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程
顾南城回头:“不是相信你,是相信宋医生的直觉,*你让我查总会查出什么。”
宋兰花也想起了褚秋他们的事,撇撇嘴:“这次说不定不准呢。”
“没有不准的。”顾南城非常笃定。
大牛几个回来,就见饭菜已经端上了桌,且菜很少,舅舅和表哥他们都不在,问宋兰花:“娘,大舅一家真走了,就不能多住几天。”
他们还想和大表哥玩呢。
宋兰花让他们洗手:“你大表哥心疼你们睡营区,不忍心再住下去了。”
梁煊洗手回来,坐下拿了一个馒头:“那我们过年回家。”
宋兰花看他一眼:“不用过年回去,你们上完高中就有可能回去。”
顾南城在吃饭,似乎想起什么,接着说:“你娘说得对,你们上完高中没有工作就得回老家。”
大牛看一眼梁煊:“我们也要去当知青?”
宋兰花点头:“上完初中的都要去,你们上完高中正好十六,肯定赶得上。”
梁煊无所谓:“当知青也不错,我们是男孩子,不会有人打我们的主意。”
大牛的想法很天真:“娘,我们能回老家当知青吗,这样还可以保护秀秀姐。”
宋兰花看一眼顾南城:“问问你爹,我也不清楚。”
顾南城也不清楚,没了解过这一块,说问问去,回来告诉他们。
大牛和梁煊不担心,反而有些期待。
宋兰花也不想孩子们去农村种地,又问大牛:“你们想去当兵吗?”
“年龄不够啊。”大牛早就想过,十八岁才能当兵,他还差两年呢。
宋兰花:“年龄不够身高凑,不行咱就改年龄。”
大牛以为宋兰花在哄他,问:“娘,你真同意我去当兵?”要是在下乡和当兵中选,他肯定选当兵,说不定还能去找瑾年哥和王雷哥呢。
顾南城:“你们还是回老家待上一段时间吧。”
大牛泄了气,看向宋兰花:“娘,你帮我劝劝爹,我真想去当兵。”
“梁煊不想去,你忍心让他一个人下乡。”宋兰花瞥一眼大牛,顿了顿又说,“国家快要恢复高考了,这只是小道消息,没有放出来,你们都把嘴巴收好,谁也不许说出去,等你们上完大学再去当兵,起步都不一样。”
大牛噘着嘴:“下乡要下地干活,又累又苦,我不想去。”
宋兰花开始教儿子摆烂:“不想上工就不去,咱们家不缺钱,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邮寄过去,当然了,白天适当干一些,晚上不能把学习拉下。”
顾南城想让大牛和梁煊进洗化厂,无论干什么都可以,总比下乡强,可海市还有一个淮海,要是淮海也去洗化厂,家属院绝对引来轩然大波。
他也不想太引人注目,让家属院的人都嫉妒,再说他们知道未来走向,七七年恢复高考,儿子们在农村混一年,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宋兰花也是这意思:“你们尽量回老家插队,能干活就干,不能干就摆烂,我会定期给你们邮寄东西过去,饿不着你们。”
她不知道,大牛几个根本饿不着,刘家屯挨着山,山上有许多野物,三个孩子在刘家屯混得风生水起,比在岛上都自在。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顾南城是雷厉风行之人,说帮顾向东就一定会帮,他没有让卫民去宛城,而是派一个能力更强的侦察营的营长过去。
这个营长不负顾南城所望,十一月初回来,把查到的消息告诉顾南城。
顾南城看了吓一跳,顾向东还真是个大怨种,不仅顾向东一个大冤种。
宛城好多人都遭这个寡妇的毒手。
寡妇名叫张大丫,名字粗糙,人却苗条,身子骨弱柳扶风,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不知道吸引多少男人,有的男人上道是为了色,有的人和顾向东一样,觉得她柔弱,出于好心帮忙,却不知这个女人是黑寡妇,和另一伙人玩仙人跳。
张大丫负责坑人,她的婆家人负责捉奸,有钱要钱,没钱要人,至于那些小姑娘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他们是团伙作案,打一枪换个地方,倒是没引起别人注意。
这种事都是民不举官不究,倒是没引起公安部门的察觉。
也是他们倒霉,坑到顾向东头上,被宋兰花和顾南城察觉,才派人去查,不仅如此,他们还查到了拐卖团伙,那些被抵债的女孩都被卖给这帮人。
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又查出不少人。
拔出萝卜带出泥,竟发现这犯罪团伙有境外关系,他们把这些女孩送到境外做不法生意。
顾南城看着底下人递上来的资料,又问:“还有别的吗?”
与境外有关系,肯定涉及特务,要是没特务,他顾南城三个字倒过来写。
营长对顾南城竖起大拇指:“师长,您太厉害了,抓了好几个,还在审问,结果没出来我就回来了,咱们又立大功了。”
顾南城笑了笑:“你小子立大功了,行了,回去休息吧,给你放几天假,好好陪陪老婆孩子。”
晚上顾南城笑盈盈回到家,见宋兰花在厨房做饭,心情颇好地说:“宋医生,你又立大功了。”
宋兰花眼眸一亮,盯着顾南城问:“老家那边有消息了?”
顾南城:“那边的有关部门不仅把钱还给了顾向东,还帮顾向东正了名,这小子在村里出了一把风头。”
宋兰花长舒一口气:“这就好,张小翠人不错,不是黑心肝,要是别人,或许就拿孩子抵债了。”
顾南城也觉得张小翠不错,顾向东四个女儿,加上顾微微的两个,他们两口子要养六个孩子,虽说都是女孩儿,将来要嫁出去,可也要把人养大,吃喝拉撒也需要人管着,想了想说:“你说,我要不要给张小翠找个工作,就冲她这人品,我就得帮帮她。”
顾向东的名声要是坏了,不仅影响几个孩子的婚事,就连大姐家都要受到影响。
宋兰花刚要开口说话,电话响了:“你去接电话,我觉得是老家打来的。”
顾南城去堂屋接电话,宋兰花好奇,也跟着过去听。
果然是顾大花打来的,说的是顾向东的事,和顾南城说的大差不差,还说村里人没人再嘲笑顾向东,都夸顾向东人品好,也夸张小翠能干,都发生了那样的事,还相信顾向东。
顾南城听了一会说:“大姐,我都知道了,你真想帮顾向东他们,就让他们的孩子都上学,把青砖的笔迹给几个孩子看看,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去更广阔的天地看看,别觉得几个孩子是女孩子就不重视,女儿有出息了,也能给他们养老。”
张小翠和顾向东就在一旁听着,不禁落泪。
顾向东想着父母对待顾南城的态度,哭着说了声对不起。
父母亏欠大哥的,他们没法弥补,只能尽量不打扰他。
张小翠和顾向东想得不一样,她男人没本事,大哥大嫂厉害,就算大哥把自己一家过继出去,那也是顾家人,这次能出手帮忙,说明他们念旧情。
顾大山和赵萍死了,以前的事可以过去,他们可以多多走动,说不定能给闺女带来好处,她不求别的,只希望女儿们过得好。
怎么才能和大哥大嫂打好关系,那就是邮寄东西。
大姐经常邮寄东西,都是山里的山珍,她们勤快些,也能给大哥一家邮寄一些,一来二去,关系不就活了。
十一月底,宋兰花收到一个包裹,从老家邮寄过来的,她以为是顾大花邮寄的,没想到是张小翠。
随着包裹来的有一封信,信封上字迹青涩,应该是孩子写的。
宋兰花拿到信看了看没拆,直接放桌上,中午顾南城回来,一眼看到了桌上的信,皱眉问宋兰花:“大姐来信了,看这字迹也不像啊?”
宋兰花在给孩子们做鞋,头也没抬:“是顾向东媳妇张小翠邮寄过来的,稀奇不稀奇?”
顾南城:“这有什么稀奇的,上次咱们帮了他们,写封信感激一下而已,还算有良心。”
宋兰花:“还有一个大包裹呢,我没拆,就等着你们回来拆呢。”
“这倒是稀奇。”顾南城把包裹拿出来,“我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大牛几个放学回来,见顾南城准备拆包裹,就问谁邮寄来的,里面是什么。
顾南城把剪刀给大牛:“我也不清楚,顾向东媳妇邮寄过来的,你们想知道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大牛几个喜欢拆包裹,都上手帮忙,很快就露出了里面的东西,最上面是几双鞋,一共六双,看大小是大牛几个的。
第169章 下乡插队
宋兰花看了看手里的半成品,顿时不做了。
顾南城让几个孩子试试鞋子,可以的话就穿上:“你们有鞋子了,你娘做的鞋就是我的了。”
大牛几个个子高,尤其是大牛,身高快赶上顾南城了,连脚上的鞋子都和顾南城一个码数。
“给你就给你呗,我们都穿新的,就你一个人穿旧的,多没面子啊。”二壮穿上试了试,非常合脚,走几圈过来道,“我觉得这鞋和我大姑做的一样。”
宋兰花盯着鞋子若有所思:“这些鞋子可能是别人做好的,张小翠拿东西和人换的。”走过来看了看包裹里,还有一些蘑菇木耳豆子之类的,“肯定问大姐了,不然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顾向东要养六个孩子也不容易,宋兰花不想占便宜,可这些东西不一样,是顾向东他们给的谢礼,她和顾南城拿着问心无愧,便没给顾向东一家回礼。
顾南城也是这意思,他也不想和顾向东来往,帮忙也是看在大姐一家的面子上,不想让顾向东影响孩子们的前途。
宋兰花做好了饭,把东西收起来让孩子们去洗手。
饭菜吃到一半,顾南城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惊得顾家众人目瞪口呆。
顾南城说:“我要当师长了,任命书早上刚下来,也是投票选举,我是全票通过。”
宋兰花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你说什么?”
大牛重复一遍:“娘,我爹说他是师长了,正式的那种,副字去掉了。”
梁煊头一个反应过来,以水代酒要敬顾南城。
其余人反应过来,都向顾南城祝贺。
宋兰花最高兴,问顾南城:“不是说还要等一段时间吗,怎么突然下来了?”
“林师长身体不好,想早点退,姜护士长申请的房子也下来了,就想早点退休养病。”顾南城端起茶碗,和宋兰花的茶杯碰了碰,“看到林师长退休仍然住在岛上,我就想到了我们,等我们退休了,我们去哪里养老。”
宋兰花想都没想:“干休所啊,有机会我一定在帝都买几套房子,将来有大用。”
林越泽和顾平安对视一眼,问宋兰花:“什么大用?”
宋兰花没说话,就说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两人死时才二十岁的年纪,那时候刚80年代,还体会不到帝都户口的好处,等他们自己有了孩子就体会到了。
饭后,顾南城不想刷锅,几个孩子很自觉,收拾好碗筷去厨房。
宋兰花拉着他在客厅说话,见顾来喜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猜测问:“秀秀来信了?”
顾来喜喜笑颜开,坐在宋兰花对面:“是这丫头来信了,她医术好,还有行医资格证,就被分到了乡卫生院,如今和青苗做伴呢。乡里离家远,她想买一辆自行车,我手里没票,就想来问问你们有票吗?”
宋兰花和顾南城从没想过买自行车,只因在岛上用不上,顾南城的营区离这边远,都是车来车往,顾家人从没想过买自行车。
几个孩子到现在都没买自行车呢,要不是顾来喜今天提起,宋兰花都忘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