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230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冯氏还没到生产的时候吧?”

  苏老太重重叹了口气:“如今她已经被你二叔赶走了。”

  这下,苏韵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奶,别告诉我,那孩子不是二叔的。”

  苏老太恨铁不成钢道:“当初我就说,冯地主的闺女,怎么可能看中你二叔一个老鳏夫。

  她不光惦记你们的豆腐和酱油配方,就连肚里的孩子都是别人的。”

  顿了顿她继续说:“前些天,冯氏说肚子疼,村里的稳婆不在家,你二叔情急之下,就请我过去帮忙。

  我想着,不管你二叔他们两口子如何混蛋,冯氏肚里孩子是无辜的,就去了老苏家。

  我到老苏家不久,稳婆也来了,我们两个一起帮冯氏接生。

  冯氏生产倒是挺顺利,闹腾了一个多时辰就生了,还是个男孩。

  从冯氏嫁给你二叔的时间看,就算他们刚成亲就怀上,这孩子也要再过一个月生才对。

  这样算来,冯氏这就是早产。

  可我和稳婆仔细检查过那孩子,一点儿早产的迹象都没有。

  不光如此,从孩子的眉眼上看,和你二叔一点儿都不像,那稳婆嘴快,随意说了一句,孩子长得像冯地主。

  稳婆也只是随意那么一说,你二叔就像突然想到什么一样,抱起孩子自己端详,然后将孩子丢到冯氏身上。

  他当着我和稳婆的面儿,质问冯氏,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我猜冯氏也是不想和你二叔继续过苦日子,逼问了几句就说了实话。

  原来,冯氏根本就不是冯地主的女儿,而是冯地主的通房丫头,那孩子就是冯地主的。

  你二叔知道真相以后,直接将冯氏母子丢出家门。”

  说到这里,苏老太探头朝着外面看了看,然后继续讲述。

  “自从将冯氏母子赶走,你二叔就天天来求庆阳跟他回去,说自己即便是卖了土地,也要给他赎身。”

  “庆阳是什么态度?”

  苏韵婉当初买下苏庆阳,也是为了不让苏老太为难,并没有想过真的让苏庆阳在自家当一辈子下人。

  “庆阳态度很坚决,不用他帮着赎身,说自己愿意在何家做一辈子下人。”

  苏韵婉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有血性的。

  不过想想当初苏铁柱做的那些事,苏庆阳怎么可能不恨他?

  这件事对于苏韵婉来说不难,怎么着都无所谓,她也就没有过多去关心。

  两人说着话的同时,手也没有闲着,很快就做好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

  饭菜被田雪娟摆上桌,苏韵婉去请许尚书等人来用饭。

  许尚书夫妻俩这会儿还真有些饿了,而且他们也想尝尝女儿家的饭菜什么滋味。

  两人率先起身,招呼着何家老宅的人:“走走走,咱们边吃边聊。”

  这会儿,何老爷子已经和许尚书聊得很熟,再没有了刚见面时候的局促与拘谨。

  在院子里,看了看那些侍卫,苏韵婉又吩咐田雪娟再去做些饭菜,够这二十几个人吃的。

  进入何家的饭堂,一股暖呼呼的热气迎面而来。

  麦禾村虽然还没有入冬,但天气已经很凉,配着嗖嗖的小冷风,人们都是不自觉的缩缩脖子,貌似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体内的温度。

第311章 许尚书的另一面

  饭堂内的热气,让人瞬间感觉到全身舒爽,因为本能绷紧的身子也随之放松下来。

  许老夫人好奇的问女儿:“月茹,这里是生了炭盆吗?”

  她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进入饭堂以后,并没有看到炭盆摆放的位置。

  许氏耐心解释:“母亲,这房间里是生了地龙。”

  为了让许老夫人能够听懂,许氏指了指脚下。

  “地龙是建房时候提前挖好的,屋子外面有火炉,只要在那里烧柴,地面就会变热,以至于整个房间都是热的。”

  许氏解释的时候,许尚书也有在听。

  作为工部尚书,对这些稀奇古怪且又实用的东西最为感兴趣。

  “月茹,这取暖的地龙是谁想出来的?”

  许氏笑着回答:“是韵婉和项北两个人琢磨出来的。”

  具体是谁,她还真说不上,反正这东西是他们小夫妻俩的杰作就对了。

  许尚书又看向苏韵婉,想要继续追问。

  苏韵婉看出许尚书的意思,笑着说:“外祖父,我这里有地龙建造的图纸,稍后就拿给你看。”

  “好好好,外祖父一定要好好钻研一番这地龙,回到京城,给尚书府也都换上这样的取暖方式。”

  说着话,许尚书夫妻被大家簇拥着继续往里面走。

  到了饭厅里面,许尚书夫妻再次被周围种植的蔬菜吸引了视线。

  这个季节,别说麦禾村周边草木都是枯黄,甚至光秃秃一片了,就连偏南一些的京城,都见不到绿色。

  而何家的屋子里,周边却是绿意盎然。

  黄瓜、茄子,还有各种小青菜,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对此,许尚书又好奇了!!!

  “月茹啊,这是?”他指着饭堂周围的绿色青菜问。

  说起这些,许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父亲,房间里生上地龙,温度适宜,闲置的地方,就可以种植一些小青菜,这样,家里一年四季都不愁没有新鲜蔬菜吃了。”

  “这是谁想出来的好办法,简直是太妙了!”

  不待许氏回答,许老夫人就抢先道:“这还用问吗?韵婉那么聪明,一定是她想出来的。”

  许尚书附和:“对对对,这么好的点子,只有韵婉才能想得出来。”

  刚到女儿家里短短时间,许尚书忽然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这里。

  许氏对父亲还是很了解的,别看父亲官做的不小,平日里板着一张脸还挺威严的样子,骨子里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尤其是在看到新鲜且让他感兴趣的东西,父亲不自觉的就会露出自己的另一面。

  许尚书这会儿已经忘记了自己肚子还很饿,直接朝着那些种植在室内的蔬菜走过去。

  他蹲在几株黄瓜架前,观察下面的木盆。

  然后转身也不知道对谁说了句:“这木盆的做工太粗糙了,而且透气功能做的也不好。”

  许老夫人见丈夫又要开启自己的钻研套路,连忙上前喊人。

  “先吃饭!”

  许尚书这会儿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不吃,我要研究一下这木盆。”

  许老夫人这个气啊,直接上手将人拉了起来。

  “你不吃,我们大家还想吃呢!”

  许尚书还想反驳,可见老妻脸色不太好,只能不舍的跟着大家朝饭桌方向走。

  口中还不停念叨着:“你这人还真是,我难得见到点感兴趣的东西,吃饭哪里有那么重要。”

  声音很小,只有许老夫人和耳力极好的苏韵婉能听到。

  苏韵婉忍不住唇角抽了抽,没想到,许尚书还有这样的一面。

  为了让许尚书能够安安心心吃一顿饭,苏韵婉询问道:“外祖父要不要喝点酒暖暖身子?”

  她在京城时候就发现了,许尚书除了喜欢钻研,平时还喜欢喝点儿小酒。

  这一点,倒是和宋老一模一样。

  果然,苏韵婉的话勾起了许尚书的兴致。

  “韵婉家里有酒吗?”

  苏韵婉笑着点头:“自然是有的,不知外祖父喜欢喝淡一些还是烈一点的。”

  “天气凉,自然是喝烈一点的好。”

  苏韵婉转身出去,在空间挑选了一瓶烈酒折回。

  打开盖子,苏韵婉主动帮许尚书、何老爷子与何家两位伯父倒满酒。

  “外祖父、爷爷、大伯、二伯,这酒是项北收藏的,你们快尝尝。”

  何家父子几个,曾经家里穷,根本买不起酒喝,因此,对这东西没有多大兴趣。

  对于他们来说,更让人感兴趣的是桌上那些丰盛的菜肴。

  但陪着大官一起吃饭,人家喝酒,自己总要陪着才是。

  因此,何家父子三人都局促的等着许尚书先行动,早些将杯中酒喝光以后,好痛痛快快的吃些美味菜肴。

  许尚书并不知道何家父子的心思,端起酒杯闻了闻。

  然后不吝称赞道:“还真是好酒。”

  说完,就端起酒杯,朝着何家父子示意一下后,轻抿了一口。

  “嗯……好喝……够烈!”

  何家父子则是皱着眉头,这酒好辣……

  当着许尚书的面儿,几人不好表现得太明显,一个个纷纷低下头,尽量掩饰自己那难以控制的表情。

  许尚书没有注意那父子三人的小举动,拿起筷子试图去夹距离自己最近,且颜色看上去红彤彤的菜。