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121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二壮站过去后还不忘解释:“爹,娘没生气,还给我们缝书包呢,给我绣了树叶和小花,可好看了。”

顾南城坐在床上,盯着大牛:“知道错了吗?”

大牛猛地点头:“知道了,我们不该把书包弄烂,不该让娘受累,不该说舅舅。”

“认错挺快,态度不诚恳,一听就知道没好好反思。”顾南城指着他们脚下,让顾平安去外面搬块砖,给两个哥哥垫在脚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大牛不让平安去,又哀求顾南城:“爹,我真知道错了,垫块砖就不用了吧。娘都没生气,我们下次再也不敢了。”

要是从砖头上掉下来,还得重新开始,还不如老老实实站着呢。

顾南城不满意:“那就站一个小时,抬头挺胸,别弯腰驼背,看着让人难受,你们记住了,你们是军人的孩子,到哪里都要挺直脊背,身体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大牛不服气:“爹,我们都认错了,怎么还站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行不行,我们真不敢了。”

顾南城不为所动:“为了逃避惩罚,认错态度太快,到了战场上也会意志不坚,也是墙头草,叛变做二狗子的料。”

大牛生气,跺着脚抬头挺胸,目光坚定看着顾南城:“我才不会做汉奸。”

“那就站好。”顾南城见二壮不说话,又问,“你有什么要说的?”

二壮想了想问:“你欺负人,将来我们娶的媳妇欺负你媳妇怎么办?”

梁煊和淮海诧异,二壮这是什么脑回路,才多大就想着娶媳妇了。

顾平安觉得二壮没眼看,悄悄出去,还不忘给梁煊和淮海使眼色,他怕顾南城殃及池鱼。

两人会意,也开始往外挪,就听见顾南城说:“我肯定不打女人,但是我会打你们。”

“凭什么?”大牛不服气,“又不是我们惹你媳妇生气。”

顾南城解释:“凭你不会处理婆媳关系,凭你大嘴巴子,传不出好话,听说我在宋庄出了名的怕媳妇,这话是你们说的吧?”

二壮:“爹,你打击报复。”

顾南城理直气壮:“我还就打击报复,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你倒好,家里的事什么都往外说,今天必须站一个小时,一分钟都不能少,看你们还敢不敢胡说八道。”顿了顿又说,“家里的事不准往外说,不管是什么事。”

大牛和二壮不得不应下,外面三人捂嘴偷乐。

顾南城一直看着大牛和二壮,一直等他们站够一个小时才离开,拉开门就见顾平安带着两个大的看热闹,立刻批评说:“身为好兄弟,你们不帮忙就算了,还在这里看热闹,是不是想一起罚站,下次再这样,我让你们都站着。”

宋兰花知道他要去开会,提醒他时间到了,别再耽搁了,不然要迟到了。

顾南城走后,宋兰花进屋安慰儿子,让他们以后不准胡来,又问梁煊和淮海今天上课情况,有没有人为难他们。

大牛来了兴致:“娘,你就放心吧,不提我们几个兄弟,就您的威望,也没人敢欺负梁煊和淮海。”

宋兰花不信,看向梁煊和淮海,两人点头:“大家对我们挺好,老师也很好。”他们还和大牛一个班,挺好。

下课后,同学们都问他怎么来顾家,他们就把养母教的说辞说了,不仅没人难为他们,还都同情他们,让他们有需求找他们。

宋兰花挺满意,觉得天渐渐热起来,准备给孩子们做单衣裳。

这时门外传来宋梅花的声音。

宋兰花让几个孩子看书,她出去迎人,把人带到屋里:“姐,你有事?”倒了杯水给宋梅花,“不急,慢慢说。”

宋梅花接过水,捧在手里暖手:“兰花,我下班听见爹吹牛,说他自己有本事,前妻又来找他了,你说他回家一次,王家人会不会来找我们。”

她惧怕王家人,这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宋兰花摇头:“应该不会,姐夫和王家没关系,也签了协议,他们应该不会找过来,你忘了,王老太还在大西北建设祖国呢。”顿了顿又说,“老宋跟谁吹牛呢?”

“李大爷,两人就在门岗上说话呢,许多人都打趣咱爹,说他混好了,前妻找过来正常,还问他要不要复婚,爹吓得连连摆手。”宋梅花说,“以前怎么不知道爹有吹牛的毛病。”

“以前怕老婆,没资本吹,一吹牛皮都破,他不敢,现在不一样,有钱有颜还清闲,引得寡妇想嫁,前妻后悔要回头,人家有资本了,能不吹吹牛皮吗。”宋兰花一语中的。

宋梅花想了想,对宋兰花竖起大拇指:“你总结的真到位,行了,我不和你说了,几个孩子还在家呢。”

宋兰花把宋梅花送出去,两人走后,梁煊开门见客厅没人,知道她们真走了,推了推大牛的胳膊:“这是你二姨,刚才说你姥爷呢?”

大牛捧着一本小人书看,点头应是:“我姥爷以前不疼我娘,也不疼二姨和大舅,自从和后姥离婚后才开始疼我娘疼我们的。”

淮海:“你姥爷也是个人才啊,我姐也厉害,总结到位,有钱有颜还清闲,咋这么顺嘴呢。”

“姨不是一般人啊,人家都是闺女怕老子,她家是老子怕闺女。”梁煊找出一个小本本,开始写起来。

大牛好奇,凑过来问:“你写什么呢。”

梁煊没抬头,说:“你娘说的很有道理,我要把她的话记下来。”

大牛盯着作业本看了看说:“那你得换个厚一点的本子才行,对了,我娘那里有很多笔记本,很厚,我给你拿一个去。”

梁煊不好意思,让大牛别去,可大牛已经跑出去了。

大牛跑到客厅,看见宋兰花回来,就说拿个笔记本。

宋兰花问原因,大牛没有瞒着,说梁煊用,要记录她的经典语录,等她和爹老了,让他们回忆以前的事。

梁煊不好意思,头恨不能埋进桌子底下去,大牛个大嘴巴,怎么什么都说。

“还经典语录,都是跟谁学的。”宋兰花进屋给他拿两个笔记本,“一个够吗,给淮海也拿一个,当日记本挺好。”

大牛抱着两个笔记本要走,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问宋兰花:“娘,您要是和我未来媳妇发生矛盾,她把您气着了,你会怎么样?”

他的声音很大,西屋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他们也想知道,宋兰花会怎么办?

第122章 上门复婚

宋兰花想也没想,直接回答:“能怎么样,揍你呗。”

话音未落,西屋传来爆笑声。

梁煊朝淮海使眼色,夫妻俩一个德行,和儿媳妇有矛盾先揍儿子,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顾平安若有所思,为什么先揍儿子。

在他的记忆里,婆媳矛盾,儿子要么护着媳妇,这叫娶了媳妇忘了娘,要么护着老娘,这叫欺负外姓人,就没见过爹揍儿子的。

大牛瞪眼:“为什么呀?”

二壮也不懂,跑出来问同样的话。

宋兰花见他们都好奇,直接去西屋解释:“婆媳关系好不好,儿子润滑最重要,就看你们在中间起作用还是起反作用。”盯着几个孩子无辜的大眼,笑着打趣,“毛都与长齐,就开始想媳妇了,《春江花月夜》背会了吗?”

“娘,背那些有什么用,背几首诗差不多就行了。”大牛不以为意,把手里的笔记本给梁煊和淮海。

两人欣然接过笔记本,摸了又摸,不敢置信问宋兰花,真是给他们的,这么好的笔记本给他们也是浪费。

宋兰花点头:“好好利用,记什么都行,就是别学某些人,在笔记本上画一只大王八。”

一句话引得几个孩子大笑,当然除了大牛。

他瞪着宋兰花:“娘,骂人不揭短,这可是你说的。”

他很喜欢笔记本,第一次得到这么好的本子,就是想做个标记,他不会画别的,就想起了看到的乌龟,顺手在本子上画起来,没想到被娘看见,他以为没人知道呢。

宋兰花斜睨他一眼:“咱们所有人都知道,就是没说而已,你以为你藏的很好?”

大牛看向两个弟弟,见他们齐齐点头,生无可恋。

“我生气了,不要背诗了。”大牛躺在床上耍赖。

宋兰花:“我跟你说一件事,当你看到一只蜻蜓落在荷花上,你会说什么?”

大牛坐起来,想着娘没让他背诗,肯定有缓和的余地,于是认真想起来半晌才说:“呀,真漂亮。”

“俗气。”宋兰花有看着其他人:“你们怎么说?”

“那说什么?”大牛很不理解。

梁煊想了想回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知道是不是姨想要的答案?”

他妈是才女,曾经名动帝都,可惜好白菜是他爸那头猪拱了,这是他姥爷经常说的话。

宋兰花又问大牛:“你觉得是你的答案好还是梁煊的答案好。”

大牛沉默:“……”

傻子都知道哪个答案好,娘还故意问,就是借机想数落他。

宋兰花:“这就是才子和常人的区别。”

“那我想当常人,谁爱当才子谁当去。”大牛心有不服,小声嘀咕,“又不是人人都是大才子,平常人多了去了。”

宋兰花就当他放屁,继续说:“当人家遇到喜欢的姑娘念诗经,念诗词,念古文。你就会说我喜欢你,跟我结婚吧,你说后果会怎么样?”仔细观察几个孩子的小表情,一一尽收眼底,“前面人家说你浪漫,后面人家大嘴巴子抽你,古诗词不仅能增长见闻,还能滋养一个人的灵魂,从小被古诗词滋养过的孩子,不说腹有诗书雅意,但也绝不会差,当你身临其境时,你会不自觉说出藏在你心中、刻入你骨子里、那些你曾背过的诗词。”

几个孩子若有所思。

宋兰花又继续拱火:“你们知道主席为何这么厉害吗,他就喜欢看书,他收藏的书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满屋子都是,一部《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每次都做批注。”

“娘,你怎么知道?”大牛几个目光灼灼盯着宋兰花。

宋兰花经咳一声:“我很崇拜主席,听人说的呗。”

梁煊:“姨,我真佩服你,知道的真多,像个大学者,说起什么事都能侃侃而谈。”

“谢谢夸奖。”宋兰花摸着大牛的脑门:“去把今天的任务完成。”

大牛几个彻底服气,依言照做,拿起各自的书背起来。

宋兰花先去洗漱,洗漱好回屋写资料。

顾南城回到家听见朗朗读书声,以为走错了,退到门口看了看,是自己家,没错,果断进屋,先去儿子们的房间,见他们个个认真读书,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些诧异:“今儿是吃错药了。”

这么大声,往日也没见他们这么勤奋,推开卧室门,见宋兰花在写东西:“这帮小子不是疯玩了,这又转性了?”

宋兰花没抬头,依然写着数学题:“被我教训一顿。”

“又惹你生气了,我这脾气。”顾南城要去教训孩子,被宋兰花喊住,“回来,没惹我生气,我就是给他们上了一课。”

顾南城把外套脱了挂衣架上:“宋医生改行了,不当医生要当老师了。”

“父母就要为人师表,难道不是吗?”宋兰花放下笔看着顾南城,“你们不是开会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平时不是通宵,也要到半夜的。”

顾南城换上拖鞋,往床上一躺:“我不是说了没什么要紧事,前段时间我让人去查沈团长的前岳母去了,今儿有消息了,问题不算大,但也不小。”

宋兰花立刻来了兴致,笑问:“不会又抓到人了吧,你又立功了了?”

“是抓到人了,不过不是我抓到的,是沈团长抓的。”顾南城坐起来,看着宋兰花说,“沈团长的岳母不是一般人,曾经给小鬼子当过小妾,解放后被人卖进青楼,内战结束后,国家出手整治这些黄色产业,她才能回家,她带有不少钱财,家里人对她不错,给她找个二婚男人,婚后捡了一个女儿,她自己没孩子,把这个女儿当亲生的,谁知沈玖的母亲没福气,生沈玖难产,没多久便死了,老太太难过,又怕外孙外孙女在继母手底下吃亏,就想来给沈家看孩子,可沈老太太不愿意,那边人也不愿意。也不知道怎么知道宋春兰想要孩子的,就把绝子药当生子要给了沈老太太,老太太想让儿子多子多福,就给宋春兰喝了,沈团知道药是避孕药,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

“她不是特务?”宋兰花问,只是不想让宋春兰生孩子,“那抓人是怎么回事?”

“沈团前岳母不是当过小妾吗,见过不少人,前段时间又见到了,她越想越不对,就想往上报,可又不敢,如果不是我的人找她,她还不敢说呢,她说了,不过没告诉我的人,直接给沈团拍电报说的,沈团就让人抓人呗,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次应该能抓不少人。”顾南城不遗憾功劳不功劳,只要把人抓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