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45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只要看不见宋家人,她也不会刻意去打听。

周围的邻居知道她不喜欢宋父三人,也不会没颜色凑她跟前胡说,这年代,没人敢得罪一个医术高超的人。

宋父见不到宋兰花,也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什么都没命重要。

葛二妮不愿意离开,想给宋春兰找个军官丈夫,最好各方面都比顾南城优秀,到时候把顾南城比下去,狠狠打宋兰花的脸。

宋春兰也是这样想的,不仅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

她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天天去岛上转悠,哪里有军官就去哪里。

仗着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又舍得花钱笼络人,还真让她找到了合适的。

那人也是岛上的军官,姓沈,是个团长,刚来岛上没多长时间,不到三十岁,就是个子不高,没顾南城高,但也不矮,有一米七五,这年头一米七五挺高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结过婚,是个鳏夫,身边有一儿一女,一个五岁,一个刚满半岁。

因为没人照看孩子,老娘跟着过来了。

这次婚事能成,也是沈老太太一力促成的。

沈团长兄弟几人,老娘不可能一直给他看孩子,就想给他找个媳妇,有人照顾孩子,她也能回老家。

宋春兰眼光高,不想选沈团长,选来选去,只有沈团人合适。

地位和顾南城相当,长相不差,成分也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大、结过婚、有孩子。

沈团长一家也挺急,不应该说沈团急,是沈团的母亲急。

在她的催促下,两人见了一次面,就定了结婚的日子。

葛二妮和宋父都很满意,却不敢到宋兰花跟前显摆,怕宋兰花使阴招,搅黄这婚事。

她可没忘记准考证的事。

宋兰花生气就拿出来说这事,对他们恨之入骨,他们很清楚,这事一夫人风风光光刚刚把辈子都过不去。

宋兰花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宋春兰已经结婚了。

她和苏瑾整理完被破坏的菜地,与苏瑾分开去厨房做饭。

饭菜刚刚摆上桌,顾南城回来了,凭空抛出一道响雷。

“宋春兰结婚了,对象是我们师的沈团长。”

宋兰花很惊讶,一把筷子给大牛,让他分发:“这么快,连我都没通知,这是怕我搅黄了婚事。”

她还真有这打算,高低不能让宋春兰祸害人民的军官。

可惜,葛二妮他们捂得太严实,愣是一点消息没露出来。

其实宋兰花没把他们放心上,只要稍稍留心就能知道。

“有这方面的意思。”顾南城洗了手,走过来拉开椅子坐下,拿了个二合面馒头咬一口,“你继母那人,爱显摆,估计到不了明天就会来咱家,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对付葛二妮,宋兰花轻车就熟,边吃边说:“来就来呗,黄花大闺女给人当填房,多有脸呀,凑上来让我打脸,我挺乐意。”

顾南城乐了:“她们来了就用这句话堵她们,保准不敢再往你跟前凑。”

大牛吃了口菜,含糊不清问:“娘,啥是填房?”

“你继姥姥继奶奶都是填房,后娶的媳妇是填房。”宋兰花解释。

二壮抬头看着宋兰花:“那娘是什么?”

顾南城喝了口汤,眼神看相宋兰花,笑着解释:“原配,夫妻还是原配的好。”

这话一语双关,惹得宋兰花瞪他一眼。

顾小三默默喝汤,假装眼瞎,什么也看不见。

宋兰花挨个给孩子们盛菜,想起什么又问顾南城:“咱们家发生这么多事儿,沈团长一点不知道?”

知道了还娶宋春兰,要么眼瞎,要么心盲。

顾南城:“他知道的不多,不过沈家老太太应该知道一些。”

“那还能同意这门婚事?”宋兰花觉得,沈老太太这个当娘的跟儿子有仇,都说娶妻娶贤,他们家娶个叫搅家精,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顾南城还真知道一些,就解释给宋兰花听。

原来这沈老太太有好几个儿子,沈团长排行老二,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不上不下,家庭地位尴尬,不得爹娘喜欢。

沈老太太这次能随军帮忙,沈团长花了大价钱,才请动老娘。

他许诺,只要找到媳妇,就让老娘回去,走时给她一笔钱,让她给底下的弟弟妹妹结婚用。

沈家老家人口众多,上有老下有小,沈老太太放心不下,一直惦记着家里。

自从来了岛上,就张罗给儿子娶媳妇。

沈团条件不错,也相看了几个,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一个没成,这可把沈老太太急坏了。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还是黄花大闺女,虽然新儿媳人品有点瑕疵,结婚能过日子就成。

女子出嫁从夫,女人嫁了人还能翻天啊,儿子是团长,大小是个官,闹过革命,也不是省油的灯,家里肯定是儿子说了算。

宋兰花有些无语,这是多怕儿子娶不到媳妇。

有些人不禁念叨,没等顾家人吃完饭,碍眼的人就来了。

宋春兰扎着两条麻花辫,发尾用红绳绑着,上衣穿着军绿色衬衣,下身穿了条黑裤子,脚上蹬着小皮鞋,既好看又洋气,一点不像农村出来的,倒像机关里的干部。

葛二妮也穿戴一新,脸上堆满笑容,得意地站在门口,仿佛炫耀团长岳母的身份。

宋兰花不想看见她们,直接出言讽刺:“哟,结婚了这么高兴呀,不就是当了填房,有什么可炫耀的,继子继女听话吗,婆婆好相处吗,你的军人丈夫嫌弃你是夹子音吗?”

第43章 上门炫耀

一连三问,令宋春兰哑口无言,炫耀的话卡在嗓子眼儿,不上不下,难受极了,瞪着宋兰花,眼刀子扔过去好几个。

宋兰花不甘示弱回瞪她:“瞪什么瞪,我说得是事实,你别不高兴。”

葛二妮见不得闺女吃亏,把人拉到身后:“兰花,春花怎么说也是你妹妹,你说话别太刻薄。在这岛上,你们是最亲的人,要相互帮衬。”

帮衬是不可能帮衬,她就嘴上说说,为闺女博个好名声,好压宋兰花一头,将来在岛上也好混。

就宋兰花厌恶她们的样子,也不会接受她们的施舍。

“帮衬?她帮衬我还是我帮衬她,她不拖我后腿,我就…”她想说谢天谢地,突然想起现在是特殊时期,有些话不能说,被有心人听去,会被打成搞封建迷信,于是转了话题,“我就谢谢你们了。”

顾南城站在一旁,替宋兰花捏了把冷汗,幸亏她反应快。

宋兰花给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她知道分寸。

葛二妮气急,想开口大骂,余光瞥见周围有人,不得不装可怜:“兰花,你要是这样想,姨也没办法。”拿出帕子低头抹泪。

宋春兰也开始抹泪,好像被人欺负一样。

宋兰花最讨厌她们这样,指着远处:“你们的来意我也知道了,现在可以走了。”懒得看她们表演,辣眼睛。

葛二妮母女没能讨到好处,灰溜溜回去。

顾南城望着人远去,对宋兰花竖起大拇指:“还是你厉害,短时间内这对母女不敢招惹你,过几天葛二妮回去,就剩下宋春兰,沈团长出海,她要照顾两个孩子,没时间到你面前晃荡,你也就省心了。”

宋兰花也觉得是这样,可他们想错了。

葛二妮母女到了沈家,看见宋父,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宋父被母女俩捧了多年,一朝见二人翻脸,有些不适应,不过也没有多想,以为被宋兰花气狠了,也能容忍,还劝说葛二妮母女,别和宋兰花一般见识,她连爹都不认,能给继母和继妹好脸色吗。

宋兰花要是在这里,一定对宋父竖起大拇指,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宋父和葛二妮对沈家人来说是客人,自然被奉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

沈老太太在儿子结婚后就走了,家里就宋父一家和沈团一家六口人。

沈团一早要去营区,家里就剩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半岁,家里一切都是宋春兰说了算,也硬气起来了,理都没理宋父,直接带着孩子上楼玩。

她并非善人,也不想看两个孩子,为了给沈团留个好印象,不得不做做样子。

这也是葛二妮教的,等生下孩子,站稳脚跟,再处置这俩小崽子不迟。

葛二妮也知不是翻脸的时候,两人还要一起过日子,对着宋父数落宋兰花许久。

宋兰花刚到医院,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苏瑾进门,笑着道:“这是有人在骂你,肯定是你那没良心的爹。”

她快人快语,毫不掩饰对宋父一家的厌恶,想起宋兰花受的委屈,她心里堵的慌。

宋兰花用瓷缸子倒了水递给苏瑾:“估计没有旁人了,对了,还有我那继母呢,宋春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留在了岛上,以后麻烦事不少。”

苏瑾接过水喝了一口:“她来你就怼她,不怕挨骂就来呗。名声什么的,不重要,自己的日子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

日子不紧不慢来到十一月份。

天气渐冷,宋兰花准备给三个孩子做棉裤,来时带的棉衣棉裤都小了,她和人换了一些布票,又让人从申城买了一些棉花,今日休班,吃了早饭正好有时间做棉衣。

宋兰花一家在吃饭,听到邮递员喊顾南城的名字。

“大牛,你去看看,是不是有咱们家的信,我猜应该是你大姑寄来的。”宋兰花算了算时间,心里了然。

大牛抹了下嘴,见盘子里还有一块鸡蛋饼,拿起来就走,一口塞嘴里:“这块鸡蛋饼是对我的奖励。”说着人已经到了院子里。

二壮盯着大牛的背影:“我还想吃呢。”

宋兰花心累,养三个孩子真不容易,既要照顾衣食住行,还要考虑他们的心情,给二壮夹了一筷子咸菜:“行了,你吃的不少了,回头再剩下,都是你和小三的。”

“名字。”顾小三不喜欢小三这名字,听着别扭。

宋兰花笑了,非不改,坚持喊他小三。

顾小三狠狠咬了一口饼子,惹得顾南城大笑,抬手揉了揉他的脑门:“小三亲。”

刚说完,大牛拿着信进来,他认识的字不多,把信给顾南城,顾南城有洁癖,还在吃饭没接,直接拒绝。

大牛直接塞顾南城怀里,有两封信:“爹,你念。”

顾南城嫌弃地盯着两封信:“你就不能等我吃完。”

宋兰花撇眼看到了上面的字,一封字体熟悉,是大哥宋保柱的,另一封应该是顾大花的,她的长子刘青蒲去当兵了,信应该是别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