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209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进了垂花门,就是规整的回字形四合院,北屋正房五间,带东西耳房,东厢房西厢房各三间,都带耳房,抄手游廊也宽敞,就觉得这院子不错,好好保养,千禧年后都是好几个小目标。

她当初还担心几个孩子没地方住呢,现在不用担忧了,他们都有打算。

几个孩子就住在前院,其余院子没收拾,有厨房有洗澡间,厨房里锅碗瓢盆都有,连砂锅和平底锅都有,看样子他们经常做饭。

顾南城带着宋兰花看了一圈,越看越满意,忍不住赞叹一声:“就算你们离了爹娘也饿不死,都会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淮海见他们没生气,笑着解释:“还不是你们教得好啊。”走到周媛媛身边问,“妈,你怎么也来了,姥爷姥姥身子骨还好吧。”

周媛媛看着比她高很多的儿子,既欣慰又心酸:“家里都好,你过得好妈就放心了。”

儿子出息,不用她操心,还要为她操心,她这个做娘的真不合格。

阿泽要去买菜,爹娘来了,总要改善一下生活。

厨房存了一些菜,也只是一些白菜萝卜,还真没多少新鲜菜。

这里不如岛上,岛上天气冷,爹娘盖上塑料布就能种菜,这里冬季时间长,除了夏季就是冬季,春秋季节很短,他都有些不适应。

宋兰花让小马把东西都拿出来。

小马把东西放地上,一样一样开始往外拿东西。

宋兰花指着桌上的东西:“我们带了菜干,豆角,茄子,南瓜,你们喜欢吃的海货,还有各种菌菇,腊肉,风干的鸡都有,你们都放厨房去,够吃几天了。”

二壮看见桌上的东西眉眼含笑:“娘,你太好了,带了这么多东西,可以过个肥年了。”

宋兰花:“我和你爹住两天就走,我和你爹的假期都不多。”

梁煊过来挽住宋兰花的胳膊:“娘,你们可要多住几天,我外公外婆早就想和你们一起吃饭了,这次有机会,咱们去吃大户去。”

宋兰花笑了:“你外公要是知道你有这心思,还不得伤心。”

梁煊也跟着笑:“我外公才没时间伤心呢,整天忙,家里的东西也多,好多东西都是他送过来的。”

得知他们买了房子,外公还发了一通脾气,说他们胆子大。

宋兰花看一眼顾南城,见他点头,直接答应下来:“行,你和你外公说一声,我们先去拜访一下。在这之前,我们先洗漱。”

张家的人会享受,浴室打造成现代模式,不仅可以泡澡,还可以淋浴,这是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地方,隔壁就可以烧水。

二壮拉着阿泽去烧水,淮海带着顾平安和梁煊去做饭。

等宋兰花几个洗好,他们也做好了饭菜。

红烧肉焖豆角,南瓜干炒肉,茄子炖肉,萝卜粉条,白菜豆腐,还有一个是醋溜白菜邦。

主食是面条,几个孩子还记得宋兰花的话,上车饺子下车面,一路顺遂又平安。

周媛媛端着面,吃着红烧肉,和宋兰花感慨:“我终于知道淮海为什么不回家了,就是觉得我做饭不好吃。”

宋兰花咽下嘴里的饭菜,忍不住打趣她:“你才知道啊。”忽然想到上火车的那一幕,随口问,“送你上火车的男人是谁啊?”

一句话引得所有孩子的视线落在周媛媛脸上。

淮海大惊:“男人,什么男人?”

这是有情况。

第199章 帝都会友

宋兰花见周媛媛不说话,催促她:“别愣着啊,你儿子问你呢。”

周媛媛有点不好意思:“你看见了啊?”

她还以为上火车时宋兰花和顾南城没看见呢,原来都瞧见了。

顾南城接话:“那么大一个活人,我们又不是死的,怎么可能瞧不见,长得还行,个子不太高,就不知道人品怎么样,在哪里工作,家里几个孩子?”

淮海点头:“说说,到底什么情况?”

周媛媛觉得自己在受审,却不得不实话实说:“你整天不在家,我一个人不安全,有一次我晚上回来,被一个酒鬼拦住了,那人帮了我,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他也是海市人,家里就一个女儿,比你小一岁,妻子前两年走的。”

宋兰花狐疑:“你确定是英雄救美,不是故意而为?”

淮海也怕亲妈上当:“就帮了你一次,就把自己送出去了,瞧你那点出息,我不同意。”

周媛媛苦恼:“我查了,那天真是个意外,不存在算计,我哥哥们也查了,什么也没查到,再说,那个人有钱有房,我就一个小员工,他算计我干什么,人家图什么啊。”

“让你当免费保姆呗。”淮海态度冷下来,“等我找人查查再说,这段时间你别走了,你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就别去了,让我姥姥找人顶替你几天。”

周媛媛不敢不听儿子的话,点头答应。

宋兰花和顾南城憋笑,周媛媛被淮海吃的死死的,这样也好。

饭后,梁煊回景山别院,告诉外公外婆,顾南城和宋兰花来帝都的事。

梁老和梁老太太很高兴,嘱咐保姆多买点菜和肉,这两天就请客吃饭。

梁煊把带鱼,鲈鱼和鲅鱼等海产品拿出来,让保姆阿姨加个菜。

梁老一看就知道是宋兰花带过来的:“你都拿回来了?”

梁煊摆手:“哪能啊,我带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呢,爹娘舍得花钱,来的时候带了四个包,认识的人都要分一分,安家,孙家,青苗姐,我怕没了,就先给你们带来一些。”

梁老太太*见外孙向着他们,心里高兴,觉得保姆做饭不好吃,建议梁老请个厨师,既然招待就好好招待。

梁老想了想,同意老伴的想法,让警卫员去找个厨师,又安排保姆去买菜,一定好好招待顾家人。

宋兰花和顾南城晚上拜访的梁老和梁老太太,因为梁老白天太忙,很难腾出时间。

梁老和梁老太太对宋兰花两口子岂是感激二字能言语的。

他们不仅将梁煊养育成才,还在他们危难时雪中送炭,如果没有宋兰花和顾南城送去的粮食,衣物和药丸,他们夫妻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未知数。

自从见到宋兰花,梁老太太一直拉着她的手说家常,都舍不得放开。

吃饭时,让梁煊给宋兰花和顾南城夹菜,还问他们岛上缺什么,缺什么只管言语,他们能办到的一定办到。

宋兰花有些受宠若惊:“您不必这样,咱们相遇是缘分,我们能抚养梁煊也是缘分,他一天是我们的孩子,这辈子就是我们的孩子,我和南城不在帝都,几个孩子需要你们照顾,他们若是闯祸,随你们打骂,您和我姨父又是亲戚,咱们这关系坚不可摧。”

这是没把自家当外人。

梁老和梁老太太更高兴,对几个孩子夸赞一番,便问孩子们在学校的事。

大牛就说,食堂的饭菜没宋兰花做的饭菜好吃,尤其是肉太少。

梁煊说他们学校肉不少,问大牛是否转学,这样他也能有个伴。

大牛不去,梁煊又问二壮几个,他们没一个人去的。

要不是为了躲避胡家人,梁老也希望孙子承欢膝下。

宋兰花也想起了胡家人,就问梁老和梁老太太:“他们家人来过吗?”

梁老冷笑一声:“孩子没放假的时候,老太太来过一次,说过年了,想让梁煊给胡老爷子上柱香。去了别想回来了,我才不会让他去。”

梁老太太也怕孙子被胡家人扣下:“梁煊刚回来没在这边,他们不知道,今天过后他们应该知道了,梁煊已经大了,不会再任由胡家人摆布。”

宋兰花给梁老太太盛一碗紫菜蛋花汤:“您别上火,我养出来的孩子我最清楚,他心里有一杆秤,不会被人哄骗了去。”

梁老自然放心,夸宋兰花和顾南城会教育孩子。

别院有不少人,没几个考上大学生,都来找他们取经,想知道梁煊怎么考上大学生的。

顾南城笑出声,见梁老吃了辣椒,有点咳嗽,赶紧倒杯水递过去:“能怎么考上的,孩子们努力呗,当初复习时,他们几个每天都学到晚上十一点多,要不是我非让他们关灯,他们会学到十二点。”

梁老和梁老太太也知道几个孩子努力,很是欣慰,让几个孩子多吃点,菜多别剩下,不然就浪费了。

大牛几个很给力,不仅把十二个菜全吃了,连汤都拌米饭了。

宋兰花和顾南城觉得不好意思,连忙给大牛几个使眼色。

梁老看见,摆手道:“孩子能吃就让他们吃,我们就爱看他们吃饭的样子,你看这大高个,大院里没几个比他们高的。”

梁老太太也点头附和:“还是小宋和小顾两个会养孩子。”

大牛连忙打岔:“爹,娘,我们都来很多回了,每次都吃光喝光,爷爷奶奶早见怪不怪了。”吃完抹抹嘴,还说梁家的饭菜好吃。

二壮几个有样学样,都夸梁家的菜饭好吃。

梁老和梁老太太被他们哄得合不拢嘴,直言让他们多来,不用客气,什么时候都可以。

宋兰花和顾南城对视一眼,都觉得没眼看。

晚上八点多,梁老亲自把宋兰花和顾南城送出去。

宋兰花见梁煊要跟着他们回去,说:“你难得回来一趟,多陪陪你外公外婆,我们三天后才离开呢,不急。”

梁煊点头,目送宋兰花一行人离开。

他们走后,梁老又夸赞顾家人一番。

邻居们看见梁老和老太太都出来,有些好奇:“大冷的天,怎么不在屋里待着?”想起什么又问,“你们家下午来客人了,是谁啊?”

梁老扶着老伴另一边胳膊解释:“我们家没旁的亲戚,就梁煊的养父养母一家来了。”

顾家住在岛上,却在景山别院出了名,无他,只因梁煊成绩太好,梁老太太说话太凡尔赛。

别说景山别院,就是梁老许多朋友都知道梁煊有一对养父母,千好万好事事好。

提起顾家人,梁老和梁老太太有说不完的话。

当初顾家人给他们邮寄东西,要是没顾家他们活不成。

当初顾家冒着风险收留梁煊,要不是没有顾家,梁煊可能活不成。

顾家两口子会教育孩子,一家出了六个大学生,最小的才十二岁。

不仅如此,他们岛上五十多个参加考试的,三十多个三百多分,这么好的成绩,怎么不让人羡慕。

景山别院住着很多大佬,都有儿孙们,谁不想找顾家人取经,得知顾家人来了,都让梁老介绍一下,不白取经,拿东西换。

梁煊见有便宜占,忙说他们学习有宋兰花出的题目,他们都抄在本子上了,家里应该还有作业本,得空了给他们拿回来。

梁老笑呵呵的,不置可否,任由梁煊拉关系。

“梁煊,咱们可说定了,一定给我一套。”隔壁的王老子嘻嘻掏出两张肉票,“年轻人多吃点肉,估计还能长点个子。”

另一个邻居见状,也摸向兜里,最后掏出两张特供票烟票,虽然舍不得,咬牙给了梁煊:“给我准备一套,以后爷爷有了票都先想着你。”

梁煊也不客气,谁给票都收,还承诺会给资料,在别院赢了许多好感。

宋兰花不知道景山别院发生的事,回四合院后简单洗漱一番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