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78章

作者:渐进淡出 标签: 穿越重生

几名船工还想说什么,被郭老板一眼制止了。

郭老板看了周承磊三人一眼,对着周厂长笑道:“厂长说的是!”

周厂长笑道:“下次再有这样的好事,我第一个通知郭老板。”

郭老板笑道:“行,谢谢厂长,那我们走了。”

然后他对几个手下使了个眼色,几个船工都瞪了周承磊三人一眼,就走了。

周承磊回了他们一个淡淡的眼神。

江夏对周厂长道:“谢谢周厂长,那我们先交三千订金?剩下的七千块,我们三天内必交齐。”

周厂长懒得收那三千块,还要开收据,而且要是他们凑不齐钱,到时候还要退给他们,做账都麻烦,就道:“不用,我说好给你们三天时间,就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带齐钱来交订金,三天过后,我就不留了,不用先交三千块了,到时候一起交。”

江夏不放心,开玩笑道:“还是交三千块定金吧!万一又有其它人来,高价要买,我们一分钱都没交就让你给咱们留三天,这不是让你难做吗?这厂这么大,难保没有工人的亲戚要买,今天我们交了订金,你直接给收据对方看,对方也无话可说,您拒绝对方也不用得罪人。”

周厂长气笑了,这是信不过他啊!他说三天就会留三天。

不过江夏的话说得好听,他倒是没有真的生气,因为确实也有这可能。

毕竟他已经将消息放出去了,这船是真的很划算,这几天必然不少人上门。

他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江夏这提议,倒是给了他一个提醒,以后可以用这样的法子。

他就道:“行,先交三千块定金。”

然后周厂长又对周承磊道:“你娶的这媳妇够精明!”

周承磊笑了笑,握紧江夏的手。

三人又进了办公室,将三千定金交了,周厂长给了他们一张收据。

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又响起,周厂长要接电话,江夏三人告别后就拿着收据高高兴兴地离开。

周父最高兴!

三人刚走到厂门口,就看见了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厂门外,车上下来了两个外国人。

第100章 难怪儿子整天担心儿媳跑了!

江夏发现其中一名外国人是艾美的父亲。

吉尔也认出了江夏,惊喜道:“江小姐,你怎么在这里?”

江夏笑着用法语回道:“我来买船。”

这时吉尔身边的外国人用英文问道:“吉尔,你认识这位漂亮的小姐?”

吉尔:“前几天她在火车站帮我找到了我女儿。”

约翰一听就对江夏道了声谢。

江夏笑着回了句不客气,然后又说自己要回家,和他们说了声再见。

周父看着江夏流利的和外国人说着外文,满眼星星:我的妈呀,小儿媳好厉害!

他嫌弃的看了周承磊一眼:难怪儿子整天担心儿媳跑了!

周厂长这时匆匆地跑出来,也诧异地看了江夏一眼,现在的渔民都会说法语和英语了?

还是高知识分子也开始打渔为生了?

周厂长不是正厂长,他是副厂长,管技术的,英语就只懂几乎简单的打招呼和一些船配件的名称,但法文,他是完全听不懂。

这是之前的外商举荐过来,突然来访,什么准备都没有,厂长正四处找会法语的翻译过来,要一个小时后才到!

江夏和两名外国人说完再见,就喊上周承磊回家。

“等等!江同志请等等!”

周厂长当机立断的对江夏道:“江同志,这两位外宾突然来访,我这边的翻译还没到,可以麻烦你帮我翻译一下吗?这一笔订单对咱们船厂很重要,谈成了能给国家创下不少外汇。”

江夏看向周承磊和周父:“爸,我帮船厂当一会儿翻译,我们迟点回去?”

周承磊自然没有意见。

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经济,出口创汇确实非常重要,这事周父都稍微知道一点。

周父觉得这是光荣的事,而且帮了周厂长,指不定以后来买船都便宜点,他立马道:“这是正事,当然得帮!周厂长刚刚也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江夏就对周厂长道:“我可以帮忙翻译,但我怕有些专业的词我也不懂。”

周厂长松了口气笑道:“没关系,一会儿我们的翻译就到了。你暂时帮我应付一下就行,我实在不懂这法文”

“那行,我试试。”

江夏笑着对吉尔和约翰道:“船厂的翻译还没到,我暂时给船厂充当你们的翻译,不介意吧?”

吉尔高兴地道:“江小姐的法语说得好,有你翻译我更放心。”

于是江夏给三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几人一起走进了船厂参观。

周厂长介绍船厂现在的造船技术,江夏就用法语和英语翻译一遍。

而且面对说法语的吉尔和说英文的约翰的问题,她转述给周厂长得到回答后,又翻译给两名外商,并且是英文和法文都翻译一遍。

法语和英语切换自如,流畅得都不带思考的。

而且江夏翻译的时候,不只是准确转述了周厂长的话,还从她看见的细节里适当美化一下船厂,船工的细心和工匠精神。

她的声音清脆空灵,言语间认真专注又不失幽默诙谐,让人会心一笑。法语又是一种动听的语言,让人听起来只觉婉转悦耳,如柔风吹过松涛……

周承磊的视线就没离开她一秒。

周父是一脸与有荣焉,实在是他这牌位香火实在鼎盛!

一通介绍下来,吉尔和约翰对船厂的技术都很满意。

只是当周厂长介绍到肯特环的时候,吉尔却道:“你们华国生产的肯特环不够精细,载荷负重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要用D国的。”

吉尔非常坚决的再次道:“肯特环要用D国的。不然我的船不给你们船厂生产了。”

其实在来华国之前,约翰是并不相信华国的造船技术,可是架不住价格优惠,也是听朋友说华国造的船不错,价格比D国的优惠,能省下不少钱,他们才来看看的。

现在来到船厂参观了一下,感觉也确实不错,技术并不落后,甚至在江夏的解说下他们也觉得这船厂确实非常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只是这肯特环对比过D国的,他们并不满意。

江夏将约翰和吉尔的话翻译给周厂长。

周厂长一听皱起了眉头,一艘货船是需要很多肯特环的。

要是用D国进口的肯特环,那一艘船就得多花上几十万的外汇,那怎么能行?

“约翰先生和吉尔先生对咱们船厂的肯特环有哪里不满意?”

江夏又翻译给约翰和吉尔听。

吉尔因为江夏帮他找到了孩子,他对江夏有好感,就老实道:“D国的肯特环比贵国的精度高,载负荷重也比你们华国船厂生产的肯特环高。我们要订的是26000吨的散装货轮,我们怕你们这肯特环不够用。”

约翰:“要是你们华国能做出更精密,载负荷重比D国更高的肯特环,我们才考虑用贵国的肯特环。”

吉尔又将D国的肯特环的优势说了出来。

江夏翻译给周厂长听。

周厂长想了想就道:“我保证我们一定能做出符合约翰和吉尔先生要求的肯特环!只要我们做出更好的肯特环,希望吉尔和约翰先生能够选择咱们华国的肯特环。”

每一次出口订单都有无数的技术问题要克服,这些年周厂长带着船厂里的技术人员不知道克服过多少技术问题。

他相信一个肯特环也拦不住他们的技术人员。

他们船厂只希望精益求精,只希望技术越来越进步。

江夏翻译给约翰和吉尔听。

约翰:“没问题。只要你们做出比D国更好的肯特环,我们当然选更好的。可是做不出来,那必须用D国的。”

接下来,他们又继续去参观了一下其他地方,甚至还去参观了江夏和周承磊刚刚买的那条船。

这艘船基本上可以说完工了,还有些设备没装上去。

江夏一看就喜欢,主要是这艘船比家里的大许多,看着威风凛凛。

不愧为可以出远海的大船。

渔船也是有规格的,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海洋渔船作业分沿海,近海,远海三个航区。24米的船算是大型渔船,刚刚那条渔船的配置也刚好够资格远洋作业。

远洋作业的渔船对船的续航力,稳定性,航速,油舱,鱼舱舱容量,冷藏,机电设备等等都有要求。

毕竟船太小,鱼舱的体积不够大出远海也不划算,来回一趟油费都亏,24米算是最低标准,低于24米不好设计。

周父也喜欢,激动得到处摸摸。

这艘船开回村里,绝对是全村最靓的崽!

他们村还没有能够出远海的大船,这可是村里第一艘。

一艘顶周兵强三艘,看他如何在自己面前得意?

周承磊看见江夏和周父喜欢,就不纠结了。

虽然这船的配置不是很高,但无可否认经济实用。

价格也非常划算,毕竟是三年前就订下的船。

他们确实捡到大便宜了。

至少省下几大千,而且两个月后就可以交船,到时候赚钱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第101章 老公,好身手!

约翰和吉尔得知他们买船是出海捕鱼的,都赞美道:“你们很厉害!”

吉尔又道:“艾美想出海钓鱼,我们在华国没有游艇,可以跟你们一起出海看看吗?”

江夏问周承磊和周父。

两人都应下了,然后江夏和他们约好了后天早上七点,在市码头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