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98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三人一到院里,尚书府管家脸色就变了,急急忙忙去找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不敢露头,就叫管家问问三人想要什么。

精明男子凑近,指着眼睛,说他的眼差点瞎了。矮胖男子前两次没进来,这次跟进来,把折成两段的大刀递过去:“你居然不告诉我们薛理还有神兵利器!昨天差点成了老子的忌日!”

管家怕说出薛理可能会用剑会拳脚功夫,再加上他朝廷命官的身份,整个京师没人敢接单,因此闻言很是心虚。

精明男子见状就没说一百两,而是问:“你看怎么办?我们兄弟七人全受伤了。薛理定不会放过我们,我们还要躲起来,指不定要躲多久!”

“三位好汉,三位英雄,等一下,我去去就来。”管家赶忙去书房禀报。

礼部尚书冷笑:“说那么多,不就是想要钱!”

管家忍不住说:“他们,看样子是很惨。那个刀,是被剑斩断的,上面的痕迹很明显。”

礼部尚书:“给他们五百两。告诉他们,滚远点!”

管家赶忙去取银子。见到三人没敢提“滚”,而是叫他们趁着薛理在乡下过节速速离开京师。待他从乡下回来就晚了。兵部和金吾卫同薛理同流合污,届时定会叫金吾卫全城搜捕。

精明男子瞪大眼睛惊叫:“他居然还认识金吾卫?你还瞒着我们什么?”

管家意识到失言,担心这几人因为害怕薛理,主动去找薛理坦白:“只有这么多。金吾卫府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竖着进去,横着出来。你们快走,快走!”

精明男子指着管家:“别让我再看到你!”撂下狠话就跑出去同兄弟汇合,然后去找大哥。

原计划直接出城,如今看来暂时不需要。

饶是大哥听人说过,当官的有钱,也没想到一出手就是五百两。大哥摇头可惜:“少了!”

精明男子想想薛理的话,不赞同:“这是他们主动给的,闹到哪里他们都没理。要是我们开口要五百两,就是讹诈!他们定是前脚给钱,后脚叫别人出面报官把我们抓起来!”

大哥只是感叹一下。换成他他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得罪了朝廷大员,从此以后不是浪迹天涯,就是隐居山野。

深山野林可不是人住的地方。

大哥叫他们在城里买两间铺子。然而七个人凑不出一个会算账的脑袋,七人连连摇头,听薛理的话,去城外!

大哥见兄弟执意要去城外,无法理解,但也支持。

翌日年初一,去亲友家拜访,开药铺这大哥就请亲朋帮忙在城外找一处小院。

-

薛家亲戚在丹阳,薛理和薛二哥不用走亲访友,但需要去给村长拜年。

村长家中有很多人,因为薛理的到来,村长在亲友跟前很有面子,以至于他乐得合不拢嘴。

薛理稍坐片刻就和二哥找个理由出去。

到家门口,林飞奴右手牵着马,左边是大花,身上裹着斗篷。薛理看着小舅子的做派,眉头微蹙:“大年初一,你就不能放过我的马,也叫大花歇歇?”

林飞奴:“我又不跑远。姐夫,昨晚你和阿姐说教我飞身上马,现在路上没人,你教我吧。”

薛理朝他脑门上一下:“你裹着斗篷怎么上马?不许脱!着凉生病,我叫你姐打你!”

林飞奴:“可是,可是我再不骑马,等到学堂就生疏了。”

薛理冲院里的妹妹招招手,“去把你三嫂做的面罩拿过来。”

薛瑜去林飞奴卧室,找出林知了用棉花做的口罩。薛理给小舅子戴上,又戴上斗篷帽:“我在这里看着你,到村口再回来。”

薛二哥:“村里孩子多,还有鸡鸭鹅,容易被马踩到,你去村口看着他,沿着麦田和麦田中间的小路跑一会。这边的地硬,不用担心马蹄子陷进去!”

薛理冲小舅子伸手。

林飞奴拽着马越过他:“大花,走了!”

大花屁颠屁颠跟上。

薛理指着大花狗:“没出息的东西!天天捉弄你,你还天天粘着他。”

薛二哥无语又想笑:“鱼儿,我们回屋,外面太冷了。”

下午更冷!

林知了和薛理窝在床上,听着北风席卷大地,让林知了觉得末日重现,心里比身上还要冷。

薛理见她整个人缩进被子里:“躺下吧。”

林知了:“才吃过午饭就睡觉,晚饭不吃了?”

薛理:“晚饭晚上再说。下午没人过来,你也不用去店里,就算睡着又如何?二哥二嫂也不会怪你不懂礼数。”

林知了躺下:“我睡一会。”看到薛理坐着不动,“你干什么?”

“我给林飞奴挑几本书。我看他是吃太好,上午在外面玩半天,顾娘子和李婆子家的四个孩子都蔫了,他吃过午饭又精神抖擞,拽着大花出去找人玩。”薛理停顿一下,“我说句不合时宜的话,孩子身体这么好,谁敢相信当父亲的会因为身体不好而病逝。”

林知了:“我爹积劳成疾。常言道,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爹能撑十年,说明他身体好啊。”

薛理忘了,岳父的性子像老黄牛。

“你先睡吧。”薛理继续为林飞奴挑书。

待双手冰凉,薛理把暂时用不着的书放到书桌一角,接下来几日林飞奴要看的书放到床边椅子上,以防他忘了,然后就去眯一会。

一觉醒来,室内亮得刺眼,薛理陡然清醒,拍拍林知了:“快起来,天亮了。”

林知了坐起来:“我们一觉到天亮?我怎么这么困?”

穿戴齐整到门边,夫妻二人傻了,目之所及,白茫茫一片。林飞奴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拿着铁锨,吭哧吭哧铲雪。

薛理叹气:“一天到晚使不完的劲!”

薛二哥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

正房五间,薛二哥和刘丽娘睡一端,林知了和薛理住一端,中间是饭堂和厅堂。卧室门开在屋里,因此薛理所在的门边就是正堂门里边。

薛二哥来到他弟身边,朝南边看去:“这孩子像谁啊?”

薛理瞥一眼林知了:“五更天起,晚上睡,不用午休,除了她谁受得了?”

“我也会累!”林知了朝他身上拍一下,“二哥,有没有伞?”

薛二哥给她一个斗笠:“用这个。”

林知了把斗篷给薛理,戴上斗笠过去:“林飞奴,你干什么呢?”

“我堆雪人啊。”林飞奴指着靠墙的铁锨,“帮我铲雪!”

林知了:“每次下雪都堆雪人,还没堆够?”

“这里的雪和城里的雪不一样!”少年摇摇头,“你不懂。你不帮我,就不要打扰我!”

林知了转身就走。

林飞奴难以置信:“我就是说说,你怎么走了?你怎么还真走?你是不是我姐?”

林知了到屋里拍掉身上的雪,斗笠给薛理,她拿走斗篷:“你是亲姐夫,你去!”

薛理哭笑不得地走过去。

林飞奴高兴了:“还是姐夫对我好!不像我姐,自私鬼!”

薛理:“回头我给你换个姐?”

林飞奴本能点头,意识到什么:“你敢?!”顿了顿,“我,你敢给我换个姐,我就换个姐夫!”

薛理朝他背上一巴掌。

林飞奴手里拿着铁锨腾不出空,朝他脚上踩一下。

林知了见状喊他俩进来。

姐夫和小舅子休战!

过了半个时辰,哪怕四周白茫茫一片,也需要点灯,因为天黑了。

林知了和小姑子做饭,顾娘子和李婆子只负责洗菜和刷锅洗碗。

晚饭也没凑合。

林知了做一条红烧鱼,蒸一锅米饭。

顾娘子和李婆子看着米饭眉头微蹙,不懂怎么会有人吃一粒一粒的米,自然不懂刺少的红烧鱼配米饭,在薛家餐桌上仅次红烧肉配米饭。

林飞奴和他姐夫又吃满足了。

洗漱后回屋休息,薛理问林知了厨房有没有糯米。

林知了:“还惦记着饭团呢?”

薛理:“肉松做起来麻烦,不如做油馃子配饭团?”

“油馃子简单?”林知了瞪眼,“你真是——人家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你是不会做饭不知道做饭辛苦!”

薛理:“我可以和面。”

“——不做!”林知了摇头,“睡觉!”

薛理钻到她身边,“你教我做?真不做?那算了!我看二哥家有石臼,我们做年糕?”

林知了前世家乡不存在粽子要吃甜的或咸的,她是咸甜都吃。面条里可以煮馄饨。汤圆和饺子可以在一个碗中。是以无法理解某些人对某些食物的厌恶或者执着。

林知了转向他:“这么想吃?”

“自从来到京师,我没有吃过米面,也没有尝过年糕。”薛理以前读到古人诗中的乡愁,觉得闲着没事无病呻吟。要是换成家乡味道,薛理可以理解。

林知了:“二哥家只有粳米啊。”

“二哥家应该有糯米。”薛理起身。

林知了震惊:“干什么?给我回来!明天再问!要是没有,你驾车载着林飞奴去城里看看!”

薛理躺下:“睡觉!”言外之意,早睡早起做年糕!

林知了对着黢黑的房顶翻个白眼。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薛理!

翌日清晨,林知了从卧室出来就听到薛理问二哥家有没有糯米。

自从自己当家做主,林知了又叫他过两年再还钱,薛二哥手头宽裕,以前想买的想吃的,只要不是很贵,都买回来。

家中自然不缺糯米。

林知了淘米,薛理烧火,薛二哥把石臼搬出来。

幸好今天雪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