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599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哈哈……”

“哈哈……”

……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周父笑完一看海面,立马提醒徐老:“徐老板,有鱼上钩了!”

徐老定睛一看:

还真是!!!

总算有鱼上钩了!

麦老也看了一眼:“换了夏夏的钓鱼竿就是不一样,总算开张了!”

“对,对,对!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接下来我估计比你们之前都快,等着吧!我钓鱼王的称号不是白得来的。”徐老高兴的将鱼拉上来。

是一条土黄色带蓝色条纹的正青衣。

徐老看见眼都亮了。

港岛四大鱼王之一的猪齿青衣!

它最大的特征除了颜色特别,就是它有一口龅牙,像野猪的獠牙,估计也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名字。

徐老激动的道:“这鱼好吃!这鱼的鱼头特别好吃!”

周父笑道:“这鱼是好吃。鱼下巴最好吃,鱼肉嫩得放嘴巴一捻就化。”

麦老:“运气不错,钓到你最爱吃的鱼之一。”

“这片海域的鱼品质不错啊!”

不管是皇帝星斑还是猪齿青衣,都不是常见的鱼。

富饶的西沙那边会比较多。

周父有点得意:“当然!”

这可是福海!富饶之海!

能被旺财租下来的海域会差吗?

江夏将鱼饵抛出去:“大概是海底有珊瑚的原故,将这两种鱼吸引过来了。”

麦老激动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又有鱼上钩了!”

周父:“我也有了!”

在两人忙着将鱼钓上来的时候。

司机和张德军也陆续有鱼上钩了。

等他们都将鱼钓了上来后,江夏又有鱼上钩了。

简直是此起彼伏,

应接不暇!

……

等到周承磊和另两名战友在海底撬完鲍鱼开船回来时,他们几人每个人已经钓到了一网箱的鱼,吊着放到海里养着了!

其中一名战友看着他们的战利品一脸难以置信:“这全部都是钓上来的?”

这才过了半个小时吧?拉网都抓不到这么多鱼!

张德军疯狂的点头:“今天的鱼像是饿了一年一样,鱼饵一抛下去不到一分钟就上钩!一抛下去,不到一分钟就上钩!简直是抢着咬钩一样!你看,又有鱼上钩了!我靠!是大鱼!”

周父也激动的道:“我这也有鱼上钩了!”

麦老:“哈哈!我也有了!”

两名战友听了立马道:“我们也钓!”

两人忙将捞上来的海鲜放到厨房。

周承磊见江夏不在,猜她应该是在厨房准备午餐,也提着一网兜鲍鱼去厨房。

来到厨房,江夏和徐老正在厨房里忙活着。

徐老正在处理章红鱼,他打算做鱼生,刚钓上来还活着的章红鱼做鱼生味道一绝,鲜得人舌头都掉。

再高档的餐厅也吃不到这么鲜美的章红鱼鱼生。

毕竟高档餐厅里的章红鱼也是渔船捕捞后进行速冻处理,再经过运送才到达餐厅。

吹得再牛的速冻技术也不如吃一口鲜活的。

徐老说鱼都由他来处理,平时都是当主厨的江夏混成了帮厨。

徐老是一个吃货,他不像麦老,一辈子的空闲时间都在寻找妻儿的路上,努力奋斗也是为了集团名扬世界,为了让妻子能够看得见找到他。

徐老除了奋斗,就是享受生活,享受美食,所以厨艺很不错。

也因此两人虽然是同年的,徐老看上去年轻很多,麦老已经半头花白,感觉比徐老年长十岁八岁。

周承磊将鲍鱼放下:“鲍鱼打算怎么吃?清蒸还是用来焖鸡?我来处理。”

江夏就告诉他:“中午吃海鲜火锅。”

徐老:“你将鲍鱼处理一下,去掉内脏,擦干净就行,剩下的交给我。”

江夏笑道:“江爷爷说徐老是大厨,他开的酒楼和酒店里面的招牌菜都是他研发出来的。”

徐老:“你听他吹牛,他做菜更好吃,我们刚到港岛的时候,就是做厨子的。”

刚刚麦老也要来帮忙的,徐老没让,故意说了一番嫌弃他的话。

谁让他可怜,一辈子就没有像今天这样放松过!

他都忘记多少年没有见过老友脸上有这般放松的笑容了,甚至有心情和自己开玩笑了。

这时外面又传来麦老激动的声音:“大鱼!我钓到大鱼啦!快来帮忙,不够力!”

“卧槽!麦老,你钓到龙趸啦!”

“小心,慢点,放松!别让它跑啦!”

……

徐老后悔了!

早知道就让麦老来做菜了!

反正他来做菜也是和他的孙女多多相处,他干啥拦着他?

哼!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了!

第725章 感觉上当受骗了

今天午餐很丰富,除了丰富的海鲜火锅材料:薄如蝉翼的鲍鱼片,龙虾肉,皇帝星斑鱼片,海鲈鱼片,各种海虾,鱿鱼圈,生蚝,鸡肉还有各种蔬菜。

徐老还做了章红鱼鱼生,和一个虾蟹粥。

七个人吃得肚子都撑了。

午餐吃完,江夏和周承磊就带麦老他们离开了海岛,回去村附近那一片海域看看他们养的贻贝。

今天的潮水开始退去,几十亩的木桩露了一小截出来,上面长满了贻贝。

周承磊将船开近一点,就可以看见水下面的贻贝了。

徐老看了一眼:“个头还不够大,那个壳至少长到五六公分以上价格才会上去,现在大多数偏小。让它再长个半年,不着急。不过如果你们不怕麻烦,可以挑一些个头比较大的卖。”

徐老知道这样养殖的贻贝一般都是整根木桩上的贻贝收下来一起出售的,这样省事又省工钱。

挑个头大的出来卖,这玩意又养在水里,等退潮才方便采收,靠人工一只只摘下来,非常麻烦,工钱也不少。

不过内地现在工资水平极低,一天一块五就有人愿意干。

而且贻贝是海外引进的,国内现在养殖的也不多,也就是说就算工钱贵,还是有赚头的,所以徐老才会这样建议。

“过年的价格肯定比平时的贵一些,这个个头的贻贝属于中等个头收购价估计能到一块港币一斤。”徐老已经吃过这些贻贝,“虽然个头不算很大,但是你们养的这个品种的贻贝,壳薄,味道鲜美,肉量相当饱满,口感柔软有弹性,还带海洋的清新风味又鲜甜。比我在国外吃的一点也不差,绝对好卖。”

周承磊也是想先收一批个头大的贻贝趁着过年卖了。

一来可以赚一笔钱,二来将大的摘下来,可以腾出一点空间让小的继续长。

现在木桩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贻贝,那些小都没空间长了。

村里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钱赚。

一元一斤绝对不低了,这玩意带壳,可压称了。

周承磊:“我们年前收一批卖。”

徐老:“好,到时候和那些加吉鱼一起运到港岛就行,你们海底的网箱养了什么好鱼都一起运过去,价格就按当时的市价再商量,你们放心绝对不会骗你们的,价格也不会让你吃亏,让老麦吃亏也不让你们吃亏。”

麦老对他翻白眼!

江夏笑道:“我们绝对相信徐爷爷。”

看过贻贝后,大家就回到江夏家。

麦老还是第一次来江夏家,他打量着江夏家的房子,看到屋里的摆设,还算满意。

以内地的经济水平,孙女算是住上“豪宅”了。

麦老和徐老在江夏家吃过晚饭才回去。

两老和周父一起带着三胞胎去参观整条村和村里的码头。

周承磊,周母和江夏在家里准备晚饭,田采花也过来帮忙。

田采花看见麦老他们开着轿车过来,早就想打探他们的身份了,今天一整天不知道多少村民上门找她。

“小夏,麦老和徐老是不是港岛那边的大老板?刚刚听他们提起港岛,他们是港岛过来的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