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93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买的米品质中等,煮出的粥黏糊,但米粒也散了。即便如此,小和尚们也很高兴。待两个大师父把一缸粥送到门外再回来,他们已经喝掉半碗。林知了给他们加满:“慢点喝,锅里还有很多!”

几个小和尚互看一下就一同起来向林知了道谢。

林知了笑着摸摸小光头:“无需道谢。”

薛理见状也想摸摸,就按住小光头旁边的小光头:“坐下吧。”

随后俩人叫大师父歇息,他俩把粥盛出来。

又过两炷香,采买进来,林知了便知道粥没了。

林知了:“有没有人叫嚷着没排到?”

采买钱二牛点头:“有两个。我们正要道歉,说准备的不够。在路边喝粥的人说,说——”

林知了皱眉:“吞吞吐吐成什么样子?”

钱二牛一闭眼一咬牙:“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林知了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薛理愣了一瞬,无语又想笑:“真脏!”

钱二牛睁眼:“对啊。掌柜的,是你叫我说的。”

林知了瞪一眼他:“收拾收拾,我们回去。”

“施主,你要走了吗?”

林知了听到稚嫩的童音,回头看去,是个六七岁的小和尚,也是被她揉脑袋的小和尚。林知了故意逗他:“你要不要跟我走啊?”

小和尚摇摇头。

慈恩寺香火鼎盛,小和尚个个白白嫩嫩,显然被照顾的极好。林知了料到会被拒绝,因此毫不意外,但她突然有个想法。

以魏公公对仁和楼的重视,若是有宫女太监愿意出来,他昨天就该来告诉林知了。至今没有出现,显然魏公公那边不顺利。

林知了看看小和尚又看看薛理。

薛理困惑,她要小和尚做什么?难道她想收养小和尚?家里一个林飞奴就够他费心,再来一个乖巧的小和尚可不行。因为近墨者黑,不出仨月,小和尚就会被林飞奴带成第二个林飞奴。

薛理微微摇头。

林知了朝大师父看一下。

薛理瞬间明白,出去找监寺,向监寺询问有没有二十岁左右的出家人愿意还俗,届时可以去仁和楼当伙计。倘若同仁和楼签下十年长契,也可以同厨子学厨。

仁和楼的厨子都是林掌柜的徒弟,监寺不必担心他们藏私。

监寺闻言感到奇怪,仁和楼的东家是太子,应当很容易找到伙计才是。监寺就问薛理为何要找还俗的弟子,他不怕弟子闻不惯荤油吐出来吗。

薛理据实以告,仁和楼有七个太监,外人有可能瞧不起他们。出家人想必不会。还有一点,仁和楼还有九名宫女,还有七位女洗碗工,不近酒色的出家人自然比外人能让她们安心。

句句在理,监寺答应帮他问问。

监寺没有一口拒绝,说明有人想还俗。薛理闻言就说此事不急,年后初八开门,初六过去便可。

谈妥此事,薛理出去找林知了,林知了在厨房门外廊檐下同几个小和尚聊天。薛理好奇:“聊什么?”

林知了看着几个小和尚:“我说咱家也有个小孩,跟他们年龄相仿。他们问他怎么没来。我说明天叫他过来玩一天。明天你带他过来?”

薛理点点头:“正好看看他敢不敢在路上骑马。”

林知了看向几个小和尚:“小师父们,我走了啊。”

“施主明天还来吗?”一排小光头眼巴巴看着林知了。

林知了:“我要做事啊。好比你们每天都要做功课。”

“施主很忙吗?”小和尚又问。

林知了点头:“回去就要准备午饭。一直忙到晚上。”

监寺把小光头们叫到身边:“林施主,不必理会他们。他们是想出去玩儿。”

这就难怪了。林知了闻言便说:“你们还小。长大后师父自然会放你们出去。我家的小孩也是日日在家做功课。”

小和尚们肉眼可见地失望,仿佛说,怎么庙里庙外都一样啊。

监寺给每人一下,叫他们回屋。

小和尚也喜欢热闹,扭身躲开监寺的巴掌,笑嘻嘻跟在监寺身后送林知了一行人出去。

林知了看着小和尚可可爱爱的样子,对薛理说:“我们下午去买些糖和菜籽油?”

此情此景,薛理瞬间猜到林知了的打算,“你对他们太好,他们会日日盼望你过去。”

林知了:“我又没有许诺什么。回头你也要提醒林飞奴,不要轻易许诺。再说了,香客之中定有许多好人,那些小和尚要是每个都记挂,他们也挂念不过来啊。”

薛理点头:“这倒也是。那就多买点多做点!”

林知了微微摇头:“不行。糖吃多了,他们就不爱吃饭了。”

驾车的采买点头:“薛大人说得对。掌柜的,我们什么时候卖花生糖和沙琪玛啊?”

林知了:“等我做个四四方方的工具,做好的花生糖和沙琪玛放进去碾平,便不会像现在一样,每次都会多出许多边角料。”

薛理:“再做几张床。”

林知了:“这么冷的天也没法去城外拉土砌墙,就做木板床,上下铺吧。”

采买钱二牛忍不住问:“是上面是床,下面是衣柜的那种吗?”

林知了:“上下铺都是床。你说的那种需要许久,离我们关门歇业只剩半个月,时间不够。”

钱二牛闻言意识到快过年了。

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东宫,然而东宫上下没有一丝即将过年的喜庆,只因太子被废三年,东宫诸人都习惯了不过春节,突然可以同寻常百姓一样庆祝,众人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如今太子的地位好像比以前更稳——没了给陛下吹枕边风的贵妃和一有机会就在陛下跟前挑拨天家父子情的二皇子,是不是说明太子一脉都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钱二牛忍不住问:“掌柜的,南方怎么过春节啊?”

林知了:“不怎么过春节。”

钱二牛震惊:“为什么?”

林知了想想怎么解释:“不知为何,没有北方年味重。”

薛理转向林知了:“你知道京师百姓怎么过节?”

林知了:“今早听食客说的。他们还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年初一开始走亲访友,直到元宵节。好像还说,不出十五都是年!这个十五是正月十五吧?”

钱二牛点头:“南方不是这样吗?”

林知了看向薛理。

薛大人没想到林知了真知道,为他的胡乱揣测感到羞愧,哪怕只有一点点,“是不如京师年味重。”

钱二牛心里很是好奇,看着没有外人便直接问出口:“掌柜的和薛大人打算在哪儿过年?”

林知了:“去二哥那边。自从二嫂有孕在身,我还没去看过她。”

钱二牛想起刘丽娘以前教他们和面做菜。虽然钱二牛天赋有限,可他也学会做面做饼。日后在城外买处房子,置办二亩地,不用请丫鬟婆子也可以照顾好自己。

钱二牛就问他们要不要去给刘娘子拜年。

林知了:“别去了。二哥说二嫂吃什么都吐,比原先瘦一圈,你们过去她还要费心招呼你们。待孩子平安落地,你们几人每人出几十文,给孩子买点东西就行了。”

钱二牛嫌几十文太少:“我看还是我们每人出两百文吧。”

林知了:“你们十几人的钱加一起换成银子二三两,给孩子打个银手镯,孩子都嫌重。一副银手镯一两银子足矣。”

钱二牛看向他同事。驾车的采买点头:“听掌柜的的。”

林知了:“这事不急,算着日子还有四五个月呢。”

薛理闻言忍不住问:“小鸽子有没有银手镯?”

林知了:“有。我娘刚有他就给他打银项圈银手镯。他出生前我爹病逝,我娘认为是小鸽子害的,那些东西就被她收起来。我带着他从林家搬出来,林蜻蜓帮我们收拾东西,也不知道她是不是长了一个狗鼻子,那些东西都被她翻出来。起初我也不知道。到咱家给小鸽子整理衣物才看见。”

钱二牛:“林蜻蜓是谁啊?”

林知了:“我堂姐。”

“那你堂姐挺好啊。”钱二牛忍不住补一句,“比你前大嫂人好!”

对于林蜻蜓的做派,林知了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应该是个聪明人!”

薛理不以为然。不过同陈文君比起来,林蜻蜓就是个胆小鬼。一旦人有所畏惧,就不会肆无忌惮地行事。

只要林蜻蜓不来招惹他们一家,薛理可以假装不认识她。

钱二牛没有听出林知了话里有话,闻言忍不住称赞:“掌柜的一家都是聪明人!”

林知了:“怎么觉得这话不像是夸我啊?”

钱二牛说出来也觉得有点嘲讽的意味,可是天地良心,他真没有:“这慈恩寺真远啊。掌柜的,你和薛大人坐稳,咱们走快点,飞奴该等急了。”

林知了闻言无语又想笑。

老实说,慈恩寺着实不近。

小毛驴又走了两炷香才到东市最北端路口。

以前东市也有外城墙,同坊间百姓一样,在墙内生活交易。早年战乱墙被毁的七七八八,如今墙体如同虚设,到了路口就能看到仁和楼。

林知了和薛理先下车从正门进去,因为他俩看到林飞奴和大花在廊檐下,跟门卫似的。

林知了到跟前问他俩干什么呢。林飞奴抬头看她一眼,埋怨一句“怎么才回来啊。”继续同大花聊天。

林知了好奇:“大花能听懂吗?”

林飞奴:“大花除了不会说话什么都懂。”

林知了:“你叫它给我买几个鸭蛋?”

林飞奴呼吸一滞,抬头瞪他姐,仿佛嫌她无理取闹。

薛理:“林飞奴,不妨试试。正好给大花找点事做!”

林飞奴:“可是大花自己出去买鸭蛋,若是被无赖抓走吃掉怎么办?”

薛理:“这条路上的人都认识大花。青天白日,应当没人敢当着他们的面抓大花。”

林飞奴不舍得:“我,我和大花一起!”

林知了和薛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