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少年震惊:“——我去哪里?在外面路上踢到人怎么办啊?我跟章元朗约好, 月底休息我们去城外踢球。”
林知了:“你在院里踢毽子。毽子那么小你能接到,球那么大还不是手拿把掐?”
言之有理!少年求二嫂给他做个毽子。
蹴鞠是圆的,跟毽子不一样!薛理欲言又止,被林知了瞪一眼。
洗漱后回屋泡脚, 薛理还是忍不住提醒她二者完全不同。
林知了:“小孩玩蹴鞠, 能踢起来就行。再说了, 他新加入就碾压一片, 谁还跟他玩儿?小孩也要面子!”
“等着他埋怨你吧。”虽然他平日里经常哄骗小舅子,可是也不敢这么糊弄。
林知了朝他移过去,薛理下意识看房门。林知了翻个白眼:“关了!”
薛理被小舅子敲门敲怕了, 匆匆擦擦脚, “我去倒洗脚水。”到院里把水倒了就去厢房。看到少年在练字,他很是欣慰:“还不睡?”
少年抬头:“待会就睡。姐夫要和我睡吗?”
“你姐担心你。”薛理胡扯。
小鸽子是林知了一手带大的, 虽然他姐给薛瑜买匕首不给他买, 他也认为他姐最疼他,所以深信不疑,“你叫阿姐早点睡, 我有大花和小花。”
大花和小花正是刘丽娘给他缝的狗和猫,一左一右,每晚守护他。
林知了问薛瑜要不要,薛瑜嫌幼稚。小鸽子因此跟她吵一架。那是他俩第一次争吵。自那次之后,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俩人时不时就相互挤兑几句。
薛理叮嘱一句“若是有蚊子, 在门外把艾柱点着。”给他关上门就回正房。
-
翌日清晨,林知了比往常迟一炷香。倒也不碍事。如今厨子和面调馅料不用她和刘丽娘盯着,薛二哥也不用架着驴车拉猪肉,市场有个屠夫为了仁和楼特意买一头驴, 日日先杀出一头,去掉猪头和猪下水,叫他侄子送过来。
哪怕每斤便宜一两文,屠夫也乐意跟林知了做生意,一来不用分秤,若是零卖,每次切一块,秤是高高的,一头猪卖完会少几斤,同卖给林知了一样。其次林知了不会压价,也不会叫他抹零。
林知了到店里厨子已经把肉分开。看着猪肉码的整整齐齐,林知了很满意。忽然觉得少点什么。她仔细想想,这几年没有吃过猪下水。林知了有个想法,便问众人有没有吃过猪头猪下水。
与林知了同岁的宫女说她家穷,小时候她娘不舍得买羊肉,更不舍得买肥多瘦少的猪肉,就经常买便宜的猪头、猪蹄以及猪下水。像大肠外面的油,她娘会小心收好用来煮菜煮面。后来她有机会去东宫当差,也是托了邻村姐姐的福。只可惜那个姐姐是个福薄的,病逝几年了。
林知了脑海里浮现出一段原身的记忆,成了皇家奴仆就要干一辈子,除非赶上皇帝节俭往外放人。正因如此,能吃饱穿暖的平头百姓都不舍得把姑娘送进宫。
林知了估计其他人也吃过,就扫一眼众人。
果然听到几声附和。
林知了:“我想用卤料试试卤猪下水和猪蹄,想尝尝吗?若是觉得香,隔三差五卤一些,留你们晚上就面。左右猪下水便宜,花不了几个钱,算在猪肉上面,也不用找魏公公请示。”
伙计的早饭和午饭不错,有时候有煎蛋,有的时候还有一盘炖牛肉或者孜然羊肉,是以晚饭就很素。
林知了此举是给伙计和厨子们谋福利,是以吃够了带有腥臭味的猪下水的宫女也不好意思拒绝。转念一想,掌柜的有一双巧手,兴许能化腐朽为神奇,便答应试试。
林知了记下此事。早饭后二哥闲着没事,林知了叫他买猪下水。猪大肠因为有猪油,早被人买走。薛二哥买到除了大肠以外的两副猪下水,二十个猪蹄和一个猪头。
林知了在院里点个炭盆,叫洗碗工和采买先把毛烤了。那几个洗碗工出嫁前经常收拾猪下水,半个时辰就把猪蹄和猪下水收拾出来。
林知了看看猪肺,让她们再用水冲几遍。猪肚在林知了看来就没怎么洗,让采买用温水洗掉粘液,乱七八糟的也剪掉。
大花趴在采买身边来者不拒。林知了担心:“二哥,大花吃这么多会不会闹肚子?”
薛二哥:“大花不傻,也没饿着它,吃着不舒服不会为了饱腹逼自己吃下去。”
林知了:“人知道凉的吃多了闹肚子,也会忍不住贪食。”
薛二哥噎了一下,“——那就给它灌药。”
大花抬头看。
薛二哥指着它:“说的就是你!”
大花躲到正房廊檐下。
林知了又拿出团粉、碱和醋叫厨娘把黏糊糊的猪下水再搓一遍。冲洗过后猪肚最为明显,打眼一看就比之前干净。
林知了突然不想卤猪肚,正好有两只母鸡,被厨子收拾干净,她就叫厨子把鸡塞进去。
这种吃法众人闻所未闻。
说起来还是吃得起鸡的人不屑吃猪肚,只买得起猪肚的不舍得吃鸡。
刘丽娘率先开口:“别想一出是一出!”
林知了:“可以试试啊。”
刘丽娘:“客人要鸡汤,你叫她喝猪肚汤?”
此举不妥!林知了:“实话实说。掌柜的想一出是一出,把猪肚和鸡一块煮,您要是不介意,不给您盛猪肚。客人不吃留我们自己吃。我有试菜的权利。改日魏公公知道了,兴许会叫我留一笔钱只用来试菜。”
刘丽娘见她执意如此,“我就知道劝也是白劝。”
厨子问怎么煮。
林知了前世末世前吃过几次猪肚鸡,记忆最深的便是胡椒,“用胡椒。”可是煮汤也不能只用胡椒,就叫懂用药的二哥挑几样香料,连同鸡肉一块放进去。
厨子把猪肚缝上就要上砂锅,林知了叫他等一下,不知道新鲜的猪肚要不要焯水,可是面对的是食客,还是决定焯水。
也幸好人多,伙计、洗碗工、采买和厨子几十人,又有刘丽娘、薛瑜和薛二哥搭把手,否则可没人有空陪她“试菜”。
午时三刻还没煮好,林知了叫小姑子看着火,她去店里迎客。
过了一炷香,薛瑜进来告诉她差不多了。林知了叫二哥在柜台守着,她到后厨把猪肚捞出,鸡肉放回汤中,猪肚切成小块放案板上备用。
林知了看到炉子里还有炭火,就叫薛瑜去前面透透气,让鸡汤慢慢煨着,也没忘记告诉厨子加盐了。
忙得热火朝天的厨子只当没听见,反正掌柜的说了,这两份汤她负责!
天气日渐炎热,喝汤的人极少,林知了加了一砂锅绿豆汤,有的选择,以至于一楼客满仍然没人点鸡汤。鱼汤也无人问津。原本做汤的几条鱼都变成红烧鱼和松鼠鱼。
未时过了两刻,来了几位姑娘,林知了眼前一亮,拍一下坐在她身边发呆的小姑子,低声说:“盛一小碗啊。”
薛瑜不明所以,但是看到客人她习惯性上前带人去楼上。几位姑娘喜欢酸甜口,不假思索地点了松鼠鱼和糖醋排骨。薛瑜灵光一闪,说掌柜的今天研究了一个新菜,猪肚鸡汤。只怕几位姐姐不喜欢,她待会盛一碗,姐姐们先尝尝。
几位姑娘跟东市很多商户一样,认为仁和楼只有不合胃口的菜,没有难吃的东西。基于这一点她们想尝尝。
薛瑜跑到楼下兴奋地说:“成了!”
林知了:“放一半猪肚进去煮片刻,只放点枸杞点缀。”
薛瑜连连点头。
她嫌小碗太小,汤碗太大,就找个吃面的中号碗。看到橱柜里各式各样的餐具,她忍不住嘀咕,“你不亏本谁亏本!”
林知了开三年店没有添过新餐具,而仁和楼的厨具够林知了用三十年。
薛瑜盛大半碗,又叫上菜的伙计帮她拿几副碗勺。
这几位姑娘很是喜欢,猪肚鸡汤比鸡汤浓郁,不见胡椒,胡椒味的汤让她们感到头脑清醒,就让薛瑜给她们盛一份。
薛瑜不知道价格,可是一想猪肚虽然便宜,洗猪肚的团粉不便宜。就说一份只有半只鸡,可是跟一只鸡的价格一样。
仁和楼的鸡汤原本就比别的酒楼便宜,几位姑娘也有钱,对此毫不在意,反倒认为小姑娘实在得很,价格变了都要提前讲一声。
薛瑜到楼下就把这事告诉林知了。林知了夸她做的好,叮嘱她叫伙计送上去。
-
走在伙计前面的食客回头看到汤汁乳白,可是又不像鱼汤,忍不住问伙计什么汤。伙计真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也不能装聋作哑,就说是新菜,猪肚鸡汤。
食客以为听错了,伙计走了她才反应过来,猪肚可以和鸡一起炖汤。就冲这么新奇,她也要一份。
伙计提醒一份只有半只鸡。食客不在意,她除了好奇,还想确定一件事——纵然林知了有一双巧手,也不可能把猪肚做的美味,汤汁乳色定是加了团粉。
然而并没有,只是猪肚、鸡和红枣以及枸杞。汤鲜味美,食客大为意外,又觉得比寡淡的清鸡汤好喝,待厨子上菜,就问明天还做不做。
仁和楼菜单随了掌柜的,掌柜的今日红装,明日一身孝,仁和楼的菜单不是今日少一样,就是明日多两样。要是隔三差五来一次,可以说次次有不同。
伙计先说敢吃猪肚的人极少,随后才问:“明日您过来啊?我叫掌柜的做一锅。但是也要这个时辰。”
食客应下,她突然发现喝了一碗汤,鼻子通气,伤风症状好像消失了。
谁料好奇的人还不少。随后来几拨食客,其中两拨食客分了一锅猪肚鸡。猪肚最后还剩一盆,伙计请示林知了,林知了就说不卖,留自己煮面。
午后,林知了叫厨子把猪脚分两半,再把猪头劈开,她把猪脑拿出来。无人敢碰猪脑,林知了叫刘丽娘收起来。
刘丽娘忍着恶心收好:“你自己吃啊。”
“你家杀羊的,你没吃过羊脑啊?”林知了白她一眼,穷讲究什么啊。
刘丽娘吃过,所以不想再吃,也不想同她争辩:“你去教他们怎么卤吧。”
自然是一锅卤。林知了把卤料配好,估计在东宫当过几年学徒的小太监知道先煮什么就把这事交给他。
林知了回店里穿铜钱。薛二哥带着两个采买出去,顺便买点菜籽,把豆角、茄子、黄瓜等高产蔬菜种下去。
待薛二哥回来,林知了叫他去接小鸽子。薛瑜在屋里待一天,跟薛二哥一块去。
今早林知了跟薛理商量,日后把小鸽子接过来,跟她一起回去。薛理近日很忙,着实有些顾不上小舅子也就没有硬撑。
林知了穿好铜钱从店里出来,太阳还没落山,她决定等下水卤好再回去。
起初洗猪皮需要林知了盯着指点,如今分工明确,猪皮已经切成条煮上了。
林知了掀开各个锅盖看一下,指着酱红色汤汁对伙计说:“可以用清水煮点面和青菜,淋上汤汁,再把这些下水切片切段,也算有荤有素。”
关中百姓吃不够面食,伙计立刻去和面。
伙计不如厨子擅长厨艺,也不想一直当伙计。即便只能做好面食,日后也可以赚钱养老,亦或者抱养个孩子把孩子养大。所以没有伙计嫌林知了使唤这个不用那个。
林知了看到擀面杖,“再教你们一样吧。”
烧火的伙计忍不住起身。
林知了好笑:“很容易。水少面硬,比包饺子馄饨的面软点。”
伙计一点点加水。
若是四年前,林知了可没本事凭肉眼辨别水多水少。再怎么说她也开了三年面店,早已熟能生巧熟记于心。林知了喊停,伙计就用两只手揉面。
林知了要求厨子“三光”,伙计做不到也没为难他,让他抓一把面粉到案板上在案板上继续揉面。
林知了看看面团大小叫他分四份,像擀面皮似的擀出饺子皮厚度。
面剂子擀出来,林知了叫他切面条。剩下三个面剂子分给别的伙计继续。
伙计好奇:“比拉面好吃?”
“今日就当尝试。若是喜欢日后可以天天做。我不能让你们顿顿吃肉,顿顿吃面还吃得起的。”林知了边说边收拾她的猪脑。
约莫过了一炷香,薛二哥终于回来。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