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程
她又和梁老太太说了会话,才挂上电话,孩子们都走了,她没什么事做,突然觉得家里空落落的,便拿着包去了医院。
中午也没回家吃饭,直接去洗化厂食堂吃饭,还别说,不愧是专业厨师,水平不错,比军区食堂味道稍微好一点。
宋兰花刚吃完,便看见顾南城朝她走来:“你怎么来了?”
顾南城满脸幽怨:“我一回家冷锅冷灶,家里一个人没有。”
宋兰花知道他没吃饭,洗了铝饭盒又给他打一份饭菜:“你一早去了营区,什么也没说,我还以为你要到晚上才回来呢。”找了位置又问,“你是在这里吃,还是回家吃。”
“回家吃吧。”
顾南城吃了饭,说起了季家的事:“明天老季的女儿要订婚了,请咱们过去吃饭。”
宋兰花挺诧异:“还是原来那个军官吗?”
顾南城点头:“是,两口子不愿意,但架不住闺女非要愿意,还说男方对她挺好。”
宋兰花撇嘴:“当然好了,季参谋是师参谋,有实权,他想往上爬,少不得需要媳妇娘家支持,要是成了,他得少奋斗多少年。”
顾南城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季参谋两口子也深知未来女婿的打算,奈何闺女被人骗的迷了眼,说什么都不听:“两口子也有成算,为什么是订婚,而不是结婚呢,就是给闺女多些时间,让她看清对方的为人。今天晚上男方亲戚过来,这才是考验人心的开始,等着吧,肯定有好戏看。”
宋兰花也等着看戏,突然想起什么,对顾南城挑眉:“这中间还有事吧?”
顾南城赞赏一笑:“不愧是你,就是聪明,康校长准备刺激一下男方父母,你觉得这个差事谁去最合适。”
宋兰花立刻摆手:“别找我,我不干这事。”
顾南城就知道宋兰花会是这反应:“放心吧,不让你去,康校长找别人了。”朝后面和东边看一眼。
宋兰花立刻明白了,这是找唐嫂子和韩氏了。
她就想知道男方家什么反应。
但大戏没开始,宋兰花便遇到一个麻烦,唐嫂子接了这差事,不知道怎么办,找韩氏商量,韩氏也是老实人,不知道怎么挑拨两家关系。
两人对视一眼,觉得送兰花主意多,只能找她讨个主意。
宋兰花心想,还不如她自己上呢,还能卖给康校长和季参谋一个人情。
顾南城假装没听见她们说话,找借口去营区忙。
宋兰花还真有主意,在韩氏和唐嫂子耳边嘀咕几句,两人眼睛瞪大,对宋兰花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唐嫂子,脸颊微红,想着以前在背后蛐蛐宋兰花,简直是找死。
次日中午,席面还没开始,宋兰花便看了一场大戏。
男方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非要退婚,男人不同意,跪求父母同意。
季参谋的女儿叫季颖,还觉得男人对她是真爱,和男人一起求男人的父母。
也不知道男人父母抽什么风,就是不同意,还说男人在家有未婚妻,两人虽然没领证,但已经办了酒席,入了洞房。
一个晴天霹雳落在季颖头上,直接把她劈晕了,身边的男人想扶起她,被季参谋一脚踹心窝上:“你滚开,别碰我女儿。”然后抱起女儿就走,把这里交给顾南城两口子,让他们把男人及他的家人赶出去。
康校长也担心女儿,对男人放几句狠话跟着离开。
顾南城和宋兰花也不客气,把男人和他的家人“请”出去,又把客人送走,最后归还邻居家的桌椅板凳。
收拾好季家,宋兰花才和顾南城离开。
一路上,顾南城看向宋兰花:“你昨天出了什么主意?”
让那家人如此反感这门婚事。
宋兰花本来想卖个关子,看见顾南城殷切看着她,便没有隐瞒:“那家人不是在乎儿子吗,我就让韩氏和唐嫂子去他们住的地方散播谣言呗,说他儿子高娶媳妇,将来的日子不好过,不仅他不好过,连带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首长家的女儿不仅刁蛮任性,还看不起人,更看不起农村来的泥腿子亲戚,以后他们别想从儿子身上拿到一分钱。”
顾南城明白了,这是害怕儿子有了城里媳妇,便不要他们了,怪不得情绪这么高。
宋兰花:“就不知道季参谋的女儿会怎么选,是不是个恋爱脑。”
顾南城笑了:“据我所知,那姑娘挺理智,说话一套套的全是大道理,应该是那男人欺骗了她。”
“希望她想通,世上少一个怨妇。”
宋兰花和顾南城回到家,开始收拾东西做饭,饭后各自去上班。
又过了两天,宋兰花下班回来,见康校长提着东西站在他们家门口,见她走过来,脸上笑出褶子来:“宋医生,你回来了?”
宋兰花拿出钥匙开门:“您怎么过来了,难道高考出成绩了,咱们岛上许多人榜上有名了?”
康校长提着东西,跟着宋兰花进了院子,四周打量一番:“出成绩还早呢,哪有那么快,你们家地里还种着青菜呢,哪里弄得塑料布,这样一盖青菜冻不死。”
宋兰花把人领进堂屋,给她倒杯水:“托人买的,就买这一点,我们家孩子多,个个都能吃,这不是怕冬天不够吃吗,就让他们多吃点菜,糊弄饱肚子。”
“还是你和顾师长会养孩子。”康校长可不信这话,这岛上谁不知道顾家饭食好,每天有一顿带肉,别管什么,都总之会有。
宋兰花见她不信,也没拆穿,顺便问明来意。
康校长这才说了来意:“我女儿订婚那天多亏了你们两口子,没什么可感谢你们的,老家送来一些干蘑菇,给你们送来一些。”
她说是一些干蘑菇,其实还有两包桃酥,一些大白兔奶糖,还有两瓶酒,装了一网兜,都是紧俏货。
宋兰花推辞不要,康校长一下子抓住宋兰花的手:“宋医生,咱们都认识这么久了,你就别和我客气了,那天要不是你,我闺女真跳进火坑了,那人在家娶媳妇了,只是没领证,想让人家伺候他爹娘,然后再和我闺女领证,在部队步步高升,这样的人,不配当军人,这是侮辱咱们的脸呢。”
要不是宋兰花出主意,让他们自乱阵脚,说了错话,他们闺女真要毁了一辈子。
如今闺女知道了真相,对那男人死心了,本来不打算高考的她,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这是让康校长两口子最满意的事。
宋兰花也没客气:“行,我收下了,等季颖结婚,我给她一个大红包。”
她不知道,季颖最后成了王雷的媳妇,还是别人介绍了,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兜兜转转还是你。
康校长高兴,和宋兰花说了会话,拿着大牛几个的作业本走了。
顾南城回来,见桌上有一网兜东西,猜测是季家给的。
宋兰花把饭菜端桌上,夸顾南城聪明,吃饭时又说起了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在帝都惹祸没有。
“没有咱们管束,他们估计吃香喝辣呢,你就别操心了,我发现你越来越操心了。”
宋兰花笑了:“我也发现了,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原因,想的越来越多了。”
她不知道,大牛几个正在东来顺涮羊肉,吃的那叫一个热火,饭后便去帝都溜达,帝都各地留下了他们几个的足印。
学校报考,宋兰花和顾南城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填报,倒是没出什么意外,就等着收通知书。
年关将近,宋兰花买了不少东西给亲戚邮寄过去,和往年一样,她也收到了亲戚们的包裹。
以前都是大牛他们拿的,这次是宋兰花拿的,一趟一趟还挺累人,又把包裹打开,把东西放好,看着一堆东西,她有些发愁,也不知道几个孩子能否回来过年,要是不回来过年,这些东西真吃不完。
这时候电话响了,是梁老打来的,让大牛几个在帝都过年,就不回去了。
宋兰花笑着和梁老问好,又说:“还是让他们回来吧,以后都要去帝都上学,这也许是他们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团聚的年,以后各忙各的,很难再聚齐。”
梁老和梁老太太商议后,准备让几个孩子回来,又买了许多东西,给他们带上。
腊月二十八,几个孩子同时到岛上,没有喊宋兰花和顾南城接,一人扛一包东西往家走。
宋兰花回到家,见院子门开了,就知道大牛回来了,备用钥匙就在墙壁一个瓦块下放着,几个孩子都知道。
她进了屋,果然见客厅摆满了东西,火腿,烟酒,帝都的特产,水果罐头,肉罐头,满桌子都是。
宋兰花对着楼上喊一声,大牛几个答应着下楼,看见宋兰花高兴的喊着人。
“把东西收一收,一会邻居进来见了,你们给是不给。”宋兰花说着帮着儿子们收拾东西,把暂时用不到的放楼上杂物间,不能放的放冰窖去。
林越泽许久没见宋兰花,走过来喊了娘。
宋兰花问他一些陈家的事。
林越泽道:“陈家挺忙,顾不上我们,我还能逍遥一些日子。”
宋兰花免不了担心:“那女人几个儿子。”
“一个,当宝贝宠着,也是刚回帝都没多久,闯几次祸了,都被陈家扫尾了。”林越泽知道那个女人的儿子,本事不大,闯祸能力强,就是个纨绔二世祖,倒是不用担心。
陈世杰有堂兄弟,没有陈老爷子撑着,个个不堪大用,早晚会被人赶出帝都,不然上一世也不会极力拉拢他。
宋兰花不关心陈家的事,就怕林佳怡有麻烦,看来得和林佳怡商量一下,怎么把陈家人赶出帝都。
陈世杰记仇,现在不对付林佳怡,是没腾出手,等他腾出手,肯定把林佳怡往死里整。
林佳怡纵然有傅晋北护着,他们也势单力薄。
大牛不知道宋兰花的想法,拿着东西去二楼,回头说:“娘,这些东西有些是梁奶奶给的,还有林爷爷林奶奶给的,林阿姨也给了,安伯父安伯母给的最多,我们说带不了,他们就让我们邮寄,还有一些在路上呢,估计年后才到。”
宋兰花瞪一眼大牛:“你们去安家了?”
他们家虽然帮了安家,两家毕竟不熟悉,几个孩子去了给人徒增麻烦。
淮海赶紧解释:“不是我们要去的,是伯父伯母让我们去的,我们不去,但拒绝不了,只能去了。”
宋兰花叹息,年后准备让几个孩子给安家捎一些特产过去。
中午,顾南城回来,见几个孩子都坐在桌边,惊了一下:“都回来了?”
几个孩子齐齐点头,有给顾南城拿筷子的,有搬板凳的,总之顾南城挺享受,还问起孩子们在帝都的事。
林越泽说他们没闯祸。
宋兰花说起陈世杰和林佳怡的事:“那就是个小人,当年佳怡算计过他,他肯定会报复,咱们要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顾南城想了想:“这件事交给我吧,孩子们去帝都前,让姓陈的一家滚蛋。”
政权分家,他不能动手,不代表不能摇人。
年后初五晚上,顾南城接到一通电话,那边告诉他,事情妥了。
宋兰花就坐在一旁织围巾,那是梁煊的,梁轩去军工大学,在东三省,冷得很,这边柳绿花红,那边冰雪未化,简直是两个极端,不仅如此,她还帮梁煊多做两床被子,生怕梁煊冻着。
这让顾南城吃味,扯一下她手里的围巾:“什么时候也给我打一个。”
宋兰花手里的动作没停下:“过了年就暖和了,你确定要带围巾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你。”
顾南城伸了伸脚:“我的鞋旧了。”
宋兰花无语:“送走几个孩子天天给你做,你想要什么样的都可以。”
大牛几个进来,正好听见宋兰花的话,也嚷着要鞋穿。
顾南城瞪眼:“一边去,我先说的,你们上了学都有补贴,以后自力更生,少打我们的主意。”
淮海撇嘴:“姐夫,你那么大人了,怎么还吃醋,连我们都不如。”说完跑开,果然他刚才在的地方多了一只鞋。
大牛几个不敢再说顾南城,借口收拾东西,上楼去了。
正月下旬,学校出成绩,岛上五十八人参加考试,有二十多人考了三百分以上,其中就属顾家孩子考的最好。
顾平安考的分数最高,竟然是三百九十六分,其次是大牛,三百九十五,梁煊考了三百九十四,三人并排,二壮考的差点,三百七十五,谁让他整天唱戏,没事哼哼几句,都把时间浪费了,这是大牛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