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林知了担心空军,找到蚯蚓后叫弟弟盯着平静的水面,她拿出砍刀把竹竿削尖,准备借机叉鱼。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丹阳城外不缺鱼鳖虾蟹。往南二十多里还有一条河连通大海,潮涨潮落都能捡到海货,而海鱼刺少,没有土腥味,在原身记忆中百姓闲暇时间宁可走上几十里赶海,也不想打捞家门口的河鲜。
先前林知了洗衣时河边只有她一人,她又没有故意吓鱼,大鱼小鱼都敢靠近,也证明原身的记忆是真的,河里的鱼多。林知了当时就想抓鱼,可惜没有趁手的工具。从城里回来看到河边有人,仗着小鸽子人矮看不真切,胡扯那人在钓鱼。
林知了边削竹子边看一眼水面。小鸽子惊呼,林知了差点削到手,想问他怎么了,小孩站起来拽鱼竿。
林知了扔下竹子和砍刀,握着弟弟的手往上甩,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鱼在空中挣扎,小鸽子紧张地大喊大叫:“阿姐,快快,跑了——”
“跑不了。”林知了把鱼甩到岸上,心说这么快钓到鱼,难不成是新手保护期。
管他什么期,有的吃就行。
林知了把鱼扔桶里,给鱼钩挂上蚯蚓又让弟弟盯着。这次过了一炷香还没有鱼上钩,林知了起竿看了三次蚯蚓还在,她安慰弟弟河里的鱼看到同伴被抓吓跑了,要等一会,等路过的鱼。
小鸽子信以为真,可迟迟不上钩他倍感无趣,便坐在地上拔草找蚂蚁。
“阿姐,木耳!”
林知了好笑:“这里哪有木耳。”
“你看!”小孩爬过来。
林知了看到他的衣服瞬间脏的没眼看,提醒自己,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不乱爬。
“我看看。”
小鸽子递过去,林知了想说是苔藓,可是哪有软滑的苔藓。
林知了脑海里浮现出一段记忆,前世她跟父母回乡扫墓,老家婶子指着路边说:“以前环境好,像现在清明路边草地里能捡到很多地皮菜。现在不行了,很多年没见过。”
当时林知了觉着婶子节俭。然而三年后环境大变,此后一年不如一年,直到突然爆发,末世到来,林知了很是后悔没上心,否则早做准备她也不会变成孤家寡人。
“这个是地皮菜。”
小孩好奇地问:“好吃吗?”
“你吃过啊。”原身记忆中去年春宋氏在山边捡过。一盆菜需要一缸水清洗,原身的祖母因此数落原身的母亲宋氏吃太饱。
小鸽子努力回想:“什么时候呀?我怎么不记得了啊。”
“去年你还小,可能忘了。”地皮菜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河岸边草地里可以晒到太阳可能不多,“改日我们和二嫂去山边看看。山边树林里应当有很多。捡的多了就给弟弟炒鸡蛋。”
小鸽子看着手里的菜:“这个要不要啊?”
“扔水里喂鱼吧。”
小孩看到水面动一下:“阿姐,阿姐——”
“看到了。”林知了起竿,没有鱼也没有蚯蚓,“鱼跑太快啊。”
午时左右,姐弟二人钓到一条大鱼两条约莫半斤重的鲤鱼,叉到一条一斤多的鱼,林知了就和弟弟回家。
到家给小鸽子倒杯水,林知了去橱柜里拿一把馓子,她和弟弟垫垫肚子。
二嫂刘丽娘和二哥大哥不在家。林知了到堂屋没有看到薛二婶和薛瑞,婆婆靠坐在门边做鞋,薛瑜在一旁看着薛琬绣花,“婆婆,怎么只有你们在家?”
“你大哥、二哥和二嫂上山了。”薛母想起什么眉眼带笑,嘴角压不下去,“你二婶和瑞儿说去城里看看,我猜是要买桌椅。”
林知了挑眉,以为要变着法捉弄几次薛瑞,原来怂人这么怕恶人啊。
那就先放他一马。
林知了看看日头把藕洗了就往里加糯米,随后同昨日一样用竹签封口上锅蒸。
过了大半个时辰,刘丽娘匆匆进来,看到林知了她松了一口气:“忙起来忘记了。”
林知了:“婆婆在家,若是看到我们迟迟没有回来她会叫瑜妹妹去找我们。二嫂拎的什么?”
刘丽娘到她身边蹲下去:“你应当没吃过。我们管这个叫地木耳。出现在地里的木耳。以往我以为雨后才有。没想到山里潮湿,这样的好天气林子里也有。我去河边洗洗,晚上吃这个。”
“晚上吃鱼吧。”
刘丽娘心急火燎地进来,没有注意到厨房里多了一个木桶,闻言她四下里一看,发现桶里的鱼,“这个晒干了以后吃。”她先把地皮菜放屋顶晾晒,然后去门外杀鱼。
刘丽娘出去,小鸽子进来。林知了伸手,小孩到她怀里。林知了摸摸他的额头没有汗水:“要不要睡觉?一觉醒来阿姐就回来了。”
小孩摇了摇头。然而他在河边又蹦又跳小半天,跟薛瑜吃了糯米藕边角料就忍不住犯困。薛母发现后把他抱到她床上。
申时左右,林知了回来,小孩坐在堂屋门外发呆,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眼中瞬间有了光。林知了随手放下食盒抱住他。
薛母听到动静出来,见林知了回来了就去煮面。
林知了跟去厨房,先看到案板底下一堆东西似曾相识:“婆婆,这是什么?”
第20章 薛郎归家
锅里的汤是热的, 面条是早早切好的,刘丽娘塞两把稻杆烧开了水就可以煮面。
薛二哥闻到面香进来端碗,注意到林知了和小鸽子蹲在地上摆弄着什么:“我在山上挖的豆薯。以前在书上看到说我们这个地方适合豆薯生长,我没有见过旁人吃, 也没发现街上有卖, 一直以为以讹传讹。”
薛母:“我小的时候年景不好日子苦, 都去山上挖野菜, 哪能容它长大。”
林知了心底诧异,婆婆最苦的日子是挖野菜?不愧是鱼米之乡啊。换个地方可是要啃树皮吃观音土。
薛母想起往事又忍不住说道:“近来日子好多了,上山砍挖的人少了你才能见到。”顿了一顿, “是不是像藕一样煮着吃?”
薛二哥:“书上说切片。三弟妹知不知道怎么吃?”
二婶进来:“她都不认识, 她知道什么!”
“我知道你叫张丹萍!”
二婶噎了一下,小声嘟囔:“没有教养。”
林知了听得不甚真切, 也没有心思叫她大点声, “我见过豆薯的同类。二哥不如叫我试试?”
“你都拿去吧。左右山上挖的,没有用钱买,也卖不掉。”薛二哥说完端着碗出去。
晌午饭后, 林知了叫二嫂帮忙剥皮,洗干净后切片,用捣年糕的杵臼捣碎。
丹阳百姓年年春节前做年糕,几乎家家户户备有杵臼,是以林知了不需要出去求人,在院里就可以把她要的东西做出来。
林知了不确定豆薯是不是凉薯, 她先剥四个做试验。薛二哥见状告诉她山里还有,林知了便和二嫂把他挖的一筐全剥了。
晚饭后,林知了在大门里侧放一口缸,缸里正是她滤出的水。刘丽娘盖上木盖, 低声询问:“跟淘米水似的,能做什么啊?”
“我也不清楚。只是听人说过需要这样做。”林知了又道,“忙了一天先睡吧。”
刘丽娘捣鼓半天手臂酸疼,闻言便去洗漱睡觉。
翌日清晨,林知了醒来洗漱后就回屋打拳。小鸽子听到动静睁开眼坐起来看到不是坏人,又倒下去睡个回笼觉。
林知了身上热热的很舒服,便拿着脏衣服去河边。
薛母开门出来看到她要出去:“理儿媳妇,又洗衣啊?不能日日洗。”
“我也担心把衣裳洗坏了。可是北边那家酒店的食客非富即贵,我担心身上有汗味,被客人嫌弃。”林知了一脸心疼地攥着盆说。
以前的林知了跟她一样几日换一次中衣,自从做了桂花藕才改日日清晨洗衣。想到这些,薛母说道:“是我忘了。”
林知了:“过两日还要洗头发。我担心有虱子。若是我低头给人上菜,被人看见头上的虱子,食客会不会觉着像吞了一只苍蝇啊?”
林知了来了几日发现薛家众人没有洗过头发很是疑惑,此地不缺水啊。脑海里浮现出原身的记忆,城里的官人也不是日日洗,而是五日洗一次。衙门五天放一天假用来沐浴休息,是以又称“休沐”。寻常百姓要砍柴,城里人要买柴,为了节省通常十天半月洗一次。女眷也是如此,只因头发长晾干需半日妨碍做事。这段记忆第一次浮现在林知了脑海里,她还忍不住感叹,难怪《红楼梦》中贾府那样的富贵人家的大丫鬟头上也会长虱子。
薛母听闻此话禁不住点头:“你看是不是用头巾?”
“要用干净的新布做吧?先前做冬衣剩的布被您给我和小鸽子做鞋了。”林知了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更担心爬到头巾上。在头发里我还可以怪客人眼花。”
薛母顿时不敢劝她用头巾,“今日天暖,我看把被褥拿出来晾晒,沐浴洗头,再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瑞儿房中的老鼠还没有找到,依我看不找了,把老鼠洞封上。”
薛二婶在室内听了林知了的话想出来嘲讽两句,可一听到“瑞儿”和“老鼠”,她三两步到院里附和:“大嫂说的极是。”
林知了眉头上挑:“隔壁院也要打扫吧?”
薛二婶脸色微变,张张口:“你,你洗不洗衣服?再不洗你弟弟就醒了。”
话音未落,小鸽子趿拉鞋出来。林知了放下盆,拉着小孩进屋穿外衣,随后一手抱着盆一手牵着弟弟去河边。
林知了日日早起,河边只有几人,而那几人见她过来起身躲得远远的。林知了心里好笑,躲远点好啊,不用担心水被她们用脏。
河里的水是活水,晚上没人用水,清晨很是清澈。林知了洗好回到家就在院中晾晒。刘丽娘看到林知了的小衣服,皱着眉跟林知了到卧室,劝她把衣服拿到屋里。
林知了摇头叹气:“二嫂,千年前的古人活过来都会嫌你迂腐。想不想知道为何?那个时候的人穿开裆裤。”
“成年人穿开裆裤?你不要骗我!”
林知了点着头找出小鸽子的《蒙求》,想起买书的人:“你姐夫怎么还不回来啊。”倘若早早被放出来,他还拖到年后回来,她就和离改嫁。
刘丽娘出声安慰:“快了。”
小孩抱着书去找在院门外锯木头的薛二哥。
刘丽娘豁然想起一个老少皆知的故事:“那韩信——”
“是的!”林知了点头。
刘丽娘打个哆嗦:“可是我们女人——”
“太阳可以杀死你看不到的毒。比如河里有毒沾到衣服上,太阳一晒就没了。”林知了双手按住刘丽娘的双肩,语重心长,“二嫂,轻重倒置了。”
刘丽娘还是忍不住劝:“你——”
“二嫂,叫二哥多赚些钱,盖了房分出去,二哥还能看到我在院里晒什么吗?”
刘丽娘拨开她的手,面色不快:“原来你是有意的,想把我们都气走!”
林知了好笑:“二嫂说得好像我知道你会来找我说这番话似的。”
刘丽娘找她是临时起意,“——没有那样想过?”
林知了:“我不如你清闲!”
刘丽娘噎得脸色微变:“我不管你!等着婆婆数落你吧。”
林知了悠悠地说道:“二嫂,不晒干就穿到身上,改日病了也是要花钱买药的。”
刘丽娘脚步停顿一下,继续往外走。
林知了拿着钱进城买最新鲜的藕。到门外看到弟弟,林知了捏捏他的小脸,“阿姐给你买油饼,好好看书啊。”
小鸽子乖乖点头,随后就抱着书问下一句。薛二哥庆幸昨日进城卖柴找人请教过,否则真会被五岁小儿问得有口难言。
林知了这次只买一个油饼,她和弟弟一人一半。薛瑜看到了咽口水,林知了给她一块,“瑜妹妹,莫要忘记,你不止有三哥,还有大哥二哥的妹妹,日后需要什么就叫大哥二哥掏钱,三嫂再出一份,我们一起给你置办。”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