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92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要不是知道顾平安尿床,他都觉得顾平安也重生了,故意找茬。

重生,难道?

第93章 余家夫妻

林越泽觉得自己真相了,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先给林佳怡道歉,保证以后不打架,又和林父林母保证,以后好好学习,再也不闯祸。

林父欣慰,夸赞林越泽懂事,林佳怡也觉得男主不错,大方原谅他,还亲自给他盛了饭菜。

谁知没几天,林越泽和顾平安再次开战,比上次打得都厉害,老师拉开他们,他们会再次冲上去打对方,非要把对方打的鼻青脸肿不行。

明明都只是一岁的的娃娃,一个比一个凶,哪来这么大的仇恨。

作为老师,她们真的管不了,只能请家长。

宋兰花和林佳怡同时到学校,来的路上,宋兰花分析,这俩人可能因为上辈子仇,这辈子没消,所以才选择打架的。

林佳怡这才知道顾平安也重生了,得知他的结局,林佳怡挺同情这孩子的,但这也不是两人打架的理由,都是上辈子的事,这辈子得重新开始。

“怎么办?”林佳怡问。

三天打两架,还被老师叫家长,这频率谁受得了。

宋兰花想了想,凑到林佳怡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林佳怡眼冒金光,对着宋兰花竖起大拇指:“还是你有办法,就这么办。”

两人进了学校,先给老师道歉,又把顾平安和林越泽接出来,把两人拉到顾家二楼。

宋兰花给林越泽一把刀,又给顾平安一把剪刀,说:“既然恨不得对方死,你们就给对方补刀,死了正好,扔海里喂鱼,省得以后给你们娶媳妇,媳妇不孝顺还得气我们。”

顾平安和林越泽盯着地上的菜刀和剪刀,又缓缓抬头看向养母和亲娘,这是玩真的?

打个架出出气,真不至于。

林佳怡见他们不动,把剪刀和菜刀往他们身边踢了踢:“来,动手吧,别客气,你们不是恨对方吗,都把吃奶的劲儿用上,别留有余力。”

宋兰花也劝他们快点动手。

两个孩子像商量好一样,把作案工具踢开,抱着各自亲娘的大腿,说再也不敢了,为了让话有可信度,两人可耻的挤出两滴眼泪。

宋兰花和林佳怡知道他们是装的,就说装可怜没用,让他们说个章程出来,给个保证,不能言行不一,更不能说话不算话。

林越泽和顾平安无法,只能握手言和,尽管眼神能把对方杀死,却不得不抱在一起,相互说对不起。

宋兰花想起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别班老师为了惩罚打架的学生,让他们抱在一起喊我错了,你是我的好同学的画面,唇角不自觉上扬,在地上画了个圈,让林越泽和顾平安站里面,抱在一起,一个喊你是我的好兄弟,另一个喊,你是我的好弟兄。

地上的圈子不大,只容得下两双小脚。

林佳怡乐得看热闹,让他们赶紧照做。

林越泽怕宋兰花使诈,问她站多久。

宋兰花说,看他们的表现,表现好一个小时,表现不好时间另算。

他们表现的并不好,等顾南城回来,两人还抱在一起,喊着好兄弟和好弟兄的口号,站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的腿脚又酸又累,胳膊抱在一起不听使唤,连嘴都是麻木的。

顾南城觉得新鲜,说他们团再有人打架,就用这招。

林越泽无语,让顾南城救救他们,没看见他们在受罚吗,还在考虑他的兵。

顾平安看见顾南城,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前世没享受过父爱,这两天才感受到,就想撒个娇。

不想却被顾南城直接无视:“得罪我媳妇还想好过,美得你们。”顿了顿又说,“以后再敢犯错,惹你娘生气,我就让你们去大门口站着,让全家属院都来围观你们的风采。”

至此以后,顾平安和林越泽涨了记性,再不敢在人前打架,就算打,也是找个没人的地方打,回家谁也不说。

当然,这都是后话。

解决了儿子打架的事,宋兰花心里挺高兴,晚上躺在被窝里问顾南城:“你说,他们以后还敢打架吗?”

顾南城摇头:“难说,男孩子比较皮,性子也倔,咱们管不了啊,只要不闹到咱们跟前,咱们就当没看见。”顿了顿说,“你让我打听余家的事,我打听的差不多了。”

“余家夫妻还活着吗?”宋兰花最担心这个问题。

□□期间,多少个家庭被拆,多少人被逼自杀,多少文物被毁坏,宋兰花不想回忆这些数据,每次回忆都让人心痛。

顾南城:“还活着,只是情况不太好。”

他在岛上打听到余家人口碑不错,就让卫民去找余家夫妻,见到人后,卫民都不敢认。

人瘦的不成样子,精神萎靡,眼里没有一点光,问什么也不回答,直到说出余乾安让找他们,他们才露出激动的神色,问孩子们还好不好。

卫民实话实说,余父压抑痛哭,一直说对不起孩子。

可他真没有东西,哭累了,扯着人的衣服说,让他们照顾几个孩子,那些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有见到东西,他们不会死心。

卫民就说余家口碑好,问他当年有没有资助过组织,要是有,可留有证据,找到证据,可以证明他们一家人的清白。

余父先摇头,想起儿女们的遭遇,又问卫民是否可信。

他真怕卫民是那些人派来找他们家的遗产的。

卫民看出他的顾忌,说自己是军队的人,本也不认识他们,来这里就是因为宋兰花看几个孩子可怜,是孩子们求到了宋兰花跟前,宋兰花不想孩子们受苦,才托他来的。

余父仿佛下定某种决心,望着憨厚老实的、身穿军装的男人只能赌一把:“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父亲临死前,给我一个盒子,说里面的东西很重要,关键时刻可以救我们一家人的命。”

自从被抓进这里,他不敢说任何东西,如今只能赌一把,赌儿子的眼光,赌他们的运气,堵父亲的远见,堵大哥的人品。

生死有命,端看今朝。

卫民不负所托,在余家老宅的房梁上找到了木盒子,他看也没看直接交给顾南城。

顾南城打开看了,里面全是收据,每一页都是泛黄的纸张,可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其中一张签了贺司令的名字。

最下面是一张年轻人的照片,二十来岁,目光炯炯,面容和善,唇角上扬,带着几分笑意。

照片后面写着字,长子余敏忠,卒于四八年九月一日。

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拿着东西找到师长,由他带着见到司令,把余家孩子找宋兰花,设法打听余家的事说了一遍。

司令见到那一盒子的收据,百感交集,也说出了那些纸张的来历。

余家资助过组织,不止一次,捐钱捐粮捐药品,还用渔船运送过军需物资,余家人不求回报,每次都让主事人给写一张收条,言明某年某月某日,收到余家资助过的物资,就当留个念想,也让后代看看新国家成立,他们余家曾出过力,也以此鞭策子孙后代。

他们余家行商积善,不欺压弱小,不当卖国贼。

林师长看着一张张借条:“要是这些都是真的,余家可谓是大善之家。”

贺司令点燃一根烟,狠狠吸了两口:“何止是大善之家,凭着这些功绩,配得上光荣之家的称号。”

他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着,眼眶不禁红了:“这是咱们的战友啊。”在工作敌营,不为人知,许多人都觉得他们是敌人,不停地遭到暗杀。

这个余敏忠就是被自己人杀死的烈士,因为工作性质,家庭方面一律保密,没想到他竟然是余家后人。

不愧是烈士家属,余家人有觉悟。

可这样有觉悟的人家正被人迫害。

贺司令让顾南城带人把余家夫妻接出来,他拿着这些证据向其他部门申请,一定妥善安置余家人,光荣之家的牌子不能少,补助更不能少,听说余家祖宅被人占了,一定收回并归还给余家。

身为革命军人,保护不了烈士军属,他们对不起身上的衣裳,更对不起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

顾南城当即带着人去了革委会,把余家夫妻要回来,当然事情不会顺利,他们和革委会的人员发生了冲突。顾南城表示,余家是烈士家属,祖上资助过组织,证据确凿,毋庸置疑,要是死在革委会,谁能负责,谁敢负责?

革委会的人都是人精,没人敢负责,更没人愿意负责,只能放了余家夫妻。

余家夫妻得见天日,对顾南城感恩戴德。

“你们生了个好儿子,回去后好好养身体,咱们见面的机会多着呢。”顾南城让人把他们送回去。

他知道余家如今一清二白,先去后勤申请了些物资,让人给余家送去。

余家夫妻更是感激,余乾安看见爹娘回来,抱着他们痛哭,嘴里嘟囔着,你们回来就好。

他真怕爹娘再也回不来了。

宋兰花听了余家的事,也是感慨良多,谁知道中间会有那么多事,她看似烂好心,也帮着组织挽回了一些损失。

要是任由那些人胡作非为,余家夫妻要是各有三长两短,余乾安将来要是知道真相得多寒心。

她不清楚,余乾安就是书中反派,书中余家夫妻惨死,弟弟妹妹相继病逝,他彻底黑化,报复社会,成了毒枭,不知坑害了多少家庭。

顾南城道:“光荣之家的牌子发下来,余家也能安稳度过这十年了,改革后一切都会好。”

又过了两天,革委会主任亲自给余家颁发光荣之家的光荣牌,另归还余家祖宅,及补偿费二百元。

余家人觉得该感谢的人是宋兰花,要不是她,那些陈年往事不会被人翻出来,他们更不会知道大哥曾是地下工作者。

这一日宋兰花休息,在院子里拔草,就看见余乾安三兄妹带着一对夫妻进来,从面相上他们是一家人。

宋兰花赶紧出来,洗了手把人迎进屋,先问余家夫妻身体如何,又问现在回祖宅住了吗?

余家夫妻先给宋兰花鞠一躬,一一回答,满含热泪感激说:“谢谢宋医生,要不是你,我们一家不知道怎么样呢。”提着一袋榆钱放顾家桌上,“我们老宅有棵榆树,天气好,榆钱全长出来了,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就想着摘些给您尝个鲜。”

他们想买点珍贵东西,可儿子说,宋医生不收那些贵重的东西,上次摘的荠荠菜,宋医生很喜欢,做了荠菜包子,请相熟的孩子们去吃了。

儿子们也吃了,还说和母亲做的一样好吃,有妈妈的味道。

余家夫妻想来想去,也想不出送什么,余乾安看到了榆钱,决定送榆钱,宋医生一定喜欢。

他们知道宋兰花忙,还贴心的摘干净了,洗洗就能吃。

宋兰花确实喜欢,连连夸榆钱干净新鲜。

在现代时她就喜欢吃奶奶做的榆钱窝窝头,这个时代她同样喜欢。

宋奶奶做的榆钱窝头,软软的,散发着榆钱特有的味道,蘸着辣椒酱或者蒜汁儿,真的是绝配。

余家人见她真喜欢,也高兴说家里还有,有空都摘了给她送过来。

宋兰花摆手拒绝:“吃一回就够了,图个新鲜,哪能天天吃,从上树到摘干净,费不少事呢。你们刚出来,我给你们看看身体,别亏了身子,趁现在有时间有机会,我给你调理一下,保证能长命百岁,过个十来年,娶个儿媳妇,抱上大孙子,那日子才叫美。”

她说的情真意切,余家夫妻听的心花怒放,余乾安已经知道一些事情,红着脸低头不说话,脚下踢着一颗小石子,扭捏的像未出阁的姑娘。

两个小的不明所以,见大人们高兴,也咧开嘴笑。

宋兰花给余家夫妻把了脉,开了药,家里就有不少草药,是她平时去山里采的,回来炮制好存起来,为以防万一用的,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余家夫妻以为她开药方,他们去医院拿药,谁知宋兰花把药包好给他们,连连摆手说不要。

宋兰花不容他们拒绝,给他们分开写好用法,找个篮子给他们装好,又说了药的注意事项,才把余家人送出门。

人走远,唐嫂子挎着篮子过来,上下打量着宋兰花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宋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