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75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去洗手,一会儿吃饭,你妈妈呢?”宋兰花进屋,看了看卧室,发现林佳怡不在。

陈琳看着厕所方向,宋兰花点头,拉着陈琳洗手,帮她拿出小碗盛饺子。

林越泽已经夹了个饺子,放碗里蘸上蒜汁塞嘴里,幸福的眯起眼,再也不用吃皮儿和汆丸子了。

林佳怡早听见宋兰花来了,匆忙出来洗了手,进屋看见饺子,两眼放光,见儿女都吃上了,她也不客气,对宋兰花客气两句,坐下吃饺子:“对了,过两天我父母到岛上,去学校找谁?”

“康校长。”宋兰花见林佳怡把家收拾的有模有样,忍不住夸赞,“适应现在的生活吗?”

以前有保姆伺候,出门车接车送,现在什么都要自己动手。

林佳怡是随遇而安的性子:“习不习惯都得习惯,现在不习惯,以后肯定会习惯,慢慢习惯呗。”

林越泽瞅她一眼,低头继续吃饺子。

陈琳也觉得饺子好吃,夸宋兰花手艺好。

宋兰花捏了捏她的小脸儿:“嘴真甜,下次夸你干爸,面是他和的,馅儿是他调的,以后咱们吃现成的。”

林佳怡吃半饱后说:“过两天我爸妈过来,咱们一起吃个饭,出去吃?”

“还是在家吃吧。”宋兰花不想太招摇,外面形势严峻,稍有不注意,就会被人戴帽子。

她要去医院上班,时间紧张,和林佳怡说了句厂子还在筹办,过几天开始招人,便回去了。

营区有事,卫民来接顾南城。

他走到门口看见宋兰花,步子没停:“你的饺子在锅里,蒜汁儿在旁边的案板上,几个孩子都吃完了,没什么事我先走了,营区有点急事。”

宋兰花摆手示意他离开,径直去厨房,掀开锅盖见一盘饺子放在篦子上,洗了手端出来去堂屋吃。

大牛扯着顾平安从卧室出来:“娘,我们去沙坑玩了。”

“哪里有沙坑?”宋兰花坐在桌边,慢条斯理吃饺子,视线落在大牛身上。

第77章 师长打人

大牛指着西边:“咱家西边,爹做的,挖了三天,带着好几个人去海边拉沙子。”

为此,爹做一桌席面请人吃饭。

大牛不懂,他们家的肉都不够吃,爹为啥请那些人。

顾南城说,要过年了,营区有的人可以回家,有人的必须严防死守,不能回家过年,就借*口请他们吃顿好的,平日让他们来,他们也不来。

宋兰花明白顾南城的心思,饭后收拾完厨房,去西边看看儿子们玩沙坑,沙坑挺大,跟在线跳远的沙坑差不多,嘱咐几句注意安全,提着包去医院。

路上遇到不少军属,看向她的眼神带着调侃,想起那天顾南城说的话,宋兰花觉得耳根有些热,心里忍不住埋怨顾南城,打电话都不知道小心些吗。

她想着想着,人已经来到医院,在门口遇到苏瑾。

苏瑾这段时间很忙,医院要准备办厂子用的厂房,邱院长交给她,让她把事情办妥当,且越快越好。

她知晓厂子的意义,事事亲躬,务必做到完美,是以没去见宋兰花,这会儿看见,忙上前打招呼,顺便说了泥人的事,带着些许歉意。

宋兰花和她并肩进医院:“没事,大牛和二壮很懂事,没说非要泥人,皓轩皓宇更懂事,把泥人给大牛和二壮一个,两人很喜欢,直夸皓轩皓宇是好兄弟呢。”顿了顿话题一转,说了林娇娇偶遇顾南城的事。

苏瑾诧异:“还有这事呢。”林家的闺女这是看上顾南城了,这可不行。

宋兰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苏瑾:“这件事我们不能出手,得让林家人自己出手。”目光看向远处,见姜芹提着包走过来,下巴微扬,示意苏瑾看过去。

苏瑾立刻明白宋兰花的意思。

姜芹好几天没见宋兰花,走过来打招呼,三人说笑着去办公室。

苏瑾不经意问姜芹,她家女儿十八了吧,有对象没有,要是没有她给介绍一个。

她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想介绍对象,谁知姜芹当真,让苏瑾赶紧介绍,还说这孩子执拗,只要她和林师长提起相亲,她就非常排斥,不是把自己关屋里,就和他们大吵大闹,这才几天,已经和林师长吵了三次,林师长气得好几天没缓过来,今儿一早还说头疼呢。

宋兰花趁机问:“她是不是有喜欢的人,南城说,她遇见娇娇好几次,都含羞带怯的,是不是想让南城给她介绍对象,又不好意思说?”

苏瑾:“肯定是这样,女孩儿都脸皮薄。”又对姜芹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咱们也得帮帮孩子,你是后娘,更不能怠慢。”

自己人了解自家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宋兰花说林娇娇偶遇顾南城几次时,姜芹就猜到了林娇娇的心思,这是看上了顾南城。

那可就麻烦了,也怪他们,总觉得林娇娇年纪轻,被人骗,经常说找对象应该找顾南城那样的,有力能有担当,又疼媳妇。

宋兰花见姜芹愣神,就问她在想什么。

姜芹说瞎话信手拈来,借口家中有事忘记处理,辞别宋兰花和苏瑾,去院长办公室请假,又回办公室给林师长打电话。

林师长刚到办公室,喊来顾南城,让盯着厂子,尽快投入生产,越快越好,这边话没说完,那边电话响起,是妻子姜芹,让他赶紧回家,说家中出了大事,与林娇娇有关。

他最为头疼这个女儿,以为蠢闺女又惹了大事,打发走顾南城,就往家赶,回到家,差点没把林娇娇打死。

宋兰花请假多日,积累不少病人,看完所有病人,已经是上午十一点。

她想起顾来喜的药没开,提起笔开方子,又去药房拿药,出来时被苏瑾遇见,以为她生病,满脸担忧。

宋兰花解释:“不是我,是给三姐调理身体。”

苏瑾来了兴致,盯着药包笑得神秘:“听说有调理生男女的药,不知道是真是假。”

她是西医,擅长外科,对于中医知之甚少,只是听别人说过几句,并未当真,如今事关外甥女,她自然伤上心。

宋兰花:“可以是可以,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准,只是增加概率而已,当不得真。”

“多几成把握也是好的。”

中午,宋兰花下班回家做饭,见大牛没在家,朝西边喊了一声。

大牛答应一声,带着二壮回来,身后跟着陈琳,林越泽和顾平安,还有皓轩和皓宇。

宋兰花见他们满头是汗,先给他们擦了汗,又挨个给他们洗脸,知道他们经常和林家小儿子玩,就问他们都和谁一起玩了。

果然不出所料,林东来和他们玩了一上午。

大牛是个大嘴巴,不用宋兰花问,就把林家的事说了。

“娘,林东来魂都没了!”

宋兰花故意问:“怎么没的,谁吓唬她了?”

林月泽看一眼养母,总觉得这事和他们有关系。

就听大牛继续说:“林东来的姐姐,被他爸打了,拿皮带抽的,林东来说,从没见他爹发这么大的火。”

宋兰花继续追问:“到底怎么回事?”

应该是林师长和姜芹知道了林娇娇做的蠢事。

“林东来不知道。”大牛擦脸进屋,要冲麦乳精,“他妈不让他听,就把他撵出来了,中午吃饭才让他回去。”

一点的时候,宋兰花做好午饭,先把林佳怡的盛出来,想着一会给她送去,大牛喝了一碗麦乳精,还不是很饿,被宋兰花指使给林佳怡送饭。

大牛不想去,又怕宋兰花生气,以后不做好吃的,他爹还得揍他,提着网兜往外走。

门口遇见顾南城从外面回来,说:“爹吃饭等着我。”

顾南城答应一声,走进来见饭菜都端上桌,直接洗干净手过来坐下,还殷勤给儿子们夹菜,又把大牛那一份单独盛出来,吃个半饱后对宋兰花说:“林家的事应该解决了。”

他说的林家不是林佳怡,而是林娇娇。

从军营回来,他遇见了林师长,林师长向顾南城致歉,承诺林娇娇不会再打扰他的生活。

顾南城再见林师长,他神色疲惫,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心有不忍:“孩子做错事需要好好引导,咱可不能动手。”

林师长:“……”

他也不想动手,可闺女就是一根筋,认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他抽了几十下,都没能让她松口。

林师长知道,女儿从小缺爱,缺乏教育,需要好好沟通,可他是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暴起,抄起棍子就想打人。

开始,林师长不打算对女儿动手,让姜芹和她说清楚利害关系,以后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可她不听,仗着自己年轻漂亮,非要嫁给顾南城。

林师长立刻火冒三丈,抄起棍子就打,林娇娇也是犟种,站着一动不动,任由林师长打,还说是他们说的,找对象应该找顾南城那样的,这会儿又拦着,就是看不上她,觉得她碍眼。

要不是妻子拉着,林师长还要接着打,就这林娇娇还不松口,非要嫁给顾南城,还说自己比宋医生年轻漂亮,顾南城一定会选她。

听听,这是人话吗,身为军人子弟,竟然要破坏军婚,林师长绝不容忍。

可打了那么多下,林娇娇依然不松口,还是坚持要嫁给顾南城。

姜芹怕把人打坏了,把林师长推出去,让他缓缓再和孩子好好沟通。

她也不知道林娇娇是怎么想的,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怎么就值得她上心。

宋兰花不想说林家的事,怕孩子们听了瞎想,让几个孩子赶紧吃饭。

大牛回来,见吃饭没等他,当即不高兴,埋怨顾南城:“爹,你们怎么不等我。”

顾南城指了指他碗里的饭菜:“这不是给你盛出来了,赶紧吃,别墨迹。”

宋兰花也想劝大牛赶紧吃饭,就听见外面有人喊他,好像是卫民。

她放下碗出去,就见卫民站在门口,身边放着两个包裹:“嫂子,这是您的包裹,我去邮寄寄信看见了,就给您带回来了,您看放哪里。”

宋兰花弯腰提着一个:“放屋里。”又问卫民吃饭了吗,卫民早就吃了,把东西放屋里,和顾南城打了声招呼离开。

顾南城他们就问宋兰花,谁邮寄的东西。

宋兰花看了看上面的地址,洗手后坐到桌旁继续吃饭:“一个是青蒲的,一个是青苗的,回家时大姐还说,两个人都邮寄了东西,问我收到没有,还以为还要几天呢,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大牛和二壮他们迫不及待,放下碗就要打开包裹,扭头寻剪刀。

宋兰花怕剪刀伤到他们,就帮他们打开。

包裹不小,青蒲给邮寄了特产,里面有一封信,信里说他在部队一切都好,东三省冬天很冷,屋里有火墙,很暖和,比老家暖和,让他们不要挂念,东西都是那边的特产,知道宋兰花是中医,特意寻了野山参,让宋兰花补身体。

看着十几年份的野山参,宋兰花很欣慰,大姐家的孩子都是懂事重情义的。

青苗给几个孩子做了鞋,连皓轩皓宇的都有,把鞋给他们,两个孩子眼睛瞬间亮起来,捧着鞋子不撒手,还让宋兰花谢谢青苗姐姐。

最小的一双宋兰花给林越泽。林越泽诧异,这不应该给顾平安吗,身份都换回来了,不是吗。

宋兰花解释:“你青苗姐还不知道,所以这双鞋还是你的。”

青苗也写了信,宋兰花拿出来一目十行看完,忍不住感慨,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他们那个卫生学校有不少高干和工人子弟,衣服很破就不想要了,青苗帮那些人干活,那些人就把旧衣服给她,这些鞋子就是用旧衣服做的。

这孩子,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