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4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魏公公长话短说,也说了一炷香才把丰庆楼今日发生的事说清楚。

林知了:“陛下希望我接管丰庆楼?此事太子知道吗?”

魏公公点头:“殿下的意思您是总管。仁和楼由俞丫接管,薛姑娘管账房,丰庆楼前店后厨有管事,柜台也有账房的人,您要操心的事不多,忙得过来。”

林知了哼一声。

魏公公神色不自然:“不瞒您说,先前很多人惦记丰庆楼。如今出了这事,丰庆楼是有些烫手。”

“我接下丰庆楼,仁和楼的收入分成怎么算?”林知了问。

魏公公:“仁和楼的厨子是您一手调/教的,而酒楼最当紧的是食谱,没有您的食谱就没有仁和楼,自然是照旧。”

林知了:“丰庆楼现在的掌柜在何处?”

魏公公:“明日林掌柜到丰庆楼就把他辞了。”

林知了:“回去转告太子,我接了。”

魏公公愣住。

林知了奇怪:“没听清?”

“你,不再考虑考虑?”魏公公准备了很多说辞,才说一成啊。

薛理从院里进来:“接管丰庆楼又不是没有俸禄。只要有钱,能使林掌柜亲自推磨。”

林知了朝他身上捶一拳。

魏公公放心下来,立刻回去复命。

薛二哥把镰刀放窗台上,“那个掌柜的脑子有病吧。他抠抠搜搜一整年,不够贪官一顿饭。陛下没钱杀贪官啊。一个大贪官顶一年国库税收。”越说越不忿,“人家是劫富济贫。他倒好,劫贫济富!”

“二哥,多做些十三香和烧烤料。”原先林知了想把方子攥在自己手里。皇帝赐下一处宅子,林知了无需攒钱,就把配方交给要养俩孩子的二哥二嫂。

薛二哥一听跟赚钱有关也顾不上抱怨:“待会我去村里问问有什么香料。村里没有的我再进城买。”

林知了转向薛理。

薛大人去村里找妹妹和小舅子。

林知了收拾家当。

一炷香后,四人回家。

晚上,林知了拿出笔墨。薛理坐在她身边,看到“两班倒”字眼,疑惑不解,敲敲纸示意她解释。

林知了:“如今早饭后洗碗工洗菜工就要忙碌,直到三更半夜食客离去她们才能回家。这是拿命换钱。钱少了真撑不下去。我决定辰时一刻洗菜,一直忙到午饭后。这些人回去休息,另一波人午后接手,忙到子时。采买辰时去买菜,也忙到午后回家。伙计午时到店里,午后可以歇一至两个时辰,再忙到子时。合理吗?”

薛理点头:“洗碗工人手不够吧?”

林知了:“听魏公公的意思,可能要找七八个洗碗洗菜的。伙计也许够用。如今伙计跟着闹事,兴许是那个掌柜的见不得他们午后睡觉。”

“可以了!”薛理拿走毛笔。

林知了回房睡觉。

翌日清晨到店里,趁着还没开门,林知了宣布日后俞丫掌柜台。

俞管事连声拒绝。

林知了:“我知道你识字不多。叫薛瑜帮你。从下个月起,每人的月钱都加一贯。俞管事也是。薛瑜当账房,她的月钱同厨子一样。”

钱二牛试探地问:“掌柜的,昨日丰庆楼出事了,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你突然这样说,是不是不管我们了?”

林知了:“两边管!”

钱二牛不禁说:“这就好!”

厨子很是担忧:“丰庆楼的饭菜呢?”

林知了:“菜不变。即便我哪天灵机一动想到新菜,也会根据食材价格而定!”

厨子放心了。

林知了:“再招四个伙计!”

众人面色微变。

林知了瞪着眼睛看着他们:“别要钱不要命!”

俞丫赶忙表示下午就去宫里问问。

林知了:“趁着早上我在店里,俞管事,就从今日开始!”

“啊?”俞丫又忍不住心慌。

林知了:“我算是知道你们为何从宫里出来。但凡能独当一面,太子妃都不舍得放人!”

这话叫林知了说对了。

俞丫尴尬:“那,我,我试试。”随后去屋里把头发盘起来,从姑娘变成妇人。

林知了不明白:“这又是闹哪一出?”

“看起来稳重不会被人随意欺辱!”俞丫被她看的发毛,“不可以啊?那我,我拆下来?”

林知了:“日后嫁不嫁人?”

俞丫:“花楼头牌二十五岁都有三个人争抢,我在仁和楼,我担心什么?”

说得在理!林知了点点头:“随便吧。”

半个时辰后,仁和楼开门,食客进来第一句话就问:“林掌柜,丰庆楼出事了,您还不知道吧?”

林知了:“现在知道了。”

食客听出她知道了,想想昨日她不在城中,但厨子和伙计们都在,“你说今天还继续停工吗?”

林知了:“你吃饭吧!”

食客看热闹不嫌事大,“今日无事,晌午我要过去看看!”

第181章 事情找上门

巳时一刻, 林知了出现在丰庆楼。

忙到半夜的艺伎头牌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看到林知了她们浑身一激灵,矮下身子往丰庆楼打量。

平康坊内有许多商户,有两排是打金银首饰的。晚上干这个没人嫌吵, 因为丰庆楼和红袖楼一个赛一个热闹。这些商户正准备开门营业, 听到花楼上的姑娘嘀咕“林掌柜怎么来了?”他们停在门外勾头往里看。

林知了进门第一件事便是叫账房给掌柜的结工钱, 包括这个月几天。

账房面露喜色, 脚步轻快地回房。

林知了转向掌柜的:“请吧!”

“就凭有他们这些刺头,我不信你能管好!”掌柜的气哄哄追上账房。

仁和楼只有一个账房,还是小丫头薛瑜。丰庆楼就不一样了, 账房有四人。走了两个, 还剩两个,林知了叫他们拿笔墨。

柜台底下就有笔墨, 两个账房去找, 林知了问后厨管事,洗碗工和洗菜工总共多少人,又问前店管事, 伙计多少人。

随后林知了叫账房写下,再招两名伙计,一名采买和十个洗碗工,贴到门外。又问厨子有没有买菜。

厨子感觉掌柜的换定了,因此今天老老实实做事。

林知了听说菜备齐:“那就各忙各的。等等,月钱和现在一样, 每月的赏钱同仁和楼一样,店内净收入的百分之二,按照月钱多少分下去。我的月钱和前掌柜的一样。赏钱人人有份,自这个月起!”

考虑到前店管事暂时无事, 林知了便说:“唱曲的艺伎何时过来?去跟她们说一声,我跟她们聊聊。”

前店管事:“掌——前掌柜的不曾克扣她们的钱。”

林知了冷笑,不由得面露鄙夷:“倒是知道靠什么留住客人!”又叫账房套车带她去酒坊,她去酒坊查账!

两个账房把纸贴好就去套车。

林知了从进来到出去前后一炷香。

厨房管事和前店管事面面相觑。

闲下来的采买还在店里,不禁问:“没了?”

厨房管事纳闷:“只是添人加赏钱,没别的了?”

前店管事:“没听说仁和楼有什么一二三四五六条规矩。没了吧?”

厨房管事:“先做事。不能叫林掌柜认为我们只会无事生非!”

酒坊纰漏大,少了许多粮食。

林知了叫其中一个账房报官,酒坊关门,京兆尹审理清楚再开门。左右库存可以撑几十天。

林知了看看时间,丰庆楼该忙了,她和两个账房回去。

从后门进去,林知了用抹布扫去尘土才去店里。

食客惊呼:“听闻丰庆楼换掌柜的,还是林掌柜,竟然是真的?”

林知了:“陛下厚爱!多谢诸位捧场!”

“林掌柜,第一日走马上任,也没个新菜?”常去仁和楼用早饭的商户打趣。

林知了看到他身边还有俩人,估计今日在此请客,“有个新菜,只是做得不好,也不便宜。你要尝尝?”

食客:“一份百文?”

林知了想想食材就是几个鸡蛋,只是油和糖贵:“裹糖的菜。所以至少百文。”

“试试!”食客说完就同两位友人介绍,这位是仁和楼的林掌柜,也是刑部薛大人的夫人。

早上在仁和楼吃饭,晌午特意过来看热闹的街坊甫一进门就大惊失色:“林掌柜?你怎么在这里?”

林知了:“现在知道今日会不会停工?”

街坊张口结舌。

林知了给伙计使个眼色,伙计请他坐下。

林知了后厨做鸡蛋饼。

鸡蛋饼做好切块裹团粉,林知了过油炸两次就裹糖。

出锅前,林知了叫徒弟给她找个纯白色盘子,点缀些许葱花,亲自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