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185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安宁:“术业有专攻,不能什么都让你会了,不然我们这些普通人该无地自容了。”

大牛吃着羊肉,忍不住感慨:“要是有芝麻花生酱就好了,羊肉蘸酱,滋味别提了。”

安宁坐在他旁边:“你妈不是给你们邮寄东西了,没有这些酱吗。”

自从大牛被诬陷后,父母已经给他邮寄两次东西了,算上这次是三次,每次都是一堆吃的,咸菜辣椒酱,火锅底料。

尤其是那个火锅底料,往锅里放一点,添上水,放上菜,别提多好吃了,没有东来顺的火锅好吃,也差不多了。

大牛:“这次是被子和棉衣。”又想起什么,问其他知青,“村里组织挖河你们有人去吗?”听说算公分,且公分很高,他有些心动,想跟着去。

老知青告诉大牛,挖河很累,最好不要去,村里不要求知青们去,都是村里的强壮劳力,去的时候脸上有点肉,回来瘦的皮包骨,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活,他们这些老知青没人去。

大牛不信,拉着梁煊和淮海报名挖河,去了俩月,回来瘦的骨相都脱了。

顾大花见侄子没个人样,抱着他们心疼的直掉泪:“当初不让你们去,你们非要去,看看都成什么样子了,要是让你们爹娘看见了,指不定多心疼呢。”

大牛拍拍顾大花的背:“你别和我爹娘说,他们不会知道。”

顾大花抹一把泪:“你娘来电话了,让你们回家过年,火车票都帮你们买好了。”拿出一张纸,这是你爹的战友,你们找他要火车票就好。

大牛接过纸,安慰顾大花几句,就往家走。

淮海和梁煊跟在后面,问大牛:“咱们就这样回去,爹娘肯定心疼。”

大牛回头:“我也不想回去,免得娘担心,可他们都买好票了,咱们要是不回去,娘得多伤心,上次平安和阿泽打电话回来,说有人欺负娘,我不得回去看看,那个婆子再欺负娘,我上去就是一脚,非把她踹海里去。”

三人刚到顾家老宅门口,便遇到了安宁和安静姐妹。

两人见到他们回来,挺高兴的,见他们身上没伤,就是瘦了,有些担心:“你们没吃饭吧,我们找村里人买了一只鸡,炖了给你们送一些来,你们快回家休息去吧。”

大牛点头,道了声谢,朝家里走去。

安宁看着他们走进家门,拉拉妹妹的胳膊:“你说,我们提那个要求好吗?”

安静顿了片刻:“好不好都要提,我不想过心惊胆战的日子了。”

大牛他们走后,知青院进了贼,直接朝女生宿舍而去,幸亏她们机警,床头放了木棒,贼人进来时她们有准备,喊人把人打跑了,谁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虽然村长第二天开会警告了,保不齐还会有这种事发生,要是被人坏了名声,她们就只能嫁给村里的癞子。

两人正要转身,遇见了顾大花,她端着一盆肉走来,看见安宁姐妹,笑了笑:“你们是来找大牛的,怎么不进去?”

安宁看向她端的白菜炖肉,摆摆手拉着妹妹离开了。

顾大花进去给侄子们送吃的,随后青玉端着一筐馒头进来,看见大牛就说:“我刚才看见安知青了,她们是来找你们的吗?”

大牛和梁煊对视一眼,总觉得安宁和安静有事,摇头说不是,又问村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顾大花惋惜:“小学开了,老师选了,你们没机会了。”

本来觉得侄子学问好,可以当老师的,总比在地里刨土强,谁知道侄子竟然去挖河,回来瘦的没个人样。

淮海过来搂住大牛的肩膀:“你是不是故意把老师名额让出去的。”

大牛没说话,梁煊点头:“肯定是,有些人怜香惜玉了。”害得他们跟着受罪,却不得不去。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我以为小学选老师要到年后呢。”大牛去厨房烧水,准备洗个澡,天天干活,还不能洗澡,他都觉得身上馊了。

顾大花让侄子们去吃饭,她去烧水,烧好水拉着青玉离开。

大牛洗了澡,准备出去转转,在门口又遇到青玉。青玉看一眼旁边,见没人走过来说:“哥,你们走的这两个月,村里发生了一件事,隔壁村的癞子晚上偷摸进了咱们村,去了知青院,要闯女生宿舍,安宁和安静肯定吓坏了。”

“还有这事?”大牛怒声顿起。

梁煊也走出来,问:“后来怎么样了?”

“安静和安宁早有准备,在床边放了棍棒,把癞子打走了。”青玉说,听见顾大花喊她回家,和大牛说了一声转身离开。

大牛看向知青院的方向:“女生就是麻烦。”

梁煊想了想说:“娘让我们回家过年,要不把安知青她们带上,咱们家住不下,可以住到灵灵姐的屋子里,反正她们都结婚了,屋子空着没人住。”

淮海走过来:“你让人家跟着人家就跟着。”

梁煊:“说不定他们自己也愿意。”说完跑开,跑了几步回头,“我去问问,要是愿意,就让她们跟着。”

挖河这段日子没赚钱,之前赚的钱还有一些,带上两个人不成问题。

安宁和安静得知梁煊要请她们去岛上,既激动又忐忑,要是跟着大牛他们去岛上,暂时可以离开刘家屯,不怕那些人打她们的主意,犹豫片刻问:“你们家人同意吗?”

她们不想给大牛带来麻烦。

梁煊:“我爹娘都很好,肯定同意,放心吧,有地方让你们住,你们要是同意,我找村长爷爷开介绍信去。”顿了顿让安宁姐妹收拾东西去,要走就赶紧走,晚了少吃很多东西。

他们太想娘做的东西了,挖河时,梦里都是娘做的美食,醒来什么都没有,差距太大,令人伤心。

还有十来天过年,村里不是很忙,村长同意他们回家过年,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让大牛他们正月十五前回来。

顾大花知道侄子们要回家过年,收拾不少山货和干菜,让大牛他们带上,喊男人送大牛他们去城里坐火车。

顾招娣来看侄子,也带了不少东西,知道侄子们要回去,都给侄子们装上。

大牛他们临走前又遇到了宋保柱和宋大嫂,把做好的馒头包子,都让大牛他们带上,看着他们坐上牛车走远才回家。

安宁和安静很羡慕大牛他们:“你们的亲戚真好。”就算不富裕,也会拿出稀罕东西招待大牛他们。

梁煊望着宋保柱两口子的身影说:“主要是我娘好。”

安静来了兴致:“说起你娘,我想问问,你娘怎么保养的,太年轻了,我都羡慕,那皮肤一点皱纹都没有。”

淮海躺在牛车上,翘着二郎腿说:“真想知道?”

第178章 瑾年来访

安宁和安静连忙点头,她们自然想知道,见淮海不说,连忙看向梁煊和大牛。

大牛笑了笑:“娘是我亲娘,我不好意思夸,你让他们俩告诉你吧。”

淮海嘿嘿一笑:“还是我说吧。”

他没有说别的,就把宋兰花把他和梁煊带到顾家,对他们一视同仁,又组织建立洗化厂的事说了。

安宁和安静听后更加佩服宋兰花,原来主席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都是说宋兰花这样的人。

她们好奇,就让淮海继续说说,肯定还有。

梁煊见她有兴致,又把宋兰花整治唐嫂子的事说了:“我们有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肯定又发生了不少事,到了我们家让顾平安和林越泽给你讲讲,岛上的事虽然平淡,但是充满乐趣,你们一定喜欢。”

安宁和安静想说,哪里平淡了,充满乐趣一点不平淡。

她们本来想依靠大牛几个的,这么看来找大牛的亲娘最合适。

宋兰花不知道她被人惦记上了,接到大牛他们的电报,喜笑颜开,去抽屉里找了钱给顾平安和林越泽:“再去副食厂买点肉,还有鲈鱼带鱼,也都多买一些,现在天冷能放很久,省的过年人多买不上。”

顾平安捏着钱:“娘,我想吃带鱼馅儿的馅饼,您什么时候给我们做。”

“等你哥他们回来就做。”宋兰花摆摆手,继续纳鞋底,准备孩子们走前让他们床上。

顾平安看一眼林越泽:“有了新人忘了旧人,走吧,去副食厂买东西去。”

两人走到门口,遇到了李团长的媳妇,提着东西站在门口,顾平安侧身让了让:“婶子,您找我娘?”

李团长的媳妇姓秦,别人都喊她小秦,她比宋兰花小两岁,宋兰花也喊他小秦。

听见声音,宋兰花拿着鞋底出来:“小秦有事?”

小秦把木桶放地上:“嫂子,这是我几个孩子赶海捡的东西,家里多吃不完,就想着你们家孩子多,给你们送来一些。”

宋兰花见她欲言又止,料想还有别的事,就让她进屋喝口茶,暖暖身子再回去。

小秦进了屋,坐在宋兰花对面,见她旁边簸箩筐里有几双鞋,就问是谁的,能否做得完,她在家闲着没事,可以帮忙。

宋兰花摆手:“不着急穿,我慢慢做就行,你有其他事吗?”

小秦尴尬一笑:“我婆婆带着侄子要来,他们都说嫂子热心,也聪明,想让嫂子帮我出个主意,我不想让他们来,我婆婆重男轻女,带着侄子来,我女儿便吃不饱饭,她们脸上刚长一点肉,我不想让人作践他们,嫂子说我自私也好,说我心肠坏也罢,我就是不想让我女儿受委屈。”

她的孩子最大十岁,经常在老家干活,明明是个孩子,却当半个男劳力用,最重要的吃不饱饭。

现在终于随军了,又能上学又能吃上饭,她不想再过以前的日子。

宋兰花:“你不自私,母亲为了孩子,在我看来是伟大,她说什么时候来了吗?”

她听说李团长的母亲欺软怕硬,倒也好整治,朱婆子一看就是不省事的,她一来家属院又要热闹了,几个孩子出手就行,都不用她出手。

小秦:“谢谢嫂子的夸奖,我真怕我婆婆,她磋磨我没关系,可她苛待我女儿,我不能忍受,不怕实话告诉嫂子,我是地主家的孩子,我爹娘就我一个女儿,上面有三个哥哥,他们都说我是他们手里的宝,在娘家待不了几年就要嫁人,去了婆家便没了自由,在家尽可能宠我,可轮到我女儿时,娘家磋磨,婆家没有血脉亲情,谁又真心待她们……”说着话径直落下泪来。

宋兰花给她一块毛巾:“擦擦,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别着急,回去等着,她来了也住不了几天。”

小秦算是得了准话,起身道谢离开。

顾平安和林越泽买东西回来,路上遇到了小秦,回家就问宋兰花:“娘,你欺负她了?”

宋兰花白他们一眼:“我是那种欺负人的人吗,她婆婆要来,她怕女儿吃亏,找我讨个主意,她不怕婆婆来,就怕婆婆不回去,等朱婆子带着孙子来了,你们找机会吓唬她孙子一顿,让她带着孙子离开。”又怕两人没分寸,特意交代几句:“不许动手打人,吓唬走就行,能做到吗?”

顾平安见过那俩孩子,也是欺软怕硬的主,自然答应,看向林越泽:“我是能做到,就不知道某人能不能做到了。”

宋兰花心累:这俩孩子,什么时候都不忘比一比。

宛城,大牛找顾南城的战友拿火车票,当然没有空手去,他们带了许多特产,找出一些山珍给那人,过年还能添些菜。

那人不要,大牛不乐意,非要塞给他:“您不要,下次我们不好意思找您了,您就收着吧,这是我爸给我们下的命令,您必须收,不然我们完不成任务。”

那人笑呵呵收下,*夸赞大牛几个几句,送他们上了火车。

他们几个坐的卧铺,是顾南城托关系买的,平时买不到,年关将至,去外地的人不多,倒是便宜了他们。

那人上了火车和列车员说,这是老领导的孩子,路上让他们多照顾一下,得到应允又叮咛大牛,路上保重,帮他们放好东西下了车。

安宁见大牛做事圆滑,很是佩服,她们怎么就没想到要感谢帮着买票的人。

火车缓缓开动,安宁终于忍不住问大牛:“真是你爸给你下的命令吗?”

大牛不以为意:“我要是不那么说,他能收下东西吗,再说了,还用爹说啊,找人办事不给点好处,下次怎么好意思。”

梁煊也点头附和:“来的时候提几条鱼回来,别让人白帮忙。”

“这事儿交给我吧,咱们在海市买鱼。”淮海道。

安宁姐妹想知道宋兰花和顾南城怎么教育孩子的,怎么把他们教育的这么会来事,对顾家父母更多了几分好奇。

宋兰花算准大牛回来的时间,带着两个小儿子早就等在码头上,顾南城没事,开车从营区过来了。

大牛三个近乡情怯,一早站在甲板上,看见宋兰花他们挥手大喊:“娘,爹,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