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3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太子不禁打量薛理,明明是个读书人,有着水乡的温润,怎么手段比他这个太子还要狠辣!

太子:“倘若四弟和五弟执意去封地呢?”

薛理:“用孝道。陛下年近花甲。若是坊间百姓的父亲这个岁数,儿子还要远行,必会被亲戚邻居戳脊梁骨。”

太子:“食邑呢?”

薛理:“殿下怎么想的?”

太子:“改为俸禄?”

薛理点头:“假如年入五千贯,叫户部再加一成!殿下仁至义尽,他们还要去封地,就是不知好歹!”

太子料到以他的秉性会这样说,此刻亲耳听见,太子毫不意外,反而觉得薛理七年如一日,从未变过。

太子微微颔首:“孤知道该怎么做。”突然想起一件事,“你的房子不小吧?”

薛理愣了一瞬才明白他什么意思:“陛下赐臣的宅子,殿下也知道?”

太子:“有一次陛下同孤聊起你,孤说你住在南边不安全。陛下想赏你一处带后花园的大宅子。不过在西城。孤觉得离仁和楼太远,大宅子扎眼,就给你挑了如今这处。搬过去了吧?”

薛理心想说,难怪皇帝突然赏他一处宅子。亏他以为老皇帝良心发现。

“里面的家具摆件被枢密使带人抄的一干二净。”薛理想起这事就有些无语,“又有一年没住人,荒废的厉害,近日才收拾好。年底搬进去!”

太子:“要不要两个门房?”

薛理不希望家里有太子的眼睛,“臣全家四口人一条狗,哪用得着门房。林掌柜又日日不在家。改日请两个粗使婆子便可。”

太子闻言想起林知了日日在仁和楼,林飞奴在学堂,薛理妹妹好像不小了,“通明的妹妹该及笄了吧?”

薛理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十五岁。只是性子跳脱,前几日还险些和臣的小舅子打起来。都是林掌柜惯的!”

第177章 薛理躲太子

晚上, 薛理和林知了回到卧房,薛理就提醒林知了,日后薛瑜想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薛瑜拿着擀面杖追着流氓满街跑,也不必管教约束。

林知了:“出什么事了?”

薛理:“我担心太子叫太子妃给鱼儿说亲。太子妃相中的人必然是世家大族。世家历来看不上贫民子弟。薛瑜就算德、言、容、功样样比人强, 那些人也瞧不上!”

林知了:“太子妃不知道?”

“太子妃会认为那些人给她面子。”薛理冷笑, “不挫挫他们的傲气, 谁的面子也不给!”顿了顿, “若有机会定叫他们血流成河!”

林知了心慌:“你别乱来!”

“无需脏了我自己的手。不是所有世家都是清风朗月。据我所知,聚赌狎妓,男女不忌, 恃强凌弱, 强占田地等等,龌龊事多了去了。只是没人查他们。”薛理握住她的手, “不会叫他们看出我针对他们!”

林知了见他没有失去理智, 松了一口气:“你才二十七,有的是时间,别心急!”

“他们不值得我把自己搭进去。”薛理拍拍她, “放心吧。”

林知了:“所以你刚才是随口一说?”

薛理点头:“暂时不会动他们。即便要动某一家,也要像庐州知府一样在当地掀起民愤!这种情况的话,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办,无人敢出面求情,我才能把人摁死,不给他们机会死灰复燃!”

林知了闻言彻底放心下来, 也能睡个踏实觉。

殊不知翌日薛理到刑部就翻卷宗,查他梦中肮脏的世家。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叫薛理查到三起凶杀案。

兴许有“庐州案”在前,担心再被眼尖的薛理看出一二, 这三起案件证据链完整,若非薛理记性好,还记得梦中那些事,倒真叫他们躲过去了。

薛理仔细回想三起案件可能涉及的家族,其中一家是太子妃远亲,另一家是国舅远亲,他就挑第三起案件去找章侍郎。

章大人看到薛理信誓旦旦的样子就有种不好的感觉:“你不是又想下去核实此案吧?”

薛理点头。

章大人叹气:“通明啊,不是我胆小怕事,你再这么干下去,你就是我朝的晁错!”

“什么跟什么啊?章大人,如今就算是王朝末年,也不会出现七王之乱。”薛理指着卷宗,“若是我真能查出点什么,陛下乐见其成!”

章大人半信半疑地伸手,薛理把卷宗递过去。

仔仔细细从头看到尾,薛大人也没有看出疑点。

薛理指着太原二字。

章大人:“直说便是!屋里又没有第三人!”

“太原知府!”薛理指着,“大人不妨想想何人在太原。”

章大人:“开国功勋长兴侯周贺?”

薛理:“虽然长兴侯的后人没有兵权,可是世居太原,说长兴侯乃太原王也不为过。陛下的圣旨都不见得有长兴侯府管家的一句话好使。”

章大人:“等等,和这起凶杀案有什么关系?”

薛理指着事发地:“太原知府的妻妹是长兴侯府二房继室,案发地离长兴侯府不远。章大人不妨再想想,谁敢在衙门口行凶?谁敢在东宫亦或者皇宫门外杀人?”

章大人恍然大悟,转念一想:“不对!你怎么知道太原知府的妻妹是长兴侯府继室?”

“找个太原商人一打听就知道了。”薛理为了取信于他,“卑职还知道去年这个时候才成婚!”

章大人:“你又怎么知道陛下想办长兴侯?”

薛理:“因为朝廷要养他们。陛下如今缺什么?”

缺钱!据说户部尚书为了筹军费恨不得当垆卖酒!

往年户部的补贴最少比其他府衙多三成,今年缩减至和最穷的工部一样!章大人还听说陛下念叨东巡念叨一年了。什么情况下能叫皇帝一忍再忍,那就是没钱!

章大人:“若是凶手就是无知无畏呢?”

薛理:“好事啊。太原的天依然是蓝的,乃江山社稷之福!”

章大人听出没有证据他不会胡乱攀咬,顿时放心下来:“我给你挑两个会拳脚功夫的下属。何时离京?”

薛理此次不止是为了查贪官,还是为了躲太子!

如今五日一朝,算上休沐日,离下次早朝还有五天。薛理又沉吟片刻:“五日后!”

章大人:“你要是听我的,就跟陛下知会一声。陛下给你一道手谕,亦或者给你调一队护卫,届时再遇到火烧官舍这种事,你也不必东躲西藏!”

薛理:“多谢大人提点。卑职即刻进宫?”

章大人微微颔首。

薛理进宫面圣。

章大人见他走的这么干脆,对他先前的说辞深信不疑。但章大人不禁犯嘀咕,为何他没有发现陛下想办长兴侯呢?章大人忽然想起一件事,前年长兴侯嫡子娶亲,陛下叫人送了一份贺礼。

这种情况下,怕是太子也不知道陛下心里怎么想的。

章大人又觉得薛理先前说出的理由牵强,疾步出来叫住薛理,低声问:“陛下想办长兴侯不止是因为缺钱吧?”

薛理:“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岂容他人称王称侯!”

章大人不自觉点头:“这才对!”抬抬手,“去吧,去吧,不耽误你去仁和楼用午饭!”

薛理见到皇帝就请皇帝屏退左右。

皇帝无奈地看他一眼,示意宫女太监殿外候着。

薛理把卷宗递过去。

皇帝只是看到“太原”二字就脱口道:“长兴侯?”

薛理点头。

皇帝合上卷宗:“要朕做什么?”

薛理:“陛下给臣一道圣谕?再给臣几名护卫?但不能是知府和长兴侯府的姻亲!”

皇帝颔首:“何时动身?”

薛理:“五日后。今年臣不想在外地过春节。陛下赐臣的宅子收拾好了,通通风,年底便可入住!”

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回去等着!”

“微臣告退!”薛理立刻出去,毫不拖泥带水。

皇帝又忍不住怀疑,薛理这样的秉性真是在江南长大的?想想薛理说话的语调没有北方人的粗犷,同样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总是带有几分绵软,顿时不得不信他是南方人。

薛理抵达仁和楼还没到饭点。

林知了到他身边:“今日怎么回来用饭?”

薛理拉着她到北屋:“跟你说件事。我打算出去躲躲。”

林知了想想近日发生的事:“你担心太子盯上鱼儿?”

薛理:“太子妃挑的人在外人看来是顶好的。我若拒绝就是不识好歹!可是你有所不知,许多世家子弟十三四岁就有通房。说出去叫红袖添香。京中也有不少洁身自好的,但是轮不到太子妃保媒。早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就被人定下来!”

林知了:“你想给鱼儿找个什么样的?”

薛理:“找个出自商贾之家的举人。商贾之家有钱,不会像赵怀远一样算计妻子的嫁妆。朝中愿意同商人子弟来往的人极少,想结党也结不成!”

林知了想想小姑子一看书就犯困:“鱼儿不一定喜欢读书人啊。”

薛理:“那就找个郎中。日后鱼儿开药铺,他当坐堂大夫!他日遇到战乱,敌军也不舍得杀了他们。”

林知了眼中一亮,“郎中好!是不是庸医,二哥一试便知。等一下,你怎么躲出去?”

薛理有些心虚,不敢直接回答。

林知了冷笑,替他说:“核实凶案?你看得上的案子,事不小吧?”

薛理轻咳一声:“我肯定能赶回来过除夕!

林知了想想小姑子虚岁才十五,现在就找婆家着实早了点。可是薛理不走,太子定会想起来就关心他,“什么时候去?去哪儿?我给你收拾行李。”

“晚上再说。”薛理朝门外看去,“你先去忙。”

林知了看到拉面厨子和刀削面师傅同时忙起来,意识到店里来人了,“厨房里有馒头和菜,你就在这里用吧。店里的读书人比以前多了。还喜欢高谈阔论。有的时候飞奴都听不下去。要不是他在我身边被我按住,早跟人吵七八回。”

薛理:“不必理会!如今是科举制,又不是以前的举荐制,吸引我的注意也没用!”

林知了:“想向你请教如何写出考官和陛下都喜欢的文章吧。”

薛理笑了:“那他们找对人了。我写的那些东西没有一点是自己喜欢的。可惜我还是教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