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79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左侍郎:“学政回京述职那年说的。此事很多人都知道。卑职想想,当年中秋宫宴上薛通明骂完了礼部尚书骂陛下,定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他非但没死,还能同家人团聚,于他而言是意外之喜。他自然不会因此平敛锋芒。”

听到脚步声由远及近,刑部尚书等人回头,四皇子拽着两个老太医跑过来,像是担心迟一步御史大夫便会一命呜呼。

两位太医进来看到满地朝廷大员以为走错了,下意识朝左右看去。

皇帝怒叱:“愣着做什么?”

两位太医慌忙为众人诊治。

确定御史大夫的腿骨断了,太医面无血色,颤颤巍巍回禀御史大夫的伤势,末了又吞吞吐吐加一句:“伤筋动骨一百天。”

皇帝颔首,令禁卫先把人送去太医院。

禁卫磨磨蹭蹭进来。

皇帝怀疑他们故意为之。

禁卫就是故意的。

先前守在殿外的禁卫隐隐听到内侍宣读“增加军费开支”,忍不住竖起耳朵听听包括不包括他们。再后来礼部尚书的那番话,禁卫又觉得有几分道理。

薛理的反驳让禁卫醍醐灌顶,每一句都让他们热血沸腾,忽然明白为何很多人戍边卫疆几十年仍然无怨无悔。

然而比薛理虚长几十岁的御史大夫不懂,礼部尚书不懂,礼部侍郎竟然还想用将士们的身躯逼薛理妥协退让,他们也配!

两位禁卫粗手粗脚架起御史大夫,太医慌忙说:“小心!不能拽腿!”两人不约而同地把人放地上,上禀陛下他们去找担架。

皇帝这一刻确定二人故意的。

此时此刻不能维护御史大夫,否则边关将士和金吾卫等等会心寒。皇帝无力地抬抬手:“多找几副担架。”

另一位太医禀报:“陛下,礼部尚书的手臂,也要养几个月。”

皇帝好奇谁折断的,不由得朝薛理看去。

薛理的神色好像对此感到很意外?皇帝心说,难道不是他。朝薛理身边移去,皇帝的视线停在他表外甥脸上。

皇帝的外祖母是金吾卫中郎将王慕卿曾祖母的妹妹。金吾卫中郎将今日不在。但他大哥兵部侍郎王维卿在此。

王家兄弟能掌兵,除了他们本身弓马娴熟以外,还有便是他们是皇帝心腹。虽然两家关系快出五服了。但他们确实是皇亲。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王家兄弟才不怕被太子知道他们嫌太子懦弱。

皇帝看到表外甥得意的样子,无奈地微微摇头,令禁卫把礼部尚书送去太医院慢慢诊治。

礼部侍郎没有伤筋动骨,可是脸肿起来,没有两三个月是没法出来见人。皇帝也令禁卫把他抬下去。

其他人都是皮肉伤,回家养几日便可。

皇帝起身。内侍就要高呼“退朝”,负责文官任免升降的吏部尚书上前。

“你还有事?”皇帝面色不虞。

“礼部少了两位大人,是不是由颜阁老暂理礼部事务?”吏部尚书也不想这个时候开口。可是今日不提,来日皇帝叫他安排,他是用谁不用谁啊。

颜阁老是太子的大舅舅,比皇帝虚长两岁,不如皇帝身体好,担心天冷着凉生病要了他的老命无法再辅佐太子,左右朝中无事,近日就称病在家躲清闲。

经薛理提醒,太子不太看得上礼部,不希望他舅趟这趟浑水:“陛下,颜大人身体抱恙,恐怕难以胜任!”

皇帝想想他大舅子的身体,微微点头,指着礼部仅存的侍郎:“暂代礼部尚书!”

吏部尚书明白了:“御史台的事务是由两位御史中丞共同决定?”

皇帝想同意,而他转念一想御史大夫竟敢用太宗皇帝欺他,就不想继续用御使大夫。皇帝指着年长的御史中丞:“暂代御史大夫!”

户部尚书询问:“几位大人的在职补贴如何安排?”

御史台和礼部诸人猛然看过来,三位大人伤得那么重,户部尚书竟然还想扣掉他们的在职补贴?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没有薛理的果断和勇气,他们只敢瞪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也不想这个时候出来当现眼包,可是今日不问清楚,来日皇帝秋后算账,这就是他的罪证之一。

皇帝沉吟片刻:“停薪留职!”

薛理不由得在心里补一句,以观后效!但愿如他所想。

户部尚书不禁问:“停了俸禄?”

“这点小事也要问朕?”皇帝不耐烦,拂袖而去。

薛理立刻走人。

到门口看到刑部诸人,薛理停下:“尚书大人,两位侍郎大人,卑职莽撞了。”

差点没被他吓死的刑部尚书没好气地说:“你还知道?”瞪他一眼,跨步出去。

刑部左侍郎拍拍他的肩,笑着说:“该用饭了。”

薛理闻言明白刑部尚书没有往心里去,日后不会给他使绊子,步履轻松地随两位侍郎出去。

兵部等人面面相觑,王维卿问枢密使:“这,就这样?”

兵部尚书:“你还想干什么?回去!”

王维卿等人赶忙跟上。

四皇子和五皇子看向太子。

太子:“不饿?”

哥俩赶忙走人。

太子乘车回东宫。

转眼间殿内只剩礼部和御史台的人。

礼部左侍郎气得骂:“小小五品郎中,简直欺人太甚!”

年迈的御史中丞不想长他人志气,可是担心同僚犯糊涂,不得不说:“他可是薛探花!当年只是东宫小吏,没有资格参与廷议,他都敢先嘲讽前礼部尚书,后骂陛下。如今是太子心腹,又官拜五品,得刑部几位看中,只是给我们几下,以他的脾气已是手下留情!”

相对年轻的御史中丞刚才只是在外圈瞎比划,没敢靠近薛理,正是因为四年前的中秋宫宴他也在,“赵大人真不该不依不饶!”

年老的御史中丞点头:“竟然想用边关将士绑架薛理?就他宁折不弯的性子,显然吃软不吃硬啊。”

礼部左侍郎张张口:“就,就算了?”

年轻的御史中丞:“君无戏言。你叫陛下收回成命?”

礼部左侍郎:“我是说薛理!”

年轻的御史中丞:“你不能叫他抄家灭门就别动他!让他逮住机会,定会叫你悔不当初!”

灭门是要谋反!薛理一不管钱,二不掌兵,人在刑部,皇帝的脑子被门夹了都不信薛理在无钱无人的情况下谋反。

礼部左侍郎心里憋屈,决定先回礼部。

薛理也是先回刑部。

这个时候回仁和楼肯定没有吃的。薛理在刑部用了饭就向侍郎告假。刑部左侍郎问他出什么事了。

薛理坦诚相告:“今日在宫里打了那么多人,我担心他们的家人报复。我想回去跟林掌柜提个醒。”

左侍郎挺意外:“你也有怕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不怕!”

“他们要放弃国土,我怕也得上啊。”薛理叹了一口气,“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左侍郎听到“崽”字,不由得想起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百年之后,先卖他的宅子,再卖他买的祭田,顿时感到心堵!

刑部尚书和右侍郎从食堂出来听个正着,他们以己度人心头冒火!刑部尚书决定原谅薛理今日之莽撞!

左侍郎:“快去吧。你,路上小心!”

薛理:“我会些拳脚功夫。再说,他们不敢当街杀人!”

左侍郎:“他们怯战不等于怕你!”

右侍郎:“外战他们不行,内战内行得很!”

“多谢两位大人提醒。”薛理回到仁和楼,果然仁和楼的伙计厨子都在准备晌午的饭菜。

薛理把林知了拉到屋内,告诉她他在朝堂上干的事。

林知了张口结舌:“你们,当着陛下的面打架?不是,你们有没有把陛下放在眼里?”

“我也想忍,但没忍住!”薛理没敢说,以梦里他的性子,不是拳脚伺候,而是拉出去砍了。

林知了:“陛下也由着你们胡闹?”

薛理:“他不管不顾削减公费开支,会得罪地方官吏和满朝文官。若是收回成命,以后谁还听他的?兴许他比谁都乐意看到我出面。陛下那边不用担心。届时他要秋后算账,自有太子和枢密使以及兵部尚书为我求情。我现在是担心你。我把赵怀远的牙打掉两颗。他定会报复!”

“赵怀远——”林知了想问他是谁,忽然想起什么,“陈文君的男人?你故意的啊?”

第137章 酸菜饺子

今日提议退守关内的不是赵怀远, 是太子的小舅子李珩,薛理一样动手。但是一拳接一拳的招呼,薛理是故意的。

薛理:“他说关外乃不毛之地,放弃并不可惜。我自然要打的他从此不敢再提此事!”

林知了很是好奇:“只是因为不想削减公费开支才这样说?”

薛理点头。

林知了又问:“不是因为削减在职补贴?是以后不能用朝廷的钱去丰庆楼听曲喝酒?”

薛理:“是的。他认为陛下削减公费开支是为了提高军费。即便如此, 也不该为了一时享乐, 想出退守关内的主意。我不打他们打谁!”

“该!”林知了不由得冒火。

薛理挺意外:“你, 认为我做得对?”

“对!依照他们的性子, 今日无人阻拦,他日迁都岭南!”林知了出离愤怒,“别担心我!从明日起, 我叫小鸽子教伙计和厨子们拳脚功夫, 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我不信打不服他们!”

薛理感到心跳加速, 忍不住抱住她。

林知了拍拍他的背:“不怕!你做得对!”

薛理哭笑不得, 这个直性子的女人啊。

林知了猛然推开他。

薛理吓一跳:“怎么了?”

“你的手没事吧?”林知了拉起他的手,手背通红,“不会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