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93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江夏点头:“好。”

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周承磊就开拖拉机去将码头剩下的小鱼仔运回来,然后去邮政储蓄汇款。

江夏则帮忙晒鱼干。

傍晚的时候,周承森和周莹回来了。

周母见了两父女,又看了一眼他们身后,问道:“秀娴没有回来?”

“没有,她要备课。”周承森随意找了个借口。

夫妻二人依然在冷战,他懒得在家里对着李秀娴,觉得在老宅自己住着更舒服,就带着女儿回来了。

女儿知道他要回来,说想跟他回来。

周母正准备做饭,就道:“那你们在这边吃饭吧!你自己一个也别开火了。”

“行,我去码头看看。”周承森放下女儿又骑自行车去码头看看自家的船归航了没。

周承磊正在院子里做晒网,喊住了他:“二哥,可以灯照鱿鱼了,晚上要不要一起出海?七点出海,晚上十二点回来,也不影响你第二天上班。”

周承森听了就道:“行。”

周承森去了码头,李家两兄弟也刚好将船靠岸。

周承森走到了自家的船上,看了船上几筐鱼,有大半箩筐小管鱿。

这箩筐小管鱿应该有三四十斤,能卖三四十块左右,再加上其他鱼,大概能卖六七十块,他道:“今天的收获还行。”

李庆民和李庆杰相互看了一眼,笑道:“对啊!”

两兄弟都不好意思说那箩筐小管鱿是他们提前出海照到的。

周承森直接拿了一个水桶装了两斤小管鱿,又捡了十条八条白姑鱼留起来带回家吃。

然后他搬起那筐小管鱿下船,去收购处。

李家两兄弟心都疼了!

那是他们照了一个晚上的小管鱿。

李庆民忍不住对李庆杰小声抱怨:“我都说先去市码头将小管鱿卖了,你不信!”

李庆杰:“我也想不到妹夫他突然回来啊!”

李庆民:“今天啥钱都没赚到了。”

李庆杰也是很心疼道:“这次失算了,幸好小管鱿的旺汛才刚到,接下来两个月我们还可以诱捕到更多小管鱿。吸取这次教训,我们从明天开始,诱捕到的小管鱿都先去市码头卖了,然后再拉网。”

那一箩筐小管鱿是保不住了,李庆民点头:“赶紧将鱼搬下去卖了,早点回家吃饭睡觉,今天晚上咱们早点出海。补回这次的损失!”

李庆杰点头:“行!”

于是两兄弟赶紧将船上的鱼搬下去,然后挑去收购处。

收购处,周承森正在排队,等到李家两兄弟将所有的鱼都挑了过来。

周承森问道:“大哥,今天的油费多少?”

李庆民立马笑呵呵的道:“二十块,今天去的地方远一点才照到鱿鱼。”

周承森没有说什么,拿出四十块给了他们:“今天辛苦了一天,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我来卖就行了。”

李庆民高兴的接过来笑道:“不辛苦!那我们先回去了。”

周承森点了点头,然后又像想到什么:“对了,明天早上,你们不用这么早来出海了,今晚开始我另外请人出海照鱿鱼。船要明天早上七点左右才回来,所以大哥你们明天开始早上八点出海就行了。”

李家两兄弟:“……”

李庆杰:“妹夫是打算晚上照鱿鱼吗?我们也可以照,不需要另外请人啊!”

李庆民也点头:“对啊!我们可以改成晚上出海的!不用另外请人,或者你请的人,让他们白天出海就行了。”

这些小管鱿都是值钱的东西,现在才刚开始汛期,到了旺汛的时候,一晚上一两百斤也有可能。

要是另外请人,不是便宜了别人吗?

他还想着趁着这次小管鱿的旺汛,大赚一笔,指不定就有钱订船了。

周承森:“不用了,我晚上回来跟着一起出海,只需要请我一个同房的兄弟一起出海就行,大哥你们还是继续白天出海吧!”

两兄弟如丧考妣!

感觉就像和一个亿擦肩而过!

周承森看了一眼他们的表情,没有说什么。

这时候,轮到他卖鱼了,他将那筐小管鱿搬过上去过称。

三十八斤六两。

金爷道:“今天早上收了阿磊的鱿鱼,我是一块二收的,不过他的鱿鱼比较新鲜,你这些没有他的新鲜,我就一块钱收了。”

周承森点头:“行!”

李庆民和李庆杰心在滴血。

这三十八块钱,是他们的!

还有几担鱼没卖,那也值不少钱。

两人没眼看下去,灰心丧气的走了!

第474章 新产品

周承森卖完鱼后,拿着七十三块多,就提着水桶骑自行车回村里。

回到家,他先将那桶鱼给了周母,然后问道:“康平的弟弟康安是不是还没有出去打工?”

过完年有些人打算清明过后才出去打工,或者出过去后觉得外面的钱也没有那么好赚就留在本市找工作。

周承森上次回家整理秧田的时候,正好看见周康安,和他聊了几句,听说他打算等清明过后才出去找工作。

周母:“对,你二叔婆打算给他说一个媳妇,他还没看中,索性就在家里,帮家里插完秧,清明过后才出去。”

周承森就道:“我去找康安,请他帮忙出海。永健是不是也还没出去打工?”

周母愣了一下:“是还没出去。你打算不请你舅哥他们了?”

有孩子在呢,周承森没说太多,只道:“请康安和永健是打算请他们晚上出海照鱿鱼。白天还是李庆民他们出海。”

但是迟早他都会换了李庆民他们。

当然,这事最好是李秀娴来干。

周母一听立马道:“这样好!这样好!”

花那么多钱买了船,还是请人干活的,天天没啥钱赚。

儿子不急,她看着都替他急了!

周承磊看了一眼他二哥,就继续低头刨木头,做晒网。

该如何做,他二哥心中有数,绝对能处理好。

周承森就出去请人晚上出海了。

江夏这个时候正在老宅和何杏环,芬姨,太奶奶一起试吃小管鱿。

她们花了半个下午,做了三个味道的小管鱿。

江夏将三个味道的小管鱿都试了一下,又问何杏环和芬姨,太奶奶她们:“你们觉得哪个味道好吃?”

芬姨:“我觉得辣的好吃。”

何杏环:“我也爱吃辣的,酱香的好像有点不够入味。”

太奶奶:“辣的好吃,酱香的有点腥,酸甜的太酸了,我牙齿都酸了。”

江夏又问何杏环和芬姨:“你们会不会觉得太酸?”

“有一点。”

芬姨:“我不爱吃酸的,要不做一个甜辣口味的试试?”

江夏笑道:“可以试一试。”

江夏最近爱吃酸,并不觉得酸,但是大家都觉得,自然是要调整一下。

南甜北咸,南方的人确实比较喜欢吃甜味的东西多一点。

于是又将酱香的和酸甜的酱料比例调整了一下,几人又开始重新做一锅调整过味道的酱香和酸辣的,还做了一锅甜辣的。

这次出锅,就好吃多了,三个口味的小管鱿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甜辣的也好吃。

正好是放学时间,周颉,周舟和光宗耀祖几兄弟闻着香味跑进老宅,个个吃得停不下嘴。

江夏问他们哪个好吃,几个孩子答的都不一样,除了周文光说香辣的好吃,其它小孩有说酱香的好吃,有说酸甜的好吃,有说甜辣的好吃。

江夏就对何杏环几人道:“那第一批就四个口味都做,看看哪几个口味受众最多,以后就多做那个口味的。”

三人笑道:“行!”

江夏:“从明天开始,我就大量收购小管鱿,咱们开始干一票大的!”

何杏环闻言嘴皮动了动,到底没说什么,算了,今晚再去找江夏说。

确定好调料的比例,几人又将做出来的小管鱿装袋子里,真空包装成一袋一袋。

所有都打包完后,江夏就道:“芬姨你每个口味都拿一袋回家给家人和孩子尝尝,看看小孩子都喜欢吃哪个味道。”

江夏是直接装了三盘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江夏将三盘三个味道的小管鱿放到厨房,对周母道:“妈,你尝尝新产品,给点意见。”

然后她又拿了两副碗筷,每个味道捡了两个,一碗给了周母,再捧着一碗走出去,来到周承磊身边。

江夏夹了一个甜辣的给周承磊尝一尝。

“味道如何?”

周承磊:“很好吃。”

然后江夏又夹了一个酱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