对方既然是来参加穗交会的,那就估计是从事水产出口的。

船老板笑着说了一句客气话就让人开船走了。

周父等船开走后道:“价格也不低,比我们之前在远海的要高五分到一毛一斤,有些甚至高两毛一斤。不过从外海回到这,油费也不少。但折算下来还是能赚不少,靠岸估计能再贵一两分钱一斤。”

周承磊:“穗交会三天后举办,这个时候海产品进出口加工厂会大量备原材料或者货源。我们靠岸了解过价格后再卖。”

周父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急什么?还有一会儿就靠岸了。

也是因为周父以前没听过穗交会,思维习惯就没往这方面想。

周承磊猜得不错,二十分钟后,他们在一个渔人码头靠岸时,立马就有几个海产品加工厂的采购和倒爷上前问他们是不是要卖鱼。

周承磊问过他们的价格,几人开出的价格都差不多,差别就在某种鱼会收得贵一些,另一种鱼价格就便宜些。

保每种鱼都比刚鱼运船开的价高了五分到一毛斤。有些出口主力军更是高了三毛一斤。

别看只是一到两毛,小数怕长计,他们那一船鱼货有十万吨。

最后周承磊将鱼卖给了一家他听说过的,规模较大,名声较好的海产公司,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

现在收购处还会每天收鱼,但都改革开放了,以后未必还有收购处存在。

反正有备无患,因此周承磊细细问价,但也没怎么议价。这种大公司只要采购正经,一般价格也定得稳。

江夏一直就在周承磊身边听着,也没答话,只不过在周承磊有意向将鱼卖给这家海产公司的时候,江夏看了他一眼。

周承磊虽然在和人谈正事,但他总会分一缕心思留意江夏,见她看了一眼自己,他低头看向她,“你觉得这价格卖不卖?”

江夏聪颖,心细,又有远见,周承磊怕自己有什么忽略的地方。

江夏摇头:“你决定就好。”

她只是佩服这人走一步算三步罢了。

两人对视,周承磊就看见她眼里的光芒,那是信任和佩服时才会出现光芒。

周承磊嘴角微扬,她懂他。

“那就将鱼卖给杨科长了。”

江夏点头:“好。”

然后周承磊去开船,两艘船找了个地方接货。

宏盛水产进出口加工公司并不是在穗城,他们采购的鱼货也是走水路运回去。

也有本地水产加工的公司,只不过周承磊没选。

两艘船并排后,姜杨几人就迅速从船底的冷冻舱里将鱼搬出来。

江夏看着一筐又一筐的鲭鱼搬上来,又递到对方的船上,对方的船工接过来又递给另一名船工搬入冷冻仓。

江夏就想到了传送带。

要是有传送设备,那就方便轻松多了!

找江冬!

这个完全不难设计,原理也简单。

宏盛水产加工厂的采购部科长杨友邦看见这些鱼有些还没冻结实,但光泽和色泽很好,一看就很新鲜,笑道:“这些鲭鱼刚起网不久?”

周承磊:“全部鱼今天早上五点才起网,只拉了一网。”

杨友邦点了点头,点着点着又觉得不对,刚刚对方说有三千多筐的货?

一般一筐五十斤,也就是一网十几万斤?

其实一网十几万斤的鱼对他们公司来说真心不多。

十万斤如果是两三斤一条的鲭鱼,也就几万的条鱼,遇到一两个大点的鱼群就有了。

他们厂的船去公海,去真正的深海那边打渔,就试过一网百吨,当然厂里的船比他这艘大很多,是那种百米大渔船。

他这艘二十几米船去真正的深海,还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他们是来参加穗交会,路上顺便拖了一网,在内海,能捞到十万斤,那真的是比较幸运。

“你这运气真不错!”

周承磊只是笑了笑。

搬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鱼搬到对方船上。

鲭鱼一筐45元,鲐鱼一筐40元,长尾须鳕比较值钱80元一筐。

最终这一网四舍五入卖了十万零一千八百八十八元。

如周父所料,夜进斗金。

穗交会虽然还没开始,但是已经有外商来了,他们厂已经接到一大笔定单,杨科长还要继续采购,爽快的给了钱,就继续去找大船收鱼了。

十万块对周父来说很多,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这辈子能够赚到,但是对公有进出口大公司的采购科长杨友邦来说,他每天要采购许多货,从他手出去的钱远远不止十万,所以并不觉得多,因为他见多了。

所以周父听见十万块激动得手都微微颤抖,但人家习以为常,拿钱拿得脸色都不变一下。

杨斌他们钓的鱼每人也卖了三百左右,再加上周承磊给了他们每人二百红包做奖金,工资出完海再另算。

人人皆大欢喜!

周承磊留了两万块给周父给船加油和备用,就和江夏拿着旅行包和一大笔钱打车去宾馆。

第275章 酒店

从码头到白云酒店比较远,打车很贵,可是周承磊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打车了。

白云酒店是为了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而建的,主要是接待外宾,现在还不对大众开放。

江夏隐约记得到了八三年才对大众开放,穗城的人喜欢喝早茶,每天早上邀请好友来这里的餐厅喝茶,聊天,是穗城人的时尚。

周承磊和江夏下了出租车,走向这一座凝聚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大酒店。

房间是张馥妍帮他们订的,也不知道她和江冬到了没。

介绍信和相关的证件张馥妍早就寄给江夏了。

周承磊和江夏一起来到大堂办理入住。

江夏问服务员:“我们隔壁两间房间的客人到了没?”

服务员将房间的钥匙递给江夏:“还没。”

张馥妍说过他们大概五点半左右下火车,还要转车过来,那应该六点左右才到。

也快了,现在五点四十分了。

江夏接过钥匙:“我们先回房间,等他们来了再一起下来餐厅吃饭?”

“嗯。”

于是两人先拿着行李回房间住下。

火车站

张馥妍和江冬一起走出火车站。

这个火车站是省火车站,又是穗交会期间,各地来参展的企业许多,一群一群的乘客出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江冬两手提了四个行李包,只有一个是他的,另外三个都是张馥妍的。

张馥妍想自己提两个,江冬也没让。

他爸和姐夫从来不让他妈和他姐拿一样东西,江冬自认比他爸和姐夫还知情识趣,怎么可能让身边的女同志拿行李?

就是他不明白女生出门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不嫌烦吗?

“我姐不知道到了没?”

张馥妍:“应该到了,夏夏不是说早上就能到。”

“那我们快点!”江冬怪想他姐的,好久不见了。

江冬双手拎着四个行李袋微微举起,给张馥妍开路,免得她被人撞到。

叶娴和朱晴晴,杨敏三人走在他们身后。

叶娴自己提着两个行礼包,重死了!

她看着江冬帮张馥妍提着行李,张馥妍两手空空,走得轻松,抿了抿嘴,心里有点委屈。

如果不是江夏故意误导自己,现在和江冬走在一起的就是她了。

之前暑假的时候和江冬一起回家,江冬也是没有让她拎过行李。

不仅是拎行李,这一路江冬对张馥妍简直照顾有加。

一日三餐吃的东西都是江冬帮张馥妍拿的。

在某个站暂停的时候,张馥妍看见外面有吃的卖,想吃,江冬就屁颠颠的跑下火车给她买!

杨敏看着走在前面的两人,小声对叶娴道:“小娴,你和江冬的误会都解开了,我也向江冬道歉解释清楚谣言的事了,你还不找他复合吗?”

叶娴低下了头:“算了,是我对不起他,我也没脸找他复合。”

她哪是不想找?

她是在等一个契机。

她现在马上去找江冬,很容易就被江冬误会她是因为觉得江父出事了才和他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