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36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干净吗?”

“自然是干净的。”

林知了掏出三文钱,屠夫拿出几张猪皮,林知了感觉是半头猪的。简直是意外收获,林知了一路上心情极好。

林知了跟刘丽娘提过做别的替代钵仔糕,这个别的正是猪皮冻。做好后切成小块浇上料汁,可以像卖钵仔糕一样拿去刘掌柜那里卖。

只是听说很多富贵人家不屑吃猪肉,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好在如今天冷,做好可以放一两日,今日卖不到,明日进城试试。

猪皮上毛多的地方林知了切下来,左右不值钱。零星几根猪毛,林知了拔掉。妯娌二人忙到午时才清洗干净。

林知了决定午饭后再做,就把猪皮放柜中做面皮。天冷了,林知了只做十多份,她一个人带过去。

刘丽娘担心又有人进厨房,林知了走后,她就把针线筐拿出来,坐在卧室门外斜对着厨房给薛二哥做鞋。

下午妯娌二人在厨房熬皮冻,村长带着几人过来提醒薛家交税。林知了就对二嫂说:“我们各交各的。”

刘丽娘也知道婆婆手里钱不多,出去说道:“村长,我们各交各的。”

村长看向薛母,薛母知道儿媳体贴她,很是欣慰,不禁笑着说:“听璋儿媳妇的。村长,你家今年地税用粮还是用钱?”

“我用粮食。”

薛母去屋里拎一袋稻谷——她寻思着村长用粮食,说明今年粮食合算。随后又把她一个人的“丁税”给出去。薛瑜年幼无需交税。

林知了这边给了她和薛理的。

薛母把薛二婶的抵税也交了,用的是粮食,“村长,瑞儿他娘在家,你去找她拿人丁税。”

“还差你家老大的。”

刘丽娘大声喊:“大嫂,别睡了,村长来了。”说完就拍门。陈文君耳朵里头塞了毛,在她一通叫喊声下来也没法装聋作哑。

孕妇月份大了身体不适很常见,村长见陈文君脸色不好也没有一丝怀疑。收了钱他就带人去找薛二婶。

翌日,林知了带十份皮冻和十份面皮去“竹林深处”。以前林知了直接递出去,这次先问清楚人家吃不吃猪肉。

有几个老熟客今日在店里请客,听到林知了的声音就起身说:“林娘子,是不是有新菜?”

林知了对眼前的食客说一声“失陪”就走过去:“猪皮做的,您吃过吗?”

“没有吃过。我们吃过糟鸭掌,还怕猪皮啊?来一份尝尝。吃不惯不怪你。众口难调啊。”

林知了笑着说:“多谢。我没敢放太多盐和蒜,担心吃完了口渴口臭。”

老食客先尝一口,他以为一夹即碎,没有想到跟炖软的牛筋似的,又比牛筋有食欲,透明处如水,白如莲花,韧性好口感佳。

客人见他吃上瘾也忍不住夹一块,很是意外,适合下酒啊。客人边吃边问林知了还有没有。

林知了见一桌六人:“再来两份?”

老食客伸出手指。林知了又加一份:“虽然猪皮便宜,但清洗的这么干净很难,因此和面皮价钱一样。”

被请的客人问道:“什么面皮?”

林知了拿一份:“面做的。”

客人浅尝一口不禁说:“小娘子,这是米做的吧?”

“面啊。怎么做的不能说。”

老熟客深以为然:“这个猪皮做的要被刘德全的厨子学去,他取名‘凝脂玉露’敢卖我们一百文。”

说曹操曹操到。

刘德全笑着走过来:“林娘子,又有新菜啊?”

林知了:“水果太贵,先前做的糕一份十文没得赚。今日我就换了食材。要几份啊?”

“两份!”刘德全毫不客气地拿走两份。

林知了:“猪皮做的。你学会了也不好定价,要我说尝尝算了。”

刘掌柜看着碟中很好看的菜很意外:“猪皮不是黑色的吗?”

“黑毛去干净是浅白色。刘掌柜不妨买一块猪肉试试。”

刘掌柜决定明日进城买猪肉。

林知了到家把钱分了就对二嫂说道:“切出的边边角角晚上吃了,整整齐齐的皮冻都留着卖。”

刘丽娘:“明日再买些猪皮?再过一天休沐,酒店人多,你去刘掌柜店里,我去城里试试?”

“我再买些碟子。”

翌日林知了花了五文钱买了许多猪皮,又花几文钱凑够四十个碟子,又买些盐和调料。

傍晚煮好皮冻,无需她提醒,二嫂刘丽娘就把调料送林知了屋里,皮冻放橱柜中,柜门锁上,用的锁是刘丽娘房门上的大铜锁。

农历十月最后一日,林知了才把食盒装好,听到薛大哥从屋里跑出来喊薛二哥,说他娘子要生了。

刘丽娘问道:“我们还去不去?”

“我们又不会生孩子,留在家里也是添乱。”话虽如此,林知了还是拎着食盒出来找薛理,“相公,我还去不去啊?”

薛理:“做好了?去吧。你和二嫂都不懂,在家也帮不上忙。”

听闻此话,匆匆忙忙出来的薛母停下:“家里有我,有你大哥,还有你二婶,用不了那么多人。”

林知了和刘丽娘到门外看到弟弟;“小鸽子,大嫂要生小娃娃了,你不许进去。”

“为什么呀?”

林知了低声说:“小娃娃很弱,轻轻一碰就坏了。去找你姐夫,他去哪儿你去哪儿。”

刘丽娘看着小孩进屋走远了才问道:“你太仔细了吧。”

林知了:“没生就日日拿孩子说事,生了指不定要做什么。二嫂,你听我的就跟二哥离远点。二哥不懂的只管说不懂,叫大哥去济世堂找老大夫。”

妯娌二人的皮冻卖完回到家,陈文君还没生。林知了把钱分了,便对二嫂解释:“这一次只有这么多。买了几样香料,香料贵。”

没有做面皮还可以分到八十文,刘丽娘不嫌少:“明日卖完歇一日,在家里看看要不要帮忙?生孩子终归是大事,以前有什么不高兴的都先放一放。”

人命关天的大事,林知了自然不会计较,“歇两日吧。若是用不着我们,就去帮刘掌柜挖竹子。”

薛理和小鸽子在里间午睡,听到二人的声音他醒来恰好听到妯娌二人的对话。薛理想起梦中的刘丽娘也责怪他不该随太子一条道走到黑。梦中的他为此愤恨,现在想来不过是人之常情。

若是二嫂一直是非分明,他可以暂且忘记梦里那些事。

薛理听到林知了说“做饭吧。”脚步声越来越远,薛理穿戴齐整出去。

林知了想问婆婆要不要给大嫂单独做,出来看到薛理:“你在家?”

“午时前在二婶那边。”薛理帮不上忙,也不想帮忙,林知了走后他就带着薛瑜和小鸽子躲去隔壁。

过了大半个时辰,小鸽子饿的要林知了抱抱,薛大哥卧室里传出小孩的哭声。刘丽娘长舒一口气,想起什么跑到门边问:“男孩女孩?”

第30章 和二婶分家

稳婆出来道喜:“是位小公子。恭喜啊!”

薛理毫不意外, 心底也毫无波澜:“身体如何?”

“母子平安!顺顺利利!”

薛理喊一声傻乐的“大哥”,薛大哥赶忙把准备好的荷包递过去。稳婆进去叮嘱几句便出来告辞。

薛理微微颔首:“慢走!”转向林知了,“娘子,用饭吧。”

稳婆到门外回头看一眼, 薛理的神色很像薛大嫂生个姑娘, 她禁不住疑惑, 难道是我看错了吗。

林知了喊一声“二嫂”, 趴在窗台上往里看的刘丽娘和薛瑜只是回头,双脚一动不动。林知了怀疑她没有听见薛理的话:“饭要凉了。”

“大嫂饿不饿?”刘丽娘进了厨房便问。

林知了:“婆婆和二婶都在里头,她饿了婆婆自会叫二婶出来。”

刘丽娘又不禁说道:“竟然真是男孩!三弟, 现在我们族谱单开, 这是薛家长孙吧?大嫂个大功臣可要扬眉吐气了。”

林知了听出她有意这样一说:“相公,您怎么看?”

“二嫂, 什么功臣?”薛理问道。

刘丽娘:“薛家的大功臣。”

“大嫂生个男孩是功臣, 你生个女孩是什么呢?”

罪臣?刘丽娘迟疑道:“那,还是不一样吧?”

薛理:“都姓薛,还有三六九等?”

“不, 不是都——都看重长子长孙吗?”刘丽娘自小听到的就是这样。

薛理:“皇家立长只因可以避免争斗。倘若立贤会出现聪慧的皇子遭到所有皇子暗杀。富贵人家也是如此。长子长孙重要也不是那么重要,最终还是选贤明之人。我们家有什么?三间房四亩地?我们这些人都不够分,轮得到他继承?”

林知了顿时想问,我俩谁是穿越的?忽然想起千年前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近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江南一带没了门阀士族,即便有也不如以前猖狂, 薛理才有机会高中探花。

不怪他会说出这番话。

林知了:“二嫂,小侄儿是大哥和大嫂的孩子。要说给谁生的,自然是给大哥。”

薛理颔首,发现小舅子还被抱着:“小鸽子, 别叫你阿姐抱了。”

林知了牵着弟弟和薛瑜出去洗手,薛理把箅子上的菜端出来。刘丽娘仍然无法接受他的那番说辞:“三弟是不是心里不高兴,所以才那样说?”

薛理:“我应当怎么做?”

话音落下,薛大哥进来,薛理说道:“大哥,恭喜大嫂和小侄儿母子平安。”

“同喜,同喜。”薛大哥下意识说。

薛理扯了扯嘴角露出浅笑:“大哥帮大嫂端饭?”

“娘说先喝点汤。”

薛理盛一碗米汤递过去,薛大哥拿着勺子去对面,隔着门把碗送进去。

刘丽娘回头看看大哥又看看照常盛粥的薛理:“三弟就说这么多?”

“要怎么做?”大嫂生孩子自有大哥担忧。现在母子平安,母亲和二婶都在屋里,需要他做什么?薛理想不通。

薛二哥喜气洋洋地进来:“三弟,小侄儿的腿脚可有劲了。大嫂的气色也很好,大哥又有了差事,真是双喜临门啊。”

薛理点点头,端着两个碗出去,喊在院里徘徊的薛大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