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林知了:“我有一计!”
“请娘子指教。”薛理转过身作揖。
林知了顿时很无语,真不知道谁会装,“夫君可以去万松书院啊。”
薛理微微摇头:“院长敢用我,学生家长也不同意。”
“你去教学,家长自然会反对,担心受你连累。”林知了在地上画一下,“你可以绕个弯。去书院扫地,只是束脩,每月二十贯如何?”
薛理终于失态,不愧是他夫人,敢想!
“娘子,万松书院的俸禄从五贯到二十贯不等,你猜谁拿二十贯?”
院长?那二十贯确实有些多。林知了道:“那就十五贯。听二哥说院长只是举人。你没了功名也是进士啊。院长见过殿试考题吗?我想即便院长参加过会试也不会破题,否则早考上了。”薛理若能月入十五贯,她才不要日日走一二里路卖小吃,“相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高中进士的诱惑足矣令商户大胆抗旨。何况用他也不是抗旨。再说,不用他万松书院的学生也不一定能考上。用了他高中进士也不一定会被褫夺功名,毕竟不是科考舞弊。
薛理看向林知了,见她一副“我这个主意怎么样?你准备怎么感谢我”的样子,“此事关系重大,容我考虑考虑。”
林知了对科举考试一知半解,闻言也不敢乱出主意,反正这事不行,她还有别的事,“相公,你看着稻谷,我去烧水洗头。这几日太热,头发上全是味儿。”
“多烧点水。”
林知了应一声就回家。
烧好水,林知了估计弟弟也该醒了,到屋里一看,小孩不敢下床,趴在床上左手玩右手。
林知了把他抱下来,小孩坐在门边看她洗头发。林知了问:“你洗不洗?洗了不痒。”
小孩连连点头。
林知了又舀出一盆热水,往锅里加一桶凉水,叫薛瑜烧火。林知了想起她几日不沐浴不洗头:“瑜妹妹,你洗不洗?”
“我的头不痒。”
林知了想说什么,再一想薛理回来了。她给弟弟洗好,姐弟二人都包着布出去看着稻谷,换薛理回来。
薛理看到他妹也随口问她洗不洗,薛瑜还是那句话,她的头不痒。薛理洗好就去堂屋找母亲,叫她为妹妹的将来多多费心。
薛母没听懂。薛理走后,想起儿媳和儿子先后问薛瑜洗不洗头,她把薛瑜叫到跟前,闻闻她身上有味头发上也有,拽着她先洗头后沐浴。
薛母看着水浑浊,搓下来一块又一块,指着薛瑜的额头说:“日后你三嫂洗头沐浴,你就给我洗头沐浴!”
“可是头发好长好难干啊。”
林知了拉着弟弟回来到院里听到此话,移到门边,隔着门说:“头发长就剪了吧。听说城中做发包的急缺假发。卖了钱你自己收着。”
薛二婶一家三口收拾好了,薛理见他们出来就跟着林知了回来。听了林知了的话,摸摸他的头发,半个时辰过去仍然半干,便回屋找剪刀。
林知了拿掉头上的布,打算把头发摊开来晾干,见状问:“你也剪头发?”
“可以剪了。”薛理把剪刀给她。
林知了照着他说的长度剪好,就叫薛理帮她剪到肩膀下方半寸。小鸽子一看阿姐姐夫都剪头发也要剪。林知了摸摸他细软的头发:“你的太少。过两年再剪。”
薛母打开薛瑜的房门看到儿子和儿媳披头散发的样子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失。”这句话薛母不曾听过,以前她隔几年就剪一次发,一次可以换一两石粮。再说,也不是她一人卖发,城里城外有很多。
林知了朝妹妹招招手:“剪不剪?”
薛瑜跑过来,林知了给她剪好,等晾干就收起来。
翌日清晨,薛理去万松书院,林知了去卖头发。薛瑜的头发卖了九百文,林知了的卖了一千二,薛理的不如二人头发长,卖了五百文。
林知了不敢在城中停留,回到家把薛瑜的钱给她,就带着她那份回屋。掂量掂量变重的陶罐,林知了心里很踏实。
转念一想,薛理要每日上交八十文,这些钱只能用二十天又觉得心慌。林知了出去把对面屋里的二嫂叫出来:“明日用那个豆薯粉做小吃。”
刘丽娘:“藕就不做了?”
桂花藕太简单,林知了明天去城里卖,后天就会被人仿出来。后天换一家,大后天也会被仿出来。林知了想了想:“二嫂,家里还有食盒吗?你跟我一块去。”
刘丽娘:“有是有,但没有小的碗碟。”
“明日我买藕的时候买十个。”林知了道。
刘丽娘点点头,忍不住问她的头发卖了多少钱,林知了实话实说。刘丽娘摸摸她的头发:“明日洗洗我也剪了。太长了。”看到陈文君从隔壁出来,“大嫂,你的头发快拖地了,一定可以卖更多钱,你剪不剪?”
陈文君微笑着摇摇头:“又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哪能卖头发。”
第24章 书院扫地
林知了顿时想把她的嘴缝上:“原来大嫂留长发以备荒年啊?是我年幼无知, 不如大嫂想的深远。我想苍天有眼定会让大嫂如愿以偿。只是可怜我这小侄儿啊。”说完摇头叹气。
陈文君的脸色绿了:“弟妹和三弟成亲有一年多了吧?何时给家里添个女孩,正好跟我们凑个好字。”
林知了神色不变,“唉,我的肚子不争气。大嫂的肚子争气多生几个。左右大嫂存了几十贯钱养得起。”
陈文君不敢相信她提孩子林知了还能无动于衷, 林家究竟怎么教的, 跟滚刀肉似的什么都伤不到她。
“这事就不劳弟妹费心了。”陈文君说完想回屋。
林知了:“既然大嫂这样说, 我就放心了。”
陈文君停下, 面露疑惑。
林知了多善解人意:“是我小肚鸡肠,以为大嫂生了养不起,会让我们帮着养。大嫂见谅啊。”
“——你真想多了!”陈文君这次头也不回。
林知了转向薛母:“婆婆, 儿媳也是心疼相公, 不希望他日日抄书累得手抽筋,您见谅。”
薛母能说什么, 又不能说她不心疼薛理眼里只有大孙子。“少说两句吧。”薛母无奈地说完就去薛瑜屋里, 看看她的钱藏哪儿去了,别被老鼠拖走。
刘丽娘见状移到林知了身边,低声问:“她咒你生个女孩, 你也不生气?”
“生女是诅咒?”林知了摇了摇头,“二嫂,真应当多读书啊。”
刘丽娘不由得警惕起来:“又想编排我什么?”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王后妇好,而身为王的妻子是她最不值得一提的身份,只因她还是位开疆拓土的女将军, 好比我朝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刘丽娘:“又胡说!”
“商纣王的祖宗!不信可以问二哥。”林知了又说,“不说那么远的,前朝平阳昭公主,统领娘子军, 又有谁说过什么?您要是不知道这位,那花木兰总该听说过吧?”
刘丽娘:“她女扮男装。”
“真能瞒住?”林知了问。
刘丽娘不由得摇了摇头。
“再说现在,街上有多少女子开店?哪个不如男?还有我,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我把弟弟带在身边,跟他长兄有何不同?”林知了拍拍她的肩,“婆婆疼二哥还是疼鱼儿妹妹?”
薛瑜今年九岁了,还要母亲洗头发。她像薛瑜这么大饿死也没有人伤心。就说如今薛理没了功名,丹阳县人人皆知,刘丽娘不信她爹娘不知。可是过去这么久,没人来探望过她。
林知了见她脸色变了又变,“二嫂,你不是我,我不能要求你一视同仁,可是你若是跟大嫂一样只想生个男孩,那无论男女你日后都会失望。”
刘丽娘没听懂:“有了儿子不是得偿所愿?”
林知了:“希望儿子光宗耀祖,而他要跟薛瑞一样呢?”
刘丽娘险些脱口而出,不如生个薛琬!虽说她性子懦弱没有担当,可她还算勤快,屋子收拾好就做绣活。
林知了感觉她想通了:“生男生女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孩子有没有出息也要看天意。二嫂,别那么执着。”
刘丽娘反应过来:“我只说一句,你——”
“我看看弟弟跑哪儿去了。”林知了不待她说完就急匆匆往外走。
林知了在西边路边找到小鸽子,小孩一手背到身后一手抱着书,奶声奶气地教几个玩伴背“王戎简要,裴楷清通”。林知了怀疑他现在这样是跟薛理学的。
林知了见几个小孩很给他面子就没靠近,蹲在路边等他。
然而没等小鸽子教累,薛理回来了。
林知了看了看他的神色,脸上没有一丝愁苦,起身问道:“成了?”
薛理本想学她装模作样道谢,也让她寒毛直竖,可惜不远处的几位乡亲看了过来,“过两日休沐,院长叫我这两日在家准备,十月初六去书院。”
“每月薪水多少?”
院长认为对薛理而言十五贯不多。他以为薛理被太子连累,心里很同情他。可他也要考虑同僚和学生怕不怕被薛理连累。
院长让薛理稍等片刻,他出去找同僚。他的同僚们希望得到薛理的指点考中进士。院长又去找非富即贵的几位学生。只因这些学生每年都给万松书院几百两银钱。书院七成开销来自他们。他们若是不出这笔钱,万松书院也供不起过了童试的贫民子弟。
这几位其中一位正是林知了在酒店碰到的那位袁公子。袁公子前几日被父亲关在家中喘不过气,一朝被放出来也不敢逃课。他第一个同意聘用薛理,不止是同情他以及同林知了相识,他的目的是明年童试。他父亲说了,过了童试便不再逼他读书。
院长看出师生为何同意聘用薛理,便告诉他:“月薪十五贯可以。希望明年院试有个好消息。”去年和今年院试全军覆没,明年也是如此,他这个院长也当到头了。
薛理把院长的要求告诉林知了,林知了好奇:“若是过了院试,书院有奖赏吗?”
“你只想到钱?”薛理堪称震惊,他以为林知了会问他会不会教学。
林知了:“你去书院是因为喜欢扫地,不是为了钱?”
薛理揉揉额角,安慰自己,君子不与女子论长短,“在万松书院读书的农家子弟都是秀才,不需要参加院试。院试一直落榜的学生非富即贵,但凡其中一人考过,他的长辈都会给书院一大笔钱。我最少可以分一到两贯。”
两贯够用一个月:“这样还行。那你用心啊。我和小鸽子日后就靠你了。”
“赚钱养家本就是我该做的。”
林知了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相公,城里的店铺贵不贵啊?”
薛理:“想开店卖你先前说的桂花藕?城里的店多是一年一租,沿街的小店一间一年要三十贯,还是前年的价格。不清楚现在涨了没有。”
“这么贵?”林知了惊呼。
薛理:“若是店里生意好,早上就可以把工钱和租金赚回来。下午是净赚的。”
林家给林知了的那些银钱只够租一间铺子。可是开店做生意不是有店铺就行,还要买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她的钱全拿出来也不够。
林知了决定再等等,顺便趁着去城里卖桂花藕的时候看看街上缺什么,“那我再想想吧。”
薛理朝小鸽子看去:“回不回家?”
小孩跑过来把书递给他就去跟朋友玩耍。
林知了看到弟弟,想起每次她出去小孩都在家等她等的望眼欲穿,“相公,书院允许带家属吗?”
薛理顺着她的目光看到小孩:“他太小。”
“小鸽子很乖的。”林知了拉起他的手,薛理的身体僵了一下,朝左右看去。林知了好笑,“老古板!”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